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彭運生談藝錄(34)
送交者: 彭運生 2017年05月15日16:54:21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彭運生談藝錄(34)


文學傑作的本質是歡天喜地

《詩經》“蒹葭”的第一章曰:“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語譯:蘆葦茂盛,白露成了霜。所說的那個人,在河的那一方(對岸)。逆流而上去追尋他,道路險阻又漫長;順流而下去追尋他,(他)好像是在河水的中央。)

想要追尋“在水一方”的“伊人”的這個人,他有正常的視覺——能看見“蒼蒼”的“蒹葭”,還能看見“在水一方”的“伊人”;也是有知識的——知道“白露”可以變成“霜”;他還有駕船或游泳的能力——他又是能“溯洄”又是能“溯游”;但因為傻,所有這一切都不能幫助他實現目的,甚至適得其反。這個人的目的是追尋河對岸的伊人,如果不傻,他就應該直接渡河,而不是搞什麼“溯洄從之”、“溯游從之”。“溯洄從之”的結果,是讓這個傻子發現“道阻且長”,這會引起傻子的煩躁和痛苦;“溯游從之”的結果,是讓這個傻子產生伊人“宛在水中央”的幻覺,傻子也就會為伊人的安全捏一把汗。

“傻”受到了隱秘的否定。

歷代的讀者似乎容易從“蒹葭”詩中讀出沮喪的意味。一本文學史著作有這樣的解說:“這首詩表達了一個年輕人對心目中的情人的刻骨銘心的眷念,以及艱苦而無望的追求”,“給人以無限的惆悵和憂傷”。

實際上,任何作品,只要是“給人(讀者)以無限的惆悵和憂傷”,它就不可能被歷代的讀者所喜愛。文學傑作本性上是歡天喜地的、喜氣洋洋的,因為文學傑作的實質是一種人性用自己的智慧完滿實現了自己的目的。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6: 我就是文革餘孽 – 90後紀念文革50周年
2016: 對“文革”發動五十周年的反思
2015: D.QU著:中國古典格律詩詞之五言絕句構
2015: 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參觀抱華樓
2014: 地球災難史與機遇圖解(6)超級火山大
2014: 中國竟無一人是男兒。。。。。!!
2013: 我認為還是要集中力量研究毛澤東教育學
2013: “造反有理”-科學精神
2012: 兔子的網上墓志銘(1950~2049)
2012: hare:小談自由與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