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78.執相與不斷相應染心
送交者: 小百合 2015年11月18日09:58:05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78.執相應染心與不斷相應染心

     --正銘老師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首先祝福大家:心想事成、福慧增長!

三乘菩提之入門起信,今天我們要來介紹執相應染心與不斷相應染心。馬鳴菩薩在《大乘起信論》提到無始無明所生染心有六種別,也就是: 一、執相應染;二、不斷相應染;三、分別智相應染;四、現色不相應染;五、見心不相應染;六、根本業不相應染。今天我們所要介紹的是屬於這六種染心的第一 種和第二種,也就是執相應染和不斷相應染。

馬鳴菩薩在《大乘起信論》提到:一、執相應染,聲聞緣覺及信相應地諸菩薩能遠離。二、不斷相應染,信地菩薩勤修力能少分離,至淨心地永盡 無餘。(《大乘起信論》卷1)馬鳴菩薩的意思是說,眾生由於不能覺知、或者由於不能完全覺知這唯一法界——第八識如來藏——的緣故,所以就會有心不相應 無明分別的生起,因此而產生了種種的染心;又因為這個染心的緣故,而有六種的差別不同。第一種叫作與執著相應染,這種與執著相應的染心,聲聞、緣覺及信相 應地,也就是十信滿心的諸菩薩能夠遠離。第二種染污叫作不斷相應染,這種不斷相應染心,在信地滿心位的菩薩們由於勤修佛法的力量,而能夠少分的遠離, 而且要到淨心地,也就是初地的滿心才能夠永盡無餘。

首先我們來介紹第一種執相應染,也就是與執著相應的染心。執著是說執著於我這個身體,執著於我這個見聞覺知意識心,執著我這個能夠思量 的末那識心,執著於我所接觸的六塵萬法,這叫作執相應染的染心,其實這個執著相應的染污心,就是說分別的斷續我執,以及俱生的斷續我執。這個分別所生 的斷續我執,就是講意識覺知心,祂會分別你、我;這個分別有兩個部分,一個部分是生來就會分別的,就像小孩子生來就會分別:你那邊餅乾比較多,我這邊餅 干比較少。就會搶一些過來。他生來就會分別,不必我們去教他。

當父母的從來都沒有教他要分別餅乾多少、從來也沒有教他要去搶餅乾,但是如果有兩個差不多 一歲的小孩子在一起,當我們拆了一包餅乾給他們吃時,兩個孩子都會用抓的,大部分的孩子不會只拿一片吃,也不會說你拿一片、我再拿一片,他們大多會一把一 把地抓,儘量抓在自己手裡;兩個孩子都抓了餅乾以後,他們往往會分別:我這邊比較多,他那邊比較少。如果是他那邊比較多,我這邊比較少。就會跟對 方搶,他們心中都沒有語言文字,但是自然就會有這樣的一個分別,都不必藉由語言文字,就能直接分別清楚了,這就叫作俱生分別。

可是這種俱生分別,是在外五塵上面的;但是佛法上所說的這個俱生分別,是對於色身自己、對於覺知心自己,生來就會分別,那就是意識覺知心俱 生的分別我見。兒童往往會分別:這個身體就是我。成人往往會分別:這個見聞覺知心就是我。這都是生來就會分別的,所以叫作俱生的分別,因為這種分 別也是意識相應的,而意識覺知心是斷斷續續的存在,所以這種分別當然也是斷續性的,所以也稱為斷續分別我執。那還有一種,是自己的邪分別產生的,比如說常 見外道自認為覺知心是常住不壞的;又例如有一些錯悟的佛門大師是這樣子分別的:他認為能見之性乃至於能知覺性就是真我。這些邪見是從自己的邪分別而產生 的,是根源於意識覺知心的邪分別所產生的妄想,所以也是意識相應的斷續分別我執。

另外還有一種分別我執,完全是邪教導所產生的分別;邪教導的分別,就不是與生俱有的,不是生來就有的分別。比如說,有人教他的弟子說: 們只要一念不生,那個一念不生的覺知心就是你們的真如,那個真如是永遠不滅的啊!這就是邪分別慧!佛門裡的凡夫弟子四眾則會因為錯悟大師的邪教導,而產 生邪分別,因此就誤認為離念靈知心就是常住我,誤認為離念靈知心是永遠不壞的,誤認為離念靈知心是自在而不從別的心中所出生的,所以這也是意識相應的斷續 分別我執。也有人誤會《楞嚴經》中的佛意,認為自己眼識的能見之性……身體的能覺之性乃至意識的能知之性就是佛性、就是真如,這也是邪分別慧,同樣這也是 意識相應的斷續分別我執。又比如說,有些外道說:這個意識心是永遠不滅的,祂可以到未來世去,所以不是緣生緣滅的法性。他們相信了,所以對意識覺知心 產生了執著,而這個執著就是邪教導所產生的染污分別,所以這也是意識相應的斷續分別我執。

如果我們沒有聽過人家這樣教導,只是自己在那邊思維、自己在觀察,而誤認為這個見聞覺知心就是常住不壞的我,所以我死了以後也就沒有什麼好 害怕的。像這樣子就是自己的邪分別所產生的染污,所以這也是意識相應的斷續分別我執。為什麼叫作呢?因為對自己產生了貪着,這就是邪分別所生的斷續 我執。俱生的斷續我執,則是生來就有的,是意識覺知心生來就有的我執,這是屬於意識相應的俱生的斷續我執;而邪分別和邪教導所生的那種斷續我執是後天的, 自己去作的分別、觀察,或者被別人邪教導而有的,但這些都是意識覺知心所相應的。簡單來說:與生俱有的斷續我執,祂是生來就有的,是意識覺知心生來就有的 我執,這是屬於意識相應俱生的斷續我執;而由邪分別和邪教導所生的那種斷續我執是後天的,是意識覺知心後來因自己去作不如理的分別、觀察,或者被別人邪教 導而有的我執,這是屬於意識相應的斷續分別我執,但是這些一樣都是屬於意識相應的斷續我執。

對意識所相應的分別我執的真實理,能夠具足信心而不懷疑,叫作信相應地的菩薩,因為他勤修般若而發起智慧力量,已經完全對佛、法、僧的 信心修行滿足了,所以能少分離。如果到了淨心地,也就是初地的入地心了,在舍報之前,一定能夠如實的令他的意根,對於這種錯誤的分別執著加以降伏。聲聞和 緣覺也能夠斷這個我執,所以說聲聞、緣覺及信相應地諸菩薩能遠離。這就是說,十信位滿心叫作信相應地,也就是進入初住位的菩薩了,即使是回小向大而尚未親 證如來藏的俱解脫阿羅漢,至少也是大乘別教中的初住位菩薩以上;像這樣的菩薩,當然是應該已經把那些十信位前的煩惱給斷了,所以說能遠離執相應染

第二種染污叫作不斷相應染。這種不斷相應染心,在信地滿心位的菩薩們由於勤修佛法的力量,而能夠少分的遠離,而且要到淨心地,也就是初 地的滿心才能夠永盡無餘。這個不斷相應染就是在講意根的相應染污,意根的相應染污是從無始劫以來一直存在的,所以稱為不斷。可是為什麼意根會不斷地相 應染污諸法呢?因為意根恆不斷滅,從無始劫以來到現在,一直到未來無量世,都是恆而不滅的;除非我們有一天入了無餘涅槃,不然衪都不會有一剎那的間斷;當 我們睡着無夢而不能了知自己的時候,衪還是繼續地運作,衪從來不曾一剎那停過。衪很厲害,很多的佛法都跟衪有關:大乘一切種智中的斷煩惱、證智慧,都跟衪 息息相關。意根又稱為第七識或者末那識,末那識是意識之根,所以又稱為意根。意識只要每夜睡着無夢的時候就會斷滅,但是意根無始劫以來,就不曾像意識一樣 會夜夜消失斷滅過,除非二乘無學聖人,也就是阿羅漢舍報後入無餘涅槃,衪才會永遠斷滅而不再出生。意根剎那生滅,但又不斷地時時作主、處處作主。

比如說, 我們看到小孩子貪玩,當他們決定要出去遊玩的時候,雖然他們的意識明明知道還有很多功課等待處理,但是他們卻控制不了自己,而不顧任何後果仍然出門去遊玩 了;這就是意根末那識的思量性、作主性。意根不曾停止的恆時對一切法在作思量,也就是意識在了別六塵的當下,意根也在其中作主、作決定。比如說,決定要繼 續觀看或者不看,而將目光轉移到其他的事物上;乃至於睡着而無夢的時候,六識都斷滅了,意根也是不停地在作主、決定是否繼續睡,還是應該要叫起前六識而醒 來。意根在死亡、悶絕位也是如此,雖然這時候六識已經不在而不了知六塵了,意根仍然一直不停地在運作、決定、作主,所以說意根的體性是恆審思量。也就 是說,衪是不斷的,而且是不斷地運作、決定、作主,所以不斷相應染就是講意根的相應染污。

意根的相應染污是從無量劫以來就一直存在的,但是意根衪不能 單獨而存在,必須依阿賴耶識的運作才能有所作為。意根本身的了別性很差,沒有前六識的配合,只能在法塵上作極簡單粗糙的了別,不能作細分別,所以意根在接 觸到五塵的巨大變動,而決定要加以詳細了別時,就要促使阿賴耶識現起意識及前五識來幫忙,意根再依六識分別六塵的能力,才有辦法在六塵中起種種的決定、作 主等應變作為。意根如果沒有前六識來幫忙,就無法很伶俐的決定、作主;但是只要有六識的配合,意根就變得非常伶俐。意根在清醒位中,一直思量六塵及六識的 心行,沒有一剎那停過,而且意根執著六識心為自我,不肯使自己消失。意根不但執著意識覺知心為我、執著五識為我、執著五根為我,也執著一切法為我所有,更 對內執著第八識如來藏為自內我,完全不知道自己是虛妄的。

由於意根一直執著自我,而且認為生滅虛妄的自我是有真實性的,乃至於執著我所也是有真實性的,所 以就時時處處都不想自我否定、滅失,時時處處都要執著內外一切法,而且處處作主、處處決定。就因為這個不知自我虛妄的無明與執著,導致眾生輪迴生死而不能 出離,這種狀況也是不斷的,從無始劫以來就一直存在的,所以不斷相應染就是在講意根的相應染污。這句不斷相應染是說意根從無始劫以來就不曾一剎那 間斷過,可是衪有染污性,因為衪是我執的根本,是遍計執性,於六塵一切法遍計所執,不曾一剎那有過間斷,所以衪的執著就叫作不斷的相應染污。

這種不斷的相應染污,也是屬於一念無明的範圍,跟前面執相應染是一樣的,只是前面那個執相應染是屬於意識的部分,是有斷的相應染污;而這個 不斷的相應染污是屬於意根的部分,稱作俱生的相續我執,所以馬鳴菩薩說為不斷相應染。這個俱生的相續我執,信相應地的菩薩——也就是滿足對三寶信心的 初住位菩薩,已經能夠遠離了。信相應地的菩薩是屬於信不退的凡夫菩薩,十信位修行圓滿,已經知道應修的佛道,所以對於菩薩六度萬行已經有了定信,樂於修習 六度;但是因為學佛以來的時劫仍然很短,六度萬行依舊未成就圓滿,所以還得經由初住到六住的熏聞——也就是初住位修行布施行;二住位修行持戒行(主要是以 菩薩戒為主);三住位修習忍辱行;四住位修習精進行;五住位修習禪定行;六住位修習般若行。

這些六度薰習都是屬於外門廣修六度萬行,必須要六度修行圓滿, 才能具足福德,才有機會去值遇到真善知識,發起般若正觀,也就是證悟自心真如,真正證入中道般若進入七住位,成為位不退的外聖內凡菩薩,名為大乘別教真見 道位菩薩。從此開始內門修六度萬行,再歷經以後的二十三位心的修行,也就是八住位、九住位、十住位、初行位、二行位一直到十行位,初回向位、二回向位一直到十回向位。這二十三位心的修行,在十住位滿心的時候,證得如幻觀;在十行位滿心的時候,證得陽焰觀;在十回向位滿心的時候,證得如夢觀,也就是經由 相見道位應修的三品心——內遣有情假緣智、內遣諸法假緣智、遍遣一切有情諸法假緣智——這三品心的修行。

  這也就是說,在相見道位的漫長修行過程中,不但應修廣大的福德,也應同時勤修三種智慧的觀行,目的是要完成真如妙法的所有別相智慧。另外,在入 地前,還要加修相見道位入地前的四諦加行的十六品心,也就是苦法智忍、苦法智、苦類智忍、苦類智、集法智忍、集法智、集類智忍、集類智、滅法智忍、滅法 智、滅類智忍、滅類智、道法智忍、道法智、道類智忍、道類智。當四諦加行的十六品心觀行完成以後,這時候所觀的真如與真如智是平等平等的,這就是已證初地 真如的菩薩;但這時還不足以成為初地入地心的菩薩,還必須發起增上意樂,也就是對十無盡願具足了意樂,於是在佛前勇發十無盡願,才能成為入如來家、成佛子 住的初地菩薩,名為淨心地,才能將不斷相應染永盡無餘。所以這個不間斷的意根相應的染污執著,信地滿心位的菩薩們,由於勤修佛法的力量而能夠少分的遠 離;必須要到淨心地,也就是斷盡思惑而留惑潤生,才能夠永盡無餘。

今天三乘菩提之入門起信——“執相應染心與不斷相應染心,我們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邊,謝謝大家!

也敬祝大家:色身康泰、學法無礙!

阿彌陀佛!

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CN/a/a12/2804-a12-cn078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4: 給你一題練練:如何說服愛人允許我站着
2014: 美國招研究生有“博導”像趙本山收徒弟
2013: stinger:條件與眼緣
2013: 漢奸和太監能融入美國主流嗎?
2012: 中國知識分子需要自身啟蒙
2012: 李承鵬北大演講:說話(圖)
2011: 孔叫獸可以做教材,但不適合做教授
2011: 孔慶東罵錯了, 南方報系記者不都是漢
2010: 上海和央視大樓的火災是學界腐敗無能的
2010: 休斯頓邂逅昏教授 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