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钱煦:中国科学的未来不可低估(zt)
送交者: 山哥 2012年07月16日21:04:40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我们都是吴越钱家的后裔,钱学森先生是第三十四代,我是第三十六代。”近日,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钱煦在谈起钱氏家族时,语气中难掩自豪之意。

同样让他感到自豪的,还有我国科技的飞速发展。他认为,在过去三十多年中,中国的科技发展一直在加速,如此发展下去,前面的风光将会“无限好”。

三十载飞跃发展世界瞩目

1949年解放之前,当时正在北大读医预科的钱煦跟父亲一起去了台湾,并在台大完成医学教育后,赴美留学,此后便在美国落地生根,成为美国科学院、工程学院、医学科学院以及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1995年,离开近半个世纪后,他重新回到祖国大陆。自此,他每年回大陆的次数越来越多,并指导北大、清华、浙大、西安交大、华中科大以及北京协和医院微循环研究所等单位的生物学研究。

在华中科技大学,有一个本科生的班级更是被命名为“钱煦班”。当班里的学生申请海外留学,他就给学生们提供咨询。

“当前,在世界科技的舞台上,中国的表现已经相当优秀。”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钱煦对我国三十年发展所取得的成就非常满意。

越来越多的国际性会议在中国召开,中国科学论文数量已占据世界领先地位,其中高水平的文章也占相当大的比例,中国科学家的声音亦愈来愈受到国际瞩目。

他认为,这离不开科学家的努力,但领导人的决策与支持也同样重要。拿经费来说,上世纪90年代,美国在布什执政时期,承诺科研经费在5年内加倍,经费年增长率接近15%,使科学研究一度进入“蜜月期”。

然而,紧接着在进入2000年以后,增长率迅速下滑到2%~3%,与通货膨胀速度基本一致,不仅抵消了以前的增长比例,而且使当初因经费加倍增加的科研人员,又因缺乏科研资本而转行,造成人才浪费。

而中国在过去二十年间,科研经费一直保持20%的年增长率,每三年半加一倍。“现在世界上没有别的国家能够做到这一步。经费不是足够的条件,但也是一个必需的条件。”钱煦说。

同时,他认为,我国科技发展的另一推动力就是国家实行了积极的人才引进政策。“千人计划”、长江学者计划等海外引智计划不仅为国家吸纳了更多优秀科研人才,而且还促进了国内外研究者交流的机会,对年轻科学家成长非常重要。

“也有人认为学生出国留学可能会造成年轻人才外流,但是我认为这是人才的在外储备。”他认为,每年回国的人虽然依然比出去的少,但是纵向相比,归国的比例已经越来越高了。

尚须革新评审体系

钱煦认为,科研有两个重点目标,或是增加知识财富,或是有益于民生与社会发展。不过,无论是哪一点,都应坚持创新,尽量少做无谓的重复。

而当前,无论是项目审核、研究成果评价,还是研究人员升级,均过于注重量化。以论文发表为例,国内过于注重强调SCI期刊数量与引用次数,过于量化的指标已经影响到不少专家学者作研究的方向。

“虽然这些量化的成果也是考核的一方面,但是并不能当做绝对的指标。很多时候,研究者只想着一定要赶快把文章在某个杂志发出来,忘了研究的初衷本是为了创新;或者不能用充分时间达到卓越的水平。”他说。

同时,他认为当前国内的评审机制也应该予以革新。在项目评审过程中,可以请更多国外的优秀专家来审核,因为国外的专家没有什么利害关系。

尽管如此,他对我国科学创新的发展很是乐观。上世纪90年代,我国还仅仅是世界工厂。现在,自己也在不断作出新发现,制造出新产品。

“同样是半杯水,有的人看起来是半满,也有人看到的是半空,这是因为观者持有的态度不同。做人、做科研、做事情都应该以乐观的态度看问题。‘危机’也就是‘机会’。”他说。

“国家之间的竞争不能只看现在,要看长远,中国有世界上很多其他国家都没有的科技政策,也有大量愿意从事科研、为科研献身的年轻人,因此中国科学的未来是不可低估的。”钱煦说。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1: 中医在国外被立法承认, 方狠话要尿裤子
2011: “上帝的秘密”:反物质为宇宙时空扭曲
2010: 七绝 一家六口靠姑娘
2010: 申时行:(七绝) 印度姑娘
2009: 对思维的初步调查 - 答言真轻和aa88
2009: 子女未来龙凤的最佳办法:与华人父母交
2008: 【星岛日报】经济不景气,美国身分掉价
2008: 天路 巴桑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