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方的命脉不在肖,在转基因和反中医(ZT)
送交者: jjmmjj 2010年12月15日16:49:40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三个问题吓走张启发,农大讲座仓惶收场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等到80岁也是青年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11月26日下午4点,主推转基因商业化的张启发院士,在中国农业大学西校区做讲座。讲座题目比较纯学术,题目是水稻功能基因组与作物遗传改良。我和几个关注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的朋友赶到现场,想作为一个消费者向张启发院士提问题。

 

    报告4点准时开始。张启发看起来挺文气的,走路、举手投足,动作比较慢,兴许是年纪大了,颇有知识分子的风范。打眼一看张启发并不像是汉奸之类的人物。我想,我的相面功夫还是得加强一些,不能为外表所欺骗了。今天是来向张讨个说法的,不能被自己的好心干扰了。

 

    张的报告采用PPT播放,PPT里面全都是英文。不知道是专门做给外国人看的,还是特意做给中国学生看的。这些年中国人被洗脑的够严重的,似乎精通英文已经成为了一种身份的象征。

 

    张的报告都是技术术语,对于我们这些消费者来说当然是比较难的。不过,我打算问的问题可不是技术细节问题,而是关系到13亿中国人的生命健康和国家安全的问题。既然他们在积极推广转基因主粮商业化,那么他们就必须证明这些产品是绝对安全的,有足够的试验和数据的证明。

 

    5点钟左右,讲座结束,开始提问。

 

    第一个提问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他问:“请问张教授,你做的小鼠灌胃试验是不是假试验,为什么没有对照试验?比如,用不同的转基因食品作喂养。为什么没有作多代试验?BT是否会导致生殖异常等?”

 

    这是个纯粹技术问题,对于张来说应该不是什么难题,他只需随便几句就可以把我们绕进技术术语的道道里面去。

 

    主持人这时候说,今天我们的讲座是学术性的讲座,是关于水稻功能基因组与作物遗传改良,希望大家能够围绕这个学术问题来谈。主持人是中国农大的,张启发是他以前的老领导。两个人脑门上都开始掉头发了。掉了一点,不多。两个人长的还挺像,一起呆的久了,耳濡目染。

 

    张启发回应,他可以回答刚才的问题。他说:“今天不是讲这个内容,不是讲这个试验的。但我想说明:第一,灌胃试验是黄昆仑做的;第二,多代繁殖试验属于预防医学来做,这个也不是我做。至于结果为什么还没报告?我想结果会报告的。”

 

    这个问题被张启发马虎过去了。他是积极宣传过黄昆仑的试验的,多次引用,从这个角度讲,他至少应该对这个实验有深入了解才对。

 

    在张启发回答的时候,主持人在下面问我,你是不是学院的学生。我刚才第一个举手,不过没有抢到话筒。我回答主持人,我是农大的学生。不过我回答的有点犹豫。一个“是”字在我嘴里都卡壳了。哎,人太老实了,没有习惯撒谎,以后得练习一下。主持人一定要找个本院的学生提问,这样才不至于张启发院士难堪。他离开我。

 

    万幸,半路里冲过来一个女侠,把话筒从主持人手里抢过来,递给我。我现在还不知道这位女侠是谁,从来也没有见过。如果是农大的老师,她把我错看成同学。那么很抱歉。我得和她说声抱歉。

 

    我一连提了三个问题。我一共准备了四个问题。四个问题罗列如下。提问时是脱稿发言,尽量精简文字,节省时间。在这里我把打印的提问稿罗列出来。下文仿宋字体是会场上说出来的内容,宋体是没有说出来的内容。

 

    张院士,我是作为一名消费者来向您提问的。

 

    去年底,我们国家对2个转基因水稻和1个转基因玉米品种颁布了安全证书,黄大舫院士说要在3到5年的时间将转基因主粮推上中国人的餐桌。这是关系到13亿中国人生命健康的大事。我非常关心这个问题。

 

    12010年6月,俄罗斯科学家报告,食用转基因大豆的仓鼠,等到了第三代时候失去了生育能力,没有生出小仓鼠。

 

    1997年,德国黑森州农民用转基因玉米喂养牛,所有的牛都死了。

 

    2010年4月,美国科学院报告《转基因作物对美国农业可持续性的影响》,16年的实践和统计数据表明,长期种植转基因作物会带来无法弥补的副作用,并宣称第一代转基因技术失败。

 

    美国环境医学学会发表声明强烈建议不要给病人食用转基因,并教育所在社区民众尽量避免食用转基因食品

 

    这样的事实太多了!

 

    面对这些事实,请问张启发院士,你如何证明你所说的“转基因大米和喝水一样安全”。转基因大米在现在没有危害,那么等到了我们儿子辈、孙子辈会不会有危害?您做了什么充足的实验,可以表明我们批准的转基因主粮是完全安全的?

 

    袁隆平说,不经过两代人的试吃的试验(类似新药品推广前小规模的医学临床实验),是难以证明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的!

 

    我们支持转基因的科学研究,但是我们反对草率的商业化大面积推广种植。

 

    说完第一个问题,主持人想把话筒拿过去,他慌了。刚才我说第一句话时,我几乎都看见他在想,今天怎么提问的都是这样的人。我说我还有问题。我高喊:“我现在所提的问题都是关系到13亿中国人的生命健康的大问题。”总算保住了话筒。因为太过专注于话筒,旁边支持我的朋友喊了什么我都没有听见。见谅。

 

    2、我想请问张启发院士,等到我们转基因大规模种植以后,美国会不会向我们要钱?你能保证商业化批准的转基因大米和玉米的核心技术全部在我们手里吗?你能保证我们不用向美国交钱吗?我们的农业会不会受制于美国?

 

    粮食是命脉!如果3到5年内我们的农业也被美国控制了,我们怎么办,在座的同学们怎么办?

 

    基辛格在70年代就说:“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如果你控制了货币,你就控制了整个世界。”美国的战略从来没有变过。

 

    推进转基因的背后,大多是跨国公司的身影。20世纪70年代 ,阿根廷种植大豆面积只有9500公顷 。到了2004年,种植面积达到面积扩大到1400万公顷,是70年代的1470多倍。农业用地的48%被用于种植转基因大豆。与此同时,阿根廷的贫困人口从1970年的5%增加到2002年增至51%。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报告:在中国已开放的产业中,每个产业中排名前5位的企业几乎都由外资控制;中国28个主要产业中,外资在21个产业中拥有多数资产控制权。我们已经变成帝国主义的打工仔了。

 

    我们的很多产业已经被外资控制了,我们不能让粮食也被外资控制,这是13亿人的命脉。

 

    说完这个。我看到张启发院士笑了笑。是掩饰的笑,还是什么?这些人真是修炼出来了,面对尖锐的问题也有涵养,很能骗人。我接着说第三个问题。现在谁也抢不走我的话筒了。

 

    3、农业部宣称中国没有转基因主粮的商业化种植,但是2005年前后,湖北等地已经非法种植2万多亩,这些非转基因大米被夹杂在普通大米中出售。后来酿成国际性转基因污染事件,湖北省才铲除了非法种植的转基因水稻。但是种子源头华中农大及张启发本人却未受罚。

 

    2010年4月《中国新闻周刊》又报道《湖北转基因水稻规模种植,农民自己拒吃》,转基因水稻种子的销售渠道已经遍布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四川、湖南、河南、浙江等地。农业部宣称我们没有商业化主粮种植,但是实际上却非法种植了很多。这些转基因种子的源头无非是华中农大等几所高校和科研机构。

 

    我想请问,张启发院士,您是采用什么手段,逃避了国法的惩罚?我想向您学习一下。

 

    说完这个,我就打住了,本来第四个问题更尖锐的,不过我没有说出来:

 

    4、 “十二五”期间,国家对转基因品种的研发支持是300个亿,而常规育种却只有1.8个亿,相差167倍。

 

    1.8个亿,在现在还不够一个大学的一个学院的经费。在这样悬殊的资金投入比例下,哪个学校、老师、学生敢于反对转基因商业化运作?如果他们发现转基因确实有问题,他们也不敢随便反对。即使这个问题很严重。如果反对,他们的学生、同事、单位都会受到影响,所以他们才会或者支持、或者默不作声。

 

    所以,我理解许多老师和学生对于转基因的支持。

 

    因为这样的发展模式就是在逼良为娼。好端端的一个人,他却要逼你做妓女!

 

    我想请问张启发院士,你是被逼良为娼的,还是自愿做妓院老板的?

 

    主持人跑到前台,在报告厅的第一排向右走,想找个能够提学术问题的同学。他又重复说今天是学术会议,希望大家能够围绕学术问题来提问。

 

    我们这些人,等张启发院士等了那么久,等的花儿都谢,等了快一年,从去年底到今年,花开了,又败了,我们怎么可能轻易放掉张启发院士呢!

 

    我们在媒体上质问了那么久,我们在网络上质问了那么久。可是农业部的专家学者,华中农大和张启发等人,他们没有一个正面回应的。他们全都回避这些问题。他们全都讨论他们的技术问题,他们从来也没有正面回应过人民的疑问。转基因主粮是不是安全,必须由他们提出充足的证据来说服民众。

 

    一个朋友高喊,转基因主粮的问题是关系到国人的大问题。

 

    提问的时候我一直很平静,但是现在我有点激动了。没有话筒,我必须高喊:“学校是追求真理的地方!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是转基因主粮是否安全。同学们,等到商业化推广之后,这些转基因水稻和玉米都是要吃到你们肚子里的。如果不安全,我们怎么办。

 

    现场开始慢慢骚动,我的朋友也开始质问。要张启发回答问题。我看出来,他是不会回答的。主持人也知道张启发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农业部的所有学者也回答不了这个问题。要是他们能够回答,他们早就回答了,不用我们等一年。主持人和张启发说了悄悄说了几句话,而后主持人又转移话题,他又开始复述,今天是个学术会议,他说我们可以换个时间再来讨论这个问题。

 

    我们才不吃这套呢。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所以我们一定要让张启发回应。

 

    “这是13亿中国人最关心的问题。我想请问张院士,这是不是您应该回答的问题”

 

    一个朋友高喊“张启发回答问题!”现场有点乱了。

 

    报告厅的服务人员也过来了。其中一个要我们过去聊聊。我说,你自己要当小白鼠了你还不知道。

 

    我高喊:“手握真理的人一定会回答问题。

 

    服务人员又要我安静。我们怎么能安静呢。那个主持人一直在转移话题。我高喊:“只要回答问题,我们马上安静下来。”

 

    张启发和主持人都很尴尬。我奇怪我怎么还有点同情他们。撒谎的人要么是需要不停的撒谎,以此来遮蔽前一个谎言,要么便是干脆默不作声。我觉得我的同情心真是太泛滥了。他们这些人只顾自己利益,不顾13亿人民的生命健康的人。我为什么要顾及他们的感受呢?

 

    我高喊:“学校是追求真理的地方!学校是追求真善美的地方!如果我们的学校不追求真理,不追求真善美,我们还要学校做什么。如果我们的学校追求的歪理邪说,我们还要学校做什么?我们还不如直接去做资本家,开黑心工厂,去搞黑社会?!!

 

    我听到有一些同学零零散散的鼓掌。他们在自己学校里面,当然不敢随便鼓掌。我为此感到高兴。

 

    是的,手握真理的人一定会回答问题。他一定敢于回答问题,而张启发院士却不敢回答问题。

 

    混乱大约持续了三四分钟。张启发回应:为了回应公众的一些疑问,他们10月在武汉举办了一个转基因研讨会。他们准备12月份在北京再举办一个研讨会,到时候他们会回应这些问题。

 

    我们才不傻呢。在他们主办的转基因研讨会上,话语权都被他们所控制。我们要提个问题也是很难的,话筒很难抢到。民众在里面根本就是弱势群体。另外他们很容易把我们绕紧技术术语里面去。但是最重要的问题是,应该是由他们来向公众证明转基因主粮是完全安全的。

 

    我们坚持要张回答问题。工作人员又要拉我们过去聊聊。一个朋友急了,“别碰我”,他喊。

 

    “手握真理的人一定会回答问题。” 他为什么不回答呢。

 

    现场有点混乱,一些同学开始有意见。现场有几个学生(看样子是吧)冲我们大喊:“滚!滚出去!……你懂不懂,不懂就出去!”也许,他们所学习只是转基因技术本身,至于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不是他们学习的内容,也不是他们关系的内容。他们不明白在这个转基因主粮战略背后的巨大威胁,对人民生命健康的威胁,对于国家粮食安全、国家主权的威胁。他们当然更不可能知道,民众们关注这个问题已经快一年,我们一直在质问农业部和相关专家,尤其是张启发等人,但是他们却没有正面回应过。农业部有一段时间甚至发文,要求其下属的专家不接受媒体采访。如果他们知道了这一切,我想他们一定会更多的支持我们。他们一定会对张启发院士和这位主持人置疑。

 

    现场的混乱又持续了几分钟。主持人陪着张启发出去了。张启发一脸尴尬,主持人比他更尴尬。他们在学生面前丢人丢大了吧!

 

    散场了,有几个同学向我们要材料。看来,农大的学生们,很多人对于转基因问题还不了解。大部分的同学似乎在思考,他们今天一定看到了生活、学校的另一面。我希望他们能够更主动的去追问、认识我们的社会和学校。

 

    如果我们的学校不再追求真理、追求真善美,如果老师们不再追求真理、追求真善美,那么学生该怎么办?我们希望能给这些学弟、学妹们带个头,追求真理、追求真善美。

 

    青年们要参与到社会历史当中去,青年们要关心国家大事。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也是为了自己。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9: 上海交大教授:中国就不应该有希望小学
2009: 浅析“广州辐射事故 公务员全撤10万居
2008: 广东南蛮:中国现代落后的“刻竹”语言
2008: 言真轻:“反文化”与“反文化发展”之
2007: 被UIUC录取,郁闷!
2006: 中国当代一大世界第一:造假
2006: 给南泥湾同学进一言。
2005: 北大,科大与医大毕业生在美国生活比较
2005: 波士顿纪事:从“MIT”到假冒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