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彭運生談藝錄(140)
送交者: 彭運生 2017年12月01日15:15:02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彭運生談藝錄(140)


什麼是藝術上的“自然”?

律詩的中間四句是兩個對偶,這是律詩的常規,李白也寫出了大量的此種律詩作品。但李白有衝破常規的作品。

“白玉一杯酒,綠楊三月時。春風余幾日?兩鬢各成絲。秉燭唯須飲,投竿也未遲。如逢渭水獵,猶可帝王師”,這是李白的“贈錢征君少陽”,兩個對偶卻是由前二句以及第五和第六兩句構成的。此詩中的兩個對偶不是前後相連,而是被“春風余幾日?兩鬢各成絲”給隔開了,如果說這樣的做法是“自然”的,這個“自然”指的是什麼?

因為現在是“三月”,也就是所謂“暮春”時節,意味着春季快結束了,所以,就自然而然地會產生“春風余幾日”這樣的問題。“兩鬢各成絲”意味着一個人變衰老了,也就意味着這個人會心生悲傷之情,也意味着這個人需要擺脫悲傷之情,所以,“秉燭唯須飲”的想法也就自然而然地產生了。

藝術上的“自然”,指的是作品前後相繼的兩部分相互間有因果關係。

一個詩人喜愛“自然”,也就是喜愛作品前後兩部分有因果關聯,這樣的詩人就有可能自然而然地打破常規,但這也意味着所謂常規有可能是一些“不自然”的東西。

從一般的創作過程來看,律詩的常規正就是不自然的,因為一個人最終寫成一首律詩,通常是因為他首先寫成了一個對偶,按照律詩的常規,這個率先出現的對偶卻偏偏不能占據開篇的位置。另外,任何人想要一口氣寫出兩個對偶,總是幾乎不可能的,按照律詩的常規,並非連續出現的對偶卻必須被放置到一起,這也是不自然的。

如果說李白此詩是對律詩常規的突破,那麼使李白實現此突破的,不是李白“逆反”的個性,而是李白對“自然”的執著。這個“自然”除了意味着作品前後兩部分有因果關係,也意味着詩人按照作品各部分產生的順序記錄下它們。或許可以說,李白此詩是“自然”的典範。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6: 劫困濟貧的歐巴馬健保:搶了彼德付保羅
2016: 2017銀河少兒劇團演出公告(學戲劇認漢
2015: 感恩的第一天
2015: 有建議修真鑰匙(14)應漲價至1111萬美
2013: 日本二戰投降書原件複印,明確日要遵守
2013: 關於範例學本體論的概念的解釋(4)
2012: 鄧嗣源:盧梭的偽裝
2012: 對僑辦副主任譚天星關於僑務發言的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