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朱子语类》的文化学解读(6)
送交者: 彭运生 2018年08月26日16:47:01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朱子语类》的文化学解读(6)


1、“杨志之患(意为烦恼于)读史无记性,须三五遍方记得,而后又忘了,(朱熹)曰:‘只是一遍读时,须用功,作相别计,止此更不再读,便记得。有一士人,读《周礼疏》,读第一板迄(意为完),则焚了;读第二板,则又焚了;便作焚舟计。若初且草(意为粗略)读一遍,准拟(意为准备)三四遍读,便记不牢’”。(卷十一)

让“杨志之”苦恼的,与其说是自己的“记性”不好,不如说是社会(文化)对记性的极力推崇;与其说是社会对记性的极力推崇,不如说是社会(文化)价值观方面的单一性——千百万人追求同一个东西。为了提高自己的记性,“读《周礼疏》”的那个“士人”硬是想出了极端的方法——读完一页书就把它烧掉。

朱熹急于向学生杨志之介绍提高记性的种种方法,而没有提醒杨志之:看来你是没有记性方面的天赋,你不如去发掘自己其他方面的天赋吧,人的天赋是多方面的。

 

2、“(气)升降飞扬,所以生人物者,未尝止息,但人不见耳。如望气者,凡气之灾祥皆能见之,如龙成五色之类。又如昔人有以五色线令人暗(意为黑暗)中学辨,三年而后辨得”。(卷九十八)

因为生理上的限制,常“人”看“不见”“升降飞扬”而且能够“生人物”的“气”。

中国文化有突破生理极限的强烈冲动——道教的神仙就是人们突破了人类的身体不能飞行、不能千变万化、不能长久存活等到生理极限的结果。中国文化里还有根深蒂固的乐观主义——突破各种生理极限总还是有可能的,问题是想出好办法,再就是舍得花上大把的时间,以及忍受(修炼过程中的)单调乏味。

在黑暗的地方,花上“三年”时间,练出看清丝线的各种颜色这样的本领,这样的想法和做法,或许是真正有中国特色的。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7: 习近平王岐山是腐败右棍离毛主席十万八
2017: “火龙突围”之前项羽年表
2016: 细数三国演义中细思极恐的细节,古人的
2016: 毛主席永远活在人民心中——毛泽东主席
2015: 范例哲学:维特根思坦与绝学的联系
2015: 最近忽然看到几篇谈论尊严的文章
2014: 为什么说汉语是一种非常啰嗦的语言?
2014: 转贴:美国一流大学与清华北大的本质区
2013: 索额图:如何帮孩子选大学和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