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美學隨筆(1)
送交者: 彭運生 2019年07月19日17:14:07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美學隨筆(1)


中國書法和繪畫上有“密不透風,疏可走馬”的古老說法,後來,有人將之改說成“密可走馬,疏不透風”。前一種說法容易理解。

後一種說法不是常識,其中的“密”和“疏”成了餘音繚繞的東西:“密”中那些極微小的縫隙足以讓我們騎馬馳騁,這意味着藝術品是無限宇宙的濃縮物;“疏”不是筆墨未到的空白,優秀藝術品中沒有真正的空白,我們看見的空白其實是透明的玻璃,風用自己被彈回來的遭遇,告訴只相信自己眼睛的人類:那的確不是什麼空白,那起碼也是有硬度的空白啊。

意味深長的說法,總是顯而易見地與常識的說法衝突。

  

金子、金,指的似乎是同一個東西,其實不然,譬如,這兩個詞語不能互換:我們不能把“金日成”這個姓名改換為“金子日成”,否則就顯得不夠莊重。化學只研究“金”,不研究“金子”。科學追求客觀,姓氏方面不允許嘻嘻哈哈。莊重和客觀,似乎都與詞語上的簡短有關。“百家姓”里,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複姓”寥寥無幾。

漢字“您”是“你”和“們”這兩個字的複合與壓縮,這個“您”能表達我們對被稱呼者的敬意。但這話更應該說成:為了表達我們對被稱呼者的敬意,“你”和“們”被創造性地壓縮成了“您”。創造起於需要。

越是簡短的詞句,越是有可能顯得莊重。中國文學史上,有人指出:五言詩“字字可以入禪”;也有人指出:七言詩大多可以刪削成五言詩,這不僅沒有語義上的損失,而且更讓讀者回味不已。

 

蘇東坡極力推崇陶淵明,認為陶淵明甚至超過了李白和杜甫,因為陶淵明的詩“質而實綺,癯而實腴”——表面上沒有文采實際上綺麗,表面上清瘦實際上豐滿。

好詩之所以是好詩,是因為它們綺麗或豐滿,只不過,存在兩種綺麗或豐滿:一目了然的、非一目了然的。蘇東坡更推崇的,是後一種。這後一種綺麗或豐滿,要求欣賞者的眼光具有更強大的穿透力,強大到能夠把“綺”和“腴”從“質”和“癯”中剝離出來的程度。

人鑑賞藝術品,偉大的藝術品考驗人們的鑑賞力。人們欣賞偉大藝術品的時候,其實有一半是在欣賞自己的鑑賞力。

  

形成有意義的問題不容易。自古以來,人們都說“太陽是一個大火球”,但一直要到一百年前,才有人突然“發現”了這樣的一個問題:為什麼太陽這團火燃燒了幾十億年而不熄滅?一切已有的知識都解釋不了這個問題,人們終於因為解釋這一問題而有了科學技術上的一次飛躍。

“閒來石上觀流水,欲洗禪衣未有塵”,這是唐代李洞的詩句。如果我一定要理由充足地用“流水”“洗禪衣”,我首先應該怎麼辦?

 

科學史上,人們研究讓自己驚奇的東西;我國的美學研究者,只研究自己認為重要的東西:“實踐”被認為重要,於是有了“實踐美學”;後來,人們認為沒有“生命”自然就沒有“實踐”,“實踐”不如“生命”重要,於是有了“生命美學”。

一旦美學家們意識到沒有細胞也就沒有了生命,我們就會讀到“細胞美學”一類的專著。一旦美學家們意識到,沒有排泄,任何細胞也會玩兒完,“排泄美學”就有可能被作為重大理論課題而獲得立項。

對於科學來說,感興趣的就是重要的;對於我國的美學家來說,重要的才是他們感興趣的。我們中國大多數高中生填寫高考志願表時,只考慮“重要”,對“興趣”不感興趣。這大概就是所謂的文化傳統,或者民族精神。

 

英語裡的crocodile就是漢語裡的“鱷魚”。漢族先民稱此種動物為“鱷魚”,是因為他們被此種動物嚇得喪失了大部分的理智——“魚兒離不開水”,此種動物離開了水照樣能夠生存,又怎麼會是一種魚?

日常語言中,大量詞語都不是建立在理智的基礎上。譬如“文學”,由一首首的詩和一篇篇的小說組成的共同體,又怎麼就是一種“學”?

 

我們說出的一句話,有可能體現出多種本性。我們說某個人“缺德”,既體現了我們對這個人某些言行的厭惡,但也體現了我們喜愛解釋的本性——這個人之所以有如此可惡的言行,是因為他“缺德”。

如果要證明文學優越於其他藝術形式,或許應該這樣說:唯獨在欣賞文學作品的時候,我們更多的本性得到了滿足。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8: 強烈支持中國政府查封維基百科網站!
2018: “激進左派”漸成中國學術界“公害”
2017: 被日本人誤導的魯迅對象形字的誤解
2017: 今天,中國不設防
2016: BBC:上海式世界頂級數學教師
2016: 護照剪角去中國籍不符合國籍法
2015: “拿來主義”的學習方法為什麼失敗?
2015: 將“馬克思主義 - 西方極端思維的意識
2014: 中國人不愛學習
2014: 中國人與蘇格拉底和西人對待知識“恥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