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七葷八素 > 帖子
吃得越好血糖越高?看看這個你就知道怎麼吃了
送交者: 撒飯 2017年05月17日18:55:07 於 [七葷八素] 發送悄悄話

全穀物

豐富食材營養,還不升高血糖

全穀物和精製穀物比,好在哪裡?

全穀物是指未經精細化加工或雖經碾磨(粉碎或壓片等)處理仍保留了完整穀粒所具備的胚乳、胚芽、穀皮和糊粉層組分的穀物。像稻米、小麥、大麥、燕麥、黑麥、黑米、玉米、裸麥、高粱、青稞、黃米、小米、蕎麥、薏米等,如果加工得當均可作為全穀物的良好來源。

與精製穀物相比,全穀物含有穀物全部的天然營養成分,如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礦物質、不飽和脂肪酸、植物甾醇素,以及植酸和酚類等植物化合物。所以大米和白面並非越白越好,加工精度越高攝入後血糖反應越高。

吃得越好血糖越高?看看這個你就知道怎麼吃了

全穀物如何出現在一日三餐中?

餐餐有穀物,對控制餐後血糖很有好處。但一日三餐中如何才能吃到更多種類的全穀物呢?

好辦!其實小米、玉米、燕麥、全麥粉等都可以和精白米麵搭配,早餐可以在一周內搭配吃煮的不是那麼軟爛的小米粥、燕麥粥、八寶粥等,或者來一兩片全麥麵包;喜好麵食的北方糖友,可以在午餐或晚餐中用麵粉混合玉米粉、蕎麥粉等,或者選用全麥粉做饅頭、麵條、烙餅,喜好大米的南方糖友,可以在白米中放些糙米、燕麥、黑米、薏米等(適宜比例:全穀物1/3)來烹製米飯。

這樣一周下來,你就不知不覺攝入了豐富多樣的主食。

太粗糙了不好吃怎麼辦?

客觀而言,全穀物的口感比較粗糙,對於之前長期吃精製細軟米、面的糖友而言,剛開始吃全穀物會非常不適應。這時,你可以利用你五花八門的廚具和你超棒的廚藝來解決這個問題!例如採用電飯煲、高壓鍋熬八寶粥,採用電蒸鍋蒸玉米棒、雜糧饅頭、紅薯,均可使其口感柔軟。為了稍微改善一些口感豐富一些口味,還可加入芝麻粉、葡萄乾和大棗等,但是糖友不能讓這些配料喧賓奪主,畢竟攝入多了還是會造成血糖升高的。

雜豆類

飯里有豆更營養

飯里有豆更營養

雜豆指除了大豆之外的紅豆、綠豆、花豆、芸豆、豌豆、鷹嘴豆、蠶豆等。雜豆的脂肪含量低,B族維生素含量比穀類高,富含鈣、磷、鐵、鉀、鎂等礦物質。雜豆富含賴氨酸,與穀類食物搭配食用,可以通過食物蛋白質互補作用,提高穀類營養價值。

吃得越好血糖越高?看看這個你就知道怎麼吃了

怎麼吃可以讓你攝入更多的雜豆呢?

雜豆類是膳食的好搭檔,可融入主食,也可融入菜餚。在豐富餐桌的同時,也為營養添磚加瓦。

(1)融入主食中:雜豆類可以與米麵搭配做主食,讓主食遠離單調。例如大米里加一些紅豆、綠豆做米飯、熬米粥,麵粉里加一些雜豆粉後蒸饅頭、烙餅、擀麵條等。雜豆還可以做成豆餡,做豆沙包、豆沙春卷、八寶飯及各種糕點的餡料,不過糕點升糖指數都比較高,糖友淺嘗輒止。

(2)融入菜餚中:有些雜豆食物,如芸豆、花豆、綠豆等,還可做成可口菜餚,如將芸豆、花豆、紅豆煮鬆軟後,混合葉菜、西蘭花、番茄和玉米等,可以做成美味的沙拉,而綠豆或紅豆發芽後可以做涼拌菜或炒菜。

以上這麼多做法,都是讓你告別每日精米白面的生活,你學會了嗎?除了加入雜糧雜豆,你還有一種選擇來豐富你的主食。

薯類

低脂、高膳食纖維、高鉀低鈉

薯類也能當你的主食

常見的薯類有馬鈴薯(土豆)、甘薯(紅薯、山芋)。薯類既可以作主食也能作蔬菜,但從能量來考慮,薯類的能量(80~100千卡/100克)比蔬菜高3~5倍,與米飯能量(110~120千卡/100克)更接近。

薯類是貨真價實的低脂、高膳食纖維、高鉀低鈉的食物,並且富含纖維素和果膠等,可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薯類的維生素C含量與其他根莖類蔬菜類似,這是穀類食物中所沒有的。紅薯還是β-胡蘿蔔素的良好來源。

吃得越好血糖越高?看看這個你就知道怎麼吃了

怎麼吃這些薯類呢?

建議平均每天攝入50~100克薯類食物。

(1)主食化:馬鈴薯和紅薯經蒸或煮後,可直接作為主食。也可以切塊放入大米中經烹煮後同食。馬鈴薯粉、紅薯粉及其製品如馬鈴薯面饅頭、麵條也是主食不錯的選擇。

(2)做菜餚:炒土豆絲、清炒淮山藥都是美味的家常菜餚。薯類還可以和其他蔬菜或肉類搭配烹飪,提升營養價值,比如土豆燉牛肉、山藥燉排骨、地三鮮等。

(3)做零食:比如生、熟紅薯干,烤紅薯、烤土豆等,但是不宜多吃油炸薯類食物。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5: 一支筆:【第二十四集】五香大排
2015: 糊辣湯,燙燙燙
2014: 好吃:吃貨在米蘭
2014: 創意在民間,同事來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