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小满时节:幸福的工作在哪里?
送交者: 小满时节 2016年09月28日13:53:55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幸福的工作在哪里?

什么是幸福的工作?幸福的工作就是对的工作。什么是对的工作?是工作清闲,工资挣得不赖,有个比较体贴的老板的工作吗?呃,也许那个 “对”还不是我说的这个 “对”。我指的 “对的工作”是这样的,如果你的工作是对的,你会: 

·      渴望去上班

·      为手里做的事儿精神抖擞(大多时候)

·      感觉你所做的一切得到尊重和欣赏

·      在给别人介绍你的工作时,非常自豪

·      尊重和欣赏与你共事的人

·      对未来乐观以待

 这“对的”工作听起来真不错,人人都想要,但这样的工作哪里找?其实,每一份工作都是对的工作,对不对的关键不在工作本身,在于我们自己。《Do What You Are》- Discover the Perfect Career for You Through the Secrets of Personality Type 这本书为我们揭开了这个问题的谜底。

市场上关于如何找工作如何跳槽的书籍多如牛毛。满专注地看了这一本,只因为立秋告诉我,二十年前看完这本书后他哭了,他没有想到一本书可以如此通透地了解自己。Paul D. Tieger, Barbara Barron和Kelly Tieger这个有趣的家庭第一次出版这本书在1992年,随着广大求职者的认可和职业咨询师与猎头的青睐,这本书连续再版四次,现在可以买到的是2014年的第五版本。对照新旧版本可以发现,Paul随着工作市场和职业的变化在不断更新书中的案例和细节,但其核心内容基本不变。

在工作的过程中,我们不免遭遇各种懊恼和委屈,今天我干嘛又把事情搞砸,不是告诫自己不要多嘴么?如果我跟那家伙一样会左右逢迎是不是结果会不一样?我真的喜欢这份工作,但如果没有那么多繁文缛节该多好?我怎么感觉自己就是一头会耕地的老黄牛,整天只能工作挣钱养家糊口,难道我的人生就如此了吗?!让我赶紧退休吧,世界很美好,退休了我要去地球的那一边看看,离这一摊子破事儿破人远远的。。。

愁苦的我们和我们正在登台人生职场的孩儿们,能不能从这些职业的陷阱和噩梦里解脱出来?答案是,能。只要一个人能够静下心来了解自己,就可以避免盲目随流掉进职业陷阱。有人问,那我今天没有活儿干需要吃饭,总得什么工作都做一份吧。呃,这样的between jobs的临时性选择不在我们今天的讨论范围里。

 “人格类型(Personality Type)” 的概念由瑞士心理学家Carl Jung 与两位美国女士(Katharine Briggs和她的女儿Isabel Briggs Myers)建立。作为弗洛伊德的弟子和折衷派心理学者,Jung意识到,如果一个人了解他人潜在的心理机能和态度的偏好,他那些看似不可预测的行为就可以提前预估了。与此同时,Katharine Briggs对个性特征的相似和差异的研究沉迷已久,而且逐渐成型她的“归类”系统。在1921年,Jung出版了关于个性研究的理论,书名为《Psychological Types》。当Katharine在1923年读到这本书的英文版本,立即意识到 Jung已经发现了她一直在寻找的东西,于是,她借鉴 Jung的模型开始认真研究他的著作,同时,她的工作也影响了女儿在这个领域求索的兴趣。

与其它基于性别、血型、星座以及属相分析个性特征的书籍不同,《Do What You Are》一书扎根于Katharine, Isabel Briggs母女俩数年的心理研究和Jung的理论土壤,并借鉴了Consulting Psychologists Press出版的其它著作, 以十六种不同的个性类型解释了人类既丰富又极具差异性的人格特征,同时,结合作者数年来从事职业咨询和培训的经验和案例,书中不仅谈到如何以特有的个性特征匹配 job market里的不同职位,还用案例分析了一些职业认识的误区。比如,一个人喜欢教书,但教师在小学、中学和大学工作面临着不同的知识储备、沟通技巧以及行政规则的要求,适合的也是不同人格类型的人群,而非简单的teaching。

这本书以咨询者的角度循序渐进地带领读者通过测试自己处理信息的方式,做决定的方式,还有与他人和世界交流的方式来确定自己的人格类型。每种类型没有优劣美丑,只有冷热方圆。每种类型的人在个人特质上依然会有小小的差异,但他们拥有最天然最本质的共同特征。 每种人格类型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盲点,所以一个人不会事事聪明样样精通,所以用自己生来具有的优势去做一份工作或职业才是“对的“选择,只因对的工作才能让你保有自信、舒适和乐观的状态,才能滋养幸福。随着年龄增长,一个人的人格特征还会逐渐改变,年轻时自己欠缺的会由于经验和阅历而弥补,尽管那dominant的特征依然霸占主场。在职场,家庭生活以及人生回避不了的“拐点”处,因为了解自己,你不再如没头苍蝇到处乱撞,你明白自己应当坚持什么样的职业方向和目标,你清楚自己应该与什么样的人一起工作,也知道与什么样的人在一起更适合生活。因为了解他人,你不再莫名其妙生闷气,你能够理解一个人为什么老是跟你对着干,也能迅速在一个Team里找到大家效果最好的合作模式。

对于求职者(尤其是career changer)、招聘者或职业咨询师,《Do What You Are》都是一本值得参考的宝典。“如果花四五十年做一份你并不喜欢的工作,那意味着你丢失了人生的一大块,这是不必要而令人难过的,尤其当一份你会爱上的工作触手可及”。虽然我们知道,职场的生态还有更多复杂的因素,但一个人的本性能否得到保护和发挥却是工作幸福的核心。

满读完此书,没有哭,反而合页大笑。这本书不但帮我理清了新的职业路径,而且解释了为何我跟一些人“白发如新”,却跟另一些人“倾盖如故” 。世界就是如此丰富多彩,人人生而平等,却又生而不同。

(本文观点和引用来自于《Do What You Are》by Paul D. Tieger )

IMG_4026.jpg IMG_4025.jpg

《Do What You Are》可以从这里买到:

https://www.amazon.com/dp/031623673X/sr=1-1/qid=1475092421/ref=olp_product_details?_encoding=UTF8&me=&qid=1475092421&sr=1-1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5: yellow witch:聪明人讲究学习方法及效
2015: 高尔础:“中文”或“英语”
2014: 过了这么多年,再读这个还是很有意义
2013: An Open Letter to MIT Alumni
2013: 慕容青草:为什么和如何批海德格尔?
2012: 华裔归华裔,国籍归国籍
2012: PISA 2009 主要国家与地区排名
2011: 物理评论快报实验报道:光速不变原理不
2011: Selection of Math ShawPr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