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道還:略論老莊異同(之一)
送交者: 道還 2017年04月04日14:11:47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略論老莊異同(之一)


楊道還


前言



這篇博文是對老幾兄的問題的回應。幾兄問:“莊子的道與老子的道有何異同?”幾兄這個問題有點兒出乎我的意料:這是個顯而易見的問題,我讀老莊數年卻沒有特別地考慮過。這一點比問題本身更令我惶恐。之後,我意識到,讀老莊的時候,我對於老莊文字文本的辨析,如考古和訓詁;對於範疇的全面比較分析以及索隱,雖然有興趣,但不是重心所在。此外這些都是苦差事,沒有讓自己思想亂跑那麼自在。所以“莊子的道與老子的道有何異同”我來說是個新的角度的問題,也是個難題。但這個問題仍屬於重要問題,對理解老莊,以至於先秦學術都有意義。所以在倉促回了短貼之後又有反思,遂有此長文。


我認為讀老莊以至於孔孟,不僅僅是懷古幽思的趣味,或者是為傳統而傳統;而有極為根本性的現實意義,以至於未來的意義。老莊所探討的核心問題是人與道的問題。人須是達到自主的自由人性的人,有這個人性基礎才可以識道,以至於本體和認識。所以老莊建立了關於自主的自由人性的學和術——思想和方法。西方的自由人性試圖通過否定和克服去達到自由,自由仍然是外物引發的,與老莊所講的人性有所不同。孔孟所探討的核心問題是人與社會的問題。人達到具有健全人格的人,然後從這個人格出發如何來建立社會規則,以至於倫理和政治。所以孔孟建立了關於健全人格的學和術。自主的自由人性和健全人格豈不正是當前缺乏的?本立而道生,沒有其本,其他將焉附?


發現和認識自主的,而非被其他人或物慾主宰的人性,是保持人性的根本。沒有對此的主動尋找和發現,而能夠保持人性,只能是純屬偶然——這正是社會精英的現狀。在這個人性之上,才能形成健全的人格,在社會中的人的位格,而不是殘缺的,偏執的,病態的,分裂的,或者變態的。保持着這樣的人性而發展出這樣的人格的人,不論在過去還是將來,都是維繫社會的生命線。歷史上的黑暗時代,實際上是由這一類的人照亮的,讓人知道這裡仍有人性和人格的存在,如陶淵明之於東晉南朝。在這個意義上,老莊孔孟的學術也通往未來。


老莊孔孟所提供的理論和思想,不僅是思想力(我計劃在後續文中,詳解這個詞。)的人性源泉,而且是人格——個人生存,生活,和自我實現的生命——的基礎,也是理解歷史,社會,和文化的必由之路。之所以說必由之路,是因為老莊孔孟觸及了西方文化仍有不及之境界。


以西方心理學的發展為例,最先的精神分析是一種病態分析,之後的行為主義等屬於生理心理,到了第三次思潮,才出現了人本主義。可以說,這三者的適用於壓抑的人,受控的人,和自由的人。人本主義認識到“自主”和“自由人性”,所以馬斯洛將“自我實現”作為他的金字塔結構的頂點。馬斯洛在他的著作里講到邁克爾·波蘭尼對他的影響,他又正確地認識到,波蘭尼的思想深刻地受到中國道家的影響。馬斯洛所選取的研究對象,不再是壓抑的受控的(如果他如此選取,就一無所得。),而是歷史上的傑出人物,在這個認識上,他是與老莊孔孟如出一轍的。


雖然先秦有老莊孔孟這樣的思想,現代中國人在這一思路上的認識,已經落在西方人後面。很多中國人仍然抱着西方的殘,守西方的缺。例如“事實是第一性的,思考是第二性的”這類觀點。而在西方,半個世紀前,法國的巴什拉(Bachelard,Gaston)在他的著作中,前言第一句話就是:“只要我們談論某客體,我們就會以為自己是客觀的。但是,在我們最初的選擇中,與其說我們指定客體,不如說客體指定着我們”。(巴什拉《火的精神分析》,杜小真,顧嘉琛譯,北京:三聯書店,1992年)這句話分明就是莊子所講的“非彼無我,非我無所取”。(《齊物論》)馬斯洛對人性心理學對象的選取,即是巴什拉這句話的一個例子。


我尚未讀到巴拉什是否直接受到道家的影響,但我認為他至少是獨立地發現了莊子的某些意蘊。或者後者更有意義。如,巴拉什說:“對於原始人來說,思想是一種聚精會神的遐想,對於受過教育的人來說,遐想是一種鬆弛的思想;這兩者之間,‘有生氣’的含意是相反的”。(《火的精神分析》)“有生氣”即是活躍遒勁。思想如馴順的拉磨的馬或脫韁野馬,哪個更有生氣呢?“鬆弛的思想”正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這正是莊子的“吾喪我”(《齊物論》),“欲告而忘之”(《莊子·知北游》)境界的一種闡釋。至於巴什拉的名言“人所能知者,必先已入夢”,更具道家的味道。巴什拉已可入夢,莊子則早已逍遙遊於夢和知之間,他說:“方其夢也,不知其夢也。······且有大覺而後知此其大夢也,而愚者自以為覺,竊竊然知之。”(《齊物論》)莊子又說:“人有能游,且得不游乎?人而不能游,且得游乎?”(《莊子·外物》),因而神遊於夢,“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養生主》)


再舉一個例子。2007年《科學美國人》上發表了一篇關於自由意志(Free will)的文章,或者說關於自由否定意志(Free won’t)。這篇文章中所講的“不為”的自由意志仍在理論探討中。而孔孟所講的“有所不為”(《論語·子路》),“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孟子·離婁下》)則已經是他們實踐和教育的方法。老莊的“為無為”,更是進一步的認識。(在拙著《中國哲學之結構》中,我對老莊孔孟這一方法有詳細的討論。)


所以我認為,沒有對老莊孔孟的真正認識,即便是學習西方文化,也難以滲透,遑論消化。從拉磨的馬,去想象千里馬,這個夢何時能醒?此文所講的老莊,大致是從《結構》一書而來的,以此書勾畫的輪廓為背景,希望對老莊的思想源流有疏浚之效。


附當時回貼:


“幾兄好。我的想法大致如下:從道的意義上講,老子與莊子大致相同。老子以身為患,莊子喪我。莊子忘其所講,也同於老子講不可道的意味。他們所“見”和所講的道,大體是一致的。


“至於區別,老子在道而言道,莊子則是接道。莊子《內篇》是莊子的想法。外雜篇不是莊子親筆,這個在《莊子》中即有證據。內篇主要言德。老子忙人之所閒,莊子閒人之所忙。老子在道,對人世間的事情,都是俯視,對人難以看到的,多有指點。莊子則在眾人對萬物忙得眼花繚亂時,唯獨我閒。知者,接也,莊子認為庖丁也有道,是接;老子大概會認為這種見解有點狹隘,需要再進一步才行。如同說,莊子可以接受一法通,老子要萬法通,所以莊子的道基點比較低。


“從老子那裡講,道有上下兩途,黃老一起講,是上,接近神,如老子講慈,慈在儉之先,是基礎。像韓非子,只得到了儉。但黃老因此容易流於神神叨叨,人們以為這也是道那也是道,不知這裡充滿了曲則全,枉則直的轉折,莊子尚且不容易窺道,何況其他人。這種一切皆道的濫俗,被人譏諷為‘家人言’(無知愚民所樂於聽到的)。老莊一起講,就下降到人間,迄今為止似乎還沒什麼人敢講莊子是“家人言”。莊子是一種冷眼熱心腸,態度上‘我管你怎麼想’,不講慈悲,但富於人道的同情,也能將此心延及萬物。尼采也是這個味道。”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6: hare:辨析“兩個絕對”
2016: 女兒上了常青藤 她的申請論文是怎樣煉
2015: D.QU著:首論中國古典格律詩中的折頭體
2015: 掌握未來的是智能機器人
2014: 一位大學教授評價毛主席讓中國人炸鍋
2014: 沒有實質合理的知識產權保護法。香港台
2013: 未來俱樂部:西哲理性傳統系列講座(3)
2013: 未來俱樂部征題字門牌
2012: 美國人民不用動刀槍就能馴服美國的總統
2012: 沈老師:東西方中等教育之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