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大川
萬維讀者網 > 加國移民 > 帖子
[時評]西人媒體告訴大家要多愛陌生人 可又如何去愛?
送交者: 漢加 2015年11月22日22:41:02 於 [加國移民] 發送悄悄話

漢加風系列(198


原文標題:養比生更重要

時事評論員:漢加


作過父母的都知道,生命的孕育不僅僅只是10月懷胎而已。除了產婦用陣痛迎接新生命的欣喜,隨之而來的愛,是伴隨一生的養育責任、一輩子的承諾。

養的責任比生育更重要,更花費心血和精力。

11月13日,黑色的星期五。或有9名嫌犯在巴黎發動了震驚世界的恐怖襲擊。其中不乏在比利時出生的阿爾及利亞人。也有一位25歲阿赫邁德·莫哈馬德,他持敘利亞護照,出生地是敘利亞。一個月前在希臘登記為難民。另還有,擁有法國國籍的恐怖分子數名。

巴黎恐襲中重要聖戰分子大多是法國人,這種情況讓人深思。同樣,有不少在加拿大出生的年輕人加入到敘利亞的ISIS控制區內,為其效力。這些加拿大人和移民到法國的第二代、第三代,在西方自由、民主的環境下長大,如何會變成了最激進的伊斯蘭ISIS?


回顧歷史,文化的融合需要相當長的時間。第一代移民離開故土,有離鄉之痛、思鄉之苦,鄉愁有時候特別的酸澀。移民登陸來到加拿大是拔根遷移,如新嬰兒落地,剛剛開始的第一步;要在這裡取得成功,一切需要從頭開始,則是另一個咬牙苦拼的奮鬥史。

托爾斯泰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不是每一個家庭都能在奮鬥中熬出頭來,脫離了愁苦。在不如意環境下慢慢長大後的第二代移民,一旦面臨着高失業率、高房價、晉升時的玻璃天花板、世界上許多的不公平時,容易走上偏激,希望在宗教中尋找救贖,找尋一些可以讓虛空的心靈的得到慰藉和寄託的地方。這時候,伊斯蘭教正好趁虛而入。這股信仰的回潮,在基因傳承中帶着上一代移民的精神烙印和苦悶。


所以,加拿大光打開大門,歡迎難民的到來,在第一年提供一定的財政資助,是遠不夠的。除了給予難民在物質上的幫助外,如何醫治戰爭帶來的創傷,滿足精神上的需求,建立自信心和安全感,是更重要的議題。一個人,只有感受到世界美好的一面,才能有顆安靜美好的心。整個社區也充滿幸福、安寧和溫馨。


列治文市議員區澤光指出,對難民篩選和安檢是一方面;然,難民抵達加拿大後的安頓服務能否跟上,難民是否能很好融入,在社區會不會產生族裔對立情緒,均需要非常鄭重對待。其後續影響力,可能會在未來幾年,15年後或更長時間表現出來。


筆者自報名登記加入幫助難民安置的義工組織以來,只收到一份”歡迎加入“的電腦自動設置的電郵後,就沒有了任何訊息。敘利亞難民安置的議題,牽動着加拿大社區的心。溫哥華太陽報的專欄作家Pete McMartin於11月18日撰文告訴大家要多愛陌生人可是,如果沒有足夠的知識儲備對穆斯林禮儀、食物、文化習俗等方面的了解,如何用心去溝通和傾聽?光做到能通曉阿拉伯語,加拿大這方面的人才明顯就不夠。


美國國會於11月19日否決了總統奧巴馬在2016年年底引入10,000名難民的想法,通過了共和黨將敘利亞和伊拉克難民攔截在美國國境之外的決議。在國會上,限制來自伊拉克和敘利亞難民法案的支持者和反對派,激烈辯論。


過往,奧巴馬只承諾將在2016年年底接收10,000名難民,而加拿大承諾將在2015年年底接收25,000名難民。也就是說現在加拿大接收的難民數量就是美國的2.5倍,速度比美國快12倍。


加拿大的價值觀中有許多愛、仁慈、多元文化融入這些光明而又美好的字眼,然而愛是一種責任,是一輩子的承諾,愛是一種積極給予的能力。在資訊不夠,準備不足的情況下,特魯多政府還是一味堅持、憑着熱忱的話,只能邊學邊干,且行且觀察,摸着石子過河了。


延伸閱讀(可點擊以下藍字):



關於我們

漢加風平台聚焦於加國政治、財經資訊、社區動態、草根創業。致力揭示事件背後的深度、溫度;傳遞正義、擔當;體現社會責任。旗下品牌欄目:《加拿大騙子曝光台》揭露各類大小騙子、騙術;《漢加風系列》為時事評論;《閒閒聊時事》為一周新聞綜述;《加國職場》關注留學生就業;《漢加財經》為北美和中國每日財經簡訊及《溫哥華創業故事》系列、《加國養老》專題。

新聞線索:vanwestca@gmail.com


此文刊發於2015年11月21日大華商報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2: 摔了一跤後遭遇老外活雷鋒:終生難忘
2012: 苦逼:撞破婚外情 我被砸了飯碗失業了
2010: 赴溫哥華三年,我的驚魂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