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无极
万维读者网 > 史地人物 > 帖子
三个改变了历史走向的小人物,然后突然消失了?
送交者: duziteng 2016年12月02日02:30:02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在重要历史事件中出现的那些,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人,都是名人吗?那他们都有名字吗?


在最普及的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里,就有有名无姓的貂蝉,有姓无名的乔国老和大小乔,无名无姓的督邮。


这个督邮,就是被张飞绑到柱子上用鞭子抽的那个领导,这里称呼的就是他的官名而不是人名。


下面这三位历史人物,在正儿八经的史书里面是有记载的。不过,令人遗憾的是,他们没有被历史记下名姓,只剩下了一个职业称谓!  


第一个人物,一语惊醒梦中人的老樵夫。


公元前301年,齐、韩、魏三国联军入侵楚国。双方军队在沘水(bǐ)两岸扎营,楚军凭河死守。联军因为不知道河水的深浅,一直无法渡河,战争相持了有六个多月。两军僵持时,据说联军中有人听到山上传来一个樵夫看笑话般的吟唱,赶紧去请教。老樵夫很爽快地告诉他们,凡是没有楚军守卫的地方水就非常深,要是有楚军守卫的地方水一定非常浅。一语道出天机,一言攻破天险。醒悟过来的联军,趋着夜色强攻,楚军遭受重创。这次战役因双方都在河边的沙滩上扎营列阵,史称其为“垂沙之战”。


第二个人物,化解齐国内部危机的采珠人。


大摆火牛阵的田单,因功高盖主,引起了以齐襄王为首的一些人的不舒服。一天,齐襄王在宫内自言自语的时候,无意间说出了心里话:“田单无所不用其极的收买人心,目的就是要图谋他的王位,不早一点防范,恐怕就要来不及了。”


话说出口后,他就后悔了,这时的历史记载出现的差异,有的说是在宫中,他身边当时有一个侍从,人称采珠人,他担心采珠人是田单安插在自己身边的心腹;有的说是在野外,看到山下有个人在串珠,就把他叫过来问听到他的说话没?采珠人出奇大胆的回答他,什么都听到了。


齐襄王试探性的又问采珠人,既然你什么都听到了,你认为我应该怎么做?采珠人告诉齐襄王,要顺水推舟化解困难,一方面,要大张旗鼓的嘉奖田单,让人们认为田单做好事,那是因为齐王教导的好,他是在替齐王做好事;另一方面,大张旗鼓的惩处那些进谗中伤的人,证明齐王与田单的和睦,人们就会将对田单的感恩戴德转移到齐王身上。


齐襄王不仅听从的建议,还将表彰和赈济工作向前推进了一步。《战国策》载,齐国百姓都说:“田单之爱人,乃王之教泽也!”  


第三个人物,片言竟使被俘赵王归的厮养人。


公元前209年,秦末农民起义军将领武臣自立为赵王后,拒绝接受陈胜节制,开始与当时的燕军争地盘。


喜剧性的是这个赵王武臣在外出时,竟然被燕军俘获。燕军想拿他胁迫赵军割让土地,赵军拒绝,官方正式谈判陷入了僵局。


这时候,赵军中的一个厮养卒跑到燕将那里,给他分析了一通赵军内部形势,说:“被你们抓住的这个赵王根本不值钱,他被抓后最高兴的是张耳、陈馀,他们俩才是赵军中真正的老大。他们俩人早都想称王了,只是因为时机不成熟。现在赵地已经降服,他们明着好像是想要回赵王,实际是想借你们的手杀了赵王后能自立为王,然后再打着给赵王复仇的旗号来攻燕,燕国很快就会灭亡了。”


燕将信服,于是释放了赵王武臣。  


这几个人在历史中是不是真的存在,是确实没有呢还是当事人们不愿意要这份功劳?


这些事件中,为什么没有出现谋臣辩士的身影,而要用老樵夫、采珠人、伙夫来指点迷津、智言劝谏、只身求俘?


如果说他们真的是很无意的做出这些事情,那事情的结果确实无法让人想像,他们出现在了应该出现的场合,随后也像风一样的消失了,为什么就没有了后续的故事呢?


这么普通的身份,为什么就没有人来冒领他们的功劳……确实值得斟酌推敲。


  

1.这三个人的身份有可能是真实的。


山外有山,人上有人。他们可能是一些普通人,但绝不是一个凡人。从外在的身份上确实不能直接地看出个人的真实才智,谁都会有走背运的时候,绝大多数的能人异士开始时也都不是声位显赫。  


从老樵夫来讲,他可能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樵夫,对当地的地形地貌情况很熟悉,尤其是对沘水的深浅位置很熟悉,是一个爱看热闹、爱说闲话、爱惹是非之人,一方面可能是无意识的戏说讥笑,无意中指点了联军;另一方面,可能就是故意的为了获得利益,在重金厚礼引诱之下,说出了这个情况。  


从采珠人来讲,他肯定不是普通的采珠人,否则怎么能近得了齐襄王身,退一万步来讲,如果真的是普通的采珠人,那这个没有一点城府和政治敏锐性的齐襄王确实也太亲民了吧,不知道他到底想干什么,难道要拿上大喇叭,在胸口的白T恤上喷上类似于“田单,老子不怕你夺权”样的图案、字母或文字,在全国搞宣示性的巡游吗?  


从厮养卒来讲,他的身份还是信赖的,能人不能及时被当做能人用的事情经常在发生,韩信不也曾经当过执戟郎,薛仁贵也当过伙头军,战神白起也是从大头兵一步步干起来的,这个伙夫他抓住了时机,通过毛遂自荐方式,让自己成就了一番功业。  


2.这三个人的出现又很值得怀疑。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从老樵夫来看,为什么这次两军对阵,没有显现多少机谋,就是在那一块硬拼硬打,争勇斗狠?看到的血流成河,看到的是浮尸漂橹。能看出两军对阵之焦点所在,应该不是平常人,因为这种交战的地方,平常躲还来不及呢,怎么还会去主动的凑上去看热闹,如果不是这两支军队太有绅士和职业精神,那解释就只能说明老樵夫就是一位隐士类的世外高人,借樵夫的身份,来为联军指点迷津,如《西游记》中吟唱指点孙悟空到达灵台方寸山的樵夫,既解决了问题,又保护了自己。  


从采珠人来看,他可能就是一个托,或许是某位大臣或谋士教人装扮的,或许是从众多采珠人中精心挑选政审过的一个人。如果真是很随意出现在齐襄王身边的一个采珠人,那这种情况,确实让现代的人无法想像齐襄王的安危到底能不能保障,那历史中对齐襄王最后聪明仁慈的表现记载,肯定就是被美化和修改过的,他或许就是一个傀儡君王,他不这样做还能怎么样?  


从厮养卒来看,他就是张耳和陈馀派去的以非官方名义表示官方意思的代表,这个厮养卒的水平不需要有多高,对形势不需要有多清,只要他能表达清楚意思就行,他仅仅就是是给燕军下最后通牒的人。看看武臣这个赵王之后的情况就很清楚了,第二年武臣就被部下李良杀了,之后张陈二人反目,紧跟着陈余拥立赵歇为赵王,再后来韩信杀陈赵,张耳被刘邦封为赵王。  


3.这三个人也不能排除被杜撰出来的可能。


有时有些话当事人自己是不能明说的,可他又很想让人知道,那就得找借口,就得借别人之口来说出自己的心事。这种情况对于我们这些平常人来讲,当被别人问得哑口无言时,当实在找不出托词时,当自己对自己发表的意见实在不好说是自己说的时,当自己想为说这话的人打掩护时,就会很自然地说,有人说什么什么,那谁谁说什么什么,而这个有人、谁谁到底是谁,对方肯定是问不出来的。当局者未必迷,旁观者也未必清。如果说这些人不是主动隐世弃功的高人,不是那些很幸运的智者,那他们就可能是这段史实的记载者或传说者们,为了掩盖某种事实、推脱某种责任、出于某种动机、逃避某种不好的名声,从而给事件中杜撰了这些个原本就不存在的人物,更是假借无名无姓的樵夫、伙夫、采珠人,隐瞒了出谋划策的当事人。因为,他们还是留下了一些能引起人们疑心的蛛丝马迹!  


不管怎么说,在浩如烟海的史书记载中,像他们这样的人物虽然很少,但毕竟还是出现了,所以显得特别的稀缺,也给我们提供了可以自由遐想的空间。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5: 朝鲜战争中真实的土耳其旅,被志愿军誉
2015: 台湾院士陈永发:国军并未抗战,共军才
2014: 习大大王岐山论女官员通奸
2014: 细数世界八大女间谍:曾迷倒爱因斯坦
2013: [职场] 记一件难忘的事
2013: 日本帝国海军最后的大将
2012: 李扬:改变历史,谈何容易
2011: 美国的今后四年,将是极右势力的大规模
2011: 这个史地坛真的让CCPlie给搅了,建议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