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microsoftbug:物質-生命-絕對(1)
送交者: microsoftbug 2016年03月22日06:36:33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物質-生命-絕對(1)

在這個標題下的幾篇文中,我將集中談談,當然是從哲學的角度,關於我對“物質”,“生命”和“絕對”的看法。這些看法都是概括,不可能細細地談任何一項,因為它們包括的內容之廣,意義之深刻,不適合網上文章的風格,真正用心的讀者必須去讀專著。

但從另一方面看,知識的本質不就是概括嗎?如果人類的文明歷史迄今為止,以西方2500年的計算,我們還可以去讀原文,比如亞里士多德的原文(希臘文),柏拉圖的原文(希臘文),斯賓諾莎的原文(拉丁文)。待人類的歷史發展到了25億年,甚至2500億年的時候,如果那時地球或人類還存在,也許轉移到別的星球去了,還有人學哲學時去讀他們的原文嗎?每次翻譯都是概括,每次概括都是去粗取精的過程。歷史就像一個從來不慌不忙的老太太,她總是在不緊不慢地紡線。那些有價值的書籍,思想,就是這麼一代代遺傳下來,留給了後人。價值,或真理,是被歷史反覆驗證的。所以即使一次翻譯有偏差,也會被歷史所糾正,因為凡是垃圾必定被歷史所淘汰,這也是遺傳規律吧。哲學認識論的本質是什麼呢?不就是對精華的提煉和概括嗎?同時我們應該記住黑格爾的教導,“熟知並非真知”。熟知,是經驗的東西。真知,是抽象的概括。誰能更準確地抓住真理,如果我們被迫擇一的話,呢?答案是清楚的。下面書歸正傳。

物質,很明白,就是我們周圍看得到模的着的一切。如果我們的經驗感覺出了障礙,比如在量子力學中,我們也知道那些微觀粒子是客觀存在的,所以也在物質的範圍。物質的概念在哲學中談得很多,因為它基本是屬於三大哲學領域,本體,認識,價值的第一項範圍內。各門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更是以物質的研究作為百分之百的研究對象自不待言。將物質的本質在歷史上進行全面概括的人應該屬於康德。他首先確定時空是一切物質和經驗的大門,如兩把劍一樣交錯在上,然後裡面是12個範疇寶藏。範例思想的不同點在於,將物質的一切存在“併入”了它這個所謂“宏觀世界”里。然後又正式豎起了另一個它的同伴兒,猶如“雙星子坐”一樣,叫做“微觀世界”的世界中。抽象地說,範例將“潛在的思想”和“存在的思想”並列相舉地提出來了。當然“微觀世界”的提出不是一拍腦袋,或靈機一動的產物。而是上個世紀以來對自然科學的新發展的概括,比如相對論,量子力學,現代宇宙學,現代生物學等領域的哲學概括。這個概括最明顯的變化是,對時空的認識,被範例歸結為宏觀世界的“性質”。對物質的認識,範例增加了這樣一個思想,既物質並不時從來就“存在”的,而是經歷了一個“由潛在到存在”的過程。而時空只是物質“成熟”的標誌。

範例的另一個關於物質的根本思想是,物質不僅僅是笛卡爾提出的“二元世界”之一。宏觀世界裡的生命發展到思維和意識階段時,產生了自己的新的性質(猶如物質成熟時產生了時空的性質一樣),“絕對性質”階段。由此,“物質-生命”,這個笛氏的二元世界變成了,“物質-生命-絕對”的“三元世界”。如果我們細想一下,我們中國人又可以驕傲一把了,因為這等於說,您這個所謂的“範例的世界觀”,鬧了半天還是沒有逃出我們古代聖人早已知道的:“一而二,二而三,三生萬物”(老子)。按照範例,不是“絕對的絕對”產生了“宏觀和微觀”二個世界嗎?這是“一和二”。不是在兩個世界中,潛在的生命到了宏觀世界終於發展到“絕對”的性質嗎?這就是“二而三”的道理。自然不用說宏觀世界的“三生萬物”了。沒錯。但簡單的猜測,三言兩語,是不行的,西方的大鼻子們是不買賬的。我們必須運用現代知識證明如此。沒有當代科學的發展,這個證明根本不可能,就像古希臘有人預言“地球圍繞太陽轉”一樣的命運。

(待續)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5: 談點對鄧曉芒的德國古典哲學講座的意見
2015: 中軍:禪美的感染
2014: 侃侃英文十四行詩的格律
2014: 讓科學的歸科學,政治的歸政治
2013: 楓苑夢客:周其鳳校長,一路走好!
2013: gugeren:藤校中亞裔學生的比例
2012: 聊聊創新精神
2012: Wheeler on General relativity
2011: 請教大家怎麼理解這句話:
2011: 美國頂級大學歧視亞裔高中生的幾個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