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真實的唐代科舉----顛覆某些“專家”的高論
送交者: 香椿樹1 2018年09月09日09:04:31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真實的唐代科舉----顛覆某些“專家”的高論

唐代的科舉制度,與後世有着很大的不同。不同於宋代,更不同於明清。以後世的科舉制度想象唐代,是錯誤的。有人說,後世科舉比唐代公平、合理,更是亂彈琴。

完善而規範的科舉制度,草創於隋朝,成熟於唐朝。自此,讀書改變命運,成為中國歷史的絕對主流。

著名的韓愈,三歲成為孤兒,靠兄嫂撫養。不久,兄長去世,韓愈及其侄子,靠嫂嫂一個人撫育成人。《新唐書·韓愈傳》說:“愈自知讀書,日記數千百言,比長,盡能通《六經》、百家學。擢進士第。”

王播,是進士擢第、兩次出任宰相的大唐名人。他是貧窮的孤兒,少年時代,曾客居揚州一寺院裡讀書,靠與僧人們一起吃飯糊口。僧人們厭惡他,有一天,故意提前開飯,等王播按時趕來時,飯已吃完。二十多年後,王播衣錦還鄉,舊地重遊時,他發現自己當年在寺院的題詩,已被精心裝飾。王播頗覺有趣,便題寫兩絕句於其後:

二十年前此院游,木蘭花發院新修。

而今再到經行處,樹老無花僧白頭。

上堂已了各西東,慚愧闍黎飯後鐘。

二十年來塵撲面,如今始得碧紗籠。

在唐代,眾多草根,因為進士及第,成為天下聞名的書香門第。此類例子,舉不勝舉。


一、地方選拔進京會試人才

要想搞清楚唐朝的科舉制度,並不容易。因為,唐朝科舉考試的內容和形式,一直有變化,用今天的話說,便是一直在進行改革、調整,但其核心內容,變化不大。

唐代宰相杜佑在《通典》卷十五說:“大唐貢士之法,多循隋制。上郡歲三人,中郡二人,下郡一人,有才能者無常數。其常貢之科,有秀才,有明經,有進士,有明法,有書,有算。自京師郡縣皆有學焉。並具學篇。每歲仲冬,郡縣館監課試其成者,長吏會屬僚,設賓主,陳俎豆,備管弦,牲用少牢,行鄉飲酒禮,歌鹿鳴之詩,征耆艾、敘少長而觀焉。既餞,而與計偕。其不在館學而舉者,謂之鄉貢。舊令諸郡雖一、二、三人之限,而實無常數。”

大意是,唐朝的科舉制度,主要沿用隋朝的做法。到京城參加考試的人員,是由各個州府選拔出來的,朝廷給了各州府指標,大州(唐代按照各州人口數量,分上中下若乾等)每年推薦3人,中州2人,小州1人。如果州里考生確有才華,多推薦也是可以的。

各州推薦到朝廷參加考試的人選,也是通過考試產生的,考試科目、程序、內容與全國統考完全一致。為了確保各州考試公正,各州必須將考試題、考生的答卷,隨考生一道,送到朝廷審核、備案。

人選確定之後,州里官員就要把本州德高望重的老者請來,舉辦一個叫做“鄉飲酒禮”的莊嚴而隆重儀式,一是昌尊老之風,二是慶祝這些學子學成,三是給學子們餞行、打氣,爭取獲得好成績,為本州爭光。

活動結束,考生們就隨同州府派遣到朝廷匯報年度工作的官員一起,趕赴京城,一路自然是包吃包住。安史之亂後,由於州府“上計”不正常,政府便發給考生一定數量的銀子,由他們自行赴京。家裡條件好的甚至帶着僕人出發,家裡窮的可能步行趕考。沒考上又不肯回家,自己堅持要留在京城學習,來年再考,那就是考生自己的事情了。

進京後,州官們首先帶着考生來到戶部。戶部搬出戶口檔案,一個個核實考生的身份,謹防假冒。

到了十一月一日,州官們帶着考生來到皇宮。這天,皇帝接見全國的考生。

之後,州官們把考生交給了禮部,去忙自己的事。考生們從此按照禮部的安排活動。禮部組織全體考生到國子監,拜祭至聖先師孔子。之後,考生們就留下來聽學術講座。考生們仰慕已久的大師們,一個接一個地上台進行學術演講。此時,全體學生儘管提問,大師們現場答疑。在此期間,考生們不用為吃飯發愁,因為政府管飯。

聽講座、請教問題免費,吃飯也免費。這個過程,可能持續好多天,因為考試日期必須選一個吉祥的日子。

決戰時刻到了,考生們來到戒備森嚴的考場。考場四周由軍隊守衛,任何人不得隨意進出。考生進入考場,要搜索衣服,以防夾帶作弊。


二、一年一度的考試科目

科舉考試的科目,按照最初設計,有六大類,用當今說法叫做六個專業:秀才、明經、進士、明法、明書、明算。

秀才科選拔標準太高、太嚴,據杜佑說,唐太宗時期,若地方推薦秀才考試沒過關,就要治州官之罪,導致地方推薦參加考試的人越來越少。貞觀以後,這個科目便取消了。

這就是說,唐朝事實上正式實施考選科目只有後五類。下面分別說說各科考試內容和方式。

1、明經科。唐代教育和科舉中,將儒、道經書分為正經和雜經,大致相當於今天的必修課、選修課。

確定的九部正經,又根據重要性和難易程度,分為大、中、小三個等級,其中《禮記》、《左氏春秋》為大經,《毛詩》、《周禮》、《儀禮》為中經,《周易》、《尚書》、《公羊春秋》、《穀梁春秋》為小經。

這些經書,是全國學生的必讀書、必考課程。因此,既然是參加明經科考試,就必須多學習其他經書,比如,《孝經》、《論語》、《老子》。

明經科考試,又分為三種:通二經、通三經、通五經。唐朝取士,既歡迎“專業”人士,也鼓勵廣博之才。九部正經中,你學通學透其中兩部,照樣是人才,不過強調,兩部中必須大、小經各一部;知識廣博,能學通五部經書,自然也是人才。

科舉考試,絕不鼓勵死讀書、讀死書。考試程序,就是闖關,過了這道關,才有資格進入下一道關:

首先是帖經。從要求背誦的經書中,挑出一些來,進行默寫、填空。這是考察學生的基本功,該記該背的東西掌握了沒有。

其次是口試,即面試,目的是考察學生對經書的理解水平。用今天的話來說,經書,全是理論的東西。如何考試呢?唐朝選擇了口試。考官出題,考生現場答題,可以與考官展開辯論。

第三是筆試。是考察學生理論聯繫實際的水平。考題是三道“時務策”,考官針對社會或者政府面臨的各種現實問題出題,請考生拿出自己的解決辦法。可能是一個案子如何審理,可能是一個經濟難題,也可能是一個軍事難題,等等。在《全唐文》中,輯錄了大量這類考題,後面我們會提供幾道供大家欣賞。

闖過三道關,才能被錄取。

明經科每年錄取在一百人左右。唐朝科舉錄取,並無固定數額,多視考生情況而定。

2、進士科。進士科考試,也是三道關。

第一是帖經。默寫、填空經書。

第二是作文。這就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詩賦考試。據《封氏聞見記》,“舊例,試雜文者,一詩一賦”,就是說,做一篇賦、一首詩。這是考查學生們用文學手段闡述政治和社會問題的能力。

第三是筆試。也是時務策考題,共五道,比明經科考試多兩道。

明經科和進士科考試主要不同之處,在第二場,一個是考試對經義的理解水平,一個是考試用文學手段闡述經義。

3、明法科,即法律學。

這是兩道關:

第一是帖律、令。考察基本功,對要求背誦的法律條文進行默寫、填空。

第二是筆試。是考察學生理論聯繫實際的水平。考題是十道“策試”題,一個個具體的案子,如何審理等,並寫出審判書來。

4、明書科,書學,即當今的文字學和書法。

這是兩道關:

第一是考察基本功,對《說文》、《字林》兩部著作進行默寫、填空。

第二是口試相關內容。

5、明算科,即數學、天文學。

這是兩道關:

第一是根據十部數學書,出20道題,請考生解答。

第二是口試相關內容。

上述考試,分別由相關部門組織,閱卷之後,擬定初步錄取方案。然後,將錄取方案和考生試卷,一併送到宰相哪兒,經宰相們審查、商議後,確定錄取名單,再張榜公布。

唐朝的考試,是十分靈活的,因為其目標明確:取才。因為是求人為本,所以,要把基本功紮實、學問深厚的人選拔出來。對於博學多才的,可以不限於這六大專業,唯才是舉。


三、其它一般科目

正如杜佑所說,秀才、明經、進士、明法、書、算等科,僅僅是“常貢之科”,即通行的一年一度的考試。

唐朝經常性的科舉考試的內容,還有很多。

1、軍事科。學生來源同其他科目,由地方選拔推薦,考試由兵部主持。《唐六典·尚書兵部》:“凡應舉之人有謀略 (謂閒兵法)、才藝 (謂有勇技) 、平射 (……) 、筒射 (……),皆待命以舉,非有常也。若州府歲貢,皆孟冬隨朝集使以至省,勘責文狀而引試焉,亦與計科偕。有二科:一曰平射……二曰武舉。”

軍事人才分為四大專業:

一是智謀型(兵法);

二是戰場領兵搏殺型(勇技);

三是近射(平射);

四是遠射(筒射)。

這四類人才,平時隨着國家徵召命令下達,地方及時推薦。同時,國家一年一度的軍事科考試,地方則按照其他科舉考試模式,選拔人才後,與匯報工作的官員們一起,到京城參加考試。軍事科考試分為兩大專業:平射、武舉。考試內容包括戰技和帶兵能力,考試方式有實際考察和面試。從此大致推斷,主要以選拔基層武官為目的。

大名鼎鼎的郭子儀,就是通過這類考試後,一步步成長起來的。

2、明經科考試不斷擴展延伸,又有了三傳科、三史科、三禮科、崇玄科等,是專業越分越細的表現。考試過關,身份等同於明經科。

崇玄科是針對道家經典的考試科目。

三禮(即《禮記》、《周禮》、《儀禮》,另有大唐《開元禮》)科,則是選拔禮儀制度人才的科目。

三傳科,是將《春秋三傳》列為一個專業,來實施考試。

三史科之所謂“三史”,就是《史記》、《漢書》和《後漢書》、《三國志》。

3、童子科,即專門針對神童開設的考試。十歲以下的小孩,精通一部經書和《孝經》、《論語》,且通過其他相關考試,就給予做官資格。這主要是為了發現人才、儲備人才。

孩子們通過考試後,會讓他們繼續接受教育,等到長大成人,才正式起用他們。這種做法效果還真不錯,兩個著名的宰相級人物,如劉晏、李泌,就是典型代表。

4、弘文館、崇文館考試。弘文館,是門下省直屬的學校;崇文館,是太子府所辦的學校。這兩所學校的學生數量極少,各二三十人,均為皇室近親子弟、朝廷重臣子弟、功勳卓著的烈士遺孤。其師資力量自不必說。朝廷給予這兩所學校單獨舉辦科舉考試的特權,通過者即授予進士及第、明經及第的資格。

但是,勛貴子孫們往往恥於參加這類考試,為了一輩子抬頭挺胸做人,紛紛跑去參加全國統考。比如,楊國忠做宰相時,他的兒子不敢碰進士科,便去應明經科考試,考完後知道沒戲,便讓楊國忠去走後門。

5、齋郎考試。古代社會高度重視各種祭祀活動,太常寺設有專職祭祀隊伍。其中相當一部分便是少年男子,他們都是經過專門訓練的官員子弟。政府為他們專門辦有學校,一邊讀書,一邊參加周期性的祭祀活動。到一定年齡後,參加政府舉辦的專門考試,“試兩經,文義粗通,然後補授”,通過後,即授予官職。當然,大多是低級職務。

6、醫藥科考試。這是醫藥機構獨立舉辦的考試。

7、天文科考試。這是天文機構獨立舉辦的考試。

8、職業技術考試。這是工程技術機構獨立舉辦的考試。

9、音樂舞蹈科考試。這是藝術機構獨立舉辦的考試。

是否還有其他科目的考試,不得而知。

唐朝科舉取士的範圍廣吧!用今天人們掛在嘴邊的詞兒來說,夠科學的吧!

提醒一下:此時,歐洲的國王們,個個是文盲。


四、天子門生科目

在唐朝,規格最高的考試是制科。

制科,是國家根據當前工作重點難點,由朝廷下“制”書,有針對性選拔人才的一種考試科目。制科考什麼,什麼時候考,並不固定,隨機性很強。比如,當前打仗急需優秀人才,朝廷就設置“武足安邊科”;感到需要發掘治國良才,就設置“文以經國科”。在史籍中,可發現其名目極多,諸如直言極諫科、文辭雅麗科、才膺管樂科、博學宏詞科,等等。

因其是着眼於實際需要的人才選拔,所以,制科的考試內容,主要是“時務策”,即針對具體的問題,給出自己的看法和解決方案。

參加制科考試的考生,也是由全國各地推選出來的。

這科考生的成分,十分複雜。他們可能是普通百姓,可能是已獲得進士、明經及第,但尚未授予官職的人員,可能是在職官員。

制科錄取的人員極少,多不過十來人,少至一兩人。因此,競爭同樣十分激烈。

唐朝所有考試中,唯有制科,是皇帝親自主持的考試;也唯有制科考試過關者,可以立即獲得相應官職。

其它考試,均由中央相關部委組織,而且考試及第者,還必須接受吏部考選後,才能獲得官職,等個年把正常不過。

因此,按照中國傳統,唐朝的科舉中,唯有制科及第者,才算是天子門生。

關於制科考試,有兩個十分有趣的現象:

第一,活躍在制科考場的,大多是已有功名(如已經進士及第、明經及第)、已有官位的才子們。史籍中某人明經、進士及第後,又有這個那個功名,多是指參加制科考試的成績。可以說,唐代的著名人物,大多有如此輝煌的經歷。比如張九齡,比如裴度,比如白居易。這些才子們參加到制科考試中來,其他人來應試,唯有當分母的份。

第二,儘管制科及第很牛,可是,唐朝人認為進士科才是最牛的。因此,唐代的才子們,在沒有考中進士之前,拒絕參加制科考試。因為他們認為,直接通過制科進入仕途,是十分沒有面子的。

從實際效果來看,制科,等於是為進士、明經及第者們搭建了一個第二輪賽場。

因此,嚴格說,制科不屬於科舉範疇,而是和吏部銓選幹部一樣,屬於對在職幹部進行考察、提拔、任用的手段之一。


五、錄用制度

考生一經錄取,便具備了做官的資格。至於做什麼官、什麼時間做官,得經過吏部考選之後,才有結果。這是幹部管理制度範疇的內容,暫且不談。

據《新唐書·選舉志下》:

1、明經科錄取者,按照成績好壞分為四檔,第一檔的任職級別是從八品下,依次往下降一級。

2、進士、明法,只分兩檔,任職級別分別為從九品上、從九品下。

3、明書、明算錄取的人數少,就一檔,為從九品下。

顯然,按照政府最初的設計,明經的檔次,是高於進士科的,明經科第一檔的任職級別,比進士科第一檔高出三級。進士科與明法科等級一樣;明書、明算兩科,與前者成績較差的一樣。

這就是說,在唐初科舉考試設計者眼裡,進士科與明法、明書、明算沒啥區別,最珍貴的是明經科。按照當今“學者”的理論,這些規矩屬於“法律”,比如當今的公務員選拔制度啥的。

社會一再改變唐朝政府的價值觀。人們不參加秀才科考試,朝廷沒招,只好停辦秀才科。政府確定明經科出身的級別高,但是,全社會不買賬,人們就要以進士科及第為榮,有才華的考生蜂擁到這邊來,進士科想不珍貴也不行。

政府乖乖就範,而不是強制推行自己的一套“法律”。

唐人封演也是進士及第者,他在《封氏聞見記》說,早在唐太宗時期,才華橫溢的進士科考生,便“聲振京邑”。到了唐高宗時,進士科考生更是群英薈萃,青年才俊全集中到這裡來了,朝廷不得不千挑萬選,慎之又慎了。

由於全社會追捧,把進士及第稱為“登龍門”,自然而然地,進士科出身的官員,也最為得志。進士及第者,解褐(脫下民服,穿上官服)即第一個官職,往往就是很好的崗位。經過十多年的錘鍊,便身居高位。

由於全社會追捧,無數的公子王孫,放棄門蔭做官、兩館考試的機會,加入到進士科考試大軍中來。這類例子也是不勝枚舉。

在唐代人心目中,排行第二的是明經科。其實,明經科也是人才輩出,著名人物如裴耀卿、元稹。但是,這絲毫改變不了明經科的總體黯淡形象。

明經、進士二科,主導了唐朝科舉,這兩科每年錄取的人才,平均在120人左右,大致比例是:進士科20人,明經科100人。

明法、明書、明算,每年錄取的很少,每科只有幾個人。

由禮部(早期是吏部)組織實施的國家級考試,每年錄取的人數總共在140-150人之間。這個數字,並不包含以下幾種考試選拔的人才:

1、其他各部委自行組織考試錄取的專業人才。各部委的一般官位,多為自行選拔的人才。

2、嶺南地區的“南選”。嶺南地區相對落後,讓這裡的考生與中原士子同台競技,是有失公平的。所以,朝廷在嶺南地區單獨舉辦了專門考試。選拔出來的人才一般先在嶺南做官,若真有才,也會調到中原為官。嶺南各縣的官員,以及各州的副職以下的崗位,基本出自“南選”人才。不過,也有不服氣而選擇參加全國統考的,比如張九齡,還一舉高中狀元。

3、徵辟的特殊人才,比如眾所周知的李白入官。

有趣的是,儘管參加進士科、明經科考試的人才極多,朝廷卻始終不肯提高錄取率。尤其是進士科,唐太宗時期,平均每年才錄取八、九個人;後來錄取有所增加,但最多時,也才三、四十人。

我以為,朝廷是有意不提高這兩科的錄取率。這是為了建立一種優中選優的機制,為朝廷選拔出精品級的高級幹部後備人才。將他們放在重要的基層崗位鍛煉後,逐步提拔,經過大浪淘沙,遴選出來高級官員的素質就有保障了。

唐代的官員,共18000人左右,但是,這包括了全部的文官、武官、內廷官員。其中,武官所占比例甚大。唐代擁有約600個軍府,每個軍府6名官員,這就是3600人。此外,諸衛和前線等常設部隊的軍官數量也不在少數。估計全部軍官人數不下4500人。這就是說,真正的文官,至多13000人。

根據唐代制度,按照五大常科錄取的人數,足以為核心官員隊伍提供人才保障。以平均每年錄取145人、每個官員從政30年計,那麼,每年在職的人員高達4300人以上,足以覆蓋朝廷和全國約330州、1500縣的核心崗位。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7: 彭運生談藝錄(105)
2017: 【加拿大觀音堂文化中心 - 最新招募義
2016: 楊道還:中國人的性格:明恩溥篇
2016: 劉正教授論文《日本中國學史研究中的“
2015: 徐罡:我和美國野雞中學校長過招(上)
2015: 開學季:我國古人上學的那些事
2014: 再過十年 中國就是世界老大
2014: 学好英文必须忘掉母෾
2013: 淺議人類思想的主要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