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中華5000年文明史貨真價實引以為傲
送交者: 公孫明11 2018年05月31日19:05:18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中華5000年文明史貨真價實引以為傲

【公孫明按:公孫明過去曾遍訪中國各地之故文化遺址,感覺之中好像中華文明應該超過五千年,以良渚文化而論,那是五千年前的遺留殘跡,但一個文化的發展是有一個過程的,從開始到被發現確定年代為止,至少在千年以上;故以良渚斷年齡,則中國文明至少有六千年。

即以春秋戰國那幾百年而論,自那時的政治,文化,軍事,經濟的水平等層面來分析,不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斷乎不可能。】

 

中華5000年文明史:科學結論無關虛榮心

長江日報評論員 楊於澤

國務院新聞辦528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重大研究成果,以考古資料實證了中華5000年文明史。教育部表示,相關研究成果將及時反映到教科書裡,進入我們有關國家和民族的歷史觀。

這項研究工程及其成果的正式發布意義重大,解決了一個中華5000年文明史是真是假、是自吹自擂還是據實陳述的重大課題,也就是說,它回答了中華文明從哪裡來的問題。

說到中國歷史,向有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的說法,但所謂信史起於西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對於西周共和元年以前的三皇五帝、堯舜禹等歷史,很多人表示懷疑,認為那只是傳說。

對於中國上古史的懷疑始於西方,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這種懷疑態度在國內發展成轟轟烈烈的疑古思潮。這種疑古思潮一直影響至今,有時演變成歷史虛無主義。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加上2000年完成的夏商周斷代工程,各路專家運用科學的理論和方法,特別是基於考古學證據,為中國上古史、史前史提供了實證性證據。從今以後,中國人可以放心地為5000年文明史自豪了,如果再有人質疑,我們可以拿出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成果作為證據。

http://mychinanet.net/images/upload/2018/5/31/18160299185.jpg

浙江餘杭良渚遺址出土的玉琮王

中華5000年文明史鐵證如山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總的結論是:距今5800年前後,黃河、長江中下游以及西遼河等區域出現了文明起源跡象。距今5300年以來,中華大地各地區陸續進入了文明階段。距今3800年前後,中原地區形成了更為成熟的文明形態,成為中華文明總進程的核心與引領者。

這項研究的根本特徵是實證,而不是舊史學的文本研究。探源工程實施期間,調動了考古學、歷史學、年代測定、環境科學、天文學、地質學、植物學、動物學、冶金學、體質人類學等十多個學科的學術資源,以考古調查發掘為獲取相關資料的主要手段,以現代科學技術為支撐,深度發掘了不同學科的潛力。

http://mychinanet.net/images/upload/2018/5/31/18160353740.jpg

資料圖:二里頭文化早期城址。中新社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將中華文明史前推到5000年前,考古學證據之一是浙江餘杭良渚遺址。考古發現,我們的先人修建了長1900米、寬1700米的大型城址,大約300萬平方米。而最新考古發現,在內城外面還有一個更大的城址。這證明,長江下游地區距今5000年已進入古國文明階段。

根據考古學假設,河南靈寶西坡遺址、山西襄汾陶寺遺址、河南登封王城崗城址、河南新密新砦遺址,分別跟黃帝、堯、禹、夏啟的活動歷史有關。而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以及鄭州大師姑遺址,則被考古學界公認為夏代中晚期都城。而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表明,不論是城市布局、基礎設施,還是出土文物乃至社會分化上,都具有一國都城的諸要素,有的還與文獻記載相符。

且不去管文獻和傳說的真實性如何,中華5000年文明史鐵證如山。

http://mychinanet.net/images/upload/2018/5/31/18160313005.jpg

山西襄汾陶寺遺址出土的龍紋陶盤

疑古思潮不能變成歷史虛無主義

歷史學家李學勤在一篇文章中寫道:疑古思潮對我們整個學術界還具有特別影響。而且我特別要說,不但在今天國內的學術界還有相當的影響,對於海外、國際上的漢學界影響更大。一些外國人,如果你跟他們談起疑古思潮的論點,他們一定非常高興,非常興奮。你要是相反呢,他們一定大不高興。

疑古派萌芽於宋明,源起於清初,隨着清亡而又被西方殖民主義者所利用。有人一針見血地指出,這是以民族虛無主義誤導中國社會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以顧頡剛等為創始人和主要代表,出版了一份《古史辨》雜誌,提出要打破民族出於一統”“地域向來一統”“古史為黃金世界的理論觀點。他們認為六經論述的中國上古史多屬杜撰、作偽而來,不足為訓。

這股疑古思潮在中國學術界影響甚大,客觀公允地評價,具有兩面性:一方面,它看到了文獻研究的局限性,以批判的態度提出了一個古史重建的問題,將本本主義的史學逼入牆角,催生了考古學在中國的引入與崛起。另一方面,它造成歷史虛無主義。魯迅就批評說:(指顧頡剛)是有破壞而無建設的,只要看他的《古史辨》,已將古史成沒有。

這種思潮流風所及,影響到國際漢學界。正如李學勤所言,弄到現在,中國學者和國際漢學家一起疑古,就可以相談甚歡,否則就會受到質疑或攻擊。其中一些日本學者不僅否認中國上古史,甚至連歷史上是否實有屈原、李白其人都表示懷疑。而國內嘲笑中華5000年文明史提法的人仍大有人在,他們一直與國外疑古派相唱和。

強起來必須確立文化自信

中華民族5000年文明史,如果我們拿不出可以使人信服的證據,的確容易授人以柄,不免讓一些人產生疑古的情緒和想法。在這個問題我們必須有所作為。進行科學研究,搞清本民族文明的由來,本身就是一個國家和民族走向現代化的一個標誌。

夏商周斷代工程”2000年完成時,公布《夏商周年表》,國內外批評之聲不絕於耳。學術爭論是容許的,而且要提倡。比如斷代工程對武王克商年代的研究,稱斷具體時間是公元前899年。美國斯坦福大學學者蔣祖棣提出,從研究方法上說,只有68.2%的可信度。

但有些外國人士認為夏商周斷代工程有政治背景,是中國政府在搞民族主義,還有些學者懷疑該工程的學術道德,從而從整體上否定中國對自己歷史的研究及其結論。斯坦福大學有位退休教授甚至在《紐約時報》上撰文,聲稱國際學術界將把工程報告撕成碎片

在國內,對夏商周斷代工程”“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進行嘲弄和謾罵的,也大有人在。

歷史虛無主義,本質是一種文化自卑。而如果沒有文化自信,自顧做外國疑古派的應聲蟲,哪裡談得上文化軟實力?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夏商周斷代工程把自己國家和文化的來龍去脈梳理清楚,本身就是大國作為,是綜合國力的充分體現,值得我們引以自豪。

現在,中華5000年文明史已經擺在我們面前,我們可以走出疑古時代,帶着堅定的文化自信,走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7: 王岐山與和坤何其相似!
2017: 《中國最具爭議的人溫家寶全傳》(22)
2016: 六四是一場國內革命戰爭zt
2016: K777的真理之言,從那裡跌倒就從那裡爬
2015: 忽必烈進攻日本,目的是消耗掉南宋的俘
2015: 講點共濟會幾大長老的內幕,不信勿罵
2014: 震驚:1979年鄧小平訪美遇刺內幕
2014: 咸豐帝選妃遭少女當眾辱罵內幕
2013: 東方日報:賣兒鬻女何時了,兒童悲歌知
2013: 新型領導性國家--美國--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