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淺論中華傳統音樂賞析與審美(中)
送交者: 明天更好 2017年09月23日17:13:16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作者:仰岳

傳藝中心鎮館之寶、全世界僅有三套的“曾侯乙編鐘”二十三日搬遷到台北市中山堂,委請台北市立國樂團“以演代管”,再現千古絕響。//中央社

傳藝中心鎮館之寶、全世界僅有三套的“曾侯乙編鐘”二十三日搬遷到台北市中山堂,委請台北市立國樂團“以演代管”,再現千古絕響。//中央社

民族音樂的審美 

中國民族音樂的發展幾乎與中國歷史同樣悠久,中國境內有五十多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不同的特色及韻味,因此都有着自己獨特風格的音樂。東北地區的秧歌形式詼諧,充滿活力,曲調中高音嗩吶及打擊樂器比重較高;江南地區的音樂曲調較委婉、秀麗,所以琵琶類型的彈撥樂器及二胡這類弦樂器的使用就多些;蒙古地區的音樂有草原的遼闊氣象,氣勢磅礴,節奏自由明快,多用顫音和上滑音,多用其獨特之馬頭琴、胡琴……等樂器。

龍紋馬頭琴。馬頭琴流行於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甘肅、新疆等地的蒙古族中。傳說從前牧人懷念死去的小馬,取小馬的腿骨為柱,頭骨為筒,尾毛為弓弦,製作成二弦琴,由於通常在琴杆的頂部按小馬模樣雕有一個馬頭而得名馬頭琴。(Smartneddy/Wikimedia Commons CC BY-SA 3.0)

宋朝之後,民族音樂受到戲曲及說唱藝術的影響,再加上元明時期國際及各地區交流更為頻繁,所以民族樂器發展更為多元。

到了明朝之後,拉弦樂器快速崛起,其中二胡此一樂器音色柔和、圓潤,具有極高的抒情效果,配合明清之後地方戲曲、說唱藝術的文化的發展成了民族樂器中的主要旋律樂器。

在民族音樂的審美上,須要了解各民族的文化、歷史背景及樂器特色。許多民族由於地區性較強,未受到中國歷史各朝代主流文化衝擊,至今仍保有上古時期部族流傳下來的民歌、曲調。

交領長裙樂伎。明萬曆年間本《琵琶記》插圖。(維基百科公共領域)

以人聲為貴

天人合一的宇宙觀貫穿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各層面上,包含音樂。德音雅樂順應天地萬物之道及人體五行之理。古時“樂”字等同“藥”字,五音(宮、商、角、征、羽)對應五臟,音樂與演奏的欣賞是心對心的溝通。

檔案:中國音樂Gamut&Scales.svg
宮、商、角、征、羽五聲與十二律的對應圖表。(Patrick Edwin Moran/Wikimedia Commons CC BY-SA 3.0)

人直接發出的樂聲,不單是最早,也是最直接的音樂形式,而中國音樂一直有着貴人聲(聲樂)的傳統,樂器發出的聲音自古以來也是做為人聲的輔助,在中國音樂的美感中就是以“人”為中心,歷代也一直以人聲為貴。

《禮記‧郊特牲》奠酬而工升歌,發德也。歌者在上,匏竹在下,貴人聲也。

《尚書大傳/皋繇謨》  古者帝王升,歌《清廟》之樂。大琴練弦達越,大瑟朱弦達越,以韋為鼓,謂之搏拊,何以也?凡練弦達越搏拊者,像其德寬和。君子有大人聲,不以鐘鼓竽瑟之聲亂人聲。

歌者,樂之聲也,故絲不如竹,竹不如肉,迥居諸樂之上。(《樂府雜錄》唐 段安節)

聲樂的表現最早出現於祭祀中,展現於神的殿堂。漢武帝時期讓男女兒童共七十人一起於甘泉宮歌唱祭祀先靈,歌頌神的偉大,當時常有流星划過祠壇上的夜空,甚至有神跡出現。

西班牙馬德里當地時間11日凌晨,通過多重曝光拍攝到的英仙座流星雨。今年的英仙座流星雨將在美東時間11日晚達到頂峰,而在中國大陸,最佳觀賞時間是12日晚21點至次日凌晨4點之間。(DANI POZO/AFP)
英仙座流星雨。(DANI POZO/AFP)

自古敬天信神、修煉文化就貫穿在中國社會各階層中,很多有名的藝術家、樂者都是修煉人。漢武帝之後的東漢時期,佛教與佛樂一同傳入中土,聲樂的發展在此時邁入新局:陳思王曹植在封地魚山聽聞佛樂後,整理經文,作佛樂唱頌之法,其音如鳥於林中嬌聲反囀,美妙無窮。

佛樂是以偈(佛門的詩歌,每偈由四句構成)作為頌詞,歌與贊雖然有所不同,但都有配合樂器,協和音律的要求。 

《高僧傳》
“東國之歌也,則結韻以成詠;西方之贊也,則作偈以和聲。雖復歌贊為殊,而並以協諧鐘律,符靡宮商,方乃奧妙。” 

佛樂的弘傳正逢魏晉時期,諸多帝王親身禮佛,民間普遍信仰佛教。這時人們對佛樂不單做為一般音樂鑑賞,而是接受佛法的教化,有帛法橋、支雲籥……等高僧們四處傳法,吟唱佛樂教化世人,相伴的樂器也多了木魚、鐘磬……等等。然而佛法是威嚴的,佛樂也不能只從審美的觀念看待,後人能從歷代的高僧傳記及文學作品中窺其奧妙。

曾侯乙編磬。編磬是源於中國的一種打擊樂器,起源於魯,由石或玉做成“磬”,十六面“磬”編為一組。除可演奏出具有十二正律(黃鐘、大呂、太簇、夾鍾、姑洗、仲呂、蕤賓、林鐘、夷則、南呂、無射、應鐘)的音色外,另有四個半音。(Calton/Wikimedia Commons CC BY-SA 3.0)
西漢青銅鎏金塗銀編鐘六件,江西省考古研究所藏。(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編鐘是源於中國的傳統打擊樂器,亦傳至東亞其他地區。由青銅鑄成,它由不同的鐘依照大小排列,並懸掛在一個巨大的鐘架上。編鐘常與編磬組合使用,“金石之聲”中的“金”就是指編鐘,“石”指編磬。圖為西漢青銅鎏金塗銀編鐘六件,江西省考古研究所藏。(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在佛樂隨佛教弘傳時期,過去單傳的道家也更深入民間普傳。東漢時期道人張道陵創五斗米道,廣收弟子,開啟道家成立宗教形式之先例。魏晉時期嵩山道士寇謙之作《雲中音誦新科經戒》,創道家樂頌法,並以鐘磬、鼓……等中國傳統樂器樂器伴奏。道人陸修靜作《步虛詞》,為道家音樂之先聲,宋朝時期《玉音法事》一書收錄五十餘首道家音樂,為其最早之曲譜集。

對於道家音樂之審美、鑑賞多與中國傳統音樂類似,因道家在中國流傳甚久,中國人普遍接觸道家修煉文化,道家音樂也隨着詩、詞、歌、賦流傳。(未完,待續)@*#

dajiyuan/王愉悅

點閱【淺論中華傳統音樂賞析與審美】系列文章。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6: 在同樣的局勢下,為什麼朱元璋獲勝而太
2016: 中越西沙衝突(摘錄自 茅民的《復興記
2015: 老馬的話,警醒啊
2015: 港薹媒軆:國民黨軍隊的抗日真相令人震
2014: 關外王朝之慕容鮮卑
2014: 毛澤東最後遺言曝光
2013: 中國第一“女宰相”私生活揭秘
2013: 習近平決意開創一個非毛非鄧的新時代
2012: 還是我大清好啊,國土遼闊,經濟世界第
2012: 究竟誰是漢奸?什麼才是應該被砸的日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