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西北回亂(一)
送交者: Harry3772 2018年02月01日18:04:18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西北回亂:一根竹竿引起的血案?(一)

作者:羅馬主義  2018-02-01

前段時間,央視的一帶一路節目中出現了一個有趣的場面,一個年輕的央視記者,採訪了一個住在吉爾吉斯坦的東干族老人,“你說你老家以前在陝西,那請問你知不知道,你們祖上是怎麼來的這裡的嗎(吉爾吉斯坦)?”


那個東干老者聽到這個問題,臉上露出了詫異的神情,但是看到那個年輕的央視記者一臉的天真爛漫,似乎並無惡意。於是沉吟了片刻,用一口地道的陝西話說道:“太久了,餓都記不清了”。

 

我們不能怪那個年輕的央視記者無知,我相信就是在這一刻,絕大多數的讀者也不知道東干人究竟是什麼人!

 

吉爾吉斯坦的東干族


用一個不太恰當的比喻說,他們是清朝的ISIS的後代,被左宗棠帶領的湘軍,從陝西一路打到甘肅,再到寧夏,新疆,最後翻越雪山,逃到了這裡的。從陝西出發的時候有20多萬人,最後翻過雪山的只剩下幾千人,這些人留在了俄國境內,繁衍生息,成為了東干人。

 

那個年輕的央視記者問了東干人一個最不該問的問題,這是一個充滿了多少仇恨和血淚的傷心往事,但是在今天的中國,卻似乎已無人知曉。

 

1860年的清帝國,怎麼看都像2014年的敘利亞阿薩德政權,搖搖欲墜,似乎馬上就要倒了,好多人都想再上去踹他最後一腳。

 

南方的太平軍一路高歌猛進,幾乎侵擾了長江以南半壁江山,北方的捻軍縱橫馳騁,經常從北京城下一晃而過,讓滿朝文武驚駭不已。

 

而英法聯軍又火上澆油,攻入了北京,火燒了圓明園,咸豐皇帝躲到了熱河,在絕望和病痛中丟下了自己的帝國,讓孤兒寡母的兩宮皇太后,帶着年齡幼小的同治,去獨力支撐這快要垮下來了的天。

 


“是時候了,我們要建立一個伊斯蘭帝國。”阿訇們議論着,秘密的串聯着:“整個西北要一起動,新教老教要齊心。”

 

“要汲取雲南的經驗,別留一個漢人滿人,把這些異教徒都殺光。”阿訇們在清真寺里向信徒們宣講着:“清朝就要滅亡了,我們要趁機建立一個純粹的,只有穆斯林的國家,按照古蘭經教導我們的方式進行生活。”

 

     看到這裡,你也許會很驚訝:“我怎麼沒有聽說過,這到底是怎麼回事?”要搞清楚這一切, 我們必須從回族的來源說起。

 

回回這個稱呼,最早指的是花剌子模,看過射鵰英雄傳的讀者,應該能記得起來,郭靖空降占領的那個城。


在成吉思汗西征的過程中,很多中亞的人,歸降了蒙古部落,這些人被編入了一個叫赤馬探軍的部隊,專門替蒙古人打頭陣,當炮灰,蒙古人把他們統稱回回。


後來忽必烈為了征服南宋,使用了幾十萬中亞民族的人,戰後這些人就留在了中原地區,這些人就是今天回族的主要祖先。


伊斯蘭教是人類文明之花中的一朵,早在唐宋時期就進入了中國,但是在元朝以前數量很少,影響力基本忽略不計。


從元以後,來自中亞的信奉伊斯蘭教的回族,才對中國社會,開始真正有了影響。回族對中華文明的發展,也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比如說明代著名的航海家鄭和就是一個回族人,伊斯蘭教的信仰者。


但是就整個伊斯蘭教來說,在融入中華文明的過程中,卻不是一帆風順,反而歷經坎坷。


早期回族和其他民族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他們堅定的信奉伊斯蘭教,而伊斯蘭教和其他宗教最大的不同在於,它對你生活的每一個細節,所有人的一生中,吃什麼,穿什麼,喝什麼,甚至怎麼搞個人衛生,幾乎都有指導,細到了這個程度,反而導致它缺少迴旋餘地,容易和其他文明發生衝突,也不容易被其他文化吸收。


首先,大部分東亞文明圈的人,很難理解穆斯林的價值觀。根據《史集》漢譯本第二卷記載,基督徒向忽必烈告密說,回回人的《古蘭經》中,有無差別的把一切多神教徒全部殺光的說法。


忽必烈半信半疑,就把回回教中的一些有學問的人叫來,然後問其中一個名叫別哈丁.別海的最有學問的人:“你們聽從《古蘭經》的教導嗎?”


別哈丁.別海回答:“是的”。


“那麼,《古蘭經》裡頭是不是說要殺死所有多神教的信徒?”忽必烈繼續問道。


別哈丁.別海回答道:“是的”。


聽到這裡,忽必烈有點兒生氣了:“那你們為什麼現在不來殺這些異教徒?”


別哈丁.別海的回答是:“時候未到。”


於是忽必烈大怒,把這些人殺了個精光。


又比如清初廣西巡撫朱椿,在第一次看到《古蘭經》時,大驚失色。特別是看到,可以殺死其他不信教的人這一條以後,由於不能理解其中的價值觀,覺得這簡直是大逆不道,立刻就發動了一場牽連甚廣的文字獄,這就是清初著名的《海富潤案》。


好在乾隆皇帝比較有大局觀,只是說回教比較愚蠢而已,不要大驚小怪。然後就把所有的犯人都放了,避免了一場冤案。


雖然從他的舉動上看起來比較大度,但是從他對回教的評價上來看,依然是有偏見的。


回族在融入中華文明的過程中,不僅僅思想方式上有衝突,在生活習慣上也有很大的衝突。


草原民族的一個習慣是,如果缺什麼東西,先想到的是去搶,如果搶不到再去做生意。這種文化跟信什麼教沒有關係,它是草原民族的一種生活方式,你想想匈奴人蒙古人,不都是這麼幹的嗎?


草原文明和中原文明不同的另外一個地方是,他們更喜歡用武力的方式解決爭端,而不是像漢族一樣,有事兒沒事兒去告官。


而最早從中亞地區遷過來的回族,難免會保持了一些草原生活的習慣,這讓以農耕生活為主的漢人,根本無法理解,特別是明清兩代的官員,他們還是以農耕文明的價值觀作為道德取向。


所以林則徐說:“回民則無處不有,且良善少,而梗頑多。既如永平所轄之曲桐回莊,無非聚而為盜。”


陝西巡撫鄂弼:“西安各屬回民,素相聯絡,每恃心齊力眾,欺凌漢民,強橫無禮,盜竊公行,閭閻實受其害。偶有發覺,不過照常完結,甚且庸懦有司,遇回民相毆,未致傷命,遂不通報,以致養成兇橫”。


這些都還比較好聽的話,太難聽的我們就不發上來了。清廷有很多官員在上奏時,故意在“回”字邊上加上一個“犭”,以示蔑視。而且還在大清律以外,專門又制定了13個條款,懲治回族的暴力犯罪問題。


可見游牧文明和農耕文明的融合,並不是一帆風順,存在許多偏見和衝突。這種情況,從回族一進入中原的元朝就開始有,甚至由於他們的一些特殊的生活方式,和其他游牧民族也產生了很大的矛盾。


比如他們殺羊必須採用斷喉的方式,這讓蒙古人很不高興,至元十六年,元朝皇帝下詔說,必須按蒙古人的方式殺羊,不准用穆斯林的方式殺羊,否則的話,就用同樣的方式殺了他,並把他的妻子兒女和家財,獎勵給告密的人。


又比如關於喝酒的問題,回教信徒也和蒙古人搞不好。蒙古的一個大臣也速該就曾經說,每次宴會的時候,回回們都不喝酒,是不是他們心中藏着不軌的想法,害怕喝醉了以後說出來?!


這種生活習慣上和其他民族太多的不同,導致雙方很難融合,從而容易誘發矛盾。


實際上除了這些問題以外, 伊斯蘭教在融入中華文明的過程中,最大的問題是,由於它的文化獨特性,讓它無法輕易的從屬於儒家文化之下,而這一點導致中國的精英集團,對它抱有很深的成見。


其中最重要的問題是,伊斯蘭教本身就是一套非常完整的法律體系, 在元代,《古蘭經》的另外一個名字就是《回回法》。



它有一種天然的傾向,要挑戰世俗的管理權,它很容易讓信徒產生一種,按照教法建立國家,並按照教法進行生活的期望。


而這種期望在任何一個當權者看來,都是大逆不道,另外,伊斯蘭教還有一種強烈的傳教情緒,這也會引起本土主流價值觀的強烈反彈,特別是它崇拜的是遙遠的異國,而不是本土的祖先。更重要的是,這個異國不像佛教中那樣,是虛無縹緲的存在。麥加是現實的土地,這會讓統治階級覺得,這些人都不可靠。


再加上信奉伊斯蘭教的知識分子,會不自覺的去學習阿拉伯語,更由於他們的人生目標,是有一天去麥加朝覲,這必然導致他們用在四書五經上的時間不夠多,因此他們進入仕途的也少,和儒家知識分子接觸的更少,所以雙方之間,形成了一條深深的鴻溝。


明代的著名知識分子顧心武就曾經說過:“唯回回自守其國俗,終不肯變,結為黨伙,為暴閭閻,以累朝之德化,而不能馴其頑獷之習”。由此可見,偏見之深。


明朝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曾經想了一個一勞永逸的方法。就是不禁止回教信仰,但是禁止回族人自己互相通婚,並且必須和漢族通婚,否則將嚴懲,同時禁止使用阿拉伯語布道,禁止使用阿拉伯的姓名,一律改為漢姓。


這樣,通過將近200年的互相混血以後,在中原地區,回教信仰就變得非常的小眾,大部分回族人,都融入了中華民族,所以那些棕發碧眼的人,你在中原幾乎看不見了。


從這個時候開始,在中原地區,回族人既有信回教的,也有不信回教的,但在邊遠地區,回族人和回教信徒基本上是一回事,我們後面提到的回民,主要指後一種人,這點請大家注意。


但是,這個政策對一些偏遠地區的人口結構,特別是西北和雲南的一些地區,沒有發生多大的影響,那裡在明代地處邊疆,同時漢人的數量也沒有占絕對優勢,所以這個政策就沒有被嚴格執行,到了清初的時候,這些地方就出現了大片的回民聚居區,而這些地區,政府並不能有效的管理。


從明末清初開始,這些地方出現了一些獨立於中央政府之外的權力,回族門閥貴族。這些人通過世襲的辦法,變成了宗教特權階級。


這種二元結構,導致回民的負擔遠大於漢族群眾,他們一方面要給清朝政府納稅,另一方面,他們又要向這些門閥宗教貴族們交天課,而西北地區本來就貧瘠,這樣稍有一個荒年災年,就會出現很多生活無着落的貧苦回民,而為了生存,不可避免的,就會去打漢人的主意,這樣就加劇了民族矛盾。


而在回族內部,很多人對這種門閥宗教貴族高高在上的方式,也非常的不滿。於是就爆發了一場宗教改革運動。讀過史書的人都知道,但凡是宗教改革,那一定是殺人如麻。比如歐洲新教和天主教的鬥爭,就曾經殺死了歐洲上千萬的人。


發生在清末的這場回教內部的宗教改革運動,最終由於清廷的插手,以及一系列的意外事件,導致最後演變成一場規模浩大的漢回衝突,互相殘殺的種族大滅絕行動。


根據中國人口史記載,這場種族大屠殺,造成了將近1500萬人的死亡,很多地區是一會兒回民把漢人殺光,一會兒又是漢人打了回來,同樣進行殘酷的報復。而那些僥倖跑掉了的回民叛軍或者起義者,最後在俄羅斯境內,變成了東干族。


那麼這場慘絕人寰的大屠殺,究竟是怎麼開始的呢?



題外話:

為了寫好這篇文章,儘量客觀公正,不惹麻煩,我又重新讀了半天各種各樣的回族史,再反覆專研了半天的《古蘭經》,《冥沙》,《卯路經》,《果園十條》。忽發奇想,有那麼多清規戒律的,而且不喝酒,不抽煙,每天做五次瑜伽的穆斯林信徒,壽命是不是會比我們長一點兒呢?於是火速再查資料,結論令人大跌眼鏡,2000年的人口普查數據,中國有980多萬穆斯林信眾,男性比其他民族平均少活兩歲,女性比其他民族少活5歲。


我又查了下沙特人均壽命,男性低於我國一歲,女性低於兩歲,這樣就可以排除經濟和醫療條件的原因了。你可以把這看成一場科學實驗,而且樣本數量非常大,符合一般意義上的流行病統計方法。


結論是,抽煙喝酒和長壽之間沒有直接關係,甚至可能有促進作用 :)




西北回亂究竟是怎麼開始的?清廷給我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1862年春,白彥虎,東干人的始祖,現在的回民團練頭子,新教阿訇,手擎着一面用阿拉伯語寫着:“除了安拉,別無真神”的綠旗,站在隊伍的最前面,他要對所有的回教信徒們,宣講今天的規矩。


白彥虎


白彥虎不喜歡別人叫他白彥虎個名字,他更喜歡別人叫他穆罕默德.阿尤布。


和站在他前面的這些大字不識的窮苦回民不同,白彥虎出生在一個官宦家庭,他的父親並不是因為科舉或者有什麼功績當的官,而是依照大清帝國的民族政策,為了拉攏少數民族上層而封的一個閒官,類似於現在的政協委員之類。


同樣他哥哥白彥龍,也是依據民族政策,照顧考上的武舉人,而他自己,也是因為這個原因,被安排在北京當了一個教區主管,類似於一個在今天宗教事務管理局上班的公務員。


按理說清政府對他們一家很夠意思,他們應該感恩戴德,幫助清政府維護地方秩序,但是世事弄人。


一切的起因,都是因為白彥虎後來回到家鄉以後,從一個舊教的阿訇,變成了新教的信徒。


清朝的時候,回教在中國分成了兩大派,一派是舊教,一派是新教,兩者的差別往簡單裡說就是,舊教回民群眾捐的錢,都由阿訇支配。而新教則通過阿訇,把這些捐款分給最急需的貧苦回民。


雖然只是一點小小的差別,但是這就導致舊教不可避免的腐敗墮落,讓阿訇和教徒不是一條心,而且舊教關心的是苦修和與世隔絕,這樣對大清來說,自然也就變得人畜無害。


而新教卻恰恰相反,它更關心如何解決現世的問題,特別是對窮苦回民的救助,讓大家感恩戴德。它的阿訇,往往是一呼百應。而這個一呼百應,讓舊教的阿訇嫉妒的不得了,就跑到清廷去告新教的黑狀,指責新教企圖挑戰大清的世俗權威。


而清廷用腳趾頭一想,都知道該怎麼辦。所以從康熙帝開始,堅決取締新教,認為這是邪教,極力維護舊教。為此新教多次起義,但都被清朝政府殘酷鎮壓。但是,這一來也讓回教內部的矛盾,變成了與清廷之間矛盾。


從此新教和清廷接下了血仇。雖然明里不讓整,但是暗地裡卻一直在發展。新教的領導者們知道,只要在大清的統治下,他們永遠沒有出頭的日子。所以他們不斷的給教徒宣傳,要推翻大清統治,在西北大地上,建立一個伊斯蘭國。


到了清朝末年,吏治腐敗,動亂四起。朝廷對新教的管制,也漸漸鬆懈,這時候新教裡面出了一個名叫馬化龍的厲害人物,公開露面,還花錢捐了一個清朝官職。


在他的積極傳播下,新教的信奉者,翻倍的增加,而白彥虎這個舊教的阿訇,也變成了一個新教的狂熱信徒。


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以後,清廷的虛弱,全都暴露在大家的眼前。新教的首領們覺得是時候了,他們開始不斷的串聯,甚至主動放棄前嫌,去聯合舊教。但是舊教依然猶猶豫豫,比如像河池地區的舊教阿訇馬占鰲,雖然迫於回眾壓力,不敢反對,但至少也沒那麼積極。


而歷次回民起義的失敗,很大程度上,都是由於內部的不團結,關鍵時刻總是舊教膝蓋偏軟。


絕不能讓舊教的阿訇再拖後腿。面對天賜良機,為了畢其功於一役,建立伊斯蘭國,全體阿訇經過反覆爭論最後約定,不論新教舊教,全體回民,無論男女老少,人人都得交一個投名狀,不留退路,否則格殺勿論。


白彥虎舉起綠旗,對着隊伍大聲的宣布:“今天以安拉之名,我們起事,建立伊斯蘭國,消滅清妖。大家必須同心同德,絕不後退。今天我們出征以後,每一個人都必須帶一個異教徒的人頭回來,凡是沒有帶人頭的,殺其全家,絕不寬恕。人頭帶回來越多的,安拉自會獎勵他,他就會離天堂更近。滿人和漢人的子女財物,誰搶到歸誰。”


隊伍中發出了一陣熱烈的歡呼聲,然後白彥虎開始帶領大家一邊搖着頭,一邊大聲的念起了經文,為戰鬥祈福,場面基本上和傳銷大會差不多。(和新教相反,舊教是坐得規規矩矩,小聲的念經。)


寫到這裡,有人會經不住問了:“哎,你不是說是一根竹竿引起的血案嗎?竹竿在哪裡呢?”


別急,聽我慢慢道來。


上面我給你講的是清朝政府對“西北回亂”的官方定性,是一場有組織,有預謀的邪教叛亂,是一場民族分裂活動。


但是建國以後,這個說法被認為是地主階級的謊言。那麼現在的國內學術界,認定的真相又是怎樣的呢?


經過50年代一些著名的歷史學者,特別是一位白先生和馬先生的研究,通過以辯證唯物法來分析史料,並且走訪了當年的當事人,然後他們發現:“哇噻!西北民族大起義,居然是一根竹竿引起的血案。”


他們說故事是這樣的,1862年,太平軍逼近陝南,腐朽的滿清王朝,命令各地的團練前往戰場報道。當時的團練是按民族分編的,回民都在回勇營里,但是由於回民同志的覺悟高,不想替滿清王朝當炮灰,於是就決定回家。


路過渭南的時候,在路邊砍了幾根竹子,結果沒有想到這個竹子是地主家的,於是地主就派人打死了兩個回民。後來在大家的勸說下,雙方就散了。


沒想到這個地主占了便宜還不干,於是他晚上又糾集一幫漢人,跑到回民的村子裡,把回民的房子都燒了。結果回民們憤怒了,覺醒了,於是就起義了。


他們第二天就去找進攻這個地主,由此引發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反對民族壓迫,反對封建地主的農民起義,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傳遍了整個西北大地。


當然,這個說法還有好多個版本,故事大同小異,都是強調,這是因為滿漢地主階級,封建官僚,故意挑起民族矛盾,結果無意中點起了革命的火花。西北民族大起義只是一場偶發事件,絕不是什麼預謀已久的民族分裂運動。


這個說法變成了歷史學界對西北回亂的標準解釋,幾乎所有的中外著作都會引用,包括我在內都曾經深信不疑。


但是改革開放以後,有一些學術不端分子,故意把清朝一個叫李啟納的人,寫的一本叫做《憂憤疾書》的野史雜聞,這本收錄在民國21年刊行的《華陰縣誌.藝文志》裡的書,放出來噁心白先生和馬先生。


結果大家一看,原來這些著名的歷史學家,為了還原歷史真相,放棄了那些“虛假”的清史檔案,採用了一個清朝網絡寫手的說法。


更讓人大跌眼鏡的,這本書裡描寫的,和歷史課本又有一點不一樣。在這本書裡,是這樣記載的,說是漢人和回民因為一根竹竿打了架以後,又過了一段時間,捻匪攻入了陝西,然後陝西各地的團練就去攻打捻匪,然後捻匪就跑了。


這個時候團練忽然想了起來,前段時間他們和秦家村的回民,因為竹子的事情打過架,於是就誣陷秦家村的回民通匪,把他們殺的一乾二淨。


然後這幫人做完了又後怕,於是他們就到處發小傳單,一個被稱作“洗回帖”的東西,謊稱回民造反。於是陝西十幾萬漢族團練全被動員了起來,滿世界的殺回民,而且還上報給朝廷,然後朝廷又派軍隊繼續來殺回民,直到把回民殺的一個不剩。大概就是這樣一個故事。


這個寫法,讓很多人懷疑這個作者的身份,因為照這個說法,漢人團練都能殺的了回民,那麼清軍第一任欽差大臣勝保因為戰敗被賜死,第二任欽差大臣多隆阿戰死疆場,直到第三任欽差大臣左宗棠很花了點時間才搞定陝西,就顯得有點魔幻現實主義了。


多隆阿


所以呢,50年代的歷史學家們,就對它做了一個小小的修改,改成上面那個故事,以及一些翻版故事。


不管是那種說法,只要它能解釋下面這些問題,它就最接近真相。


1,為什麼判亂或者起義剛開始,就有大批的寧夏和甘肅的回民志願軍就已經和陝西回民並肩戰鬥了?!


那個時候的交通極端落後,從寧夏甘肅走到陝西可不是一件容易事,沒有一兩個月辦不到,而且西北非常的荒涼,有大片的無人地帶,必須自帶糧草,成群結隊而行,聽到起義的消息,至少是一二個月後的事,再出發前往,趕到至少是三四個月以後的事兒了,怎麼會一開始就有大量的寧回甘回參加反抗清軍的戰鬥?


2,為什麼在很短的時間裡頭,西北包括陝西,甘肅,寧夏,新疆所有的回民幾乎同時都發動了起義或者叛亂,為什麼會這麼巧?


3,為什麼不早不晚?雲南藍大順的回族叛軍,恰好在這個時候到了陝西?


4,為什麼所有的回族團練,不論是從陝西各個地區出發的,全部同時趁漢族團練奔向戰場的時候,一起半路折回,立刻就發動了叛亂或者起義呢?


5,為什麼和以往的回民起義或者叛亂不同,這次的回民起義軍,見人就殺,不留活口呢?以前他們起義並沒有這麼殘忍。


西北回亂,到底是清政府認定的有組織,有預謀的邪教叛亂,是一場民族分裂活動,還是現在學界普遍認為的漢回衝突,官逼民反的偶然事件引起的農民起義?我把兩種說法都展現給大家,一切全憑大家自己判斷。


正所謂:“假作真時真亦假,真作假時假亦真”。




在一九四九年以前,中國是沒有回族這個民族的。因為在當時的國民政府看來,信教不是劃分民族的標準,不然就會有釋族,老莊祖,基督族,甚至巫蠱族,這樣登記戶口也太麻煩了吧?而且不符合國際公認的,關於民族分類的規矩,難免會被外國人嘲笑。


而且回民自己也不認為自己是一個民族,他們認為自己是信仰回教的民眾,分屬於各個民族,比如西北回民,就有來自於漢族,藏族,羌族和撒拉族等等的。所有的歷史學者,無論是國內國外,漢族回民,都認為只有研究中國回教歷史一說,而從來沒有聽說過研究中國回族歷史的。


1936年5月25日,部隊長徵到了延安以後,為了打通到蘇聯的交通線,決定西征。為了獲得沿途民眾的支持,開國太祖發了一份戰書,《中華蘇維埃中央政府對回族人民的宣言》,第一次把信仰回教的民眾叫做回族。


結果沒想到此文一出,引起了中外漢回,各類反動知識分子的一片嘲笑之聲。於是革命黨覺得很奇怪,忍不住問這些人:“你們到底笑什麼笑?”


這幫人說:“天底下只聽說過有回教,沒有聽說過有回族,你們發這文章,顯然是不學無術”。於是革命黨也憤怒了,說道:“當初辛亥革命的時候就說過了,要五族共和。漢滿蒙回藏。顯然是有回族的”。


沒想到這幫人說:“所謂五族共和,是指的四族一教,那一教指的是所有信回教的民族,而不是說有一個單一的民族叫回族,不懂了吧?!從古到今,歷朝歷代,從來沒有哪個朝代,設過一個回族的,所以你們沒文化。”


聽了此言,革命黨大怒:“這歷史不是你們想咋說就咋說的,從今天起,我們就要把信回教的民眾都叫做回族,不服?大家就比劃比劃!”


於是在西安事變後,革命黨稍微緩了口氣,安定下來以後,太祖就立刻開始安排人研究,為什麼回民應該是一個民族。


這樣做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反駁反動知識分子的嘲笑,證明革命黨很有文化。另一方面,也確實是因為當時回教地區緊靠延安,而且西路軍的戰敗對部隊震撼很大,所以革命黨也想搞清楚,這些信回教的人到底有什麼特點,如何在這些地區開展群眾工作。


於是在1940年左右,就有了從羅霄寫的《抗戰建國中的回回民族問題》,李維漢寫的《長期被壓迫與長期奮鬥的回回民族》,《回回問題研究》,民族研究會編的《回回民族問題》。


特別是這些剛經歷完兩萬里長征的部隊將士,在研究回教問題時,知道有一幫回民跟他們一樣,也是被反動的湘軍將領左宗棠一路追剿,也跑了幾萬里路,從最初的20多萬人,跑到了只剩幾千人,最後好不容易跑到了革命的發源地蘇聯,才安定下來的故事,難免會一種親切感。


這種非常類似的經歷,難免讓大家有了一種惺惺相惜,同病相憐的感覺。於是所有研究者一致同意,信回教的人,應該是一個專門的少數民族,叫做回族,來自中亞地區。回族反抗清朝壓迫的同治回亂,是一場回族人民的革命行動,並開始到處宣傳這些結論。


可以想象,當時的漢回反動知識分子,對這兩個結論是笑掉了大牙的。


首先西北的馬鴻逵,馬步芳等回教軍閥,就不同意同治回亂是一場革命行動,他們認為這是一場徹頭徹尾的暴亂。



馬鴻逵



馬步芳


他們的祖先都是在這場戰爭中發家的,河池地區的舊教阿訇馬占鰲,在非常合適的時機投降了湘軍將領左宗棠,然後立刻成為了清廷平叛的急先鋒,向其他回民舉起了屠刀,為左宗棠平定西北,收復新疆,立下了汗馬功勞。他的子孫,就成為了後來控制西北地區多年的諸位馬姓軍閥。


而且進入民國以後,他們都以愛國回教人士自居,政治上擁護以蔣介石為首的中央政府,表面上擁護三民主義,在當時的中國社會,是以一種非常進步的形象出現的。


而革命黨的這個研究,說西北回亂是正義的,是一場革命運動,那麼他們的祖先顯然就是一群叛徒,反革命了?那麼他們就是叛徒反革命之後了!這在當時的語境下,是非常不討人喜歡的。


其次,對於當時的廣大回教信徒來說,他們是有民族的,可能是漢,藏,羌,撒拉等等中的一個,把他們不加差別的劃為一個特定的少數民族,有矮化他們的嫌疑。


在他們看來,你不能因為我信回教就說我是蠻子,就好像你不能說因為我信佛教,就說我是阿三一樣。因為你這個邏輯有問題,萬一我祖上是一個有功名的人呢?再說了,有那麼多信道教的人,也沒有人說,他們都是仙人板板!


所以這個研究出來以後,在很長一段時間。只有革命黨用來自娛自樂而已。但是沒想到,革命黨後來發達了,打敗了國民黨建國了,這樣就沒有人再敢和革命黨,在有沒有回族的問題上較勁了。於是從1949年起,中國就出現了一個全新的民族,叫做“回族”!


有人說,你說這些啥意思呢,是不是就想黑革命黨一把。你不是說要寫怎麼殺人的嗎,你咋老是東繞西繞的不開始寫呢?!


因為我寫着寫着發現,不給你講清楚這一層,你就無法理解後面會發生的事。


這就好像如果我要給大家說清楚,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是怎麼回事,但是如果大家都以為黃巾賊是一個當時的少數民族,就好像匈奴一樣的,那麼我肯定這個故事,我越說大家越糊塗,牛頭對不上馬嘴。


有人會問了,你最前面一篇,交代回民背景的文章,也用了回族這個概念。這是因為現在確實有一部分相信回教的人,被官方稱為回族了,所以我也只能跟着用這個概念,來介紹了一般意義上的他們。


但是經過明代200多年的混血,和伊斯蘭教的再傳播,一些老的回回被絕對漢化了,而與此同時,一些不是來自中亞地區的民眾,也可能變成了回教的皈依者,所以,信仰回教的人是來自於多個民族,而不再是簡單的全部來自於中亞地區了。


你可能會覺得有點兒繞,一點兒都不奇怪,因為人為的加入了回族這個概念以後,所有有關這方面的歷史都變得很繞。其實到現在為止,國家也沒有講清楚,回族的標準到底是什麼?


如果信回教就是回族的話,那麼我皈依伊斯蘭教,按照穆斯林的方式進行生活,是不是可以改改身份證上的民族屬性,這樣考大學的時候,分是不是可以低很多呢?顯然我要是這麼做,去每個派出所都會被人轟出來,不留神說不定還會被送到精神病院去。


如果信回教不是回族的標準的話,而是祖上有來自中亞的血統的話,現在有好多被劃成回族的,他們的祖上並不是來自回回,而好多沒有被劃成回族的,其實祖上都來自於中亞,如果我拿着我的血樣DNA,證明我有中亞人的血統,去找派出所,估計結果也比前面一個好不了多少。沒人知道,到底回族的標準是什麼?因為你無法按標準的國際民族分類法,進行這個分類。


所以我先把這件事兒給大家說一下,讓大家知道,在同治年是沒有回族的,只有信回教的民眾,叫做回民,他們來自不同的民族。他們所信的回教也不完全相同,所以他們既有共同利益,也有不同的利益,然後你才能理解,後面各方發生了那些事是為什麼!




建國以後,歷史學界興起了一場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重新檢查歷史的運動。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發現了以前的歷史書中,存在有大量的謊言,特別是關於農民起義的。


比如他們發現清朝的歷史學者,污衊張獻忠對四川人民進行了大屠殺,而那些實際上是清軍干的。


又比如,他們發現在清末的回民起義中,外國侵略者和清朝政府,聯合污衊回民起義,說他們投降外國政府,建立伊斯蘭國等等,他們認為所有的證據都是故意偽造的。直到今天,你上百度依然可以找到大量的官方資料,對這些說法進行抨擊。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1856年雲南漢回兩族,為了爭奪礦產開發權,爆發了大規模的漢回衝突,由於當地官府處理不當,導致事態失控,回教阿訇藉此機會,煽動全省穆斯林起義,並擊敗了當地的駐防軍,建立以大理為中心的政權。


到這也沒什麼奇怪的,無非是一場由民族衝突引發的民族起義而已。但是一些英法的殖民者很討厭,他們記載道,他們在其他省份的一些穆斯林社區里,發現了一些傳單,上面的寫着起義的領導人杜文秀,自稱自己是蘇萊曼蘇丹,呼籲所有穆斯林一起加入他的伊斯蘭國,為伊斯蘭而戰,而且他們觀察到,有大量的陝西和甘肅的年輕穆斯林,自願跑去雲南加入聖戰,就像今天的一些西歐的年輕穆斯林,去加入ISIS一樣。



不僅僅如此,這個自稱是蘇萊曼蘇丹的杜文秀,還派了一個有169個人的使團到英國去,給英國皇帝送了四箱中國的石頭,表示願意把中國四方的土地都奉獻給英國,只要他們支持他的伊斯蘭國。


雖然杜文秀的提議被英國政府拒絕,但這件事被英國政府詳細的記載了。但是建國後的回族歷史學者,不同意這個使團的人,是回民起義領導人杜文秀派的,他們認為是其他人冒充的。


杜文秀


不管怎樣,這些事還是讓後來的無產階級歷史學家們感到很尷尬,比如范文瀾和郭沫若,就認為這是真的。


而這讓一場反對清王朝的回民起義,怎麼看都不像是一場革命運動,而更像是一場分裂國家的陰謀,抹黑了回民這個群體。


所以在現在的歷史教科書上,對死了500萬人,打了十幾年,甚至把英國政府都卷了進來的雲南回民大起義,這麼大一件事兒,基本上迴避不提。


因為這些事,不僅讓雲南的回民起義聞起來味道很怪,而且用這個來解釋西北回亂,一下子也就變的脈絡清晰了。


就像今天的參加過ISIS的年輕人,回到歐洲後去搞恐怖活動一樣,雲南的回族叛亂,吸引了大量來自甘肅和陝西的回民宗教狂熱分子,他們前往雲南參加了聖戰,並學習了大量的軍事知識,在看到的雲南所取得的“良好成果”以後,於是他們決定回到家鄉,去干一番事業。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他們是直接受大理的伊斯蘭國委託,前往西北地區煽動叛亂的,這種說法主要是來自於西方旅行者的記載。


他們回到家鄉以後,進行了大量的宣傳活動,到處散發前面那些被外國人所發現的傳單,這些舉動受到新教阿訇的積極支持,雙方一拍即合。


很多地區立刻被他們煽動起來了,可是有些地區還是猶猶豫豫。畢竟造反這事兒,不是鬧着玩兒的。


恰好這個時候,太平軍逼近了陝西,於是回民隊伍中這些去過雲南的聖戰分子們和新教的阿訇們,決定抓住這個機會。他們趁漢族團練前往戰場,陝西內部空虛的時候,發動了叛亂。


叛亂幾乎是在陝西全省所有的回民聚居區同時開展的,為了裹脅所有的回民都加入叛亂,他們毫不留情的殺死周圍異教徒,不管他是漢族,滿族,蒙族。


然後他們把人頭掛到那些沒反的回莊外面,同時對外宣稱他們是這些回莊的人,這樣所有的回民都被他們拉下了水,而這個行為,也造成了這次叛亂異常的殘酷和充滿了種族仇殺。


由於這是極端回教狂熱分子密謀已久的行動,而且時機把握的恰到好處,正好是政府軍和團練前往戰場迎敵的時候,以至於屠殺開始以後,官府幾乎毫無作為,由於缺乏兵力,只能困守孤城。


所以在叛亂開始後的頭幾個月,回教的叛軍輕鬆的殺光了關中一帶,城市外農村里幾乎所有的漢人,最保守的估計也在200萬左右,也有估計是四五百萬的。但這只是一個開始。


現在的歷史書要麼不提這個過程,要麼說這是雙方互相仇殺的結果。


但是他們都拒絕解釋,為什麼占陝西人口只有十分之一的回民,從同治元年四月二十四日叛亂,到六月初,短短的一個月裡,如果是雙方都有準備,相互仇殺,他們是怎麼打得過十倍於自己的漢人,並把所有沒有城牆防禦的鄉村集鎮全部付之一炬,不分男女老幼,屠戮殆盡,堆屍成山,並開始圍攻西安周圍所有的縣城,而僥倖存活下來的滿漢群眾,只能逃進縣城,困守孤城!


同時他們也無法解釋,在6月初回民圍攻西安的時候,如果是漢回互相殘殺,為什麼西安城裡有兩萬多回民,清政府為什麼並沒有派人去屠殺他們,反而在全城民眾群情激奮的情況下,卻派兵去保護了這些人的安全,讓這些人得以生存到戰爭結束?!


為什麼在一些較小的縣城,即使發生了對城內回民的屠殺,也都是在周圍鄉村遭到回民大規模的屠殺,大量逃難的難民湧入城市,而且這些城市被回民包圍以後發生的?!


所以,顯然是西北地區的極端宗教狂熱分子,為了建立一個伊斯蘭國,脅迫所有的回民參加反叛,對滿漢群眾進行了單方面的屠殺!這是一場有計劃,有預謀的叛亂,也只有這樣解釋才合乎邏輯。


有人會說,你怎麼知道這些的?因為建國以前所有的歷史書都是這麼寫的,你隨便讀一下就知道了,不需要什麼複雜的研究。


如果想得到前面提到的,外國人有關記述的詳細資料的,去查“潘泰叛亂”,“大理蘇丹”,找對應的英文資料。


關於出使英國,把中國土地獻給英國皇帝,大家可以查劉道衡(阿拉伯名叫做哈桑或者艾山),出使英國和土耳其的過程,最好看英文資料。


當然,建國以後的歷史學家,對這些說法都進行了駁斥,他們的研究方法是,基本不參考任何清朝的檔案,以及任何同時代的西方文獻,改成自己去民間搜集資料,聽勞動人民講事實的真相,寫出了像《回族革命鬥爭史》,《歌唱英雄白彥虎》等等一系列新的歷史書籍。


而且在這個過程中,漢族學者基本上退出了這方面的研究,一是因為他們是帶有種族偏見的,二也是為了避禍。現在你能看到的所有關於這段歷史的記述,除了清史稿和各種清廷檔案,歐洲人的記述以外,幾乎全部都是由回族知識分子寫的。


又有人會問,你寫這段是不是想挑起民族矛盾?當然不是,我只是覺得我們在歷史問題上,所有的人都應該向德國人學習,而不是向日本人學習。


今天沒有任何人,會因為德國人正視了納粹對猶太人的屠殺,而低看他們,恰恰相反,我們對他們非常的尊重。


同樣,發生在清末的這場民族大屠殺,我們也應該正視,特別是回族,更應該加入到這場思考之中來。


因為最後的結果,對他們來說更加的慘痛,除了留在西安的兩萬多回民以外,外加幾千逃到了蘇聯的東干族,少量投降清軍的以外,陝西境內其他地方,從此再也沒有回民了!


他們在後來一樣遭到了殘酷的報復,有170萬陝西回民死在了這場動亂之中,活下來的只有零頭。


所以回族人民更應該思考,他們為什麼總是會被這些極少數宗教極端狂熱分子裹挾,去挑戰整個華夏民族?實際上他們中間很多人並不想參加這場叛亂,他們一有機會就想投降清廷,但是,他們最終總是被極端宗教狂熱分子裹挾,走向了不歸路。


在這場叛亂中,有很多次機會,陝西回民都可以擺脫最終被消滅的命運,比如在動亂發生十多天以後,當地政府派團練大臣張芾前來勸降,當時回族的叛亂者內部發生了動搖,很多人都願意投降。


但是從雲南回來的極端宗教狂熱分子任五,為了阻止這些人,在第二天早晨,殘忍的把前來談判的團練大臣張芾切成了碎塊。這個行為遭到了其他想投降的回民的怨恨,結果,他又做出了一個更狠的舉動,把他的老婆和兒子也一起殺掉,以表示他戰鬥到底的決心,這個反人類的舉動,曾經備受無產階級歷史學家好評。


這導致所有的陝西回民,從此都徹底走上了不歸路,最後他們自己和他們的妻子兒女,絕大部分也都死於非命。


建國以後,出於意識形態和民族團結的需要,對這段歷史進行了歪曲和掩蓋。而且一些少數民族歷史學者,不願意正視這場悲劇的真正原因,反而故意進行歪曲。


但是不知道這些人是否真正的想過,你不告訴回族人民真相,他們就不會意識到極端宗教狂熱思想,會對自己造成多麼大的傷害?!也不會意識到,挑戰一個體量比自己大幾十倍的國家,不論他當時看起來多虛弱,多麼的搖搖欲墜,不論你機會選的多麼好,也不論你最初如何得手,有沒有外國人幫忙,最後,你都會像一隻螞蟻一樣的被踩死。任何這樣的想法,都是會帶來滅族之禍的!


清末的回民人數,最高峰的時候接近兩千萬,但是在經過連續十多年雲南和西北叛亂之後,人數降到了300多萬,直到2000年以後,才再次接近1000萬,這個過程,難道不值得進行反思嗎?


所以,只有融入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而不是特立獨行,才是唯一的出路,告訴大家真相,是在種福,隱瞞和欺騙,實際上是在種禍!


西北回亂,是一小撮宗教極端狂熱分子,為了建立一個幻想中的伊斯蘭國,單方面挑起了戰端,把整個西北地區全體回民都綁上了戰車,最終造成了七百多萬漢民,八百多萬回民的死亡,然後一無所得的故事。


我們將繼續講這段歷史,中間有太多太多被掩蓋了的真相,特別是後來曾經被大肆吹捧的起義英雄“白彥虎”。




西安省,白彥虎,是好漢,

口裡長矛打得歡,

一打打了十三年,

死的漢人真不少,

回回也死了幾十萬。

左宮保,是屠夫,

帶上馬安良軍隊把他追,

一追追在嘉峪關,

婆娘娃娃全跳黃河水……


《歌唱英雄白彥虎》據說是在回族群眾中,流傳最早的敘事長詩之一。它先是流傳於新疆伊犁地區的回族群眾中,由漢族學者、海內外著名的西域史專家、新疆大學歷史系已故教授蘇北海先生整理,最早刊載於《近代史資料》1955年第2期,不過近來有很多學者,質疑這首詩的真實性。


早在1940年,著名歷史學家李維漢,就以“羅邁”為筆名,在延安寫了一篇論文,誇讚白彥虎是“一位百折不撓的真正回民英雄”,這基本上為以後有關西北回民起義的研究,定下了基調。


近年來,對白彥虎的生平研究受到了高度的關注,特別是因為他擁有中亞東干人之父這個頭銜。


由於白彥虎是一位從一開始就參加了起義或者叛亂,一直戰鬥到最後的回民領導人,所以搞清他的一生,也就搞清了西北叛亂的真相。


關於白彥虎的出生,建國後有一種傾向,想把他說成一個貧苦農民。東干族後裔出生的歷史學家,王斯萬諾娃也認為他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比如伊馬佐夫編撰的《東干族百科全書》裡,就採用了他的這個說法。


不過根據清廷的記錄,以及早期對東干族的研究里,特別是俄國人波雅爾科夫寫的《東干起義後記》裡,都認為白彥虎出生在北京的一個上層回教家庭裡頭,而且被朝廷任命成一個教區的阿訇。當然,如果這個記載屬實的話,在以前的價值觀看來,這會消弱白彥虎的革命屬性。


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的時候,白彥虎隨全家逃難回到了陝西。根據很多研究資料的說法,就是在這一年,白彥虎看透了清朝政府的反動和虛弱,下定了起義的決心。


1861年,回到家鄉的白彥虎,為了找到更多的同志,主動加入了清軍,由於他身為阿訇,所以直接進入了回族團練的領導層。


1862年初,趁慈禧太后和同治皇帝孤兒寡母,剛剛繼位,立足未穩之機,白彥虎帶領幾十名親兵回到了陝西,秘密謀劃叛亂。


他對外公開的說法是,要組織“秦軍”,參加反對太平天國的戰爭,但實際上是秘密的開始串聯,聯絡各地的回民首領,並開始秘密偵查各個州縣的城防,兵力部署等等。


進入4月以後,利用太平軍進入陝西,清朝政府後防空虛的時機,白彥虎和其他回民同志,同心協力,振臂一揮,號召全體回民發動了反清起義。


70年代以前的歷史書,基本上都這麼寫白彥虎是如何密謀起義的,因為在當時的價值觀看來,他主動聯絡群眾,密謀反叛清廷,積極發動起義,是一種有革命覺悟的表現。


但是進入90年代以後,有一些人覺得這樣寫似乎有點兒不妥,因為這個時候的官方價值觀,又發生了新的變化,這樣寫白彥虎,似乎他有分裂國家的嫌疑,所以大家又開始瘋狂的想把這個說法糾正回來,把他說成是無意中卷進起義的。


如果你看過國內有關這方面的研究論文,你會覺得很好笑,每一個時代的官方學者,都在努力的給前一個時代的同僚擦屁股。


起義開始的時候,白彥虎並不突出,因為最初的18寨領袖,主要是參加過雲南聖戰的回教狂熱分子,比如任五,郝明堂之類,沒有參加過聖戰的,只有幾個人,白彥虎是其中之一,他被排在最尾巴上。


有人說他最初表現出軍事才能,是在攻陷他的老家涇陽縣的戰鬥中,在此之前,指揮回民軍的主要是任五等參加過雲南聖戰的人,但是這些人在軍事能力上,表現的實在不怎麼樣。


他們雖然在鄉下殺漢族農民時顯得很神勇,把渭河兩岸密集的農莊,全部變成了一堆堆的廢墟,讓後來前來增援的清軍,發現即使走了上幾十里地,除了看見一堆堆已經快要腐爛的屍體,卻怎麼也見不到一個活人。


但是這些人在圍攻城市的時候,卻表現很差。叛亂發生後不久,他們在掃蕩完農村以後,開始圍攻今天的陝西大荔縣,當時叫做同州,同州幾乎沒有守軍,只有一些民兵,但是他們在圍攻了九個晝夜以後,卻沒有能攻下。


隨後他們又去圍攻西安,進攻西安城外漢族團練防守的金勝寺,滿人軍隊駐守的六村堡這兩個有壕溝和柵欄防守的村鎮,在對方完全沒有援兵的情況下,十多萬回民攻了很久,死亡了上萬人,才勉強攻下。


事後為了泄憤,他們把這兩座村鎮裡一萬五千多人,不分男女老幼,全部殺光,沒有留下一個活口,並用長槍挑着人頭在西安城外遊行。


相比於這些人的無能,白彥武卻成功的用突襲戰術,攻下了自己的老家涇陽城,根據《重修涇陽縣誌》記載,“十二月初四日,風霾四塞,赤黃修目。五更時,聞喊殺聲,賊已由城東北角麻虎巷攀城而登。紳民男婦死者七萬餘人。初十日,焚衙署屋舍,光徹數里。賊晝來夜去,城中空無一人。”


從這段記載來看,白彥虎利用一個沙塵暴的天氣,攻入自己的老家涇陽縣,把城裡7萬多男女老幼,中間應該有很多是他的熟人,全部殺了個精光,然後再放一把火,把老家燒成了一片廢墟。


不過在後來有關他的大部分傳記中,都只提了他是如何攻下縣城的,沒有提他是如何殺人的。在叛亂的頭一年,除了他以外,沒有任何一個回民首領攻下過有城牆環繞的城市。


不過總的來說,他在當時還是一個配角。叛亂頭一年的主戰場,一個是西安的圍攻戰,另一個是從雲南來的回族叛軍北上的戰鬥,他們應該是來接應西北回民叛亂的。


這年5月,就在叛亂剛剛爆發了十來天以後,藍大順帶領的雲南回族叛軍,千里迢迢的越過了四川,準時的出現在了陝西南部,一路攻城拔寨,向關中方向挺進,這當然不是巧合,他們是前來裡應外合的,在那個通訊和交通都非常落後的年代,這至少是大家在幾個月前就商量好的,實際上,這也是大理伊斯蘭國介入西北回亂的明證。


而另一方面,來自關中各地的回民叛軍,開始向省城西安集中,他們把它團團圍住,並打算攻下首府。


去過西安的人,都應該對它保留至今的城牆印象深刻,又高又厚,現在是非常好的旅遊景點,在當時,卻是幾十萬人性命的保障。


西安古城牆


大量關中的難民,全都湧入了西安城內,謝天謝地,全靠這個城牆,把叛軍擋在外面,讓他們無計可施,如果有機會再去西安,我一定會用一種充滿敬意的心情,再去看看這個城牆。


到了8月,清朝的援軍終於出現在了陝西境內,他們分成了兩路,直隸提督成明率軍兩千,想去解同州之圍,結果剛入陝西,就被大批的陝西回民軍團團圍住,被迫退守在一個叫朝邑的小縣城。


另一路由兵部侍郎,欽差大臣勝保帶領,晝夜兼程,進入了西安城。


陝西人民一時覺得有救了,但是沒有想到這個勝保其實是一個活寶,他根本就不會打仗。他對待敵人的辦法只有一個,就是招降,而且他招降了的敵人,總是又不斷的重新反叛,然後他又重新招降,所以曾國藩特別看不起他,認為他把敵人越養越多。


果然,他進入陝西以後,他部隊中被他招降的捻軍宋景詩部,立刻反叛,殺回老家去了。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時候,曾經有一部電影,專門描寫這個農民起義的領袖宋景詩的故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找找看看。


然後他剩下的軍隊,和回民交戰,8戰8敗,於是和他一起,都躲進了西安城裡,不敢出來了。但是他卻給朝廷奏報,說他8戰8捷,而且他還要求朝廷,允許他調動一個反覆無常的叛軍將領苗沛霖前來陝西,幫助他平叛。


這個叛軍將領苗沛霖,一會兒投降清廷,一會兒又舉兵起義,來來回回都搞了好幾回了,每次被曾國藩李鴻章打急了,就立刻向勝保投降,搞得勝保成了他的避風港。


以前咸豐皇帝在的時候,因為勝保是旗人,所以對他特別相信。但是現在變成了慈禧太后掌權了,她的腦子可比她死去的老公清晰得多,她立刻明白,勝保肯定是兵敗如山倒才出此下策,要不他就是個傻瓜,讓一個反覆無常的人到如此危險的地方,搞不好他會和回民叛軍攪到一起去,那樣形勢將無法挽救,於是她斷然拒絕。


果然不久,陝西士紳聯名狀告勝保,說他誨敗為勝,而且大敵當前,他居然在西安城內養妓做樂,夜夜笙歌,坐看回民叛軍,屠戮城外的漢人。


於是她果斷的撤掉了勝保,不久又把他賜死,然後催促另外一名,在曾國藩手下效力的滿族將領多隆阿(也有說是達斡爾族),為欽差大臣,火速西進,解決陝西問題(撤掉勝保的決定早就作出,但是在多隆阿到達陝西以後才宣布執行,慈禧怕他叛變)。


多隆阿


這個時候已經接近年底,雲南來的回族叛軍,先鋒已經攻到了長安縣,離西安已經很近了。而西安,鳳翔,三原,臨潼,朝邑等城市已經被圍了半年多,渭河兩岸,幾乎所有還沒有被回民叛軍攻破的漢族村堡,都快撐不下去了。


而且由於春天就開始叛亂,今年顆粒無收,所有的人都靠去年的餘糧撐到現在,再不打破叛軍的圍困,所有的人都要餓死了,形勢萬分危急。


盼星星盼月亮,11月底,欽差大臣多隆阿的不到1萬人的軍隊,終於踏入了潼關,他要面對的,是聚集在渭河彎到蘇家溝一帶,號稱18寨的30多萬回教叛軍主力,這些叛軍絕大多數都是騎兵。


還有大量散布在陝西各地,幾千到數萬人一股,正在各地包圍大小縣城,以及漢族村鎮的的回教叛軍,加上正在北上的幾萬名雲南回民叛軍。


面對這麼多敵人,欽差大臣多隆阿只有不到一萬人的部隊,加上勝保留下來的軍隊,勉強湊夠兩萬,這點人要救那麼多的城市村鎮,而且必須和時間賽跑,他能做得到嗎?白彥虎後來又怎麼從一個配角,變成了主角呢?



0%(0)
0%(0)
  硬件沒問題,軟件邪門。 - NJM 02/05/18 (389)
  先搶,搶不到才做生意,這已不是文明融合的問題了!  /無內容 - 北冥有筍 02/03/18 (406)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7: ZT:用生命保護祖國的飛行勇士
2017: 高速運行的地鐵突然消失14分鐘,乘客全
2016: 志願軍第五次戰役中的第180師(4,完)
2016: 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2015: 易水寒冰:可媲美“空中飛豬”巴克利品
2015: 哪位將領央求參加長征被博古無情拒絕
2014: 古人的相術中認為,有一種面相可稱為萬
2014: 袁隆平與和平獎
2013: 要貪官吐出你的銀子,要保護你的女人不
2013: 奢華與亡國並行的晚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