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戲說宇宙(1)
送交者: 芨芨草 2018年11月14日22:06:46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戲說宇宙(1)

 

前些年大陸興起一陣戲說歷史之風,“戲說康熙”,“戲說乾隆”,只要捎上戲說,就可以不必考證歷史真實,只需借用歷史人物的名字,然後作者、編劇、導演就可以盡着自己的想象力隨意發揮了。

所以小孩子家如果看着“戲說”系列學歷史那可就學到爪哇國里去了。

年輕的時候,對兩件事情有興趣,其一是宇宙從何而來,其二是生命從何而來。現在對其二有了改變--為什麼會產生生命,即為什麼會出現能夠生生不息地自我複製的生物。

有神論者會說各種生物都是神創造出來的。那麼神又是從何而來?無中生有的事情沒有根據,讓人無法相信。

宇宙自誕生後,形成很多星體,然後有一些星體解體,解體的部分又形成新的星體,循環往復,舊的消失,新的誕生。但不管怎麼變化,變來變去的都是這些東西,總物質量沒有改變。

能夠自我複製的生物就不一樣了,如果條件合適,生物就能夠大量繁殖,占領能夠占領的所有區域。時至今日,甚至出現了被稱為“人類”的有高級智慧、能思考、能推理、還能互相殘殺的生物--動物群中,除了狼以外,一般都遵守同類不相殺的法則。

科學家應該無法解釋這個問題,這應該是一個哲學問題。

哲學問題就留給哲學家們去做吧。越俎代庖會讓哲學家們沒飯吃了。

那就說說第一個問題吧。

中國的老祖宗們很早以前就知道宇宙了。

《文子·自然》曰:“往古來今謂之宙,四方上下謂之宇。”文子,姓辛氏,號計然,生卒年不詳,是老子770403533?))的弟子,與孔子551479同時代,是道家祖師。

尸子》曰:上下四方曰宇,往古來今曰宙。尸佼(前390年-前330年),戰國時期先秦諸子百家之一,著《尸子》一書

瞧瞧,空間也有了,時間也有了。

莊子(369286)則把“宇”和“宙”相聯而用,《莊子·齊物論》云:“旁日月,挾宇宙,為其吻合。”

維基百科說,咱們現在所在的這個宇宙自誕生到現在已經有大約138億年了,其直徑最少有910億光年的距離,其質量至少有1053公斤。

人類的文明歷史也就這麼幾千年,和宇宙的年齡沒法比。

人類對什麼事物都喜歡問一個為什麼,總喜歡追根尋緣地尋求其原因,總是在問:我從哪裡來?對自己所在的宇宙也不例外,總是在問自己:這個宇宙是從哪裡來的?怎麼演變到現在這個樣子?以後還會有什麼變化?

以人類的歷史、智慧及技術手段而言,應該是解決不了這些問題,因為人類在浩淼宇宙中太渺小了,沒有可能探知宇宙的奧秘。

舉個可能不太恰當的例子:一群螞蟻,不管怎麼勤奮,一般其涉及的範圍不會超過從蟻巢以一公里(多說點兒哈)為半徑劃出的一個圓(不算居無定所、總是在行進途中、見什麼吃什麼的非洲兵團蟻啊),這群螞蟻不論多麼聰明,也不會明白地球是個什麼東西。

歷史上很多哲學家、科學家,包括剛去世不久的天文學大牛霍金,都提出過各種各樣的理論,試圖解釋宇宙。其實這些理論應該稱為假說,因為沒有手段去證實這些理論是否正確。有些理論貌似有觀察結果予以支持,例如從“紅移”的觀察結果推演出這個宇宙正在膨脹,從而給“宇宙大爆炸”理論添加了證據,但是現在仍然無法確認這個理論是否正確。

又想知道緣由,又沒有手段去證明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確,怎麼辦?

有辦法呀--戲說呀。

反正無法證明正確與否,那就展開想象的翅膀隨意遨遊,沒準就撞上正確之點了呢。

戲說不是科普,更不是科研討論,就是根據常識用市語村言說說宇宙可能會是怎麼回事,同學們--特別是天文、理論物理專業的大牛們別和我較真兒,看了一樂就行了。

當然戲說不能是瞎說,總要有點兒根據。

首先認定宇宙是沒有智慧的,宇宙中的變化都是由宇宙本身的性質所決定。

如果宇宙有智慧,那麻煩就大了,說不定地球也是有智慧的星球,哪天地球不高興了,用個什麼方式x解(兵解,土解,水解,……,看武俠小說看多了,呵呵),人類就沒有站腳的地方了。

因為宇宙本身不是一個有智慧的東西,所以宇宙的性質不應該像人類科學家們想象的那麼複雜,而描述宇宙運動的公式也不應該很複雜,越簡單越能表述宇宙的本質。我以為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公式:E = mc2,把能量和質量聯繫起來,應該是迄今為止最簡單、也是最可信的描述宇宙的公式了。

量子力學中的薛定諤方程:

-(h2/2m)2Ψ(r, t) + (r)Ψ(r, t) = ih(Ә/Ә t)Ψ(r, t)

看着就眼暈,宇宙應該沒有那個耐心去解這個方程式,也不懂什麼是拉普拉斯算符,什麼是偏微分方程。

人類創造出許多古古怪怪的不可解的數學、物理方程式,想用那些方程式來解釋宇宙,其實是造出那些方程式來嚇唬看不懂那些方程式的普羅大眾,為自己掙一碗飯吃。

我的已過世的導師曾經對我說過:世上的科學家有兩種,一種是因為興趣而做科研,另一種是為了生活而做科研,絕大多數科學家是後一種人。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7: (3)為什麼我對中國文化持基本否定態
2017: 駁斥某人之否定中國文化
2016: 小滿時節:我們都愛蔥油餅
2016: gugeren:美國的選舉人團制度
2015: 螞蟻為什麽不會迷路?
2015: 數學,美和現實
2014: 滬港通又一次繼掠奪香港科技經濟發展後
2013: 信息守恆定律
2013: 神經所的胡海嵐要跳槽到浙江大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