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丁丁家长
万维读者网 > 海 二 代 > 帖子
中国妈:我在美国怎样带大三个孩子
送交者: 叶仙儿 2014年08月15日00:57:14 于 [海 二 代] 发送悄悄话
“我们是虎妈”,写下这句话,脑子里即浮现出之前那则广告里朗朗上口的广告歌:我们是害虫,我们是害虫。

“虎妈”听起来就像一个负面的词汇,联想画面是一个虎口大张、獠牙外露、张牙舞爪、极尽蹂躏之事的恶老虎,再贴切一点:一个凶恶的母老虎的形象。然而,根据科学验证,母老虎之所以恶,也是因为要护仔。

如今被叫“虎妈”的,都是对子女严格教导,缜密规划、苛责求成,甚至有点法西斯统治的严母们。所以,“虎妈”这个名字起得好,包含的意思是:苛子以严,教子以成。

东西方的教育理念有着天壤之别,东方讲究圈养,西方讲究放养,各有利弊,各种方法下,都有取得大成就的榜样,谁也不能说自己的方式比较成功,于是就有人尝试,两种方式可以各取长短,综合使用,使之成效斐然,但是谁又能拿捏得准呢?

作了父母的,都知道“百年树人”责任重大,在教导过程中,殚精竭虑,如履薄冰,都要汲取先人的优良经验,在自己的田地里辛勤耕耘。 关于教育子女从来都是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各有各的招儿。

一月中旬,耶鲁法学院华人女教授Amy Chua的“凶妈妈育儿经”在中美网媒曝光之后,一石激起千层浪。把一向人们心照不宣的中西教育手法曝露在桌面上。

有人比喻这篇文章像一个高倍数的电子显微镜,把中国妈妈的育儿细胞,从细胞核检查到细胞膜,又从DNA检查到蛋白质。

检查的结果,就是中国妈妈在美国已俨然成了“悍母”的代名词啦。可是问一问来自中国的妈妈们,大多认可Amy的育儿法,绝对认为出发点无可指摘,手段上有点严厉,结果乐观可期。从长远看,我们的目的不就是望子成才吗?So,目的达到了,过程可否忽略,不要太吹毛求疵。

我相信,美国的“中国悍母”就是由无数个这样的妈妈组成的。在美国,现在肯定还有很多这样的中国凶妈妈在横行霸道,而且以后还将继续下去。我自己也在这个行列中。

我在美国养育了三个孩子,从幼稚园到大学教育,陪伴他们一路走来,经历了他们成长的整个过程,自问不是完全的“虎妈”,但时时也有“虎”威出来,我的方式和态度,可以这样形容:有着中国式教育背景的家长[微博],教导美国生活环境下的孩子的一个普通的例子。

在美国做虎妈,我总结的经验不外乎三个“W”:Where、What、When 。把手伸出来,大拇指按住小指,其余三个手指用力分开,就比成了字母“W”的形状。

第一个W是Where,表示孩子在哪里学习,要慎选学区和学校;第二个W是What,表示学习什麽内容,除了完成学校所教知识之外,还要补充什麽技能、发展培养什麽才艺;第三个W是When,表示时间如何调配,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实现最大的收效。

我们先来看在美国如何选学区和学校。

我们从三字经中读《孟母三迁》: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孟子的母亲为了把儿子教导成才,谨慎选择居住环境。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引申到现在,就是教导我们,孩子的外在学习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和美国都是就近入学的规矩,所以居住在哪里就很关键了。在中国,自由选择住在那个区域不是很容易,但在美国,你可以选择在哪里居住。

根据统计,美国人每六年搬一次家。每到学校假期,就是居民大换房的时候。一些有经验的家长,往往在学期结束之前几周,甚至个把月,就已经在选定的学区范围内,寻找住房了。一旦住下来,下个学期孩子就可以在这个学区上学。

我的第一个孩子生在中国,12岁时来到美国。有朋友告诉我说,这个年龄过来的孩子是最好的时机,中文有了一定基础,英文学成后不会有口音。我相信他们 是有切身经验的,但是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6年过去了,我如今在读大学的儿子中文会说、会听,写就别指望了,目前在学校拿了个中文课,每天在方块格子上, 艰难地学写繁体中国字。英文是没有问题了,可是口音仍然听得出来。

他来美国之前,我已经广泛搜集各学区的特色和成绩,从网上资料、学区评分、朋友口碑等方方面面综合考虑,刚来美国的孩子语言要过渡一下,就选择在中国居民聚居区的学校,是周围公认最好的一家公立学校。

我们当时租了房子,距离这个理想的学校只有不到2分钟的路,为的是有什么问题跟学校容易沟通。

陪伴儿子在这个学区完成初中和高中学习,我的感受是,学区和他就读的学校真的很好,设有ESL班,让语言有障碍的学生可以逐渐提高语言水平。

与此同时,老师们尽心尽责,儿子的第一个班主任针对儿子的特点,每天给我写一张条子,报告课上学习的内容,家庭作业又是什麽,儿子在课上表现怎样,让我随时了解儿子的学习状态。

令我感动的是,看起来只有二、三十岁的副校长也非常关心我的儿子,每次见面她都如数家珍般的告诉我孩子在学校表现,当时我真有些疑惑:是她的记性异常好,还是我的儿子有些特殊,为什么她竟然那么了解学生的细枝末节?

除此之外,这个学校还有自己的心理辅导员,专门为刚来美国,出现一些心理问题的学生做心理方面的辅导,他介绍我的儿子做了一些智力和心理方面的咨询,让孩子增强了自信心,为未来的生活和学习做了一些情商方面的铺垫。

这个学校还有乐队,儿子对铜管乐从一无所知到跟随乐队到处表演,拿到各种奖项。总之,5年结束后我不后悔选择了这个学区和学校,作为儿子的接受中学教育所在。

我的第二个孩子和第三个孩子也是在这个学区开始他们启蒙教育的。值得一提的是,大女儿在学前班和一年级时并不出众,甚至有时还表现出抵触上学的情绪,虽然一切都没有异常,但我感觉她的学习热情没有被点燃起来。

到了二年级时,发生了转变,她遇上了一个好老师,好像突然上了一个阶梯,态度一下子积极起来,每天都充满热情,脸上的表情欢快灵动,行动迅速敏捷,像一只快乐的小鹿,学习成了一件非常享受的事情。

这一年培养了她读书的习惯,我不用再催促,她会长时间地沉浸在书籍的世界里。到学期结束时,我收到了她的班主任整理制作的丶一年里孩子们的学习成果,还有一张CD,里面是每一个学生表达自己的录像,他们取得的每一步成绩。

从孩子的变化,你会知道那个老师是用了心来做教育的。有了这一年的生活,大女儿找到了学习的乐趣。

去年夏天,我们的家庭搬离了那个学区,远离了华人聚居地带。但是寻找新的学区依然是按照原来的标准。

这个学区有着严谨的治学精神,有一个例子可以证明,开学不久接到一张通知,是学区举办的一个“家长大学”的邀请,时间是一个晚上,有晚餐招待,有Baby Siter,有丰富课程,有抽奖活动,完全免费。

通知大概是两个月之前收到的,当时并不以为意,除了名义奇特一点之外,觉得不外乎就是一个家长和老师的交流活动罢了,不去也罢。

到了当天,觉得无论如何还是去一下吧,反正没有坏处,去了之后令我大开眼界,学校停车场、街道旁边找不到停车位,好不容易停好了车,随着人们鱼贯而 入,大礼堂里座无虚席,四周摆满了摊位,各种颜色,各种机构的教育资料不下几十种,我稍微捡拿一下,文件夹里就已经有十几份了。全是家长们想要了解的内 容,难怪大厅内五百多个座位上,家长和孩子们都在阅读交谈。站着的人们也在仔细阅读着手里的纸张,或听着相关人员的解释。

所发的咨询大多是政府、机构的服务项目和宣导资讯,几乎没有盈利机构的广告。随着一声铃响,活动的第二阶段开始了,十三丶四个教室里不同的讲解课程吸 引着人们的脚步,看了一下目录,有语言艺术、阅读、阅读理解、加州统考、成效和管理、数学学习、营养调配,还有很多,每个家长只能选择两节课来听。

我当即立断,赶紧打电话,把家里的老老少少都招了来,几个人分开上课,不是可以了解得更多吗?

何况,孩子们听了这样的课程,也有助于他们自我管理了。

事实证明,我的决定是对的,两个女儿选择了他们有兴趣的科学和营养课程,她们告诉我,以后早餐应该吃什麽、吃多少,晚餐应该怎麽吃菜最科学,卡路里该 如何计算。       我真的偷笑了,听了一节课胜过我多少苦口婆心的教导呵,以后她们自己对吃的方面有了自己的心得,我省大麻烦了。

活动之后的奖品非常丰富,都是公司或个人捐献的,最后宾主尽欢。

参加了这次活动,感到叫“家长大学”真的不枉此名,反倒觉得时间太短了,期待他们还有下一次。

转换到新学校,我一度担心她们会有不适,会有恐惧,第一次家长会,我跟老师谈了我的担心,老师告诉我,他们都没有社交方面困扰,跟同学互动很好。

如今,距离我们转到新学校已经快一年了,三年级的大女儿和一年级的小女儿,学习成绩都在各自班里名列前茅。上星期,大女儿被推荐参加资优班的推荐考试,我问她考试的感觉怎麽样?她说感觉都答对了。

上学期老师和家长见面会,老师告诉我,她其实没任何问题跟我说的,只是想告诉我,我的女儿表现有多么好。今年第一个学期老师干脆让女儿带给我一张纸条,让我来选择是否要见她。

前不久,一年级的小女儿写的一篇故事,被一家专业的表演公司从众多的孩子作文中选出来,编成一个短剧在学校里表演,还被评为一等奖。当她手持奖状摆个 姿势照相时,全班的小朋友都围过来。我看着周围一张张白色、褐色、黑色的可爱孩子们的笑脸时,心理的感受真是“爽呆了”。

我的两个女儿两个人还一同获得科学项目展示比赛奖,小女儿的“水的循环”得了年龄组第一名,大女儿的“月相的变化”得了个第三名。

刚来美国的人,很可能不了解学区这个概念,随便选择一个价格便宜的地方住下来,或者选择了跟认识的人住在一起,一段时间后,了解了学区的观念,纷纷选择好学区搬移。

学区的划分跟行政区划不完全一样,是按照教育管理体系运作的独立系统,地域上有的可能与行政区划一致,也有些地方不一致。比如,你住在A市边缘,你孩子的指定学校可能是你住家附近的B市的学校,你所属的学区就是B市的学区。

为了能把孩子安排在一个好学区上学,多年前,有人想出了借住址的方法,就是向住在好学区的朋友或亲戚借他们的地址,注册在这个学区,到时候孩子在远离 学校的地方来上学,是家长接送还是干脆就借住在朋友亲戚家就看各自的情况而定了。每当开家长会时,到会的除了家长,还有不少是监护人,就知道在美国各个学 校上学的学生,除了小留学[微博]生外,还有就是这种借住址的学生。

近年来,借住址有点难了,好学区不象之前那样容易进来了,很多学校在孩子入学时,不仅对各种资料的检查严格起来,而且,还投入人力财力,派人到学生家 中突击查证,看孩子是否住在这一住址里。检查人员会一大早不辞辛苦地来到注册登记的地址,证实该名学生是否住在这里,人们把这种做法叫:“堵门”。

这样做,学区也有他们的解释,因为每个学区经费都有限,他们也是为了把资源更好地用在服务自己区域的孩子上,而不是被别的区域的孩子“偷”走。

更有甚者,如今一些个别学区,即便是自己学区的学生,注册时也不可能全部录取,原因是名额有限。如果你一定要上这个学校,就在等待名单中静候佳音吧。除非有人退学,或者特殊原因离开,否则,等到一个名额非常困难。

你想,人同此心,好不容易能进入理想的学校,不是非不得已,谁会轻言放弃呢?即便这样,还是有一些家长愿意候在那里。可见,家长们对于把孩子送进一个好的学校是多么渴望了。

很多华人家长就是为了让孩子有个好的学区,在房价极高的区域买房或租房住。这是因为,地产税是支持教育投资的,所以,高房价地区教育资源就充裕,学区 也就好,这是相辅相成的。比如,一个学校要增加一些电脑设备,有资金支持当然就可达成目标,否则,在一个没有资金支持的区域,就实现不了。学校硬件设施完 备,当然对于教学品质有极大的帮助。

当然,一些房地产投资者也是因为看到好学区住房保值,才下手投资的。这是另一个话题了。

在洛杉矶地区,华人聚居区学区一般都不错,这是相较于其他一些不注重教育的族裔而言的。

而同在华人聚居区的学区也是有差异的,比如说,根据加州教育部门的评判标准,按照学生参加STAR加州标准考试,加上另外一些评判标准,每个学校都有 一个分值,从1到10不等,可能这个学校综合评分是9分,另一家附近的学校得了7分,人们就会普遍认为前一个学校要好一些。

当然,华人家长们很少会接受6、7分以下的学校。这跟其他族裔有明显的不同。

凡事都有例外,并不是每一个华人家长都注重选择好学区,他们认为对孩子的教育,内在最关键,好学区的孩子也不是各个都上了常春藤大学,一般学区的孩子也有进了哈佛的,以平常心来对待,也是一种心态。在我们周围也常见,一些并不突出学校毕业的学生,进入了一流大学。

与这种平常心的心态相对的,则是一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有着虎妈一般的决心的。他们怀着决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志向,未出生时开始胎教,呀呀学语时,进行启蒙,换牙之前已经引入小学教育,二年级时五年级的题目,已然了如拨珠。钢琴八岁已经考过了五级。

孩子们一上学即进入最着名的私立学校,选择最有名的教师,按照最先进的教育模式,取得令人乍舌的成绩。父母们如经营着事业一般,经营着孩子的未来。

我们说说第二个W:What。就是学生学什么,才能架构一个最完满的知识结构。当十年寒窗结束,鲤鱼一跃过龙门,进入理想大学。

我们外来移民[微博],一开始对美国的教育体制不太能摸得着门,尤其是七、八十年代在中国接受基础教育的家长们,看着这里的孩子每天三点就下课,功课一点点,每天沉溺于电子游戏,网上聊天,看着心急。

有一位升学顾问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美国的教育是放养式的,比如养鸡养鸭,让这些鸡鸭们在土地里、水塘边,随便游走,自由觅食,它们吃到的有谷米,有 石子,有虫鱼,有草粒。走的地方多,范围广,觅到的食粮就丰富,营养就多样全面。而且想吃就吃,想吃多少吃多少,完全取决于自己,吃的开心快乐,吸收的有 益成分就多。吃的同时也享受了生活。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3: 小苏丽可以得救 - 关于家庭儿童虐待问
2013: 母亲是一种岁月----行孝行善要及时
2012: 小学三年级暑假生活──水上派对
2012: 宝宝关于避孕套的十万个为什么
2011: 独家秘方包治孩子打针哭闹
2011: 天宇:和女儿谈心(47)——日记
2010: 五彩:儿子的钢琴独奏音乐会
2010: 文童原创:孩子,别学太自私--沃尔夫先
2009: aaaaa
2009: 幸福人生讲座(124):闵子骞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