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莫言荣获偌贝尔文学奖之际谈谈我眼中的沈从文与《边城>
送交者: 山哥 2012年10月13日16:38:23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莫言荣获偌贝尔文学奖之际谈谈我眼中的沈从文与《边城》

五十七岁的中国山东汉子莫言获得的今年偌贝尔文学奖。这是第一个在中国本土上用中国语言文字创作获偌奖的中国人,与第一个获得此奖的法籍华人高行健相比,莫言的影响和成就都不在高之下。当然如果要政治挂帅,异见人士高行健与共产党员作家莫言没法类比。

其实在高,莫两位之前最接近这座文学珠峰的还有一位中国作家,我的湖南老乡沈从文(190212.28-1988.5.10)。当然有传闻说当年鲁迅也被提过名,甚至还可能有张爱玲。但关于那两位的故事并未得到过来自瑞典文学院偌贝尔奖委员会方面的证实。

可是关于沈从文,却有来自偌奖评审委员,瑞典汉学家马悦然教授的亲口证言。据香港《明报月刊》报道,马悦然证实1987年和1988年沈从文两次都得到偌奖提名,其中1988年 那次呼声甚高,可是当马悦然与中国驻瑞典大使馆联系试图了解沈从文近况时,竟然被告知“从没听说过这个人”!但马悦然还是设法了解到了真实情形:沈从文已 经去世数月了。鉴于偌贝尔奖只授给活人的规则,沈从文不可能获奖了。但是马悦然依然毫不掩饰自己的遗憾:沈从文是中国二十世纪最有资格获得偌贝尔奖的作 家。虽然他自1949年后研究中国古代服饰,但他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依然如同一部长篇小说,非常有意义。马悦然特别高度评价沈从文的名作《边城》,《长河》,认为那是了解下层人民生活,疾苦和历史文化的“伟大小说”。

山哥对马悦然教授的评价深以为然。

另外一位文学评论名家,写过《中国现代小说史》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华裔教授夏志清,也高度评价“沈从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性”。值得注意的是,作为耶鲁大学英文系博士,夏志清对西方文学研究可以说是非常深入,他也感叹道:索 (福克纳斯)、莎(士比亚)、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诸翁正视人生,都带有一种宗教感,也就是说,在他们看来人生之谜到头来还是一个谜,仅凭人 的力量与智慧,谜底是猜不破的。事实上,基督教传统里的西方作家都具有这种宗教感的。我既是西洋文学研究者,在《结论》这一章里就直言:现代中国文学之肤 浅,归根究底说来,实由于其对原罪之说,或者阐释罪恶的其他宗教论说,不感兴趣,无意认识。

如果你了解夏志清年轻时就读上海教会大学“沪江大学”英文系,就不得不佩服夏志清学贯中西的独具慧眼。夏志清怀疑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如此美好,我想谜底恐怕就在此。

在昨晚大家狂抄莫言的时候,我又重温了沈从文写于1934年的名作《边城》。就像山哥三十年前从父亲的书架上第一次读她那样,依然感觉余香满口,美不胜收。沈从文出生在湘西凤凰县,他在那里读完高小,少年从军于地方部队.二十岁那年离开故乡去北京,曾在北大旁听,得到海归郁达夫,徐志摩等人的帮助。后来进入上海文学界,与丁玲,胡也频等左翼作家成为好友,但最终在政治上与老乡丁玲等分道扬镳。1949年后沈从文放弃小说创作,很可能与与左翼文人郭沫若1948年开始对他作品的批判有关。

回 到《边城》里面的山村摆渡的美少女翠翠与美少年水手傩送一见钟情的美丽爱情故事。当傩送发现自己的哥哥天保也热烈地追求翠翠时,他们没有按照当地的风俗发 生决斗,而是以浪漫的山歌对唱公平决赛。哥哥天保自知不敌山歌高手弟弟傩送,便选择了放船离开,结果不幸在河下游翻船遇难。傩送为哥哥的死极为自责,为了 内心平安也离开翠翠去放船下游。《边城》的最后是一个无言的结局:翠翠依然在等待她的心上人傩送,只是不知道他何时能够回来。

《边 城》为我们描绘的是一幅超越时空的美丽的人性画。人固然都是有原罪的,可是我们也是按照神的形象被造的,懂得爱的有灵活物。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追求爱情也 重视亲情的傩送和翠翠这对中国男女,为人类展示了罪恶,暴力,冲突以外的另类美善。《边城》作为宣示中国人审美情趣的顶级现代佳作,山哥深表叹服。

沈从文没有获得偌奖是一件巨大遗憾。但《边城》和沈从文却是不朽的。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1: 辛亥革命与军阀混战;兼谈日本为啥支持
2011: 詩篇八篇的啟示_3
2010: 方舟子与肖传国之争的实质
2010: 紫衣,突然发现,岳大叔早就比你方大哥
2009: 言真轻:回答西岸关于语言和社会意识谁
2009: ZT:西方哲学家关于语言与文字
2008: 美国人制造金融危机同时获诺贝尔经济学
2008: 申时行: (社论) Nobel奖金是衰亡的象征
2007: 读“袁世凯拟以韩文助中国扫盲”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