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彭運生談藝錄(10)
送交者: 彭運生 2017年04月19日17:40:28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彭運生談藝錄(10)


蜘蛛一旦寫成“蜘蛛網理論”,那只能是對造物主的讚美,因為蜘蛛清楚:蜘蛛網固然美妙絕倫,但從根本上與自己無關,蜘蛛網不是自己的創造物。

認識到這一點,蜘蛛並沒有覺得自己受到了貶低,而是從另一個方面發現了自己的優越:自己是造物主的寵兒。

文學理論如果不能成為這樣的“蜘蛛網理論”,它就是驕傲自大的,與真理無關。

 

當年的王國維先生搞出了被認為是中國文論之高峰的“境界說”,卻又急匆匆地改行去研究歷史學,王國維先生自己清楚:這個“境界說”算不上完美的科學體系,但文學理論研究的道路自己是走不下去了。

今天有學者千方百計地要把“境界說”證明成文學理論的最高峰,為人耿直的王國維先生會羞出大紅臉來。不是從活生生的感覺出發,自己去創造出完美的東西,而只想把古人並不完美的東西加以裝扮和神化,這是我們民族文化中的一項不良傳統。

我們中國學者,寫起文章來喜歡旁徵博引,目的是要分享前賢的權威、顯示自己的飽學,前提則是把前賢完美化。

 

自然科學一旦揭示了自然現象中玄妙意味的實質,就會驚嘆宇宙精神(大自然)的神奇,就會感覺到人類的渺小;文學理論到現在為止,只會讚美詩人的創造性、強調讀者對於文學作品的重要性。

文學理論讚美人類,並沒有讓自己受到人類的敬重,受到敬重的是深刻意識到人類之渺小的自然科學。

 

愛因斯坦的名言是:不可理解的是,這個世界竟然是可以理解的。

美學家會把這句話修改為:可以理解的是,這個世界是不可理解的。

 

“西方人長於科學分析,中國人長於感悟”,這是我國人文學者喜歡說的話。

其實,沒有感悟,“科學分析”又在分析個什麼?

 

啟功先生早年與文友做過這樣的事情:到一首詩中去確定作者最早得到的詩句。對於文學理論家來說,這是基本功。最早得到的詩句其實就是一首詩中真正有價值的部分,把它們從整體中分離出來,靠的是鑑賞力。

名句很少被放置在詩的開端處或結尾處,這在王維那裡甚是明顯,像“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和“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都是在作品的中部。就音樂作品來說,美妙的樂句通常出現在開始的地方,像貝多芬的《命運》、法國國歌《馬賽曲》、《山丹丹開花紅艷艷》和《人說山西好風光》長長的過門。懷素的狂草《自敘帖》則表現出這樣的特點:每一列都是越寫到底部就越是顯得流暢、狂放。

不同的藝術門類,相差如此之大。

 

產蛋旺季的鴨子似乎也是GDP至上,證據是:有的蛋沒等蛋殼長硬就給匆匆忙忙地產了下來,人們稱這種鴨蛋為“軟殼蛋”。不過,軟殼蛋畢竟具有實質內容,僅只是形式上差了一點點。

美學文章大多比不上這種軟殼蛋,因為它們只有蛋殼。美學讓我們幻想出“空蛋殼倉庫”這樣的古怪畫面。

 

我國科技界一位大人物說:科學思維是邏輯思維、線性思維,容易走向極端,這就是牛頓和愛因斯坦最終成為忠實的宗教徒之原因。

在我們這些重視實用的中國人眼裡,宗教總是和愚昧聯繫在一起。


中國古人只能沉醉於自然界的美,對自然界的神奇處則沒有多少感覺,對神奇處沒有感覺,也就不可能產生科學。

宗教更多地也是產生於人們對神奇現象的感覺,與科學是同根源的。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6: “理釋人” 來為您理釋 “人” 和 “我
2016: 講個笑話以證明,萬事都要靠琢磨
2015: 強烈要求學術欄制定嚴肅版規!制止胡鬧!
2015: D.QU:哈默羅夫的靈魂出竅理論(簡介),對
2014: 為下一代打造出中國新的政治體制,而不
2014: 家長盡力創造自我認可的養孩環境。
2013: 昌明:怎樣才能進名牌大學?
2013: 蜉蝣之暮:善惡之分,離道之始?
2012: 王立軍進美領館從客觀上加速了中國民主
2012: 科普真空能量的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