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学术论文、科普文章和临床诊断—兼评《中国青年报》某科普文章
送交者: Tse 2011年05月28日09:44:25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吴贤仁:学术论文、科普文章和临床诊断——兼评《中国青年报》最近发表的一篇“科普文章”
时间:2011年5月28日 作者:吴贤仁 来源:学术批评网
关键词:


近几年来,学术界就各类学术腐败问题的讨论随着越演愈烈学术腐败现象水涨船“低”,从对抄袭、剽窃、数据造假的揭露,退回到重新对抄袭、剽窃行为定义。明明是抄袭,辩来辩去,却成为历史遗留问题,可以原谅。本是学术界的问题,弄到法庭上去理论。难道法官就能从学术的高度来判断是否是抄袭呢?比较低级的抄袭,诸如天津的沈履伟老师,将原书复印那去投稿,连原书的页码也复印上去,那样的案子比较容易,“小学生都看得出来”。自我克隆的案子也相对容易,将两篇文章自己比较也就行了。这样的案子,中学生也看得出来。

从网上能够搜索到的揭发性文章看,绝大多数的目标都是那些比较低级的学术腐败分子。好事者将两篇文章“肩并肩”地比较,抄袭之处便一目了然。比较难识别的是那些用自己的语言将别人的观点作为自己成果来重复的人。这是一种比较高水平的剽窃,需要抄袭者肚子里多少有些墨水,能看懂他人的观点,然后拿来当作自己的。对于那些在外国留过学或者当过访问学者的人来说,进行这种高级剽窃似乎就比较顺手了。外加上大部分国内学者外语都不太过关,谁能搞清楚谁对谁呀!

从最近的讨论可以得出一个三个字的结论,“全乱啦”!学术抄袭现象涉及的面太广、人太多,有揭发人的人自家后院起了火,有揭发人的人自身也被揭发,越揭发越复杂。领导通过抄袭得到学位,被揭发后,采用默不作声之计来应对。于是乎,网上有人干脆建议不应在本科生和硕士生学习中有毕业论文的要求。这是很奇怪的建议,令人想到“因噎废食”这成语。有人替学术腐败现象做解释时说,老师们搞剽窃也是无奈的办法,因为要评教授、评职称,不得不抄点、偷点。这类解释真是令人为中国的学术界感到悲哀!是不是可以建议所有的穷人都去抢劫呀?

与学术腐败同路而行的是社会上各种造假的行为。从吃的到穿的,从新闻报道到个人学历,全可以造假。学术腐败和造假现象的后面有制度性动因。在此不多讨论了。

最近在这里又看到有人在讨论科普文章的问题。一方的观点是,科普并不是搞学术研究,不用如此这般地注释。这样的说法可能是站得住脚的,如果撰写人所写的科普文章是他或者她本专业的东西,而且所介绍也的确是一些已知的东西,虽然比较专业,但具有普遍传播的意义。

用一篇随手可在网上找到的典型科普文章,《航天器如何着陆》(《科学大众(小学版)》 2004年02期)为例。此文作者是尹怀勤。根据网上的资料,这位作者“1960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发动机设计专业,同年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从事火箭技术研究,直到2000年8月退休,一直在航天战线工作”。 看看作者的研究和职业经历,就知道他写的科普文章是根据他的专业知识简化而来的。在这样的文章中,不用为每一个道理注明出处。

从现在的情况看,有些人撰写的科普文章就有些不沾边了。先举个假设的例子。比如,我这个搞政治学的人也想写有关航天的科普文章。我买几期《中国航天》回家,细则阅读尹怀勤和其他作者的文章,然后也来写一篇有关航天的科普文章。怎么写?两个办法,第一,仔细阅读别人的文章后,把他们的东西拼凑在一起,形成我的文章,同时也注明一些道理的出处。就写法本身看,没有问题,因为我没有抄袭剽窃,有注释呀!或者第二,干脆不注明出处。因为人家文章中说的东西和道理似乎都是“公理”,都是被证明的东西,而且我是在写科普,并不是以他人的研究成果当成自己的成果。或者,干脆从教科书中摘点下来,科学性绝对是没问题。

我这种做法的根本问题是,无论有无注释、消息源(第一种办法),我也算是抄袭,因为我更不就没有资格写那样的文章。第二种办法呢?识别起来就更简单了:就是抄!

最近我偶然读到《中国青年报》刊登的一篇科普文章,题为《手足口病有那么可怕吗?》(2011年05月18日11 版)。由于近期手足口病流行,我仔细地读了一遍。文章简单易懂,还真使我增加了对手足口病的认识。出于好奇,我查了查作者的背景,发现作者是曾在美国留学的生物化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分子遗传学,近年来为自由职业者,主要从事网站开发和写作。

《手足口病有那么可怕吗?》一文,虽然让我学到许多知识,但看看作者的经历和专业,却让我开始怀疑篇文章的“合法性”。简单地说,作者的专业是分子遗传学,这个专业与临床诊断病情有专业方面的联系吗?退一万步讲,即便是学医的,能随便跨科吗?一个心脏专家,能给人治手足口病吗?还有一个可能性是,作者从研究遗传学改行行医,正好在与手足口病有关的科室工作。如果是这样就好了。但在网上看不到这样的信息。

如果我也找来一本医学书,从上面摘录一些有关手足口病的文字,写成科普文章,行吗?

另外,这篇文章还有其他问题。比如,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恕我大段引用):
“因为是病毒引起的疾病,没有特效药。对没有出现并发症的病人根本没有必要去医院治疗,去了也没有真正有效的药物可用。由于患儿口腔溃疡、咽喉疼痛,可能不愿喝水,所以关键是鼓励其喝水防止脱水。如果高烧、疼痛,也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之类的镇痛解热的药物。并发脑膜炎时会出现头疼、脖子强直、背疼等症状,因为是病毒引起的脑膜炎,没有特效药,但是病毒性(也叫无菌性)脑膜炎通常也不严重,不必住院治疗也会自愈。并发脑炎、肺水肿会比较 严重,有生命危险,需要住院治疗,主要也是采取支持疗法,例如用呼吸机帮助 呼吸,但痊愈还要靠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消灭病毒”。

从几个方面看这段文字。首先,这已经不是科普文章了,而更像是一段给医学院学生写的具有教学效应的课本性文字。我对这段文字所讲的道理还算相信,因为可能是从教科书上摘录下来的。但如果我要是一位家长,家中有一个“先是发烧,一两天后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溃疡,手掌、足底等地方出现斑丘疹、疱疹,同时还可能有咽喉疼痛、食欲不振、全身乏力的表现”的孩子,我该当如何呢?作者的建议是,如果没有“出现并发症的病人根本没有必要去医院治疗”。

第一,我哪里能知道哪些症状是正统的手足口病病状,哪些是并发症?第二,即便我心疼独子,最终还是带他去了医院,但我是不是应该按照这篇文章“暗示”的那样,告诉大夫,“请只给我的孩子诊断一下,不要治疗。如果除了手足口病之外还有其他问题,咱们再说”?
其次,这篇科普文章居然还给“高烧、疼痛”之症状开了药方:“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之类的镇痛解热的药物”。我更好奇了,就到网上查,发现,好像使用乙酰氨基酚时要是剂量不对,会伤肝——我是学政治学的,没太看懂有关乙酰氨基酚用量问题,好像是用量大了有害。那篇文章,开了药,但没给剂量。家长们可怎么办?这篇科普文章通篇都是类似的医学道理、“医嘱”、药方,等等。

再次,这篇科普文章的另一层意思是,手足口病的症状不过如此,到医院去很有可能被医生给坑了,因为他们的“主要的动机就是医院为了赚钱、医生为了拿药物回扣”…… 我个人同意这种说法,因为经历过。今天到医院,不走后门、不送礼能看好病吗?这篇文章的思路是给大家一些常识性知识,以防被医生欺骗。但身为一个写科普文章的专业作家这样写出来,就不行。撰写科普文章,不能以社会上不良现象为出发点。这就好像编写有关造纸工艺的教课书时,在内容里加上要谨防工人偷工减料,或者使用仪器时,要注意假货。以这篇科普文章的思路看,作者今后要是撰写有关癌症的文章时怎么办?虽然手足口病与癌症有“致命”的区别,但医生骗人的基本点没有变,也告诉读者不要到医院去上当吗?

最后,如果作者在美国生活过,应该知道即便是医生也不能乱给下诊断,更不会在网上不见病人就给开药方,给出治疗方案。美国大夫如此之战战兢兢是因为万一出问题,法律责任太大,法律责任后面的经济成本太高。即便是一些“网上医生”,也仅仅是讲医学道理,介绍一些普及性医学常识,最后还要加上类似“请咨询你的大夫进行具体治疗”等文字。

学术论文抄袭,后果是学术道德低下。但还不会直接“伤众”。将科普文章写成这样,立刻会造成不良社会后果。《中国青年报》是一份很受欢迎的报纸,读者多,影响大。对这样的文章,应该好好把关;至少要请专家来撰写他们各自研究领域方面的科普文章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0: 重生了我们,使我们有活的盼望
2010: 肉体与灵-6
2009: 中国人是“中庸之道”的民族吗?
2009: 科學家預測:2050年人類可能遠離死亡獲
2007: 北大剽窃何其烈?
2007: 再谈尊师—回问题多
2006: 美国学术界钩心斗角之二
2006: 中华文化中哪些是糟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