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跟帖
秦国因为耕战而创造了析产制度,
送交者: 仁爱 2019月01月23日21:11:57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回  答: 没注意到这个细节, 家庭平均分配遗产的确是亲情至上香椿树1 于 2019-01-23 17:26:41



废井田、开阡陌、民得买卖、承认土地私有,更创造性地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在经济制度上强迫分家,把生产单元变成一夫一妻的最小家庭,它为秦国的崛起奠定了强大的经济基础。尽管析产的动机是出于耕战,但制度本身隐含了均分的文化观念,秦制后来被沿用了两千年,但后世的析产并非由制度所强迫。析产制作为财产继承制度在世界范围内是独一无二的,它能够激发社会生产细胞的最大的正能量,可以解释中国农耕时代的繁荣,它比大一统、车同轨、书同文的意义应该更大,只是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和研究,近年来对析产制的研究只是陈述性的,深入的分析很少,析产制除了正面积极的作用,它还与土地兼并和周期性动荡有很深的内在关连。另外我相信古人在经济制度上的这种创造精神,对中国当代经济制度的创新(非改革)仍然有启发意义,凭什么这个世界的发展只有西方模式?很多人的脑子真的是有问题。


尽管析产源于耕战需要,但从井田制、析产制直到现代的公社制、包产到户乃至资本主义,宗法和伦理亲情始终是中国人财产继承的最高法则(分或不分)。孔子说,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有人认为孔子讲反了,应该是不患贫而患不均。这是用经济思维强调均的一面,用文化思维则更强调安的一面,再穷只要均,就没有不安。析产保证了均分,也避免了不分状态下可能出现的不均。


古人云,民不肯尽力于公田。又《詩·小雅·大田》云: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可见公私兼顾,怀阴抱阳,又融于人伦亲情,这样的制度也许最好。


中国的历史是很纠结的,既有标准的私有制(皇权),又不完全是私有制(民权),而且皇权同样受家的观念约束,又它与百姓亦非单纯的利益关系等等。所以用西方那套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的名堂,研究不了中国历史,首先在析产制这里就卡住了,无先例无参照无逻辑可问。



0%(0)
0%(0)
    的确,秦汉以来中国不是欧洲的封建制, 商周也不是奴隶制  /无内容 - 香椿树1 01/26/19 (251)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8: 讓你們看看香港法治正統的中華文化:律
2018: 香港公民法治的免費課程 提供你們網
2017: 培养孩子发挥善良的天性
2017: 澳洲三成大学生无法在六年内毕业
2016: 美国简史十八.地下通道
2016: 催眠术不能取代刑侦技术
2015: 从司马南和“反美女生”来美看中国文化
2015: 中国现代哲学家学会:从实体到功能的转
2014: 再请翻译: 汉高祖对戚夫人说的四句诗
2014: 有熟悉古诗的吗?请白话翻译《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