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我在美國家中的書房
送交者: 京都靜源 2019年12月09日20:19:43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有句話說:“文人愛書房,姑娘愛閨房,老闆愛帳房”。昨天我發布了整理書房的幾張照片,想不到幾萬人閱讀,幾十人來信!大家希望我最詳細介紹一下我的書房,於是,今天就為大家寫了此文和拍照公布如下:

第一張照片是我在美國的家之一。我每周末必來這裡居住的鄉村別墅。面積很大,多大不說了,我可以在大廳里跑步。

我在美國家中的書房

接下來,進入我最喜歡的地方:書房。

我在美國家中的書房

書房正面,一幅對聯出自大畫家張仁芝先生之手。一幅畫出自元代大畫家的高仿。(元代畫家的真跡我有,不可出關,只好轉售友人保存了。)中間是夫婦合影。(新補辦的。)

接下來書房左則。

我在美國家中的書房

真正的意大利古典家具和真皮沙發、意大利檯燈。最新款電腦。牆上兩幅照片和一個我冒着被扣押的危險攜帶出境的清代文物。這是清代同治皇帝生母賞賜我家祖先的六十大壽禮物,現在只剩下這塊最核心的證據了!大家自己百度一下“同治皇帝生母”是誰。我就不再多說了。

我在美國家中的書房

接下來這張照片是大清乾隆、嘉慶兩朝賞賜我家祖先的封號。當時被刻石留念,立在院中。解放後,老宅被軍事單位占了,全村整體搬遷到幾公里之外的荒地上,建設了新村莊。

我在美國家中的書房

最下照片是我家祖先進士及第像。也是我家的中興之祖。他和張之洞兩次同科同年(舉人、進士)。後來和慶僖親王、張之洞、曾國荃、奎斌、翁增源等人成為一生的好友和至交。

我在美國家中的書房

再看書房右側:

我在美國家中的書房

左右對稱的兩幅啟功先生的書法。我發一下如下:

我在美國家中的書房

這件真跡不讓出關,我只好捐獻了。(捐獻何處,先保密)我家裡牆上使用彩色打印機複製了兩幅,掛在那裡,作為我對啟先生的懷念。

兩張美國中、英文報紙對我的報道。英文報紙很牛!是美國最有影響的報紙《華盛頓時代》。如下:

我在美國家中的書房

這照片右側上下兩個文物,上是美國印第安人後代送我的吉祥禮物,象徵着心想事成。下面是友人、俄羅斯科學院院士馬斯洛夫教授送我的莫斯科中國學會會旗。

中文報紙是美國現在很火的《美南新聞》,如下:

我在美國家中的書房

另外兩張照片,一個是上個世紀登上日本《新華僑》雜誌封面人物時的照片。一個是來哈佛大學學術演講時的通知。

這中文報紙下面是佛像、珍貴的XO和德國古典座鐘。(全部是來訪的外國教授送我的禮物)

接下來是書房門的右冊,一個小書架,那裡的書全是我的個人出版的專著。(還有部分是最新來訪的外國教授送我的著作。)

我在美國家中的書房

其中,我個人的全部學術著作如下:

一、古文字學類專著六部。

我在美國家中的書房

二、周易類專著七部。

我在美國家中的書房

三、漢學史類專著四部。

我在美國家中的書房

四、近代史專著四部。

我在美國家中的書房

五、160多篇學術論文集八部。

我在美國家中的書房

六、劉家家譜類三部。

我在美國家中的書房

我不是書法家,但是喜歡寫顏體字,我給自己家譜的題字:

我在美國家中的書房

七,武術氣功類專著10部。

我在美國家中的書房

我已經出版的專著全部 44部,超過1000萬字。(明年和後年還有十部著作出版。)

接下來,在書架上方有照片:

我在美國家中的書房

最右則的“冰心玉壺”是國內某著名書法家贈送我的。(他不讓我公布他的名字)

三幅照片在鏡框裡,是祖先獲得“舉人”和“進士”後製作的匾。我只有照片保存了。匾早就被人偷偷摘走了。

最後,是我本人現在的照片:

我在美國家中的書房


0%(0)
0%(0)
  我家裡幾乎沒書, - 括號 12/16/19 (170)
  是的,當時存在着這樣的排版。  /無內容 - 京都靜源 12/11/19 (141)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8: 用國內法律追緝外國犯罪嫌疑人是國際慣
2018: 《評胡亥的博客“張首晟“師承無德”
2017: 彭運生談藝錄(144)
2017: 敦促華語電視台從速入場“以文促統”八
2016: To the coming President Trump
2016: 修禪30分,或是不修的30小時
2015: (轉貼)找回童年時的一份單純真心
2015: 轉貼:中國教育的根本問題出在哪兒?
2014: 為什麼民國時期出現很多大師?
2014: 虛谷:漫談中國人的思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