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Yiyi11
萬維讀者網 > 健康生活 > 帖子
夏天養生不宜用中藥嗎 專家:祛濕需及時
送交者: duziteng 2017年07月09日23:00:19 於 [健康生活] 發送悄悄話

  在人們的印象中,夏天最好別用中藥,其實不盡然。最近在搶救室接診多起心臟病突發或者腦中風頻發的患者,讓我覺得有必要對此作中醫解讀,方便大家儘早防病治病。

夏天養生不宜用中藥嗎?專家:祛濕需及時 

  關於夏天養生的一大誤區就是有人覺得天氣炎熱氣溫高,誤認為人體陽氣也盛,自然容易揮霍浪費自身“陽氣”,如貪食冷飲,空調勁吹以及夜裡開窗等,殊不知夏天出汗,氣隨液脫,陽氣外浮,容易導致內虛,這是夏天發病的核心所在,所以中醫養生強調“春夏養陽”,同時也是“冬吃蘿蔔夏吃薑”,即氣溫炎熱還要吃溫性的姜的道理。如果違反了它,則易損傷心氣。

  祛濕補中需及時

  夏季陽氣外浮,中焦內虛,常導致夏天中焦胃腸病頻發,最近社區出診時就發現以腹脹滿或兒童積滯就診的病人居多。另外因為夏氣疏泄,毛孔張開的特點,夏季晚上睡覺開窗,人容易因為晝夜溫差大而出現受涼凍着的陰暑證。

  夏季暑濕重,讓夏天發病變得更加的複雜多樣。濕氣並非南方專屬,在北方因為飲食結構及生活方式改變導致內濕重的人也越來越多,會出現脖頸僵硬,關節屈伸不利;胸悶咳嗽;腹脹納呆;便黏濕疹;而水濕泛濫,溢於皮膚則發為水腫。判斷濕氣的一大關鍵就是看舌苔是否厚膩。化濕須及時,如果錯過長夏的當季,則容易變生各種雜病。所以前人有治暑必兼治濕的說法。

  秋冬慢病宜夏治

  中醫講“冬病”,多與寒邪為患、人體陽氣不足有關,患者多有宿疾,包括老慢支、類風濕、鼻炎、小兒易感體質等。人的陽氣在冬季是一年中最弱的,冬病患者本身體質偏虛寒,再加上冬天寒冷,兩寒夾擊。所以在冬天治寒病,就像是雨天晾衣服,很難曬乾。到了盛夏,人體陽氣會達到一年中的高點,外界暑熱驕陽,這時躲在體內的寒邪、痰濕,也就是病根,最易被趕出來。倘若不在夏日祛除積寒,等到秋風一起,外寒復來的時候,就又會內外交困了。夏季天陽足,能夠以最小的成本補充人體之陽氣,這樣儲備充足的陽氣,就可在秋冬季預防各種多發疾病。

  對於“冬病夏治”,“三伏貼”就是最有效的療法之一,對老慢支、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等秋冬天易發作的宿疾,在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以辛溫祛寒藥物貼在背部不同穴位治療,可以減輕冬季哮喘發作的症狀。三伏貼不僅對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鼻炎、過敏性鼻炎、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等肺系疾病有顯著療效,同時對慢性胃腸炎、虛寒性潰瘍胃痛病、腸動力減弱的胃脹病等消化系統疾病,及頸肩腰痛、慢性四肢關節疼痛等骨關節疾病以及宮寒引起的痛經等婦科病以及小孩脾虛疳積、易感綜合徵都有效果。

  夏季心臟病也高發

  最近接診的幾位夏日心臟病的患者,一位心臟症狀出現後忍了兩天,最後因為心臟衰竭搶救無效死亡,年僅42歲;還有一位70多歲老爺子,胸悶痛反覆發作一天,每次都在飽餐後加重,當日晚上七點多晚飯後再次加重,實在扛不住了來院查心電圖提示廣泛心梗,緊急上台終因年歲大過了時間窗而未能搶救過來。近期,媒體上報道一位送餐小哥醫院送完餐後,突然心臟劇痛倒地,所幸外賣小哥送餐地點是醫院,經過聯合搶救,小哥脫離危險;而幸運的是另一個早搏患者,她很重視自己的健康,有點症狀就來就診,堅持用中藥調理,患者反饋心不慌胸不悶,整個人氣色精神狀態也大為好轉。

  有人問夏天為什麼心臟病也高發多見?按照中醫理論講:夏屬南方,主心主火。夏不同於秋冬的心臟病發作,寒冬臘月心臟病多因“寒”而出現血管收縮引起,這個好理解也容易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但是夏按中醫講其所主髒為“心”,所以夏也容易出現心臟病這點極可能被忽視,目前從發病特徵上觀察夏季心臟病多因“痰作祟”居多。

  氣溫的波動對心血管有很大影響,夏季隨着氣溫的升高,人們出汗增多,血液濃縮,血黏度增高,從而容易形成血栓,誘發心梗,導致猝死。中醫認為,心與夏氣相通應,心的陽氣在夏季最為旺盛,容易產生心火,更容易出汗,如果不注意保養的話,心陰受損,就會導致心悸、失眠、胸痛等症狀。故中醫有春養肝、夏療心的說法。

  夏季當令,尤其有心臟病家族史的老年人或者中青年男性偏胖的更需要注意,夏季也會出現心臟病以及腦血管疾病,這點務必別忽視,夏天心臟病發作多與痰蒙心竅,心氣渙散或氣滯血瘀有關。

  舌象變化是“晴雨表”

  中醫認為“心開竅於舌”,心臟的情況可以從舌的色澤及形態表現出來,如心臟功能正常,舌紅潤柔軟,運動靈活,味覺靈敏;心臟氣血不足,則舌質淡白,舌體胖嫩;心有瘀血,則舌呈暗紫色,重者有瘀斑,舌下青筋還會出現怒張;心火上炎,則舌尖紅或生瘡。心臟病發作早期跡象包括:胸悶壓榨,或胸痛放射,伴有出汗恐懼,而舌苔多厚膩或舌下有青筋,有此類表現要及時就診。

  對於夏季多發疾病,常用方子包括生脈飲,用西洋參、五味子、麥冬等煮水後代茶飲,用於治療氣虛津虧或熱病傷津所致疾病,具有清涼退火、生津補氣、消除疲勞的功效。其中,西洋參能益氣養陰,麥冬可養陰清熱,五味子為斂汗生津,後兩味起輔助作用,三藥合用,一補,一清,一斂,共同發揮益氣生津、斂陰止汗的作用。對於有症狀者建議還是應該及時就診才不致貽誤病情。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6: 范兒1211—中醫【把脈】4:恆心與自律
2016: 5件事讓你早衰20年
2015: 15個起反作用的健身動作,望周知!
2015: 皮膚症狀可看出高血脂 5種徵兆要定期查
2014: 警惕:經常單獨吃飯的人容易生病
2014: 《中華醫藥》 20140709 骨動健康
2013: 吃六種食物讓你不節食也能瘦
2013: 馬桶不通/洗廚窗/ 洗羊毛衣/ 洗菜板等
2012: 這7類人群不宜喝酒
2012: 每天按摩10分鐘 去除小腹贅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