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无极
万维读者网 > 史地人物 > 帖子
一妻九妾子孙多,乱吃补药信风水——中国男人袁世凯(转)
送交者: 三大法师 2017年03月22日19:48:21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浪子习武变跛足

袁世凯1859年出生在河南陈州府项城县袁寨的一个地主家庭。他的祖父袁澎三和父亲袁保中是地方士绅,从叔祖父袁甲三则是淮军大头目,在“剿捻”时立过军功。袁世凯出生当天,正好袁甲三的家信寄到项城,称与捻军作战得胜。于是袁世凯的父亲按照“保世克家”的谱名字辈,为他取名为“世凯”。

袁世凯共有同父兄弟姐妹九人,除了排行第二的袁世敦是嫡出外,其余兄弟五人、姐妹三人都是庶出。袁世凯的生母是侧妾刘氏,他生下来后母亲奶水不足,而叔父袁保庆的儿子未足月即夭折,于是把年幼的袁世凯抱来哺育。袁保庆的妻妾后来再未生子,于是将袁世凯正式过继来做嗣子。


袁世凯与生母刘氏袁世凯与生母刘氏


袁世凯少年时,捻军农民战争已经结束,于是袁保庆教导他用心读书,以便从科举场中求出路。袁世凯为人极聪明,但是不肯好好念书,经常外出玩耍,喜欢打拳、骑马、下棋、赌博。他受了父祖两辈人的影响,觉得靠军功出身比读八股更容易赚取功名。袁保庆做江南盐法道时,曾把十二三岁的袁世凯带到南京,经常偷偷跑到郊外的清凉山、雨花台、莫愁湖等地练习骑马。有一次由于骑术不高明,因此坠马受伤,跌断了脚踝骨。袁世凯不敢声张,躲在房间里装病,偷偷请郎中用草药治疗。但后来断骨没有愈合好,因此后来袁世凯走路时有些轻微的左右摇摆,像个瘸子。

袁世凯虽然自幼被过继给袁保庆和夫人牛氏,但对自己的亲生母亲刘氏始终尊奉孝道。1876年十八岁的袁世凯在家乡迎娶于姓财主之女,翌年于氏为其生下长子袁克定。但是之后没多久,于氏就因为一句玩笑话而被袁世凯终生打入“冷宫”。其起因是有一天于氏系了一条红色绣花缎子裤带,袁世凯开玩笑说“你打扮的样子像个马班子(妓女)”。于氏回嘴说“我不是马班子,我有姥姥家”,意思是她是明媒正娶的正房太太,是有娘家的人,而不是没有娘家人的姨太太。由于袁世凯的生母刘氏是侧房,因此认为于氏这句话是在有意揭短,于是一怒之下终生不再与其同房。之后袁世凯前往山东、朝鲜等地,都把于氏扔在项城老家,直到担任山东巡抚时才将其接到济南,再后来接到北京。但袁世凯虽然表面上对于氏客客气气,但既不让她管家,也不与其同房。无论袁世凯的身份是大总统还是“皇帝”,正妻于氏始终只是一块“主妇牌位”而已。


光绪死后,袁世凯托病“足疾”,逃往彰德洹上养寿园,拍摄渔翁照片以示“隐退”之志光绪死后,袁世凯托病“足疾”,逃往彰德洹上养寿园,拍摄渔翁照片以示“隐退”之志


后来袁世凯在直隶总督任上时刘氏去世,袁世凯扶柩回河南,想把生母葬入生父袁保中坟茔的正穴。但是其嫡兄袁世敦认为刘氏不过是庶母,只准葬在坟地的旁边。袁世凯为此争执很久,但最终还是不得不另买坟地安葬生母。此后袁世凯与袁世敦终生不再来往,隐退时也选择在彰德府(安阳)的洹上村买地建“养寿园”,而不回项城老家。甚至连死后的墓地“袁林”也选在安阳。


“朝鲜公主”非公主

袁世凯年轻时曾两次参加童子试,但都未考中,令他对八股科举深恶痛绝。后来袁在直隶总督任上时,曾与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岑春煊、两江总督周馥一同上奏,导致1905年清廷下诏废除科举制度。袁世凯后来认为这是他一生中最得意的事之一。但在当时的环境里,科举被认为是读书人做官的唯一正途。袁世凯没有考上童生,只好走捐官的道路。但是他拿着生母刘氏和嗣母牛氏给他捐官用的私房积蓄来到北京后,很快挥霍一空。后来袁世凯又去上海谋事,但也一事无成。

袁世凯在上海的时候百无聊赖,去逛妓院,结识了一名苏州妓女沈氏。袁世凯对沈氏缱绻缠绵,爱恋不舍,但沈氏劝这位落魄公子及早离开上海另谋出路,并且资助盘费。袁世凯临行前,沈氏为他备酒送行,并说等袁走了之后,立即自己出钱赎身,搬出妓院,希望袁世凯不要相负,早日博取功名。袁世凯也对沈氏指天誓日,挥泪而别。

1881年袁世凯前往山东登州,投靠嗣父的同寅弟兄吴长庆,翌年随庆军入朝平定“壬午兵乱”,设计诱捕了朝鲜国王的生父大院君李昰应,将其送往保定软禁。这次军功令袁世凯得到五品同知官衔,并赏戴花翎,升官速度果然比十年寒窗苦读快得多。随后袁世凯留在朝鲜,任“钦差大臣会办朝鲜防务”,协助朝鲜训练新军。他不忘旧情,把沈氏接到朝鲜,做自己的大姨太太。由于正妻于氏被打入冷宫,因此沈氏是事实上的“正房夫人”,袁世凯的嫡长子袁克定和其余的儿子女儿都要管沈氏叫“亲妈”。


1883年被囚禁在保定的朝鲜兴宣大院君1883年被囚禁在保定的朝鲜兴宣大院君


1884年朝鲜开化党发起“甲申政变”,伙同日本驻军劫持国王,杀害大臣。袁世凯与吴兆有率清兵入宫,与日军展开战斗,日军抵挡不住,被迫退往仁川。随后清军在汉城关帝庙找到被开化党挟持的国王李熙。经过壬午和甲申两次事变,袁世凯在朝鲜的声望如日中天。朝鲜王朝著名的外戚家族——安东金氏试图借袁世凯的力量重回权力中枢,击败丰壤赵氏和骊兴闵氏两个外戚家族,重振金氏家门,为此把族中一名十六岁的姑娘嫁给袁世凯。金氏嫁过来的时候,原本以为自己是正妻,但没想到不仅有夫人和大姨太太,而且连她带来的两个陪嫁丫头李氏和吴氏也成了袁的姨太太。袁世凯按年龄大小,指定李氏为二姨太太,金氏为三姨太太。后来消息传回中国时走了样,李氏被当成了“朝鲜公主”、“朝鲜国王之妹”。

由于妾的地位在朝鲜非常低,被人瞧不起,因此金氏嫁入袁家后受到很大的精神打击,此后终生郁郁寡欢。而且大姨太太沈氏借口“管教”,在金氏过门后不久把她绑在桌子腿上毒打一顿,金氏的左腿受了内伤,到死都不能伸直。她后来为袁世凯生下次子袁克文、三子袁克良和三个女儿。



袁世凯从朝鲜回国后,又陆续纳了五房姨太太。五姨太杨氏是天津杨柳青人,虽然出身于小户人家,但极精明能干,因此在大姨太太沈氏死后管理整个家务,包括照管袁世凯的日常生活,保管袁家贵重财物,训导各房子女,管教女佣和丫头。六姨太太叶氏和七姨太太张氏是袁世凯任直隶总督时娶的;八姨太太郭宝仙是苏州人,是袁世凯做军机大臣时娶的,九姨太太刘氏是在彰德隐居时“置办”的。

朝鲜来的四姨太太后来死于“月子病”,七姨太太在河南病死,都没活到袁世凯称帝的时候。后来在筹备洪宪帝制的时候,于氏自然是“皇后娘娘”,至于七位姨太太,袁世凯曾口头封大、二、三、五姨太太为“妃”,六、八、九姨太太为“嫔”。但三个小姨太太不满意,在民国五年(1916年)元宵节的时候大闹,要求也封为妃,否则就带着子女回彰德洹上村。袁世凯气得扔下正准备夹元宵的筷子,说“你们别闹啦!你们要回彰德,等着送我的灵柩一块儿回去吧!”结果一语成谶,没过几天袁世凯就被迫取消帝制,随即暴病身亡。



民国初年的中南海新华门,由乾隆时的宝月楼改造而来民国初年的中南海新华门,由乾隆时的宝月楼改造而来


深居简出“新华宫”

袁世凯在担任直隶总督之前,曾在北京锡拉胡同置办了一座私邸。他接受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后,将总统府设在铁狮子胡同(今张自忠路)的陆军部里。袁的幕僚说陆军部的规模与大总统的威仪并不匹配,建议袁世凯将逊清皇室迁往承德或沈阳,而以紫禁城为民国之最高机关。还有人建议袁世凯在天津营建新首都,或者迁都汉口、上海。袁世凯对这些建议都一笑了之,不置可否。

此时作为袁世凯“十三太保”之一的杨度忽发奇想,说西郊颐和园之名和“与乎袁”谐音,大总统不如以此处为居。袁世凯捻须微笑,说颐和园偏处西郊,总统府机关事务繁忙,恐不能如专制君主之安逸,令人仆仆往来。昔日天子以四海为家,今天习于欧化者辄指天津、上海等沿海边疆为新首都,岂不是“总统当以【三海】为家”?在座的“十三太保”成员之一袁乃宽听出了袁世凯的弦外之音,连忙献策说,公府(总统府)建设宜注重京师根本。而也不宜将逊清皇室骤然迁出紫禁城。西苑三海位置居于城中,殿宇疏畅,水木清华,不如以此为总统府。


清末的中南海清末的中南海


袁世凯随后又找来风水术士,让其考察皇城风水。术士说三海“山明水秀,真灵未凿,气脉尚郁积而未用”。至于紫禁城,特别是乾清宫,则“气数已尽,无复生龙王气”,而且“尤与大总统之命宫相冲犯”。此语正好说中袁氏的心病,他自宣统三年复出之后,每次进宫都觉得身体不适。南北议和之初,袁乘坐双轮马车入宫奏事,出宫时还曾在东华门大街的“东兴楼”门前遭到炸弹袭击,险些丧命。因此他相信方士“冲犯”之说,决定以三海为总统府。

1913年10月袁世凯正式就任中华民国首届大总统后,清室正式移交三海,袁氏遂住入中海西岸的居仁堂。这里原为慈禧太后款待女宾的海晏堂,是一座外观与圆明园海晏堂相似的两层西洋式楼房。袁世凯入住后将其改名“居仁堂”,以一楼东头的一间大房间为办公室,西头是客厅和饭厅。居仁堂的二楼东半部是袁世凯的寝室,西头是最受宠爱的二女儿仲祯和三女儿叔祯的卧室。


中南海居仁堂(海晏堂)中南海居仁堂(海晏堂)


居仁堂南边是春藕斋和丰泽园,丰泽园的西边是仿照圆明园“万方安和”修建的万字廊。袁世凯的大姨太太、三姨太太、次子袁克文等人就住在万字廊后面的四个院子里。从居仁堂沿中海西岸向北是怀仁堂(清朝时名为仪銮殿),是袁世凯接见外宾、元旦受贺的场所。三海移交民国后,在怀仁堂北边的福昌殿一区新建了延寿斋、福寿轩、延庆楼、福禄居等院落,于氏、二姨太太、长子袁克定夫妇等人住在这里。袁世凯的五、六、八、九姨太太等人则住在居仁堂后面的一座楼里,有天桥与居仁堂相通。

袁氏称帝时,中南海曾一度改名“新华宫”。在中海与北海之间原本有一座金鳌玉蝀桥。袁世凯入住中南海之后,为了防止革命党人向中南海里扔炸弹,就在桥上修起了两道红墙(当时北海也被划为官府用地,不对外开放)。清朝时中南海的正门是西苑门,但是正对着故宫的西华门,出入不便,于是将乾隆年间修建的宝月楼底层三间打通,改建为“新华门”。门旁修建了两道精美的砖雕八字影壁,与原先的皇城城墙相连,新华门对面也建起一道砖雕花墙,以挡住南边“回子营”的破烂民宅。由于害怕暗杀,袁世凯住进中南海后就再也没有出过新华门一步,直到死后才被抬着出了这座门。


民国北京三海平面图民国北京三海平面图



乱用补药终殒身

袁世凯的三女儿袁叔祯回忆说,袁世凯四肢粗短,即俗称的“五短身材”,但平时非常注意仪态。无论坐着还是站着,都是挺直了腰,从来没有斜躺歪坐或者架二郎腿的时候。袁世凯坐着的时候总是两腿叉开,双手放在膝盖上,和人交谈时则喜欢用手摸胡子。由于少年时坠马受伤,因此袁世凯走路时左右摇摆,手里常拿着一根包有铁头的藤棍子,时不时地用铁头敲击地面。

袁世凯一般不喝酒,只有过年过节全家聚餐时才喝点绍兴酒。他平时雪茄不离手,但是从来不抽香烟、水烟、旱烟之类,对鸦片烟更是深恶痛绝,然而家里的几个姨太太,以及袁克文、袁克良等儿子后来都成了烟客。但这些人都是偷偷地抽鸦片,不敢让袁世凯看见。


1913年10月10日袁世凯正式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之后,各国驻华使节觐见合影1913年10月10日袁世凯正式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之后,各国驻华使节觐见合影


袁氏当国后,北京的河南人弹冠相庆,“厚德福”之类的河南菜馆也大行其道。北洋时期北京的“官府菜”大行其道,最为有名的是段祺瑞府上的“段家菜”。而袁世凯对吃喝并不十分讲究。他住在中南海的时候,除了夫人于氏有自己的小厨房外,所有人的饭食都由一个大厨房供应,通常是鸡鸭鱼肉等菜肴,冬天时每日必有火锅,各房子女过生日时也吃饺子、打卤面和炸酱面。有时也叫外面饭馆的厨子进中南海做烤全羊、烤乳猪等菜肴。袁世凯最爱吃的是清蒸鸭子,尤其是鸭皮、鸭肝和鸭肫。主食则是一成不变的馒头和米饭,小米或玉米糁稀饭,有时还有河南人吃的“绿豆糊糊”。

根据袁叔祯的回忆,袁世凯有轻微的风寒病,体质偏寒,从不穿新做的皮鞋。居仁堂冬天烧有暖气,但袁世凯在室内还要穿上好几层厚衣服,包括绒裤褂、厚驼绒坎肩、厚毛线对襟长衣、皮小袄、厚毛线裤,外面再穿一件皮子里的黑呢制服。每次吃完饭,袁的头上和脖子上都热气蒸腾,好像刚从浴室里出来一样。由于“怕寒”,袁世凯除了过年洗一次澡之外,平时从不洗澡。夏天热得大汗淋漓,也只是让姨太太用毛巾给他擦背而已。

除了穿厚衣服、不洗澡之外,袁世凯平日还大量吃参茸之类补药,经常把切成片的鹿茸和人参一把一把地放在嘴里嚼着吃。还雇佣了两个奶妈,每天喝挤出来的人奶。成年累月地吃这些热性的补品,对袁世凯的健康不会不产生影响。袁世凯晚年患有膀胱结石,如果住院开刀或导尿,本不会有危险。但袁世凯坚信中医,不肯找西医来治疗,最终诱发尿毒症而去世。


1913年冬至祭天的袁世凯1913年冬至祭天的袁世凯



欲比关孔建袁林

1873年袁世凯的嗣父袁保庆死于南京任所,袁世凯扶柩回项城原籍安葬。翌年在北京当户部左侍郎的从叔父袁保恒把他接到北京。1875年,袁世凯的生父袁保中在项城病死。1877年袁保恒奉旨到开封放赈,不到一年也病死了。袁世凯父辈的人虽然都官运亨通,但寿命都不长,没一个能活过五十七岁的。因此风水家议论纷纷,说袁家祖坟“穴位不正,掌禄而不掌寿”。这种说法给袁世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成为他后来急于称帝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华帝国洪宪纪元纪念拾圆金币中华帝国洪宪纪元纪念拾圆金币


袁世凯因为生母地位和葬穴等问题,与嫡兄不和,因此1908年“回籍养疴”时在彰德府北关外的洹上村购买大片土地,建起住宅花园、高墙炮楼,以及果园、菜园、桑园、鱼塘,过起了“退隐”生活。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去世后,北洋政府根据其“葬吾洹上”的遗愿,委派河南巡按使田文烈前往彰德(安阳)勘定吉壤。此外还由国务会议决议,拨给银元五十万元,用作丧葬经费。

田文烈选定的“吉壤”位于洹水北岸,离袁氏庄园约二里的太平庄,占地近140亩。墓地工程处本来打算仿照明清帝王陵寝的规制,用水泥混凝土修建穹顶的“地宫”,此外还要修石门、石墙和隧道。但是当时时局不平静,袁世凯的家人都主张尽快入土为安,因此只是修建了一个砖圹(砖砌墓室),然后在当年秋天入葬。袁世凯入殓时穿的是民国大总统时的祭天礼服。其家人原本为他准备了一副上等阴沉木做的“十二辰”棺,但由于停灵好几天,加上天热,因此尸身除了发臭外,还肿胖了起来,放不进,只好又另换了一副普通的阴沉木棺材。


袁世凯葬礼,摄于北京中华门前袁世凯葬礼,摄于北京中华门前


袁克定本想称袁世凯墓为“袁陵”,但大总统徐世昌表示反对,认为“项城生前称帝未成,未曾身居大宝,且已取消洪宪年号,如果采取袁陵之名,实为不妥”,建议改名为“袁林”,与孔子的墓地“孔林”和关羽的墓地“关林”并称。袁林的建筑风格中西合璧,最南端是一座砖砌大影壁,北边有五间琉璃瓦牌楼,牌楼北边是神道,两旁设有石柱、石马、石虎、石狮,以及身穿北洋文武官员制服的石翁仲。再经过一座碑亭,是“享堂院”,院门三间,正殿“景仁堂”七间,里面除了供奉袁世凯的神位外,还陈列了他生前用过的书桌、书柜、椅子、床、洗脸台等家具。经过景仁堂,再过一道西洋式铁门,就是袁世凯的石砌墓茔,前面有一道石几,上面陈设着汉白玉雕刻的“石五供”(香炉、花瓶、烛台)。


袁林牌楼、神道袁林牌楼、神道




袁林石像生、享堂门、景仁堂袁林石像生、享堂门、景仁堂




袁林墓茔、石五供袁林墓茔、石五供


按照北洋政府的规定,“袁林”占用的土地一切赋税钱粮全部蠲免。墓地里种了许多松柏、梅树、槐树,还成立了董理社,管理袁林的祭祀、打扫、修缮等各项事务。丧葬费用除了北洋政府拨给的五十万元外,还超支了二十多万元,因此其生前旧部徐世昌、段祺瑞、王士珍等人向北洋要员发起募捐,最终募得二十五万元,这才结束了袁世凯的丧事和丧礼。

袁世凯有十七个儿子、十五个女儿。他死后,除了长子袁克定因嫡出而分得四十万元外,其余庶出的儿子各分得十二万元,除了现金外,也有开滦煤矿、启新洋灰公司和天津自来水公司的股票,每人还分到了十条金子。女儿每人给八千元嫁妆钱,于氏和姨太太则不分钱,各跟随其儿子一同过活。至于北京、天津等处的房产和河南彰德的土地,则由各位儿子分掉了。


袁林享堂内供奉的袁世凯牌位袁林享堂内供奉的袁世凯牌位


“大太子”袁克定分到遗产后,先后住在天津德租界、北京宝钞胡同和颐和园的清华轩。除了挥霍玩乐外,还包养男宠,终于把家产花完。1949年北平解放后,颐和园的多处院落一度改为中央机关驻地和首长住处,袁克定被通知搬出清华轩,家具等则被园方扣留,抵偿历年积欠的租金。他投靠表弟张伯驹,后来被安排进中央文史馆工作,最终在1958年去世。

“二太子”袁克文出生在汉城,自幼极其聪明,熟读四书五经,精通书法绘画,还会唱昆曲,爱玩古钱。但他生活放浪不羁,光是正式迎娶的姨太太就有五个,没有名分的则有七八十位。袁克文自幼花钱如流水,吃喝嫖赌样样都会,还花大笔钱入了青帮当“老头子”。另一方面,袁克文以“名士”自诩,在袁世凯筹划称帝时曾作诗“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劝谏其父,并自视为陈思王(曹植),而视其兄为魏文帝(曹丕)。袁克文有四子三女,三子袁家骝毕业于燕京大学,后来进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学院深造,成为世界著名的高能物理学家,夫人吴健雄则是知名的核物理学家。


1973年周恩来接见袁家骝、吴健雄夫妇1973年周恩来接见袁家骝、吴健雄夫妇



*本文曾发表于《国家人文历史》2015年第23期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6: 大清国才是真正的中国,亡我中国者汉人
2016: 敬告海外民主派 zt
2015: 文人的心理危机
2015: 梁爱诗批反对派不切实际 应放下成见共
2014: 江青公开信自曝前夫对她“不忠诚”
2014: 貂蝉是如何将董卓和吕布玩弄于掌中的?
2013: 孙中山为讨袁出卖中国利益给日本
2013: 伊战十年祭--西式民主留给世界的一地
2012: 缉拿活摘人体器官等犯罪凶犯,
2012: 这就是民意:一张今日重庆街头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