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无极
万维读者网 > 史地人物 > 跟帖
[辟谣] Mandarin 与 满族之间并不存在任何&#
送交者: _5000 2014月11月21日07:57:47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回  答: 5000至今是谣遍天下无敌手,不想碰上了满大人J66 于 2014-11-21 06:07:33
[辟谣] Mandarin 与  满族之间并不存在任何关系



先说结论∶Mandarin这个英文单词最早是从葡萄牙文(Mandarim)一词发展而来的。而Mandarim是从葡萄牙文的动词mandar来的,意思是指挥、管理。 Mandarin来源与我国的少数民族满族之间并不存在任何关系。某些人关于Mandarin是英语从“满大人”甚至“满鞑音”音译来的说法是毫无理由,也完全没有根的。 笔者近期见到一考订“Mandarim”源流文 。阅后发觉,这是一个西方学界早有定论的议题。19世纪末已解决的问题,百年后重提,而且对国际学界的以往研究似乎懵然无知,以为新见,着实令人 诧。爰作此篇,以就正之。 《利玛窦“中国传教史”译本的一些问题考辩》一文认为“曼达林(mandarin)的源流”如下∶ “┅┅今查《全集》说∶‘政府的官员,以及武官,中国人称之为‘官府’,意思是主事者;为了表示尊敬,便称之为‘老爷’或‘老爹’。西方人所用的名称mandarino,是从葡萄牙文之动词mandar来的,意思是指挥、管理。’ 《札记》则说∶‘所有的军职或文职大臣都称官府(Quon-fu),意思是司令官或主管,虽然他们的尊称或非官方称呼是老爷(Lau-ye或Lau-sie),意思是指主人或父亲。葡萄牙人称中国官员为Mandarin,可能是由Mandando或Mando Mandare而来,即指挥或命令,现在欧洲都知道中国官吏的这个头衔。’ 由此可知,英文的mandarin及意大利文的mandarino 来源于葡文的mandarim,而mandarim则由葡文mandar(命令)、mando(权力、命令、军权、裁决)等派生出来的。早在明朝,最早和中国官方打交道的欧洲人—葡萄牙人就已用此词来指称中国官员,至于后来欧洲各国人用mandarino或mandarin来指称明朝官员甚至满清官员以及与满清官员有关的语言等等,应是在前引利玛窦的《全集》之文的影响下才普遍流行的。”   作者于文首声明道∶“本文主要是用考证学的方法,根史实及利氏意大利文本的《Della Entrata della Compagnia di Giesu e Christianit a nella Cina (论耶稣会及***进入中国)》(见德礼贤神父Pasquale M. D' Elia 校注并改名的《***中国开教史(Storia dell' Introduzione del Cristianismo in Cina)》,Roma-La Libreria Dello Stato,1942.下简称《意本》)把被汉文本误译的内容加以辨正。”   谭世寳称,曾承澳门耶稣会会长吕硕基神甫提供利玛窦《中国传教史》的意大利文本参考并予指教。可以相信,他使用过意大利文本,因而我们从德礼贤神甫所校注的意大利本的原文开始分析∶ “政府的官员和武官均被称呼为官府[quonfu],义即主事者[presidente] 6),出于尊称,呼他们为老爷[laoie]或老爹[laotie],义即父亲大人。葡萄牙人从‘命令[commandare]’用起,一直称呼他们为mandarini 7),这个名字由他们传入我国。 6) 相当于我们的官员[funzionario]一词。 7) 因此利玛窦认为«mandarino»一字来自葡语«mandar»,义即命令[comandare]. 参见《耶稣会历史丛书》之《沙勿略文辑》,第1卷,第170页。但达尔加多(DALGADO,第2卷,第20-22页)却不赞成这一词源,认为它来自梵语和neo-arica 的mantrin (此处梵语原文见德礼贤注释《利玛窦全集》(意大利语本),第1 卷,第56页),进入的途径是马来语mantari,义即参议或大臣。«mandarino»一词至少从1514年开始使用。”   刘译∶“政府的官员,以及武官,中国人称之为‘官府’,意思是主事者;为了表示尊敬,便称之为‘老爷’或‘老爹’。西方人所用的名称mandarino,是从葡萄牙文之动词mandar来的,意思是指挥、管理。” 译者刘俊余声明∶“本中文本即是根德礼贤之版本,并参考英文本翻译的。卷一及卷三之按语也是取德礼贤神父之注释,是笔者所译。卷二,卷四及卷五的译者是王玉川教授。”   稍微比较一下,读者不难发现刘译与原文相差甚远。实在难以想象是如何“根德礼贤之版本,并参考英文本翻译的”。 令人 诧的是,在利玛窦的原文中并无mandarino和mandar之类的字眼。完全系译者擅加! 谭世寳在参阅利玛窦原文后,并未发现这些问题,遑论“把被汉文本误译的内容加以辨正。”仍旧袭用刘译,且根本未看懂脚注7)的解释,于是出现了一场罕见的以讹传讹。 的确,利玛窦有“mandarim”来自葡语动词mandar之说,但在国际学界众所周知,此说早已被淘汰百年有余了。 德礼贤不知有比达尔加多的《葡亚词汇》更早的研究专著。 初版于1886年,而且常用的工具书《Hobson-Jobson∶ A glossary of colloquial Anglo-Indian words and phrases,and of kindred terms,etymological,historical,geographical and discursive》告诉我们∶   “MANDARIN ˉ葡萄牙文单词∶Mandarij,Mandarim。魏持沃德(Wedgwood)解释该词并探源如下∶‘中国官员,由葡萄牙人首次让我们认识此词。如同印度的种姓制度(caste)一样,此词被误认为当地词汇。源自葡萄牙语‘mandar’,义即掌权、命令、统治等。’ T. 海德 (T. Hyde) 在下有同语(jj意思是海德在下面有同样的解释)。纵使是葡萄牙人让我们首次认识此词,这是个由来已久、常犯的错误。Mandarij一词如何从mandar那里演变而来?葡萄牙人可能用mandador等词来形容东方的官员,如前条目(参见MANDADORE条)所示,他们确实在某些情况下曾运用该词。然而,跟mandarin的假设辞源manda并行的是英国旅行者在造访中国或者远东其它国家的时候,应已创造了一个用来称呼所经国家的官员的头衔。这个头衔是‘order’的一种新的和不太正常的演变,叫orderumbos。 事实上,本词是印地语(来自梵语)mantri的讹略,意为‘参议、大臣’,也是***教前印度的一个古老本地词汇。该词曾被借用,特别是在印度支那多国,尤其是马来人中传播。他们习惯上以该词来称呼公职官员的最高级别(参见葛罗福(Crawfurd)所编《马来语字典》的有关词条[克林科特(Klinkert)将其写作manteri,口语作mentri])。然而,葛罗福(Crawfurd)却奇怪地认为这个词的现解同葡萄牙语(参见《印度洋群岛学报》,第4期,第189页)。[克林科特(Klinkert)采源自梵语说。]毫无疑问,本能上的意义推断有可能把mantri曲解成类似mandar的词语。马斯顿(Marsden)更把此词进一步曲解为‘比苏丹(Sultan)下一级的官员叫Mantree,为中国人中尊称Mandarin一词的讹略。’(《苏门答腊史》,第2版,第285页)日特(Ritter)由于受A. W. 施尼格尔 (AW Schlegel) 的影响,亦采mandar词源说,把该词的真正词源记录在《中日注释及问答》,第3章,第12页并由其中一人编入1872年9月的《航道志》(Ocean Highways)第186页。以下的几个引文会展示出,该头衔起初的用法根本与中国无关,而是用在马来语国家和印度大陆指称官员。我们可以补充一点,就是mantri (参见MUNTREE条)在孟加拉国东部边境较开化的希尔族群 (Hill Races) 中间仍然流行着,用作称呼首领以下的小官。”   19世纪的英语,除了使用从葡语mandarim演变过来的mandarin这一形式外,也使用梵文Mantri的英语拼写法“MUNTREE”∶ “MUNTREE ˉ 名词。梵文 Mantri。大臣或高官。该词特别在古印度邦和从印度接受古代文明的印度支那和马来国家中流行。葡萄牙人把这个词变作了mandarin(参见该条)。”   根《Hobson-Jobson》的引文,在约公元400年已出现了“mantrins”的记载 。当时,葡萄牙还未建国,葡萄牙人千年后才东来。显而易见,“mandarim”绝不可能来自葡语的动词“mandar”,其真正的源流是梵语—马来语。 谭文接着说∶“顺便补充—点,约在1515年由托梅.皮雷斯撰写的《东方概要》(SUMA ORlENTAL)已用Mandarin来指称明朝的中央政府大臣。有译者认为∶‘托梅.皮雷斯看来是第一个使用‘Mandarin’来称呼中国官员的葡萄牙人。Mandarin一词源于马六甲。’ 。笔者认为,是否第一个使用Mandarin的人是很难断定的,比较稳妥的说法应是∶在目前所见文献中,是皮雷斯的这份手稿首先用了Mandarin一词来指称中国的官员。至于说Mandarin一词源于马六甲,则不知其根何在,因为如上所述Mandarin显然是出自葡国人的葡文词 ,最初专门用以指称中国的官员,所以我们否定此词是源于马六甲。撰于明丌历初的《暹罗馆译语.人物门》‘臣’的暹汉对音为‘满朵礼’,显然是‘蛮的哩’的异写。笔者认为,暹逻语此词也应是来自葡语的。”   对于上述问题,前引《Hobson-Jobson》已经有了明确的论述。我们再来看葡萄牙学者的观点。德礼贤前引达尔加多的《葡亚词汇》解释道∶ “MANDARIM 远东,尤其是中国的法官、高级官员。本词从葡萄牙语进入欧洲其它语言。不是汉语词,也不是像某些东方学家猜测的那样在辞源上与葡语动词mandar有关。是梵语及新亚利安(neo-arico)语mantarī的讹略形式(参议,大臣),其辞源是马来语mǎntǎri。t变为d可能是受mandar的影响。我们的作家不用该词指印度的大臣,而是称马来西亚、中国和安南的官员。”   从已知文献来看,该词在葡语中最早出现于1514年布力托( Rui de Brito)报告被葡萄牙人驱逐的马六甲王困境的一函中∶“马六甲以前的国王莫哈默德(Mafamede)在宾坦,苟延残喘,手下无几,只有数字大臣(mandarins)。”   从1886年《Hobson-Jobson》初版后,葡萄牙学界便接受了这一说法。一位葡萄牙作家于1898年作了如下说明∶“我们以这个印度名称来称呼中国官员。如今通常叫mandarins。其遥远的辞源是梵语mantarin,意为‘参议’。”   可见,“有译者认为∶┅┅Mandarin一词源于马六甲。”确有实,只是批评者不知究竟罢了。而且一般的葡语语言字典也注明它来自马来语。 《英华大词典》将mandarin定义为“(中国满清的)官吏。” 《新英汉字典》的解释如下∶“n.[史] (中国满清九品及九品以上的)官员”。   近期出版的两部葡汉词典亦持同说。 《简明葡汉词典》∶“—m.1(中国满清的)官吏,官员.”   《葡汉词典》∶“—s.m.1(中国满清的)官吏,官员。”   笔者查阅了几乎所有的主要葡语语言词典,包括2001年出版的最新的里斯本科学院编写的《当代葡萄牙语词典》,均未见有“满清的”这一定语。 那厶两部新近的葡汉字典为何会有此解释呢?大概是受英语的影响。 在澳门于1971年出版的《葡中字典》中,我们可以看到∶“MANDARIM,s. m. 满清一品至九品官吏,中国官话,中国国语。”   限于20世纪70年代澳门的学术水平,这本字典不是从葡语直接而来的葡中字典。作者在前言中声明说,主要采用的是费雷拉(Julio Albino Ferreira)神甫的葡英字典和上海商务出版的《综合英汉大辞典(A Comprehensive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同时参考了《葡语实用插图字典(Dicionario Pratico Ilustrado)》及《麦修氏汉英词典(A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等字典。因此,可以判断,“满清一品至九品官吏”的定义系照抄自英语,而这又可能是两部《葡汉词典》的张本。 现知最早的《《葡汉辞典》中有关Mandarim的词条如下∶ “Mandarim 官府 老爹 老爷 Mandarim darmada 武官 Mandarim de letras 文官”   “fallar mandarin cuo cua—zinyin 官话—正音”   英国与中国的接触较晚,主要是在满清,因此将mandarim定义为“(中国满清的)官吏。”实际上,无论是葡语的mandarim还是英语的mandarin的基本词义是参议、大臣,不局限于满清。 由于该词涉及中外文化交流史,而错误的英语定义流传甚广,甚至影响了所有西方语言中源自葡语mandarim的解释,故有必要纠正之,不能让此种由于学术信息迟闭而造成的无根游谈若流传到国际学界,贻笑大方。 从《暹罗馆译语.人物门》中的“满朵礼”和《澳门纪略》中的“蛮的哩”的结尾音节来看,没有与葡语“mandarim”中鼻音“im”对应的音节,反而明显是“梵语及新亚利安(neo-arico)语mantarī”或“马来语mǎntǎri”的汉语音译。早期葡语也有无鼻音的“Mandarij”这一形式。由于澳门土语受到了马来语的重大影响,“蛮的哩”可能表达了“mantarī”,“mǎntǎri”或“Mandarij”的音值。 现在许多商业名称中,喜欢使用英语mandarin一词,但因不知其来龙去脉,多数译法不甚贴切,如Mandarin Hotel Yokohama被译为横滨曼达林大酒店,慕尼黑的 Mandarin Oriental 作曼达林东方酒店。由于一般字典给mandarin的定义是“(中国满清的)官吏”,但最早涉及的却是明朝的情形,译家觉得不妥,遂采音译。译得比较贴切的是澳门的“Mandarim Oriental,东方文华”。从中国传统的文官制度而言,将Mandarin译为文华颇为传神。 谭文 人之语不仅上述。“虽然关于‘China’等在汉文的来源字及本义,前人有很多异说,但是唯独没有提及‘晋’。” 笔者所知,生活于明末清初的葡萄牙耶稣会会士安文思早有此说。“Chin(晋)这一名称似乎是印度人因为耶稣基督前169年统治过的Chin(晋)家族的关系而对China的称呼,而我认为,更可以相信的是来自耶稣基督前246年统治过的Cin(秦)家族。其首领为全中国第一个领主。其中包括 孟加拉国不远的云南。” 登载安文思此说的书籍写于1668年,其作者大概可以算是“前人”吧?而且此书不是甚厶难觅之籍,近有澳门基金会及教育暨青年司1997年的重印本。 早在明朝,最早和中国官方打交道的欧洲人—葡萄牙人就已用此词来指称中国官员,至于后来欧洲各国人用mandarino或mandarin来指称明朝官员甚至满清官员以及与满清官员有关的语言等等,应是在前引利玛窦的《全集》之文的影响下才普遍流行的。 mandarin的来源需要特别指出的是∶Mandarin这个英文单词最早是从葡萄牙文(Mandarim)一词发展而来的。而Mandarim是从葡萄牙文的动词mandar来的,意思是指挥、管理。 葡萄牙文的Mandarim是从马来文(马来语∶Mantari)发展而来来的,马来文又是从印地文(印度北部用语)借来的,印地文又是从梵文借来的。最早,梵文的这个字是会思考的人的意思。在英文里,成了中国所有入流的官员的统称。入流指的是从一品到九品的官员。 后来,Mandarin成了所有亚洲国家官员的名称。牛津字典解释【Mandarin】是从“满大人”三个字的音译成的,牛津字典的这种说法相当可笑,因为,这个词最早来自梵文。而且在明朝时期的西方传教士利玛窦就对这个词进行了考证,认为其来自葡萄牙语。(参见《耶稣会历史丛书》之《沙勿略文辑》,第1卷,第170页。) 总之从明朝起西方人便称呼中国官员为Mandarim,这个词到了英文中便成了Mandarin。 再后来,1727年,雍正六年,英国人开始把「官话」,官员在庙堂上说的话(普通话的前身),翻成了Mandarin,所以,英文里面,Mandarin当成中国或是亚洲官员的时候第一个字母用小写mandarim。意思是“官话”或是“普通话”的时候,是语言的名称,第一个字母要大写Mandarin。 Mandarin与Chinese的区别在于,Chinese指的是所有的中国语言,包含各种方言,同时也包括了中国的文字,Mandarin则只说用国语发音的语言。 综上述,某些人关于Mandarin是英语从“满大人”甚至“满鞑音”音译来的说法是毫无理由,也完全没有根的。 Mandarin来源与我国的少数民族满族之间并不存在任何关系。




本文来自羊城网(http://www.gznf.net),转载时请保留以下链接地址∶http://www.gznf.net/thread-542393-1-1.html
0%(0)
0%(0)
  «mandarino»一词至少从1514年开始使用。 /无内容 - _5000 11/21/14 (258)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3: 拒按手印:黄兴与孙中山分道扬镳
2013: BBC:谷歌总裁:十年内将战胜网络审查
2012: 刀尔登:鲋人
2011: 金边开审红色高棉领导人
2011: 一定要看的视频:关于美国经济
2010: 《江泽民其人》大结局:黄山老僧细说因
2010: 二野: 读《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的感想
2009: “焚书坑儒”的历史背景
2009: 毛主席谈王明:用钱买不到的教授, 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