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七葷八素 > 帖子
來看看清明時節都有哪些中國美食
送交者: 水中魚 2011年03月31日23:25:38 於 [七葷八素] 發送悄悄話

  在中國的美食傳統中,清明是最好的時節。驚蟄稍顯早,大地剛剛萌動,而穀雨又覺得有些晚了,許多時令的美食已經度過了最美的年華。清明是一個界限,比如刀魚,“清明前魚骨軟如綿,清明後魚骨硬似鐵”;比如春茶,“明前茶”為最佳,到了穀雨,就稍差一些,到了立夏,茶葉早就沒有了“明前”的清爽。

  清明前後亦是時蔬的好時節,一陣春雨過後,“雨後春筍”就是最佳的美味。尤其是在江南一帶,一道普通的醃篤鮮,或是一個簡單的拌筍絲,鮮得都能叫人舌頭起舞。還有馬蘭頭、枸杞葉、薺菜……這些頗有野性的時蔬其實已經進入大棚生產,但是田間地頭的那種新鮮才最叫人心生嚮往。


  南北皆宜:薺菜

  辛棄疾寫道:“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這是關於薺菜最美的詩,而我們大多數都是從小學習着張潔的《挖薺菜》長大的,薺菜在很多人心中並不僅僅是普通的野菜那樣簡單,它代表着童年、故鄉、舊時光。

  “三月三,薺菜賽金丹。”薺菜最佳的做法是做餡,包餃子。洗好薺菜切碎就可以和肉餡了,薺菜比較吸油,這樣豬肉的肥膩就絲毫不見了,還夾雜着薺菜細軟的清香。但是,如果你認為把薺菜切碎拌入煨好的肉餡兒中就可以吃到美味的薺菜水餃,那就錯了。薺菜和精肉糾纏到一起,煮出來,薺菜像草,肉餡變得很硬,得加一點別的青菜方可使它們相得益彰。據大廚的經驗,白菜心兒或胡蘿蔔最佳,如果吃素餡兒,雞蛋是首選,豆腐也可以,只是餘味有點發苦。

  北京:春餅

  其實北京沒什麼特別的清明食物,但有一樣食物貫穿北京人整個春天,直到清明。每年立春日,北京人都要吃春餅,名曰“咬春”,一咬咬到二月二龍抬頭,還要叫回嫁出去的姑娘一起吃,再一咬就咬到了清明。春餅餅皮比烤鴨餅皮要大,並且有韌性,更有嚼勁兒,北京人稱為要有“骨力勁兒”。卷的多是幾種家常炒菜,通常為肉絲炒豆芽韭芽、肉絲炒菠菜、醋烹綠豆芽、素炒粉絲、攤蔥花雞蛋等。油鍋里一炸,就成了老外眼中大名鼎鼎的中國“春卷”。

  潤餅

  清明吃潤餅,在潮汕、福建和台灣很盛行,其實“潤餅”的正名還是春餅。泉州、廈門的“潤餅”以麵粉為原料擦制烘成薄皮,再卷胡蘿蔔絲、肉絲、蚵煎、香菜等混鍋菜餚,制食皆簡單,吃起來清香可口。晉江的“潤餅”複雜得多,包餡兒多種多樣,甚至能擺得滿滿一桌,你想得到想不到的都可能在裡面出現:豌豆、豆芽、豆乾、魚丸片、蝦仁、肉丁、海蠣煎、蘿蔔菜、油酥海苔、油煎蛋絲、花生、香菜、蒜絲……

  陝北“子推饃”

  “子推饃”又稱老饃饃、面花,也叫蒸大饃。用酵糟發麵,夾核桃、紅棗、豆子之類蒸食,取意子孫多福。做面花是古時陝北女人的拿手好戲。她們憑自己靈巧的雙手,用最平常不過的梳子、剪刀、錐子、鑷子等,就能將發了酵的白面捏成各種形狀的面花,與紅豆、黑豆、花椒籽和食用色素等配合出各種栩栩如生、猶如藝術品般的“大饃”,令人愛不釋手,捨不得吃。有些地方習慣做成飛燕,用柳條穿起來掛在窯洞頂或窗框邊,讓孩子們慢慢享用。這樣風乾的面花,能一直吃到第二年的清明節再續上。

  客家美食艾糍醒神清明

  在客家人的餐桌上,艾草可算是一種常見的食材。每到春季,田頭水邊就會長出一叢叢艾草,綠色的葉子盤旋而上,像寶塔似的非常可愛。這時,女人們會把它們採下來,回家將糯米蒸熟之後拌入艾葉一起舂成米膏,在中間包些花生或芝麻餡,團成一個個綠綠的小粑粑放進鍋里蒸熟,這就成了有名的客家美食“艾糍”。

  艾糍味道濃烈,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如果吃不慣,可以在做艾糍時少放些艾葉,這樣吃起來就會滿口清香,還帶着一種特有的甘味,讓人頓時胃口大開。

  其實艾草做的菜並不只限於艾糍,只是艾糍太過出名讓人忽略了用這種食材烹製的其他菜式而已。艾草本身還有祛風的作用,所以客家女性坐月子時會用艾干來燉雞,一來滋補身體、二來驅除風邪,只要放量適當,味道會非常好。對於南方潮濕的春節,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青團

  清明時節,江南一帶有吃青糰子的風俗習慣。青糰子是用一種名叫“漿麥草”的野生植物(也可以用其他綠色菜葉代替)搗爛後擠壓出汁,接着取用這種汁同晾乾後的水磨純糯米粉拌勻揉和,然後開始製作糰子。糰子的餡心是用細膩的糖豆沙製成,在包餡時,另放入一小塊糖豬油。團坯制好後,將它們入籠蒸熟,出籠時用毛刷將熟菜油均勻地刷在糰子的表面,這便大功告成了。青糰子油綠如玉,糯韌綿軟,清香撲鼻,吃起來甜而不膩,肥而不腴。有些地區也叫做清明果。

  歡喜團

  四川成都一帶清明節有以糯米作團,用線穿之,或大或小,各色點染,名曰“歡喜團”。舊時,在成都北門外至“歡喜庵”一路擺賣。清人《綿城竹枝詞》有詩云:“"歡喜庵"前歡喜團,春郊買食百憂寬。村醪戲比金生麗,偏有多人醉腳盆。”歡喜團的做法也很簡單先將糯米淘洗乾淨,用清水浸泡1天,磨成細漿,吊干成團。再將吊干的粉團捻碎搓成粉狀,加進紅糖、食糖、麵粉混合均勻,加水擦勻搓透,餳待用。再將漿團揉成條形,揪小劑60個(每個約重35克),搓成圓形,投在芝麻盆里滾滿芝麻。最後麻油入鍋,燒至七成熟時,將生坯入油鍋氽炸。這時可用鍋鏟推散開,待麻團稍漂浮時,可取鐵撈箕(笊籬)一把,將麻團在鍋邊上輕輕按壓,這樣可幫助麻團膨起,壓力可逐步加大,麻團可因此充分膨脹起來;但壓力不能過猛過大,否則將麻團按破,也炸不起來。一般炸至麻團外皮微硬,色呈褐紅時起鍋。

  煨春筍

  三月細雨綿綿,正是春筍的好時節。在北方,罕有春筍做成的名菜,大概因為舊時春筍需要長途運輸,質地已經老化,比新鮮的筍子要遜色許多。

  李漁曾經說筍是“蔬中第一品”,“肥羊嫩豕,何足比肩”。春筍貴在鮮,貴在清新淋漓。它的食用方法很多,炒、燒、煮、煨、燉等均可,皆成佳餚。可葷可素,可湯可菜,做法不同,風味各異。即使是一個大的竹筍,因其各個部位鮮嫩程度不同,可分檔食用,各具特色。如嫩頭可用來炒食,或作為肉圓、餡心的配料;中部可切成筍片,炒、燒或作為菜餚的配料;根部質地較老,可供煮、煨以及與肉類、禽類一起烹湯,還可放在壇中經發酵製成霉筍,燉食別有風味。

  南方最常見的做法是“醃篤鮮”,鹹肉、火腿、春筍在一起煮,既是湯,又是一道菜。要是想吃得濃烈一些,則是油燜筍,重油重糖,燜得黃金透亮,不經意間,春筍成了葷菜,細品還有肉的質感。

  清爽一點的吃法則是涼拌,可以搭配着萵筍一起生食。一位江南的朋友說,這道菜在江南一帶有一個別致的稱謂:“小青青白娘娘”,最好是用吳儂軟語來說,那種鮮味可以從舌頭遍及七竅。

  棗糕又叫“子推餅”,北方一些地方用酵糟發麵,夾棗蒸食。他們還習慣將棗餅製成飛燕形,用柳條串起掛在門上,可以冷食,以紀念介子推不求名利的高尚品質。

  清明時節,正是採食螺螄的最佳時令,因這個時節螺螄還未繁殖,最為豐滿、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鵝”之說。螺螄食法頗多,可與蔥、姜、醬油、料酒、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熗,無不適宜。若食法得當,真可稱得上“一味螺螄千般趣,美味佳釀均不及”了。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9: 紅燒肉,水果,咖啡
2008: ragtimefox:翠花排骨,響油蘆筍,土豆
2008: 五丁包子(圖文)
2007: 玉蘭媽這周作業: 燒肉包,多味雞排,炸花
2007: 老廣2:阿黛要的炸雞翅方子(圖文)
2006: 做酥皮的重點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