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讀史明智| 美國的盟友何其多
送交者: 賈舟子 2018年05月11日14:58:17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美國的盟友遍布天下,東亞有日本、韓國;東南亞有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南亞有印度;中東有埃及、以色列、沙特、約旦、科威特、巴林、卡塔爾、格魯吉亞、阿富汗;大洋洲有澳大利亞、新西蘭;可以說整個亞太地區都是它的‘勢力範圍’(除了中亞,俄羅斯至今仍保持對中亞巨大的傳統影響力)。另外,美國及其27個北約盟友(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西班牙、葡萄牙、丹麥、挪威、冰島、匈牙利、希臘、波蘭、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加拿大、克羅地亞、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土耳其)幾乎囊括了整個歐洲與北美洲。而拉丁美洲一直以來更是被美國視為其後院,盟友主要包括墨西哥、巴拿馬、哥倫比亞、秘魯、智利等國。在此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美國在非洲的盟友較為稀少。據我所知,美軍在非洲的軍事存在極其有限,僅在吉布提駐有實體軍隊(在埃塞俄比亞和塞舌爾設有無人機基地)。

 :當今國際關係大匯總一超獨大 眾所周知,美國的盟友遍布天下,東亞有日本、韓國;東南亞有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南亞有印度;中東有埃及、以色列、沙特、約旦、科威特、巴林、卡塔爾、格魯吉亞、阿富汗;大洋洲有澳大利亞、新西蘭;可以說整個亞太地區都是它的‘勢力範圍’(除了中亞,俄羅斯至今仍保持對中亞巨大的傳統影響力)。另外,美國及其27個北約盟友(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西班牙、葡萄牙、丹麥、挪威、冰島、匈牙利、希臘、波蘭、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加拿大、克羅地亞、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土耳其)幾乎囊括了整個歐洲與北美洲。而拉丁美洲一直以來更是被美國視為其後院,盟友主要包括墨西哥、巴拿馬、哥倫比亞、秘魯、智利等國。在此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美國在非洲的盟友較為稀少。據我所知,美軍在非洲的軍事存在極其有限,僅在吉布提駐有實體軍隊(在埃塞俄比亞和塞舌爾設有無人機基地)。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絕大多數非洲國家明確反對美國駐軍非洲;二是美國從未在真正意義上將非洲作為一個國際戰略夥伴來對待。由於國際形勢改變,特別是中國對非洲的影響力日益增強,美國意識到了忽視非洲的後果,開始重新考慮非洲在其戰略中的地位,反應之一就是增加其在非洲大陸的存在,尤其是軍事存在。 美國的盟友多,而敵人也不少。世界上有不少國家是典型的反美國家,主要包括東亞的朝鮮;中東的伊朗、敘利亞;拉丁美洲的古巴、委內瑞拉、玻利維亞、厄瓜多爾、尼加拉瓜;歐洲的白俄羅斯以及非洲的蘇丹(蘇丹已分裂,南蘇丹親美)、津巴布韋。另外,一些國家雖稱不上反美國家但與美關係仍十分疏遠,主要包括東南亞的緬甸、老撾、柬埔寨(近年來美越關係升溫,越南已漸漸退出此列);南亞的尼泊爾;中東的黎巴嫩、巴勒斯坦;拉丁美洲的烏拉圭、巴拉圭、危地馬拉。事實上國際關係風雲變幻,兩國間的關係隨時會因執政當局的更迭而突發變故(這與高中政治課中所描述的‘國家關係由國家利益與國家力量決定’略有出入)。例如,智利本與美國不太親密,然而隨着2010年右翼反對派聯盟候選人塞巴斯安·皮涅拉當選智利總統,結束了智利近20年的中左派聯盟統治的局面後,外交領域開始日益親美;墨西哥在左派政黨人民革命黨長達數十年的執政期間,都與古巴保持着密切聯繫,然而隨着2000年福克斯領導的右翼政黨國家行動黨執政後,這一原則旋即被打破,墨西哥親美傾向日濃。在2002年的聯合國人權大會上,墨西哥一改一貫立場,不惜破壞墨古長達百餘年的傳統友誼而支持了美國策劃的反古巴提案。曾被美國小布什政府冠以“非北約盟國”之銜的阿根廷,隨着2003年中左聯盟“勝利陣線”候選人基什內爾當選總統後,隨即改變了原先的親美政策,開始與美保持一定距離;2002年,隨着巴西左翼政黨勞工黨候選人盧拉贏得總統大選,親美路線亦被迅速糾正。這些現象表明,國際關係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隨着各國執政當局的更迭而發生相應變化。 地區糾紛 大都數地區糾紛都是由領土或資源矛盾所引發的。由於北美洲與大洋洲主體國家單一,且無舉世關注的地區糾紛,故在此略去(事實上,美國與加拿大存在五大淡水湖劃界爭端,但由於該分歧占各自外交層面中的分量不大且雙方互為北約盟友;而澳大利亞與新西蘭均為英聯邦國家,雙方關係並無明顯分歧,故在此均不予詳述) 

【亞洲東亞:日本@韓國、中國、俄羅斯(韓國控制的獨島附近海域蘊藏着豐富的油氣田,韓日兩國均宣稱對其擁有主權。雖然兩國都是美國盟友,但由於深刻的歷史恩怨與複雜的現實利益,這對互為朋友的朋友很難成為真正的朋友;日本控制的釣魚島附近海域同樣蘊藏着豐富資源,對於它的主權歸屬中日兩國一直在爭吵;俄羅斯控制的北方四島,日本一直在提出主權繩索,換來的往往是俄羅斯強力的回擊,2011年俄羅斯戰略轟炸機頗具挑釁性質地沿整個日本繞了一圈);朝鮮@韓國(各自均聲稱將由自己完成半島的統一,三八線局勢幾乎每年都不平靜)東南亞:馬來西亞@新加坡(新加坡獨立於馬來西亞後,兩國一直存在領土糾紛);泰國@柬埔寨(兩國對邊境著名古蹟柏威夏古寺的主權歸屬問題上矛盾很深,在此寺成功申報世界遺產後,爭端更是進一步升級,多次爆發衝突);印尼@馬來西亞(兩國關於蘇拉威西海域的領土紛爭一直懸而未決,雙方都曾派出軍艦和戰鬥機在爭議海域對峙)南亞:印度@巴基斯坦(兩國曾幾度爆發軍事衝突,克什米爾問題懸而未決更增加了彼此的敵意);印度@孟加拉國(這是一對控制與反控制的國家關係)西亞:以色列@巴勒斯坦、黎巴嫩、敘利亞、伊朗(巴境內的哈馬斯、黎境內的真主黨與猶太人間永恆的報復與反報復;戈蘭高地的歸屬與歷史的恩怨使敘以兩國永久性敵意;伊朗核問題使得伊以兩國近來劍拔弩張);伊朗@沙特(什葉派老大與遜尼派老大之間難以釋懷的恩怨);土耳其@敘利亞(敘利亞反對派的大本營就設在土耳其);格魯吉亞@俄羅斯 

【非洲】剛果金@盧旺達、烏干達(1998年8月,剛果金反政府武裝在烏干達和盧旺達軍隊支持下發動叛亂,剛政府請求安哥拉、津巴布韋和納米比亞等國出兵相助,雙方爆發大規模武裝衝突);埃塞俄比亞@厄立特里亞(1993年5月,厄立特里亞正式從埃塞俄比亞中獨立出來,此後兩國不斷爆發武裝衝突);蘇丹@南蘇丹、肯尼亞、埃及、乍得(蘇丹在經歷長期內戰後,南蘇丹從其國內獨立出去;肯、埃、乍等國與蘇丹也存在複雜的矛盾,乍得一直指責蘇丹政府支持乍得反政府武裝在乍得東部阿德雷地區作亂;肯尼亞甚至對蘇丹總統巴希爾發出了逮捕令);利比里亞@塞拉利昂、幾內亞(長期以來,塞、幾兩國與利比里亞的邊界衝突時斷時續。利比里亞前總統泰勒於1997年上台後,全力支持鄰國塞拉里昂反政府武裝“革命聯合陣線”,藉機控制塞拉利昂的鑽石資源。而幾、塞兩國則一直支持利比里亞反政府武裝“利民聯”的鬥爭。2003年8月,泰勒在反政府武裝的巨大壓力下被迫辭職流亡海外,此後三國關係雖有所緩和但仍有很大隔閡,利新政府似乎並不十分“感激”鄰國的恩情);埃塞俄比亞@索馬里(20世紀70年代,埃、索兩里曾因埃境內的索馬里族鬧獨立而爆發戰爭,索馬里戰敗,此後埃對索的影響力與日俱增。2006年12月,索馬里教派武裝“伊斯蘭法院委員會”控制了首都摩加迪沙並迅速占領索馬里大部分地區。在索馬里各世俗軍閥求助下,埃塞俄比亞出兵索馬里,大敗教派武裝,“幫助”索馬里恢復了亂局) 


【拉美】智利@玻利維亞、秘魯(玻、秘兩國在19世紀末與智利進行的太平洋戰爭中喪失大片領土,玻利維亞為此失去了通向太平洋的出海口,而秘魯雖與智利解決了陸地邊界問題,但仍存尖銳的領海糾紛。此三國的領土糾紛已持續百餘年之久);哥倫比亞@厄瓜多爾、尼加拉瓜、委內瑞拉(哥倫比亞一直指責厄瓜多爾庇護哥反政府武裝“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力量”;尼加拉瓜與哥倫比亞在加勒比海存在領海爭端,在2008年哥越境打擊厄境內的哥反政府武裝後,尼加拉瓜曾與厄一道宣布斷絕與哥的外交關係;委內瑞拉與哥倫比亞同樣存在邊界衝突,在2008年查韋斯曾調集10個坦克營集結於兩國邊境以聲援厄瓜多爾);哥斯達黎加@尼加拉瓜(雙方在聖胡安河主權歸屬上一直爭執不下,近年來還引發過備受國際關注的外交危機);阿根廷@巴西、英國(巴西一直希望通過在聯合國“入常”成為拉美的代表,卻遭到阿根廷等國的極力反對;1982年,英國在馬島戰爭中擊潰阿根廷軍隊,兩國關係至今仍未修復) 

【歐洲】英國@愛爾蘭(愛爾蘭一直未加入北約,一個重要原因即是其與英國微妙的關係。北愛爾蘭的歸屬一直是英、愛兩國外交領域的不和諧音符);希臘@土耳其(希臘曾受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長期統治,兩國在愛琴海勢力劃分及塞浦路斯問題上存在尖銳對立);科索沃@塞爾維亞(在科索沃未獨立前,雙方曾爆發過激烈衝突,至今塞爾維亞族對科索沃的獨立仍耿耿於懷);烏克蘭@羅馬尼亞(2009年聯合國裁定烏克蘭不具有蛇島附近海域的油氣資源開採權,但烏克蘭並未就此罷休,烏、羅兩國關係仍不和諧);丹麥@加拿大(格陵蘭北部沿海無人居住區漢斯島,一直以來是丹麥和加拿大兩國的領土爭端焦點) 地區一體化 雖然各國間存在着多種不和諧因素,但地區一體化進程依然強勁。歐洲有歐盟;亞洲有東盟、阿盟、上合組織;非洲有非盟;北美有北美自由貿易區。經過多次擴張,歐盟現已發展成一個涵蓋27個國家,總人口近5億並率先完成金融一體化的地區聯盟。東盟成員國已發展至10個,並且還建立了每年兩次的首腦會議以商討區域合作大計。普京在2006年時曾說過上合組織已發展成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地區一體化機構。筆者認為,此話雖在當時言之過實,但如今隨着上合組織各領域合作的深化以及普京向東看戰略的施行,此言已漸漸為多數人所接受。事實上,俄羅斯大部分領土與油氣資源均分布在亞洲,過去所說的北亞即為俄羅斯的西伯利亞。非盟雖然名義上是一個集政治﹑經濟、軍事於一體的國家聯盟,但實際上組織框架較歐盟要鬆散的多。當然,由於非盟成員國眾多(54個),其在國際政壇上的發言權顯得舉足輕重。北美自由貿易區的成員國僅加拿大、美國與墨西哥三國,但這已經構成了北美洲的主體。這一組織的建立給三國帶來了“三贏”局面,墨西哥與加拿大在美國市場獲得了相較於其他國家更有利的競爭局面,而美國則利用這一組織主導整個北美經濟。相較於其他地區的團結,南美洲顯得特立獨行。在那邊廣袤的土地上,各國明爭暗鬥的消息不絕於耳。安共體成員國如今僅剩4個,而新興的“南美洲國家聯盟”成員國雖達到12個,但分歧仍十分嚴重。個人認為,南美內部的不統一主要是基於三個因素:左右陣營對立、各國對自由貿易的看法迥異以及美國扶植親美政府。 多強博弈 國際關係格局由一超多強向多極化發展是大勢所趨。如今的國際政壇,除美國外,真正堪稱世界性大國的僅有中國、俄羅斯、英國、法國四國。當然,這是“遊戲規則”內的標準。君可曾記否‘2006年轟動一時的安理會改革就因幾個安理會常務委員說了“NO”而瞬間化作春泥’?君可曾記否‘2011年當西方國家欲在敘利亞複製利比亞模式時,中俄在安理會以2:13的“強大攻勢”予以否決’?雖然之前發生過伊拉克戰爭等違反遊戲規則事件,但從總體上說,包括美國在內的任何一個國家如果繞開遊戲規則行事必然受到其他相關方名正言順的指責與攻擊,代價太大。如果不考慮遊戲規則,日本、德國、意大利、印度、巴西等大國顯然已具備世界大國的標準或潛力。


美國的核心盟友是哪些國家?

一,美國最核心的盟友只有兩個國家,一個是英國,一個是以色列。美國與英國淵源久遠,1620年11月11日《五月花號公約》的產生,既奠定了北美殖民地的基礎。最初英國在北美有十三個殖民地,後來這十三個殖民地通過獨立戰爭成為今天美國的雛型。歷史的原因造就了美國以英語為通用語言,共同的語言,相近的意識形態與同宗同源的歷史共識,使美國與英國成為關係最為緊密的國家。第二個國家是以色列,以色列人的宗教和家庭觀念非常強,有極強的民族凝聚力。1948年,在美國的以色列人就達到497萬之多,以色列人在科學、教育、金融、經商方面非常有天賦,在美國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力量。以色列人所控制的金融集團在美國組成強有力的遊說集團,可以左右美國的政治走向。而美國也需要以色列楔入中東地區為其代理人,保障石油美元的全球金融霸權。

二,美國第二層次的核心盟友也只有兩個國家,一個是加拿大,一個是墨西哥。所謂遠親不如近鄰,美國、加拿大、墨西哥是北美大陸上三個最大的國家,地理的因素促使這三國在經濟和政治上都密不可分。加拿大是真正鐵杆盟友,加拿大地大物博,領土面積998萬平方公里,人口只有3600萬。加拿大的資源取之不盡,是美國工農業資源的大後方之一,能源與地緣因素對美國都極為重要。而墨西哥比較特殊,美國人對墨西哥有一點愧疚的心理,美墨戰爭幾乎割掉墨西哥一半的國土,這是歷史上欠墨西哥的債,所以美國明里暗裡總是讓着一點墨西哥。墨西哥也曾以中美洲大國自居,也曾與古巴打的火熱。但是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簽署之後,墨西哥就徹底淪為美國的附庸,所謂吃人嘴軟,拿人手短,幾乎在國際上再也聽不到墨西哥反美的聲音。而且加拿大與墨西哥兩個國家基本連像樣的軍隊都沒有,在武力上也完全依附於美國。雖然偶而發出點與美國不同的聲音,但都無傷大礙,這就像一家子,大哥與小弟們鬧一鬧,但最終關起門來還是北美一家人。

三,美國第三層次的盟友就算不上核心盟友了,這個層次的盟友很多。西歐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和中東的沙特、科威特,馬六甲的新加坡,東亞的日本與韓國,大洋洲的澳大利亞與新西蘭。西歐國家有大量的移民在美國,日爾曼人、意大利人和愛爾蘭人是最有代表性的三個民族,在美國也形成較悠久的地理聚落與歷史傳統。沙特與科威特雖然是阿拉伯國家,但卻是美國石油美元霸權的重要推手,由美國軍力提供保護,承諾以美元為貨幣出售石油,本質是一種買賣的關係。新加坡是奇葩,新加坡以極其重要的地理位置為賣點,換取美軍的保護,依靠港口轉運貿易與配套的金融服務躋身發達國家。新加坡地小人少,是個城市國家,經濟轉型極為困難,可以說成與敗全系馬六甲海峽一身。日韓又與其它國家不同,其它國家還勉強稱得上夥伴國家,日韓兩國則完全是美國的馬仔國家,這兩個國家的歷史就不用細述了,美國也並不把馬仔太當回事,呼來喝去,完全是一種宗主國的作派。澳大利亞與新西蘭是三流國家,人口較少,經濟體量也較小。而且這兩國孤懸海外,與世界主要國家在地理上有很大的隔閡,是邦外之國。

四,美國還有一些友好國家,東亞有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南亞有印度;中東有約旦、巴林、卡塔爾、格魯吉亞、阿富汗。另外,歐洲有法國、德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西班牙、葡萄牙、丹麥、挪威、冰島、匈牙利、希臘、波蘭、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克羅地亞、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拉丁美洲主要有巴拿馬、哥倫比亞、秘魯、智利等國。在非洲有埃及和南非。

美國在非洲沒有太多的傳統友好國家,這些年美國也在夥同日本積極調整對非洲的政策,主要是不想讓東亞大國在非洲一家獨大。

如果發生戰爭,美國可以拉多少國家進入自己的陣營?


 如果是世界級的大戰,美國最少可以拉到40個以上的國家參加,光是北約國家就能拉出29個。

  

  1949年4月4日北約成立,截止到2017年6月5日,北約共有29個成員國,它們分別是:美國、英國、德國、法國、加拿大、荷蘭、比利時、挪威、丹麥、葡萄牙、冰島、土耳其、西班牙、盧森堡、希臘、意大利、波蘭、匈牙利、捷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阿爾巴尼亞和克羅地亞、黑山共和國。理論上如果發生戰爭,北約國家都得參戰。

  還有亞洲的日本、韓國,以色列,沙特阿拉伯,澳洲的澳大利亞,新西蘭,這些都是美國的鐵杆盟友,泰國、新加坡、墨西哥、巴拿馬、菲律賓、科威特、卡塔爾、約旦等等國家和美國關係也很密切。

  二戰後美國打了幾場局部戰爭:

  

  朝鮮戰爭跟美國一起出兵的有:英國、法國、加拿大、土耳其、泰國、菲律賓、澳大利亞、荷蘭、新西蘭、比利時、希臘、南非、盧森堡、埃塞俄比亞、哥倫比亞等15個國家。

  越南戰爭跟美國出兵的有:韓國、德國、澳大利亞、泰國、新西蘭、老撾等6個國家。

  海灣戰爭跟美國出兵的有:英國、法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埃及、加拿大、意大利、韓國、卡塔爾、阿聯酋、澳大利亞等11個國家,美國還組成了反伊拉克34國聯盟。

  

  科索沃戰爭跟美國出兵的有:英國、法國、德國、加拿大、意大利、土耳其、西班牙、葡萄牙、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等12個國家。

  伊拉克戰爭跟美國出兵的有:英國、澳大利亞、波蘭等3個國家,日本、丹麥為美國提供後勤支援。


  阿富汗戰爭跟美國出兵的有:英國、德國、波蘭、斯洛伐克、捷克等5個國家,菲律賓、韓國、日本提供後勤支援。


  利比亞戰爭跟美國出兵的有:英國、法國、卡塔爾、比利時等4國主參戰,具體數字不詳。

  

  局部戰爭都有很多國家跟着美國,如果是發生世界級那種戰爭,光是北約就會有29個國家參加,再加上日本、韓國、澳大利亞、以色列這些鐵杆盟友,所以最少有40個以上的國家會跟美國出兵,那真是不敢想象,而且美國盟友基本上囊括了世界上所有的發達國家,細思恐極。

原創 新青年時評2018 2018-05-11
作者 讀史明智
《美國有多少盟友》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7: 我國明清時代最缺糧的地方竟然是江浙
2017: 我看中國的“禮”與“孝”
2016: 文革50年,告別紅太陽(毛澤東思想)
2016: 毛澤東的文革是思想革命,靈魂革命!
2015: 依娃:尋找母親的歷史
2015: 大使焚屍﹖林彪,被出土燒焦
2014: 蘆笛亡國記
2014: 傑出歷史學家高華若活到今天,整整60歲
2013: 大陸的漢字簡化不容否定
2013: 對汪精衛從主戰到主和轉變的一種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