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這個諾獎應該發給誰?
送交者: 芨芨草 2015年10月13日00:08:35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這個諾獎應該發給誰?

還得拿屠教授說事——屠教授現在太有人氣了。

先說屠教授的“三無”。屠教授對“三無”不會不在意,可能不太在意。真正想做研究的科學家,只要有能做研究的條件就心滿意足,對其它事情都不會太在意。在這裡應該贊一聲中國醫學院,幾任領導幾十年如一日地支持屠教授,沒有因屠教授沒有政治成績而對她冷眼、排擠,雪中送炭,而非屠教授得諾獎後的某些人、某些院校的錦上添花。對這樣的支持中國科學家的中國的研究機構再多贊幾次也不為過。

對於一個科學家來說,一個良好的研究環境比什麼都重要!

我有一個表哥,文革前的大學生,畢業後一直在中科院生化所研究新藥——“制癌導彈”。別搞錯啊,不是引致癌變的導彈,是抑制癌細胞的導彈,類似制導導彈,只往有癌細胞的地方去。

(如果有這種只往需要去的地方的藥物就太好了,這是我最近想到的。

最近腳痛,去醫院拿了止痛藥。吃了幾天藥後想到一個問題。

第二次去醫院時我問大夫:“這藥吃了後,胃吸收,然後被運往全身各處吧?”

大夫說:“是。”

我又問:“那能到達我痛的地方的藥只占吃下的藥的一小點兒吧?”

大夫說:“沒錯。”

我再問:“有沒有隻輸送到疼痛的地方的藥?”

大夫說:“沒有。”

我就沒什麼可說的了。)

表哥去美國進修了年。回來時帶了一箱樣品,準備繼續他的研究。回來後的年裡忙這忙那,為經費到處跑,就是沒時間忙他的研究。他對我說:我要是再這樣,過年就要被淘汰了。後來他到美國那個一起做研究的教授那裡當研究員去了,做得有聲有色。

轉回來再說屠教授。

屠教授在2011年獲得“拉斯克獎”後,除了中國,譽滿全球。如果屠教授在意“三無”,那時移民國外,哪個國家都會歡迎青蒿素的發現者,一次性就解決了“三無”問題。

非院士獲得諾獎科學獎不乏前例。

1986格爾德·賓寧Gerd Binnig海因里希·羅雷爾(Heinrich RohrerIBM公司因研製掃描隧道顯微鏡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 STM而獲得半個諾獎物理獎時除了物理學家外沒有其它頭銜。物理學家只是一個稱呼,沒有任何意義。這兩個人把第一台STM裝好後,一直沒得到一張好圖像。有一天,兩個人干到深夜,突然掃描圖像越來越清晰,終於獲得清晰圖像了。理由大概是因為深夜時周圍的噪音減少了。後來做STM的人就形成了一個不成文的慣例:如果得不到好圖像,就加幾個夜班。

2002年分享諾獎化學獎的日本的島津製作所的工程師田中耕一是一個“另類”,既非院士,也非科學家,僅有學士學位(這點和屠教授相同),一個公司的小職員,不做研究工作讓國際科技界、特別是重視論資排輩的日本科技界驚掉下巴。得獎之前沒人知道田中耕一是誰。宣布化學獎之後,日本的科學家都在問“誰是田中耕一?”得獎的理由是測定生物大分子質量原始思想”。得獎之後,田中耕一畢業的東北大學授予他名譽博士學位,幾個有名的大學聘請他擔任客座教授。2003田中耕一島津作所田中耕一記念質量分析研究所”第一任所長(如果中國醫學院能建立“屠呦呦青蒿素研究所”,聘請屠教授任第一任所長,屠教授做研究就能更安心了),2006年田中耕一任日本學士院會員(日本學士院會員相當於中國的兩院院士)。

1.jpg

田中耕一

田中耕一得諾獎的過程挺有意思。田中耕一和他的同事接受公司分配的工作,研製測定蛋白質重量的分析儀器。一天,試驗失敗,同事們都走了。田中耕一覺得把失敗的樣品扔掉挺可惜,就自己用失敗的樣品繼續嘗試,由此發現了測試大分子的新方法。但這個新方法沒有被正式發表。他後來和一位外國教授談起此事,教授建議他寫一篇論文。田中耕一寫了論文並發表在國際雜誌上。個月後,德國的位化學家米夏埃爾·卡拉斯(Michael Karas)和弗倫茨·希倫坎普(Franz Hillenkamp)發表了更有效的測定生物大分子質量方法的論文。諾獎評委會說諾獎首重原創性,儘管有很多人反對,他們仍然把四分之一個化學獎發給了田中耕一。

田中耕一幸運的是公司沒和他爭搶得獎權,雖然有人說他是利用公司的設備才發現了分析新方法。

美籍日裔的中村修二就沒有田中耕一的運氣好。他雖然因發明藍色發光二極管(LED)和日本的赤崎勇及天野浩共同獲得2014年諾獎物理獎,但早在20世紀末當他還在日本一家小公司——日亞化學工業株式會社工作時就發明了LED。日亞化工根據慣例,LED技術專利歸公司,獎勵中村修二2萬日元。2萬日元是個什麼概念?在日本可以買80公斤非優質大米.若在中國,按現在的兌換率,可以換得1,000元人民幣。

2.jpg

中村修二

中村修二一怒之下將自己的雇主日亞化工告上法庭,討要發明收益。2004年東京一家法院判決日亞化工向中村修二支付200億日元(1.83億美元)補償金,但在二審時這一數字被降至8億日元。不滿這一結果的中村公開呼籲日本研究者移居美國,他自己在1999年加入美籍,現在是美國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教授、日本愛媛大學客座教授。

說說這篇帖子的主要點:在一個研究團隊中應該把獎發給誰?

有人說,誰做出來的結果就應該把獎給誰。

所以現在還有人在說青蒿素是集體研究的結晶,不能把諾獎發給屠教授一個人。

其實即使在生產力落後的農業社會,人們也有專利意識,只不過不用這個詞來表述。武俠小說里常有為了爭一本“葵花寶典”大打出手、頭破血流、人頭落地。家傳絕技也是傳子不傳女,恐怕絕技外泄,砸了自己的飯碗。即使炒一個菜,如果是招牌菜,廚師也不容外人進廚房。

在當今的信息社會,信息也是財產的概念逐漸被人們接受。想法(idea)或點子如同信息源。沒有信息源就無從知道原始信息。沒有想法就不知道應該怎麼辦。聽說前幾年國內出現了“點子公司”,把點子賣給客戶。國內已經認識到想法或點子也是有價值的了。這種“點子公司”類似於國外的諮詢公司。

文革時期中國人沒有專利意識,做出青蒿素後,為了救治全世界三分之二的勞苦大眾,大公無私地、原原本本地向世界宣布了青蒿素應該怎麼製作,能幹什麼事。自己一點兒利益未收到,國外的製藥公司賺得盆滿缽溢。文革時說我們這麼做是發揚共產主義精神,一點兒錯都沒有。現在這筆帳應該怎麼算呢?會不會國際科技界用了幾十年中國的免費專利,不好意思了,給中國半個諾獎,予以精神補償?

幸好諾獎評選委員會是現在把半個諾獎發給中國,如果發獎是在文革時期,中國政府為了發揚集體主義精神,把資產階級的個人主義苗頭扼殺在襁褓中,很有可能會拒絕這個發給個人的諾獎。那中國就真是與諾貝爾獎擦身而過了。

做過研究的人都知道,在一個研究團隊裡,由領頭人確定研究目標,制定研究方向。團隊裡的其他人根據領頭人的想法使用各種手段去證明想法的正確。具體的實驗不需要高瞻遠矚的能力,技術員就能幹的活。

所以,在一個研究團隊裡,研究能否順利進行,取決於領頭人的能力。如果指錯了方向,這幫人就白忙活了。

聽過這麼一件事:一個讀博士的學醫的中國留學生,前年一直挺順利,到第年時做不下去了,遲遲得不到預期的結果。後來發現是導師判斷錯誤,給了一個不可能完成的題目。再換新題目已經來不及如期畢業了,那個留學生退學了。

我當學生的時候,有一次在研究室里做例行報告,導師說我的結果亂七八糟,搞不明白。我是按照導師的安排做實驗,怎麼解釋實驗結果就是導師的事了。我沒管這件事,又去做別的實驗。兩個月後,導師想明白了,對我說這個實驗結果是這麼這麼回事,讓我趕緊寫一篇文章。後來用這個結果解釋了最初的設想。

中國有幾千年的農業社會歷史。在農業社會裡被重視的是能幹的、動手能力強的人。“四兩撥千斤”、“畫龍點睛”的一句話、一個想法常被視為妄談、空想。人們紀念蔡倫是因為蔡倫造出了紙,沒有人去關心蔡倫最初是怎麼想到要造紙。

這一觀念流傳到現在。

大約10年前,上海一所大學的一個博士生把自己的導師告上法庭,理由是實驗結果是他做出來的,所以這個專利應該屬於他而不是他的導師。這個官司被駁回了。留下的思考是科研成果應該屬於誰,是做實驗的人還是指導實驗的人?這個問題被討論了好幾年大家才有了共識:科研成果應該屬於最先有這個想法的人。

就這一點而言,中國已經落後於國際科技界若干年了。在國外的研究室里沒有學生和導師爭奪研究成果所屬權的事情。爭的是誰的結果先發表,誰先發表誰就能拿獎。

以“第一”論英雄是國際科學獎所遵循的共同原則。在歷屆諾貝爾科學獎中,也不乏這樣的例子。2002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提出測定生物大分子質量原始思想”的日本的田中耕一,比他晚兩個月發明更有效的測定方法的德國化學家米夏埃爾·卡拉斯和弗倫茨·希倫坎普只好望洋興嘆。200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給了首次發現“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的兩位法國科學家西諾西Francoise Barre-Sinoussi和蒙塔尼Luc Montagnier另一位為“發現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做出重大貢獻的美國科學家蓋洛Robert Gallo則名落孫山。2009年諾貝爾物理獎頒給了光纖通信的發明者高錕,而不是後來突破光纖工藝、實現產業化的美國康寧公司與日本仙台大學的學者。

蓋洛表示對沒有獲獎“有點失望,但不很厲害”(I am a little down about it, but not terribly),“我唯一擔心的是,此事(沒獲獎)會給人一個印象,好像我做了什麼錯事”。他對蒙塔尼表態肯定他的貢獻表示感謝。他很高興看到諾貝爾委員會在拖了很長時間後終於把諾獎給了HIV/AIDS研究領域的科學家。

應該給蓋洛點個讚,很紳士嘛。

在諾貝爾獎100多年的歷史上,該獲獎而沒有獲獎的,蓋洛既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在大科學時代,一項重要的發現(明),往往是多個研究團隊共同努力的結果,要把功勞歸於少數幾個人的名下,總是難以保證完全的公平。但是諾貝爾科學獎不強調國家,也不獎勵團體,只頒發給個人。喜歡這個獎,就得遵守這個獎的頒發規則。沒辦法的事。

回過來再說青蒿素這個事。

東晉的葛洪所著的《肘後備急方》不是絕密文件,學中醫的人都有機會看到。看完了沒當回事的人是絕大多數。屠教授能從書裡受到啟發,發現了從乙醚里提取青蒿素的方法,這就是差異。從乙醚里提取青蒿素確實不是什麼高深的技術,為什麼別人就沒想到呢?如同哥倫布在桌上立起熟雞蛋:我想到了你沒想到,我做到了你沒做到。

諾貝爾獎獎勵的就是這個差異。

在青蒿素研究中如果不是屠教授發現了青蒿素的提取方法,之後的結構測定和藥物改良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沒有對象,測定什麼?改良什麼?

屠教授因青蒿素研究獲得諾獎當之無愧!

有人說屠教授除了青蒿素,這40年來沒有什麼新成果,所以不夠院士資格。

現在國內的很多事情不透明,老百姓除了接受官方選擇性發布的消息外就只能傳小道消息了。

當選為院士除了公布的標準外還需要什麼條件?這幾年當選的院士總是引起爭議,是否老百姓不夠厚道?

在這次諾獎公布前,有幾個人知道屠呦呦?媒體不宣傳,如何得知屠教授這些年在幹什麼?

又有誰知道在位的院士們每年在幹什麼?做出了多少新成果?

科學研究不像種莊稼,春種秋收。“十年磨一劍”一點兒都不誇張。也許這輩子就磨這把劍了。能磨好這把劍這輩子就沒白走一趟。

屠教授都這把歲數了,當不當院士也不在乎了。倒是眾多網民們為屠教授能拿諾獎但當不上院士打抱不平。

0%(0)
0%(0)
  You also do not know - c_y_lo 10/13/15 (1649)
  Tu exposes problems in China.  /無內容 - c_y_lo 10/13/15 (1619)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3: 談男女之間的“背叛”
2013: 怎樣給他人公平對待自己的機會?
2012: 莫言榮獲偌貝爾文學獎之際談談我眼中的
2012: 莫言打油詩《丹崖如火照嘉陵》
2011: 辛亥革命與軍閥混戰;兼談日本為啥支持
2011: 詩篇八篇的啟示_3
2010: 方舟子與肖傳國之爭的實質
2010: 紫衣,突然發現,岳大叔早就比你方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