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佛经应该怎么读?
送交者: Box 2018年03月03日12:55:30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佛经应该怎么读?


(0)
佛经应该怎么读?这基本上是一个态度问题,不是方法问题。或者说,这个问题可
以分解为七分态度和三分方法。然而态度也好,敬畏也好,并不像它们表面所呈现
的那么简单,它们背后的深层玄义在我们面前、在我们心里是不存在的,但在得道
者那里,却言微旨远。

再比如像《地藏经》、《无量寿经》等佛经,看起来很容易读,但易读难信,因为
它们是佛菩萨开权显实的乘性极谈,十法界中天上人间无碍变化,我们完全不懂背
后的重重义理和实相境界,所以感觉像看电影一样。  

弘一大师曾经说,《地藏经》是华严部。而《华严经》包括事法界、理法界、事理
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其中的事理无碍法界又有十玄门,这些我们读《地藏经》
时完全无法领会理解。

从某种意义上讲,《地藏经》比《金刚经》还难懂,因为《金刚经》我们读不懂,
但《地藏经》我们能读懂,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和意味着什么。比如最简单的,娑罗
门女“经一日一夜,忽见自身到一海边”。。。这个“自身”,是哪个身?而此时
“端坐念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和“寻如梦归”的那个身,又在哪里?这到底是一个
身还是两个身?你要说是一个身,它们明明分在两处,你要说是两个身,它们又同
属于娑罗门女。我们还可以继续一层层往下细问。。。可见《地藏经》娓娓道来,
像天方夜谭的故事,若不问好像谁都懂,一问谁都不知道。

可见读佛经,不能用我们的意识心去读、去理解,暂时不理解,没问题,非要用自
己坚固的意识心去理解,一解就错,无论谁都一样。

读经产生误解的根本原因,是我们的心与佛菩萨的心不相应。偈云“愿解如来真实
意”。少分相应,一般不会误解经文;完全相应,则能入佛知见,比如六祖不识字,
只听了两品《法华经》,就能开讲法华大意。

那么为什么我们读佛经的时候心不相应呢?别人回答不了,只有我们自己知道。


(1)
佛经应该怎么读,我们暂时还不知道,但是佛经不能怎么读,我们倒有下面一个例
子,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我们只来看被来回重复的这几句话:

────────────────────────────────────
婆罗门女有没有到地狱。这个问题要用《地藏经》本身来回答。

容易发生误解的地方只有下面这段:圣女问曰:我今云何得到狱所?无毒答曰:若
非威神,即须业力,非此二事,终不能到。

我今云何得到狱所?可以理解为我现在如何才能到地狱去(找我生母)?也可以理
解成我现在为什么得以到地狱(找我生母)?
────────────────────────────────────

对于上面这样一个误读,我们可以从经文对话、场景、译本这三个方面逐一参照对
比,以明究竟。


(2)
“到地狱去找我生母”,这是我们自己臆想出来的误读。因为如来和鬼王,此时都
没有告诉婆罗门女,她的母亲到底在哪里。婆罗门女在问“我今云何得到狱所?”
这句话的时候,只知道自己的母亲“计当随业,必生恶趣。”所以才“愿佛慈愍,
速说我母生界。”而如来只告诉她“但早返舍,端坐思惟吾之名号,即当知母所生
去处。”

鬼王也是在后来与婆罗门女的核实对话中,才确定知道她母亲是谁,以及现在何处。
Again,鬼王此时并不知道,如来则是知而未言。

既然娑罗门女尚未“知母生界”,如来只说“即当知母所生去处”,而鬼王则连娑
罗门女是谁都不知道,稽首来迎时反倒问她“善哉,菩萨,何缘来此?”这真的是
一问三不知了。

那么娑罗门女,根据什么知道自己的母亲就在地狱?而只有当她确实知道了,才可
能说出“我现在如何才能到地狱去(找我生母)?”这样的话吧?


(3)
然而尽管没有明确的指示,但间接的消息也还是有的。一是娑罗门女有一些关于地
狱的知识,二是她亲见地狱业海的恐怖景象,三是鬼王告诉她所处环境。根据这样
三个条件,娑罗门女知道自己已经来到狱所,即地狱所在的狱界,于是她问鬼王,
“我今云何得到狱所?”(我现在怎么会来到狱所这个地方?)。

但是基于同样的三个条件,娑罗门女却不可能问“我现在如何才能到地狱去(找我
生母)?”,因为在此之后,她又问鬼王说“我母死来未久,不知魂神当至何趣?”。


可见如果按照“到地狱去(找我生母)”的理解,那么娑罗门女与鬼王的对话是前
后矛盾的,请看下面的经文中的对话。

圣女问曰:我今云何得到狱所?
无毒答曰:(略)
圣女又问:(略)
无毒答曰:(略)
圣女又问鬼王无毒曰:(略)
无毒答曰:(略)
圣女又问大鬼王曰:我母死来未久,不知魂神当至何趣?

在整个娑罗门女的寻母故事中,只有一前一后两个地方,提到她母亲的去处,前者
是叙事 ── “不久命终,魂神堕在无间地狱。”后者是在最后的对话中,鬼王告
诉娑罗门女 ── “ 愿圣者却返本处,无至忧忆悲恋。悦帝利罪女,生天以来,经
今三日。。。非唯菩萨之母,得脱地狱,应是无间罪人,此日悉得受乐,俱同生讫。”


(4)
另外我们还可以对比业海景象与诸狱景象,看看娑罗门女所见是不是地狱。语云
“解铃还须系铃人”,这里我们也有一个现成的标尺 ── “注意总结性陈述『各
各狱中,有百千种业道之器,无非是铜是铁,是石是火,此四种物,众业行感。』。”
well,铜、铁、石、火,确实是地狱中百千种业道之器的四类材质,according to
《地藏经》。

那么现在根据新线索,我们不妨再回放一下娑罗门女在业海边所见的景象 ──
“其水涌沸,多诸恶兽,尽复铁身,飞走海上,东西驰逐。见诸男子女人,百千万
数,出没海中,被诸恶兽争取食啖。又见夜叉,其形各异,或多手多眼、多足多头、
口牙外出,利刃如剑。驱诸罪人,使近恶兽,复自搏攫,头足相就。其形万类,不
敢久视。”

其中的“尽复铁身”,是不是“四种物”之一呢?如果正是,那我们又怎么会得出
业海景象完全不同于狱城中的景象呢?

要强说“不一样”,狱城跟狱城也是不一样的,那么狱城跟业海又怎么可能“一样”
呢?我们读经应该从不一样中,感受出地狱业海和狱城悲惨和恐怖的一样。


(5)
如果我们至此仍然不能确定经义,还有一个更可靠的方法就是比较译本。

目前比较可靠的中文《地藏经》白话译本有两个,英文《地藏经》译本有好几个,
大同小异,一并附在下面。如果还能找到更多的译本,比如法文、德文、西文、意
文、俄文版。。。多多益善,可以相互比较。

下面第一个译本的份量最重,名为《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由范古农校正,
弘一大师鉴定,刊印于民国二十二年。这个译本的前面,有弘一大师的序文谈及
“斯事因缘”,古农先生谈斟酌校刊的经过,以及胡维铨居士的自序,有兴趣的朋
友可以去读一读。

《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http://bookgb.bfnn.org/books2/1196.htm#a01

“我今云何得到狱所?” ─── “我现今为什么得到这地狱的地方来?”(民国
白话,但意思还是清楚的)。

还有另一个今译本也是出自“般若文海”,名为《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及注释》,
这个译本的译法会不会有所不同呢?我把答案留给大家来好奇。

《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及注释》http://bookgb.bfnn.org/books/0233.htm


下面的英译本也可以参看,因为它们也是直接从汉译原本《地藏经》转译的。

《 The Sutra of Bodhisattva Ksitigarbha's Fundamental Vows 》(Translated
from Sanskrit into Chinese by Tripitaka Master Siksananda.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by Upasaka Tao-tsi Shih. Edited by Dr. Frank G. French)http://www.sinc.
sunysb.edu/clubs/buddhism/ksitigarbha/content.html

“我今云何得到狱所?” ─── The holy girl asked, "How or in what manner
did I arrive at this place of hells?"

《The Sutra of Bodhisattva Ksitigarbha's Fundamental Vows》
http://www.buddhanet.net/pdf_file/ksitigarbha.pdf

“我今云何得到狱所?” ─── Then the girl asked, "Why is it that I have
come to a Hell?"

《Ksitigarbha Bodhisattva Fundamental Vow Sutra》
http://www.buddhism.org/Sutras/2/ksitigarbha_sutra.htm#1

“我今云何得到狱所?” ─── The holy woman asked, "How did I arrive at
this place of hell?"


(6)
所以因为错解一句话,就把整个婆罗门女的故事搞串了,原因在于我们坚持用自己
强固的意识心去读经。用意识,如同轮廓固定的版画;不用意识,如同边界弥漫的
水彩。所以当我们盯着“地狱”二字按图索骥,转着转着,就把自己整丢了。这样
的错误不是偶然的,今天没错明天会错,这里不错那里会错。

由此回接到我们最初的那个问题 ── 佛经应该怎么读?

读经要让经带着你走,要把自己完全交给经,不要搀入自己的观念、意见或判断。
抽象来讲,就是读经要保持一种开放而非判断、思考或存疑的心态,具体来讲,读
经也应该像婆罗门女那样,把自己完全交给佛,我们读经把自己完全交给经。

经不是一段一段读懂的,而是一层一层读懂的,尽管悟处可能各各不同。读经是全
体交出,全体的投入,全体的放下,全体的薰化,全体的提升,直到最终全体的彻
悟。

这与世间的学习完全不一样,读经本身就是一个法门,读经就是修定,由定生慧,
绝不是我们用意识心“动脑子”生慧,你越是用脑子想就错的越远,因为所有一切
经在本质上都是境界说,具缚凡夫对待佛经应该仰视而不能平视,更不能俯视。这
也是每一部经的开经偈所慈悲开示的 ── 经,是无上甚深微妙法;我,是愿解如
来真实意。读经永远都应该保持这样一种处子之心。

古人或儒或佛,学习的心量都像大海一样,不会满足于略有所得,小有所成,而是
把自己整体没有保留地交出去,以求完全的觉悟或解脱,这让我们联想到朝闻夕死、
联想到立雪断臂、联想到“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再比如法
达礼六祖时,颂《法华经》已及三千部。所以古人肯付出,只问耕耘,全心全意,
不会像今人这样心猿意马,凡事浅尝辄止,还自我陶醉于一枕黄梁。


(7)
应该是尾声了。推搡了半天,无非是想说,大家对待佛经要有爱惜之心。当然,在
科学昌明的时代,还有读书人愿意受持《地藏经》,这也难能希有了。可是如果要
能去除不正确的理解、不正确的心态,那不是更好吗?

讲到佛经,我常常会想起义净三藏的《取经诗》,读着它,我的心中会有眼泪在滴
答,从来也不知道为什么。再抄一遍在下面,供养大家。


    晋宋齐梁唐代间, 
    高僧求法离长安。 
    去人成百归无十, 
    后者安知前者难。 
    路遥碧天唯冷结,
    砂河遮日力疲殚。 
    后贤如未谙斯旨, 
    往往将经容易看。 





 

0%(0)
0%(0)
  方兄好。前日“观骨听声”论见功夫。  /无内容 - 道还 03/04/18 (384)
      最后的大师不是死了么?又来吓唬人。呵呵 - 道还 03/04/18 (383)
        哈, - Box 03/04/18 (315)
          box兄的过奖不敢当。你的话让我且喜且惧。 - 道还 03/05/18 (417)
        方兄莫怪我不请你常来指教。此坛轮不到我拿大开口也。  /无内容 - 道还 03/04/18 (406)
          道兄太谦虚了,不过这里确实是清修的好地方,不吵闹。  /无内容 - Box 03/04/18 (381)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7: 有没有普世价值?
2017: 文化沉思录(55)
2016: 世界工厂危机与新自由主义
2016: df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
2015: 关于“范例哲学”的声明
2015: 父母有九种问题 最容易毁掉孩子(图)
2014: 不要浪费孩子的聪明特征。
2014: 美国教授表扬学生的101句口语
2013: 曲度 著:广义生命时空场论--引言
2013: 庆两会:炎黄子孙应当继承传统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