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Yiyi11
萬維讀者網 > 健康生活 > 帖子
中醫養生
送交者: 核桃樹 2017年04月03日02:26:35 於 [健康生活] 發送悄悄話




a044ad345982b2b76954b87933adcbef77099b40.jpg


 


題記: 先問候老友們。很久沒上萬維來看看了。我的博園早巳一片荒涼, 蔓草叢生。真是怠惰了這片心靈小園。那天突然收到芹妮MM的來信, 她要我為"核桃樹沙龍"寫一篇小文, 主題要求和科學沾邊的科幻小說、科學趣聞、靈異鬼怪、夢的解析等等。芹妮可是萬維網的大才女, 多年來筆耕不息, 才情橫溢, 除了堅持寫作, 每年還搞些文化沙龍活動。這個沙龍就是她主辦的。因自己很久不動筆, 靈思枯竭不已, 曾想了幾個話題, 好像都沾不上科學的邊。最後還是考慮寫點與中醫有關的文字, 談點中醫科學養生。參考了一些聽課筆記和中醫經典書籍。在沙龍將要關門之前總算完成了才女布置的作業。 



    中醫科學養生


一提到養生, 腦海里便浮現出一本聖書, 是我在學中醫時最喜歡讀的一本書, 就是《黃帝內經》。它是一部關於天地宇宙、生命現象的偉大著作。 是中華傳統醫藥的聖經, 也是幾千年醫藥養生修煉的源頭活水。黃帝內經的確是一本奇異的書, 它不僅說的是醫學, 更是醫道, 它的真正作用不是機械性地對疾病進行治療, 而是更像一位老師引導我們順應自然的力量。學習黃帝內經就是學習如何依准我們的生命本性去做人和生活,是在培補我們的智慧元氣。


所謂養生, 就是保養生命, 採取各種方法使人體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這個養生目的也是醫學的終極目的。有位名中醫曾說過這樣一句話: “醫藥只能部分地解決人肉體層面的問題, 而更大的問題在於養心和養神。要想離苦得樂還要內心的覺悟”。而中醫養生, 第一講的就是調養心神, 以養心養神為主要目的。第二講的順應自然, 天人相應, 即遵循自然界的四時之氣, 陰陽五行, 生化收藏之變化規律,而對人體進行科學保養, 從而保持生命健康活力。


那麼第一講, 怎樣使心神保持安順平和, 頤養心神?


我們說草木沒有知覺, 尚且需要依靠灌溉, 而人為萬物的精靈, 豈不有賴於保養。保養心神清靜, 意念平和, 這是養生的根本, 也是養生的上上之策。保養的方法有數以萬計, 簡而言, 其根本的方法就是以養神守氣為主, 所有的養生之道都不超過這個原則。養生家把調養心神作為養生壽老之本法,防病治病之良藥。古人曰:神清志平, 百節皆寧, 養性之本也。所以養生貴乎養神, 不懂養神之重要, 單靠飲食營養、藥物滋補, 是難以達到健康目的的。


那麼養神之法概括起來大概有:清靜養神、立志養德、開朗樂觀、調暢情志、心理平衡等方面。簡單說一下清靜養神和立志養德。養神首在靜養, 養生家認為靜養之要在於養心, 心靜則神清, 心定則神凝, 故養生莫要於養心清靜為大法。其實道、儒、佛、醫都有此主張。“儒曰正心,佛曰明心,道曰煉心,皆參修心學一事。萬法唯心, 萬道唯心。心為人之主宰, 亦為精氣神之主宰。養心養神乃養生之根本, 心神清明, 氣血和平, 身心的清流也有助於神氣的內守, 精神內守了, 其氣可綿綿而生, 然後安神定氣, 不會生病。《內經》中所謂的:“恬淡虛無, 真氣從之, 精神內守, 病安從來”。養神還需斂思。斂思即專心致志, 讓心神集中專注,不散亂, 不昏沉, 排除雜念, 驅逐煩惱。專心也可謂神凝, 神凝則氣聚, 氣聚則神全。凝神斂思是保持思想清靜的良方。這種凝神斂思的養神方法, 並非無知、無欲、無精神寄託的閒散空虛。實驗已證明, 凝神斂思這種自我調節能保持神經系統不受外界精神因素干擾, 使人體生理功能處於極佳狀態。人體在新陳代謝過程中, 各種生理功能都需要“心神”來調節, 因而養神十分重要。


談點古人的養生。古人相對來說比現代人懂得讓情志安閒清靜, 貪慾妄想不多, 懂得使真氣調和, 精神內守。如白天觀察世事的盛衰, 夜間觀察氣運的消長, 讓自己的出入與它適應, 然後注意適時迴避外界的虛邪賊風, 不讓邪氣輕易侵襲人體, 所以古人頑疾得的比較少。如今現代人為什麼非常容易衰老, 人不到50歲頭髮已花白, 牙齒已脫落。怪病惡病特多。有人說這是時代不同的原因, 其實是違反了養生之道。現代人大多生活起居失了規律, 對身體保養缺乏謹慎。最大的問題,就出在不良的生活習慣上, 縱身於七情六慾, 為喜怒哀樂所主宰。根據中醫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的觀點, 說明情緒, 精神心理保健是人體健康的一個最重要環節。一切對人體不利因素的影響中, 最能使人改壽短命的就是不良的情緒。也許因為現代社會競爭激烈, 人們經常處於一種緊張壓抑的生活狀態中。動不動怨天尤人, 常受仇怒嫉恨之困擾, 無一刻能享受太平安寧。人心情不悅, 情志就不遂, 人體氣血就不會循經脈正常運行, 這樣身體內臟就會造成瘀血瘀塊。而中醫認為, 人的疾病跟氣血相關, 氣血不暢就會得病,而且得重病。還有現代社會吸引人的東西誘惑人的東西太多。嗜好太多容易玩物喪志, 逸樂過度會變得邪惡淫蕩。 有些人整日貪杯貪色, 把酒當成水漿一樣貪飲, 以謬亂為正常, 縱慾不節, 貪圖快意, 竭盡精氣, 耗散真元。若經常過度耗費真氣, 違背養生之道而活, 時間久了, 身體就會枯瘦, 病痛便會隨之而起。


順便談點“性”養生。醫學和哲學對“性”的認識, 可以使人喪失自我控制的衝動, 耗散人的體力, 並預示着死亡的到來。在不當的性行為中, 人的控制力, 體力和生命都會陷入險境。但人, 永遠樂此不疲。古人所言:“房中之事, 能生人, 能煞人。如水火, 知用者, 可以養生;不能用之者, 立可屍矣”。這些話告誡世人, 欲不可縱。腎為先天之本, 腎精充足, 五臟六腑皆旺, 抗病能力也強, 則健康長壽。反之, 腎精匱乏, 正氣虛損, 則五臟衰虛, 致使百病叢生。中國歷代皇帝都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妃, 貴族大臣妻妾成群, 生活放蕩靡爛。雖然天天山珍海味, 美酒佳餚, 但到頭來還是惡疾纏身, 早亡亦。據史料統計, 封建皇帝200餘人, 平均壽命只有39歲。你想啊, 一年360日, 天天洞房花燭夜, 那個腎虧精竭人不早死才怪呢。(有點扯遠了)


中醫養生之道講的是醫道, 剛才已提過。依照經典談道理, 把道理搞明白了, 自然就懂得去怎麼養生了。不懂原理, 只能是人云亦云。中醫的原理其實並不難, 從陰陽五行的相生相剋中來, 從自然的風雨變化中來, 從天地間的四季交替中來。其實養生之道與儒、佛、道三教有着密切的聯繫。這個道雖不崇尚怪端異說, 但說起來也非常玄妙深奧。佛學、道家教導人們修身正心,立身行己, 也就是立志養德。


古人把道德修養作為養生的一項重要內容。儒家創始人孔子提出:“德潤身,仁者壽”的理論。他在《中庸》中進一步指出:“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大德必得其壽”。他認為講道德的人,待人寬厚大度,才能心曠神怡,體安舒泰得以高壽。古代的道家、法家、醫家等,都把養性養德列為攝生首務, 並一直影響着後世歷代養生家。例唐代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說:“性既自喜, 內外百病皆悉不生, 此養性之大經也”。明代名人說:“積善有功,常存陰德,可以延年。養德、養生無二術”。由此可見, 古代養生家把道德修養視作養生之根, 養生和養德密不可分。養生考慮長遠, 道德也考慮長遠, 總之心向善把人做好了就是養生。


中醫養生的第二要點, 講的是順應自然, 四時陰陽, 五臟應四時。


這個說起來比上面第一講更有趣味。自然界有四時之氣, 春夏秋冬之氣, 而人產生於自然, 能順應自然的變化而變化, 人與天都有四氣, 天人相應。中醫養生, 從陰陽五行的相生相剋中來, 從自然的風雨變化中來, 從天地間的四季交替中來。人喜怒哀樂的產生, 與春夏秋冬的變化是相統一的。喜氣來自春天, 樂氣來自夏天, 怒氣來自秋天, 哀氣來自冬天, 這是四氣的本質。人若順着自然之氣, 保持與自然之氣相通, 人體的陽氣就固密, 即使有外界的賊邪, 也不能傷害人體, 這是因為順應了四時氣候變化的規律。若違反了這個規律, 就會導致九竅閉塞, 肌肉壅滯, 衛氣耗散, 這是不順應自然所招致的損害, 並使正氣逐漸削弱。


四時陰陽升降也是萬物的根本, 萬物生長變化都和四時陰陽是相應的。若與春天之氣相違背, 則少陽之氣不能生發, 導致肝氣內郁而生病變。如果與夏天之氣相違背, 則太陽之氣不能生長, 導致心氣衰弱。如果與秋天之氣相違背, 則太陰之氣不能收斂, 導致肺氣脹滿。如果與冬天之氣相違背, 則少陰之氣不能閉藏, 腎氣就會衰弱。中醫養生必須順應四時陰陽的特點。順從陰陽則生, 逆從陰陽則死。古人懂得的養生之道是:春養生, 夏養長, 秋養收, 冬養藏。所以我們也要懂得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四季這個規律來進行養生。


五臟應四時, 也可說髒氣就四時, 主要講的是五臟之氣與四時相應的治療方法, 怎麼來診治。肝應春, 心應夏, 肺應秋, 腎應冬。治髒氣之病必取法於四時, 還是說到了天人相應的基本觀點。如果把《髒氣就四時》診治說詳細, 那幾大頁也說不完。簡單歸納幾句吧。


肝主春, 足厥陰少陽主治, 肝苦急, 急食甘以緩之。甘味藥有緩急的作用, 比如用甘草之類藥, 可以緩肝之急。


心主夏, 手少陰太陽主治, 心苦緩, 急食酸以收之。酸味有收斂的作用, 比如五味子之類藥。


脾主長夏, 足太陰陽明主治, 脾苦濕, 急食苦以燥之。比如說蒼朮、白朮,那都是溫苦的藥。


肺主秋, 手太陰陽明主治, 肺苦氣上逆, 急食苦以泄之。可以用苦味藥來治療肺氣上逆,比如杏仁、薤白這類藥是苦味的。


腎主冬, 足少陰太陽主治, 腎苦燥, 急食辛以潤之。開腠理, 致津液, 通氣也。 辛味藥能夠開散, 能夠溫通陽氣。比如說, 肉桂之類, 肉桂是溫藥, 是辛味藥, 辛散溫陽, 可以化水而生津液。


總之中醫養生要做到, 神形共養, 協調陰陽, 順應自然, 飲食調養, 謹慎起居, 和調臟腑, 通暢經絡, 節慾保精, 調養氣息等等。說得更簡單些就是, 好好吃飯, 好好睡覺, 不生氣, 保持心情舒暢, 留心保養, 做到起居靜動怡然自得。這就是健康生活的最簡單又最實用的養生道理, 也是防病良方。。。


 


0%(0)
0%(0)
  一派胡言亂語 - bluesword 04/04/17 (1067)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6: 10 分鐘太極操 -簡單,易學,有效
2015: 你的心臟一定需要這些強大的食品
2015: 送給孩子成長的禮物 解讀什麽是“去世
2014: 臉色可以判斷你的健康狀況
2014: 孕媽媽攻無不克的便秘治療寶典
2013: 研究稱中年前戒煙的女性平均多活十年
2013: 關於支架(一):什麼是支架?
2012: 健康指導:破除養生迷思
2012: 轉貼:體檢臨床意義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