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垃圾教育,当做释放天性
送交者: meixinmeifei 2018年06月28日01:50:22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有一种教育,叫释放孩子的天性,他们把孩子捧上了天,把释放孩子的“天性”当做必然、当做合法、当做理所应当。

当然,最后的结果是,孩子没长成父母想要的样子,熊、野蛮、没教养、没规矩成了这类孩子的最好代名词。

这不是天性教育,是垃圾教育,听出来很刺眼、很扎心,却很现实。


 01  有原则的控制,比无原则的纵容更重要

电影《伊甸湖》中有这样一幕:

当主人公控诉熊孩子的暴行时,孩子的家长却强调“他们只是孩子......”

“他只是个孩子,长大就会好的!”

这句话常常是大人打破原则的借口。

但是,很多看起来很小的事情,如果小时候不严格一点,长大后就很难矫正。

孩子年龄越小,父母越需要理性,坚守原则的态度必须越强烈。

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和不合理要求,用和善但坚定的态度。

告诉孩子有的事情能做,有的事情绝对不能做,让孩子明确自己行为的边界。

教育孩子,有原则地控制,比无原则地纵容更重要。

https://shop-file.tiancaixing.com/2018/6/27/1530065521933/M1XA7evp.jpg


02  无条件的爱和坚持原则并行

最近,邻居豆豆妈跟我说起她的烦心事:

带孩子逛超市,孩子要买玩具,不答应孩子,孩子又哭又闹赖着不走,那么多人盯着,场面极其尴尬,无奈的她,只好向孩子妥协。

“家里玩具一大堆,我一向不主张让孩子养成‘要什么买什么’的坏习惯,可当他哭闹耍赖的时候,又不知道该怎么办?”

豆豆妈的烦心事,可能大多数家长都遇到过,也是很多家庭的通病,为孩子设置各种规则,但孩子一哭一闹,父母就乱了分寸,失了原则。

曾在朋友圈,看过心理学教授李玫瑾分享的育儿之道,看完受益匪浅。

有一天,李教授女儿也提出了一个无礼的购物需求,她拒绝后,女儿便大哭大闹。

冷静的她,任凭女儿怎么哭闹,也没有动摇自己的原则,坚持把女儿带回了家。

回到家后,陪着女儿待在房间里,对她的哭闹依旧不予理睬。

最多递给女儿一条热毛巾,让她擦擦鼻涕一把眼泪一把的脸。

就这样静静地坐在她跟前,看着她哭,一直等到她哭得筋疲力尽。

孩子哭了好长一段时间后,见妈妈的态度丝毫不放松,便也作罢。

从那以后,孩子再也没有提出过任何无礼的要求。

我很欣赏这位教授的做法,既坚持了自己的原则,让孩子明白自己的无理要求,不会因为孩子的哭闹有着任何的改变。

同时,又让孩子感受到“我不同意你这样做,但我仍然爱着你,会关心你,不会弃你而去”的安全感。

闾丘露薇说,无条件的爱和坚持原则,并不矛盾,其实也必须同时存在,不然的话,爱,就会变成溺爱。

https://shop-file.tiancaixing.com/2018/6/27/1530065546542/4SxKqYYx.jpg


03  放养,让孩子丧失最基本的控制力


作家毛南见过一位妈妈,很普通的一个家庭,父母普通,孩子也普通,说是读了某位著名专家的书之后,决定效仿他的育儿方法——放养。

几点起床,几点睡觉,妈妈从来不管,因为她觉得孩子有对自己负责的意识;至于学习成绩,兴趣是最关键的,决不做任何强求。

结果呢?三年后,悲剧发生了,成绩就不说了,本来还是中等偏上,三年过后,基本都是垫底,别的孩子都有一到两项特长,她的孩子呢?

没有任何特长。打游戏倒是很厉害,别的孩子从不带手机去学校,她的孩子从来不管,每天玩手游的时间超过八个小时,上学经常迟到,一次还悄悄往游戏冲了两千块钱……

她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好的教育方法,到头来会是这种结果?其实,被放养毁掉的孩子,又何止这一位。

我从不怀疑,孩子有自我管理的意识;我怀疑的是,孩子的自律意识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强。却被很多父母无限夸大。

可能到最后,不是孩子控制了命运,而是手机控制了孩子。一个不懂得自律的孩子,是永远不会有未来的,放养、释放,只会让孩子丧失最基本的控制力。在将来,这样的孩子没有任何竞争力。

在中国,有种被捧上天的教育,叫释放孩子的天性。孩子身上所有的特点,都可以归之为天性,无论是好,还是坏,都具有天然的合理性,不可辩驳、不可压制。

一位清华教授愤慨:中国教育的最大骗局就是快乐教育、学历无用以及释放孩子的天性,这三个骗局,正在一步一步扭曲中国孩子的成长。

https://shop-file.tiancaixing.com/2018/6/27/1530065561223/n0yDNen8.jpg

04  每个熊孩子的背后,一定有无作为的父母

网上见过一个段子,一名女生在排队买奶茶,排得好好的,突然跑来了一个孩子,7、8岁的模样,直接就插到她的面前,他的妈妈就在后面。

女生看不下去,这么小就这样,以后还得了,质问他妈妈,你是怎么管教小孩的。

他妈妈满不在乎的说,孩子就这样,你让一下喽。

女生冷不丁地来了一句:“凭什么要让他?他长那么丑!”他妈妈气得脸都青了,拉着孩子就往外走了。

前几天见过一个更奇葩的。3月27日中午一时左右,河南郑州一小区,两个孩子正在乘坐电梯,其中一名小孩突发奇想,尝试在电梯内做伸展运动,一边用手撑住墙,一边用脚抵住电梯门,然后用力一蹬。

没想到的是,电梯内侧的安全门一下子飞了出去,电梯的主控制板被弹出墙壁,要不是有外墙保护,后果不堪设想。更没想到的是,事发之后,熊孩子的妈妈在业主群里转发监控视频,无理取闹:“这电梯是纸做的吗?”

“要说物业还得感谢我儿子呢?”三观都被颠覆。

这样的熊孩子到处都是,防不胜防。

每个熊孩子的背后,一定有无作为的父母。对于孩子的任性和无知,他们选择了闭眼,也选择了放弃作为父母的责任。他们肯定没想到,放养的背后,一定是熊,一定是任性,没有例外。

https://shop-file.tiancaixing.com/2018/6/27/1530070075897/kM9AS3Mu.jpg

05  精英教育从来就不是放养出来的

这些年,放养被很多父母捧上了天,孩子要快乐、要自由、要释放他们最完美的天性、要让他们独立自由地成长。看上去很美,实际却糟糕得透顶。

很多父母根本不是“放养”,他们眼中的放养,其实是放弃、是放纵,最后成了犯戒、甚至犯法。

《不平等的童年》一书中写道:

至少在一定范围内,美国精英阶层普遍实行协作培养,大致可以理解为“圈养”,而工人阶级和贫民实行的育儿方式才是顺其自然的成长,也就是我们说的“放养”。

看吧,被你们捧上天的“放养”,不过是美国底层人民无奈的选择罢了,就像大部分的中国人一样,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金钱去教育他们的孩子。

背后而且更严峻的现实是:

放养出来的孩子,根本没有实力同精英家庭的孩子相竞争,放养的代价可能是,你将永远失去上升的通道。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

如果你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享不尽它给你带来的利息,如果你养成了坏的习惯,一辈子都在偿还无尽的债务。其实,任何国家都一样,精英教育从来就不是放养出来的!

https://shop-file.tiancaixing.com/2018/6/27/1530070199272/5tjnp3qX.jpg

06  有界限的自由

教育学者丁琳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前段时间,她家里来了一位美国客人——一位三年级的小姑娘。

像所有的小孩子一样,小姑娘对糖果没有丝毫的抵抗力,吃完第一颗,还想吃第二颗。她问妈妈,是否可以。妈妈很明确地说,不可以。小姑娘只好平静地接受。

很多人都喜欢讲国外的教育多么自由、多么先进、多么地尊重孩子的意愿,却有意无意忽略掉了,这自由的前面,还有一条清晰可见的边界,有些事可以做,有些事坚决不能做。

奥巴马是美国总统,也是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但有一个身份更令他自豪——两个孩子的父亲,

奥巴马对孩子的教育,堪称美国精英教育的典范。奥巴马有两个女儿,在她们分别10岁和7岁的时候,他制定了九条家规,内容并不复杂,但操作性强,而且极具意义:

家规1:不能有无理的抱怨、争吵或者惹人讨厌的取笑;

家规2:一定要铺床,不能只是看上去整洁而已;

家规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自己冲麦片或倒牛奶,自己叠被子,自己设置闹钟,自己起床并穿衣服;

家规4:保持玩具房的干净;

家规5:帮父母分担家务,每周1美元;

家规6:每逢生日或是圣诞节,没有豪华的礼物和华丽的聚会;

家规7:每晚8点30分准时熄灯。

家规8:安排充实的课余生活:跳舞、排戏、弹钢琴、打网球、玩橄榄球;

家规9:不准追星。

这样看下来,你会发现奥巴马最重视的还是规则的养成,而且都是生活中切切实实可以操作的事情。

父母应该给与孩子自由,但这个自由不是无限制、无规则、无节制的,更不是纵容和无作为。

一定的释放和宽容没有错,但在释放的面前,必须有一条清晰的界限,有些事情可以容忍,但有些界限坚决不能跨越。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7: 活着如何做一个不是恶霸的大地主 (九
2017: ZT: 康德为什么要研究先天原理?
2016: 丽娜妈妈:屡创辉煌的蓝谷学区
2016: 沐岚:兔子繁殖,百合花,苹果商标
2015: 中国现代哲学家学会:我对同性恋合法化
2015: 奴隶是造不出金字塔的
2014: stinger:从认识的过程谈范例
2014: 老几:辨析“君子不器”的意义
2013: 华人家长口中孩子的领导才能!
2013: 高考零分作文赏析:小鸟飞越太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