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朱子语类》的文化学解读(5)
送交者: 彭运生 2018年08月24日16:44:26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朱子语类》的文化学解读(5)


1、“人之病,只知他人之说可疑,而不知己说之可疑,试以诘难他人者以自诘难,庶几自见得失”。(卷十一)

一个人能够做到“知他人之说可疑”,这无论如何不应该被理解为是这个人的一种缺点——这需要相当的智力,但因为这个人“不知己说之可疑”,这个“知他人之说可疑”就成了“只知他人之说可疑”,也就是被理解成了一种“病”。

这是所谓“求全责备”。

我们想发现自己学说(观点)可疑,由于某种深刻的原因而困难重重,由他人来指出我们的可疑可能容易得多,我们何乐而不为呢?是担心由他人指出我们观点的可疑而让我们感觉“没面子”吗?因为爱面子,我们放弃对外部力量的利用。

 

2、“人做事,须是专一,且如张旭学草书,见公孙大娘舞剑器而悟,若不是他专心致志,如何会悟”。(卷十一)

一般人津津乐道的,是张旭“见公孙大娘舞剑器而悟”的故事,作为哲人的朱熹却能指出:促使张旭悟的,除了“见公孙大娘舞剑器”,还有张旭“学草书”过程中的“专心致志”。但朱熹不是一般哲人,而是中国哲人——朱熹没有去思考如何才能做到“专心致志”,没有去思考专心致志何以有助于人们实现“悟”,而是感兴趣于“专心致志”的用处,兴冲冲地得出了“人做事,须是专一”这样的结论。

一旦发现了一个事物的用处,中国哲人们的思考差不多也就终止了。实用主义是走向深刻时的障碍。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7: 经济发展重效益 文言文炼竞无匹
2017: 246 最美的人和最美的灵魂
2016: 朝鲜游记十:后记——说几句闲话
2016: 当王宝强遇到亚瑟王,我们会怎样……?
2015: 不要小看这半小时喔 ~
2015: 9位名人最牛读书法,阅读原来可以这样
2014: 【金鸿评论】为何中国崛起的速度如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