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Yiyi11
萬維讀者網 > 健康生活 > 帖子
小依|我們離溫情下的性暴力有多近?
送交者: 朵朵 2017年05月19日13:10:40 於 [健康生活] 發送悄悄話

我們離溫情下的性暴力有多近?

——台灣美女作家嘔血成書,後以死結束人生的背後


作者:王小依

二十六歲的台灣女孩林奕含有着一雙清澈明亮的眼睛,在照片裡淺笑盈盈,然而,我們知道她的方式,不是因為她剛剛出版的新書,不是因為她剛剛新婚燕爾,而是她上吊自殺的消息。

2017年4月27日,是她生命的最後一天,她在自己的台北住所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林奕含絕筆——冷風像一個從不信中醫的人在遍嘗西醫療法而無效之後,去針灸了滿臉。 

如花的年紀,如明月般美麗的女孩,就這樣走了。留下父母和新婚的愛人,這一切好似噩夢般不可思議。

她自殺的前八天,曾接受過一個採訪,談論她的新書《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視頻裡語氣輕柔,但言語間壓抑着極大的痛苦,甚至不能自持、幾度哽咽,她指她的小說:“這個故事折磨、摧毀了我的一生。”

她在作品中直指藝術與文學被用作誘姦、施暴和性虐待的工具,以致於使整個過程充滿欺騙性的審美、精緻及道貌岸然。我想她點出了一個天才的洞見:質疑文學藝術的嚴肅性,揭露高雅外表下帶着柔情面紗的粗鄙與野蠻——所有的藝術形式和表現,“不過為食色性矣!”

她對藝術真與善的質疑,現在看來,更貼近她在質疑人生。人生在她眼裡無疑是虛妄、荒謬及錯亂,而沒有溫情的,即使有,也是溫情面紗下的暴力。

她一再強調書中的痛苦,是真實的,是她切膚的體會。

現在我們知道,她年少時遭補課老師誘姦,並以自己的故事為腳本創作了這個長篇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林奕含家境優渥,是台南知名皮膚科醫生林炳煌的女兒。她繼承了父親聰明的頭腦和醫學方面的天才,以同屆唯一全部滿分的的成績,被甄選進台北醫學大學。

父母對林奕含寄予厚望,一直以她優異的成績引以為豪,然而誰也沒有想到,她的人生之路卻高開低走。醫學院僅僅待了兩周,她就決定休學,固執地重考去了政大中文系。

在學業上她幾乎是個全才,曾獲台灣數學科展第一名,被譽為天才少女。同時從小就很熱愛文學,今年2月出版了長篇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然而在這些光鮮亮麗的“成功”背後,卻是她傷痕累累不得醫治的內心。幼時被誘姦的經歷,成為她一生沒有走出去的陰影,也把她引向了最後自殺的結局。

到底是什麼使她走上了不歸路?


01


親人的大意


林奕含表面上擁有令人艷羨的一切,聰明可人,外表清秀靚麗,有優越的成長環境,愛她的父母和丈夫,如果說這樣一個人生活在痛苦的沼澤里,我想十有八九的人,會覺得她自尋煩惱。

她看上去實在太完美了,以致於周圍的人忽略了她坎坷的內心。

長篇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裡,有這樣一段描寫:

那年的教師節思琪才13歲,這個世界和她原本認識的不一樣。


老師說愛我的方式是將陽具塞進我嘴裡,老師說我是全世界最好的禮物,卻殘忍地撕裂折磨着我的身體。


他選擇硬插進來,而我要為此道歉。


這樣直白不加修飾和掩飾的描寫,其實是這個女孩幼年時的親身經歷。

林奕含曾試探地向媽媽提起性的話題,是因為她想把事情告訴媽媽?還是想從這件事裡得到答案和解脫?她當時的心態我們無從知曉。然而,從媽媽那裡,她沒有得到應有的幫助。

她的描寫也正是她向媽媽求助的情形:

剛剛在飯桌上,思琪用麵包塗奶油的口氣對媽媽說,「我們的家教好像什麼都有,就是沒有性教育」。媽媽詫異地看着她,回答「什麼性教育?性教育是給那些需要性的人」。


這個母親沒有適時幫助孩子,反而告訴女兒,你要做個有自尊心的人 言外之意,提性的話題顯然是”有損自尊“的!


一個如此精緻的小孩是不會說出去的,因為這太髒了。自尊心往往是一根傷人傷己的針,但是在這裡,自尊心會縫起她的嘴。


母親的回答,讓她一無所獲;而更糟糕的是,加重了她的迷茫,把性和髒連在一起,無疑使她覺得自己和老師陷入這種關係,自己是“不潔”的。

她在書中誠實地表達了在被強暴過程中,那些細小的美感,動人語言下的巧言令色,和性與愛的誘惑。在母親的解釋里,這些是應當感到極其羞恥的。

她承認這樣的寫作是屈辱的,也透着小主人公的無能和軟弱。她用最細膩的筆,描繪了一個真實的施害和受害的過程,不是我們想象的暴力與黑白分明,而是曖昧不清、充滿了迷惑。


我們在過分責怪這個母親之前,不妨找找我們文化上的根源。林的母親不是個例,她不是少數人,她不過是一個典型的中國式傳統母親,而且在中國很普遍。

在對她大加批評之前,我們看看自己,看看我們的周圍,家長、老師,和學校。是不是我們都在把性和羞恥鏈接在一起,傳統的荒謬認識是不是根植在我們這些成年人自己的心中。

而恰恰是這種忌諱莫深的避而不提,使孩子在旋渦中陷入茫然無助的境地。

沒人有能傳授自己還沒明白的東西,不能講清楚自己還沒來得及想通的道理;同樣,家長沒有能力在自己尚且殘缺的認知上,給予孩子恰當的幫助。

性教育很重要,如何保護孩子分辨什麼愛,什麼是侵犯,已經是當務之急。學校的性教育如果沒有跟上,父母有必要給孩子補上這一課。當然方式和方法家長需要學習已成熟的教學經驗,並結合自己孩子的具體情況。


02


抑鬱成疾


當林奕含發現,像媽媽這樣最近的親人都不能傾述,而一旦坦白有損自尊,母親很可能惱羞成怒時,她選擇嘗試自己醫治自己。

這個可憐的少女,用斯德哥爾摩症患者的方式催眠自己——“我愛上了老師。” 她想用“自洽”的邏輯,說服自己去相信一個“愛”的謊言,卻掩蓋不住她字裡行間對這個人的恐懼。

與近在咫尺親人的疏離,與這個世界的隔絕,使書中的女孩想辦法找出自己的“錯”,自己的言行和玩笑似乎是”因“,導致了被誘姦的“果”來,這樣就可以解釋所有的發生,可以為可惡的人開脫,強迫自己“愛上”強暴她的人。

這是一個用最輕看自己,最傷害自己的方式,試圖自圓其說,卻把她最後僅有的無辜和尊嚴虜去了。

沒有什麼比這樣無助的文字更能表達她的痛苦和創傷。她一層一層剝開自己,像受傷的小獸獨自舔舐自己的傷口,品嘗她無法消化的滴血的傷痛。

這種努力無疑是無能為力的,在沒有人知情、沒有人理解、沒有人支持和沒有人開解的情況下,她陷入了越來越嚴重的抑鬱當中。

在大學期間,她因為抑鬱症幾度休學,甚至產生幻覺、幻聽、自殘行為,儘管看過心理醫生,然而一直沒有得到治癒。她這樣形容自己:

我是餿掉的柳丁汁和濃湯,我是爬滿蟲卵的玫瑰和百合,我是一個燈火流麗的都市裡明明存在卻沒有人看得到也沒有人需要的北極星。 


極低的自我形象感,充滿了自我存在的無意義感。

甚至就在她自殺前五天,還在自己臉書裡寫下了這樣一句話——我還有人生要活下去啊

而自欺的死胡同,終究沒有逃過死亡的魔爪。



03


外界——真正的兇手


真正殺死林奕含的並不是性侵本身,而是外界舊文化給受害女性身上套的枷鎖和責備,和所謂的“貞潔”比生命更寶貴的舊倫理。

奕含心理上承受的重壓無法由自己化解,又無法從外部得到安慰,相反,舊習俗的殘忍和冷漠,像刀子一樣時時刻刻扎在她的心上。

在林奕含的書中,有這樣的情節:

三個女孩都曾受老師的誘姦或性侵,結果是:
一位被男友嫌棄;
一位嘗試直面抵抗並面對社會,卻落得被訕笑的下場;
還有一位是房思琪,她被不堪與荒謬糾纏,最後終於精神崩潰。


雖然這是小說,但在現實當中,林奕含父母承認,三位女孩被老師性侵,被黑道脅迫拍裸照,這些都能在現實中找到對應的原型。


社會的眼光和輿論,足以殺死一個人。林奕含的重負,很大程度上是外界把所謂的“失貞”看得過於重要,受侵犯的女孩受到周遭的第二次傷害和羞辱。


就連她的精神醫師在這件事上,也有相當程度的誇大。理解體恤病人的共情是必要的,然而把患者狀態描述得驚世駭俗,顯然不是一個心理醫生應有的反應。

她的精神科醫師曾幾度更正過對她病情的診斷:從“你是經歷過越戰的人”,到“你是經歷過集中營的人”,再到“你是經歷過核爆的人”,把性侵害,說得極其嚴重。難怪,林奕含在書中說,“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屠殺,是房思琪式的強暴”。


這個現代的心理醫生,無異於在提醒自己的病人:“你太慘了,是全世界最慘糟糕的經歷”,顯然心理醫生在此事上的處理和治療是失敗的。

無可否認,被性侵不是可以忽略的小事。但是真有那麼可怕嗎?也不一定。

性侵併不代表真如人間災難那樣,具有摧毀人生和意志的殺傷力,關鍵是怎樣正確看待。被性侵的女孩並沒有失去什麼,她們應當了解的是,她們是受害者,她們的委屈被理解,但是同時,她們沒有悲慘到生不如死的境地,這個困境沒有大到不可戰勝,完全是可以走出來的。

畢竟有很多被治癒的例子,儘管其間布滿艱辛。

當“性”只有被看作是大問題甚至是災難時,才成為了問題。現代女性應該看清,它本身不是我們的問題,而是我們需要用更理智的心態看待。

這個世界對性侵的態度,被林含極詳盡地寫在作品裡,又何嘗不是她最心寒的哀鳴?她像一個啼血的杜鵑,用自我催吐的方式寫作,把自己所有內在的痛苦、承受的不公一併傾倒出來,展示自己無法癒合的傷口。

林奕含說:“有些讀者覺得讀不下去,太苦了,那你們真是很幸運,畢竟你們不看就好了,而這是我的生活,我還需要活下去。”


04


最後的嘗試


最暢快淋漓的傾吐莫過於把心事化成文字。我們不知道林奕含當初毅然決然重考換文學專業,是不是定意要在將來把自己的經歷寫出來。

她最終拿起了筆,把這個夢靨寫成了故事,用一種隱蔽的方式,把那個心靈備受煎熬的女孩,一筆一筆勾畫了出來。

然而這個過程,並沒有釋放她,沒有幫助她從痛苦走出來,反而加重了她的病情。

“奇怪的是,沒有人要聽我講內心那個很龐大的騷亂、創傷、痛苦。沒有人知道我害怕睡覺、害怕晚上,害怕陽光、害怕月亮。”

她的孤獨感在書寫中被顯化,有叫人不忍直視的悲愴。

她承認寫小說帶着一種“惡意”,想要他人也同樣痛苦,同時她自己沉溺在對那些傷痛細節的不斷“工筆描繪”之中。


她像一個可憐的小動物,因為受傷和害怕,試圖用並不尖利的牙齒去咬咬別人,搞搞惡作劇。而自己終究無法解脫。


在她的世界,她無法化解,更不要說“和解”和“原諒”。希求一個心靈傷害如此之深的人去原諒,是幾近不可能的。他們的絕望恰恰在於自己無法原諒。

可是她為什麼會提“原諒”這個詞呢?因為人本身的善意知道,原諒別人可以治癒自己的創傷,所以在潛意識裡有這樣的想法一閃而過。

當你在閱讀中遇到痛苦或不舒服,我希望你不要認為「幸好是一本小說」而放下它,我希望你與思琪同情共感。


我原諒他(這位老師),是為了讓自己活下去;你們不能原諒他,是為了讓更多的女孩活下去。

她一直試圖原諒,然而一直沒能做到。作為一個基督徒,我看過在不能之事上的原諒,看過被謀殺者的家屬原諒罪犯,這在承受救恩的人的身上,成為現實。


人生,沒有如果。

如果林姑娘曾嘗過主恩的滋味,將有可能原諒,多少心理醫師不能治癒的創傷和抑鬱,在神的無條件的愛里得到了醫治。

對於如花的生命,我們惋惜的同時,我願意傳達一個信息,當親人不能傾述,當朋友無法幫助,當我們的醫生也無能為力時,試着到主耶穌面前,那裡曾有億萬的靈魂得醫治,無數的心靈得到安慰,使憂傷的人重拾生活的信心、重獲喜樂。

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不能言傳的悲傷與傷害,而我知道,祂是醫治。


05


終了


林奕含在最後的時候,都在努力“活下去”。

甚至在自己的婚禮上,女人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刻,她用長達20多分鐘的致詞,以抑鬱症患者的身份,描述多年來自己飽受心理疾病糾纏的歷程。

林奕含在婚禮上說,希望自己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新人”。


傾吐多年淤積在心的,何嘗不是一種自救。

她一直在試圖解答,一直在尋找答案,一直在努力更新自己。然而,這樣一個堅強的女孩,在度過苦樂摻半的26年後,還是走了。

可以說她的後13年是在絕望的掙扎中度過,這個世界的所有美好,她自身的所有優秀和美貌,在她那裡都與她無關。生命如此美好,卻沒能在她身上開出幸福的花季,在這個春天裡,我們永遠地失去了她。願這個無辜的女孩在天堂得安息。

也誠願世間的人,無論在何種境地,何等不堪的苦難中,找到隨時的幫助,走出屬於自己的人生。

祝福所有人。

像風一樣自由,像花一樣開放


© Copyright 小依原創作品 | 盡情分享和轉發 |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6: 塑料瓶底部標識的數字意味着什麼?
2015: 用這些東西洗碗竟然洗的更乾淨還更省水
2015: 身體自帶的八大“治病”能力 你絕對想
2014: 養生:五臟"掃毒"飲食攻略
2014: 《健康之路》 20140519 牙口好 福到老
2013: 多美滋、雀巢能恩十六個常見損害嬰兒健
2012: 教你如何挑選健康枕頭及注意事項
2012: 另類廚房--多莓CHIA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