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四個被文明徵服的野蠻國家 |不讀平凡書
送交者: 賈舟子 2018年06月24日08:20:36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一個民族被野蠻征服,毫無疑問是這個民族的悲劇,中國歷史上不乏這樣的時期。反過來看,如果一個民族(國家)被文明徵服呢?

有人說美國軍隊的管轄圖幾乎就是張世界地圖,在其擔任“世界警察”的過程中,攫取了無法計算的巨額財富,這樣的指責,也被很多人應用到當年的大英帝國身上。

美國用戰爭與征服的方式,在亞洲扶持了兩個民主國家:日本和伊拉克,在歐洲扶持了聯邦德國。英國在印度的統治時間,相比之下更長。這樣的征服,究竟是文明的,還是野蠻的?

另外,本文所談及的“民主”,並非專指“多數決”的民主,而是有限政府、共和框架下的民主。


西德:民主是無法被唱衰的


1945年,二戰失敗後的德國被美、英、法、蘇四國分區占領,根據《雅爾塔協議》,之後將舉行大選,建立新政府。但由於蘇聯控制的德國地區抵制大選,1948年,世界上出現了兩個德國:東德和西德。


冷戰開始了。冷戰的另一層意義是競賽,東德四十餘年的人口外逃史其實早早揭示了勝負。眾所周知,希特勒德國是一個納粹國家,而蘇聯控制下的東德用它四十餘年的“成就”告訴世人,集權國家的民眾生活和自由度,還不如從前。但當時,蘇聯支持下的東德更被看好,眾多預言家紛紛唱衰西德:“每個西德人每5年才能有一隻盤子,12年一雙鞋子,50年一套衣服,5個孩子中有一個能有自己的尿布。”


實際情況正好相反。西德幾年後就實現了經濟騰飛:從1950年到1966年,GDP增長兩倍,平均年增達7.1%,不僅在同期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中名列前茅,也大大超過本土史上增長最快時期!復原時間短到如此不可思議,西德靠的是什麼?難道真是憑藉希特勒所謂的“雅利安優等人種”?但若果真如此,東德為何做不到?


美國提供的馬歇爾計劃性輸血,是德國得以實施大規模戰後重建的基本要素。德國在二戰中工業體系全毀,貨幣體系崩潰,而馬歇爾計劃不僅是物資援助和財政借款,還有工業基礎材料等外貿讓利,以及用強大的美元信譽給德國的債務陪綁。


社會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本質上也屬於馬歇爾計劃,屬於“秩序”輸出,德國在此秩序基礎上開始了全面復甦。社會市場經濟體制最重要的價值,就在於確保了市場的自由競爭和有序發展,實際上,馬歇爾計劃的核心正是美國的意識形態——自由市場經濟。


西德的成功,是任何人都無法視而不見的,但至今仍有人認為,西德之所以走向與當年相背離的“另一個極端”:民主,透明,反官僚等等,是出自對納粹制度的極度敏感。其實,這不是敏感,這正是美式民主的真諦。


日本:美國道路的完整複製


1945年8月,二戰失敗國日本投降,國內愁雲慘澹。盟軍最高司令部1946年初統計顯示:“日本損失了總體財富的1/3,農村生活水平降到戰前的65%,城鎮降到55%。”到處是頹敗、絕望之氣。


很快,日本被美軍占領。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不無得意地表示:“我對日本國民,事實上具有無限的權力。我是八千萬日本國民的絕對統治者!”


跟分區管理德國不一樣,從1945年8月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到1951年9月舊金山片面媾和條約簽訂,美國對日單獨占領六年,並進行了全面改造,迫使日本完成了明治維新後一直未達成的民主化改革,成為真正的現代化國家。


政治改革。在美國人心中憲法高於一切,因此首當其衝是取締充滿封建色彩的《大日本帝國憲法》,制定真正的民主憲法。天皇失去實權,日本變成名副其實的君主立憲;議會改成由選舉產生的美式兩院制,內閣從天皇任命改成議會多數黨領袖組閣,內閣首腦從對天皇負責變為對議會負責;以美國的聯邦體制為藍本實施地方自治,地方首領由居民選舉產生,地方設有議會,徹底鬆動了傳統的中央集權。


麥克阿瑟離開日本,30萬日本民眾前來送行


經濟改革主要有兩塊。第一是解散財閥等壟斷資本,剷除法西斯經濟基礎;第二是農地改革,使原來依附政府生存的窮苦佃農變為有生產資料的自由農民,改革後的十年裡農產量增長60%,為日本的經濟快速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


其他範疇內,教育改革全面而徹底,禁止傳授封建倫理,確立九年義務教育,確保青少年都能接受新式教育;廢除宗教團體法,禁止在公開場合宣傳神道教、政府不得支持神道教,鼓勵信仰基督教,使得基督教成為日本較有影響力的信仰之一;作為現代法治國家的代表,美國通過電視節目、好萊塢電影、暢銷書和自身強大的實力,引入自由、民主、平等等觀念,幫助日本人逐漸建立了現代價值觀。


改造是按照美國民主發展的道路進行的,起初雖具強迫性,但結果是成功的,不僅削弱了法西斯力量,更為日本經濟的高速發展肅清了障礙。 20年的軍事管制和民主改造,使當年被炸成月球表面的東京成為世界最大的現代都市群,日本從廢墟中重新崛起!


伊拉克:被槍炮打開的民主大門


海灣戰爭讓我們認識了伊拉克,美伊戰爭讓我們了解了薩達姆。冷戰結束後,美國和伊拉克一共打了兩場仗:第一場遏制了伊拉克的擴張野心,第二場推翻了薩達姆的殘酷統治。


伊拉克同日本的相同之處,在於被占後一夜間從極權國家過度到民主制度。2003年9月,由美國主導的伊拉克政治重建正式開始,美國的槍炮,讓伊拉克少走了一些國家用一百年還沒有走完的民主之路。


然而,專制突然垮台,民主不可能一夜之間建起,尤其是民主理念,連西方國家都經過了上百年的啟蒙,幾千年的專制哈里發國家伊拉克(古稱巴比倫),必然會經歷一場場甚至長期的撕裂之痛。


這也是伊拉克民主被很多人詬病的重要原因所在。媒體和多數人認為,自從薩達姆被推翻後,伊拉克的恐怖事件層出不窮,而這在薩達姆時代是看不到的。表面看的確如此,但很多人不曾考慮:襲擊事件是看得到的恐怖,而薩達姆時代那些看不見的恐怖---鎮壓,其頻率和規模比這要殘暴得多,薩達姆才是最大的恐怖組織頭目。當年薩達姆政府嚴重侵犯了庫爾德人利益,該地區的反抗最終導致所有的庫爾德村莊都被碾平!南方什葉派的反抗被血腥鎮壓後,連電都不給提供---即使民眾有其他聲音,誰敢說出來,誰又能聽到呢?



其實,後薩達姆時代的諸多問題,與美軍過早撤出伊拉克不無關係。大多數恐怖襲擊製造者來自國外,而全球至今沒有反恐的真正有效手段,這是美軍駐守八年才撤的原因---前提是伊拉克已有能力自己打反恐戰。但在2011年美軍撤離時,這個結論尚存爭議,但反對意見沒被採納,隨後危機真的出現了:2006年,納粹之後最大的恐怖組織伊斯蘭國在伊拉克境內建立。伊斯蘭國的暴行,使美國不得不於2014年重返伊拉克,打擊IS武裝分子,幫助新政府軍收復失地。


更重要的一點,推翻薩達姆後,美國並沒有為伊拉克親自立憲和重組權力機構,例如伊拉克憲法仍然規定政教合一。倘若美國像重建日本一樣重建伊拉克,很多悲劇就有可能避免。


伊拉克的戰後到底如何?事實上,薩達姆倒台後,伊拉克民眾的生活水準一直處於提升狀態,且進展迅速。央視2016年7月24日報道:“自2003年伊戰結束以來,伊拉克經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人均收入得到顯著提高。”據世界銀行統計,2004年伊拉克的GDP就超過了2002年水平,至2013年,比戰前增長了87%,其他各項生活指標也都明顯改善。今天伊拉克的真實現狀是:伊拉克多數民眾對推翻薩達姆是歡迎的,對民主進程和人民享有的民主權力是基本滿意的!


根據法新社最新消息,12月9日伊拉克政府軍宣布,被“伊斯蘭國”占領的所有領土已全部被解放。相信伊拉克今後的民主之路會越走越順暢。


印度:民主是治療民主病的唯一良藥


印度的民主直接傳承於英國議會制度,很多人因此認為,其成敗得失可以對民主的普遍價值進行錯對判斷。而在其中某些人眼中,通過印度,民主已經和貧窮、混亂、低效劃上了等號。


的確,相比於某些國家,印度的很多“硬指標”(比如GDP)還有差距,但縱向來看,印度真正打開自由市場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從這個角度看,印度的發展還是相當快的。例如,世界銀行提供的印度平均壽命數據,1983年是56歲,2013年已經提高到66歲;三十年前印度的死亡率高達12‰,近年來則下降到8‰,可見其在醫療衛生方面的長足進步。全民享受免費醫療,從幼兒園到高中教育全部免費,這都是足以讓印度人感到驕傲的巨大成就!


更明顯和更重要的,是英國對印度進行民主改造前後的反差。1858至1947年間,整個印度次大陸都是英國的殖民區。1880年的印度鐵路全長7000英里,1939年時是4.1萬,六十年增長7倍。不止鐵路的增長,文教事業更是巨星閃耀,加爾各答大學、馬德拉斯大學、孟買大學這三所印度歷史最悠久的名校,都是在1857年仿倫敦大學而建。畢業於馬德拉斯大學的溫卡塔·拉曼因發現拉曼效應,榮獲193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擅長英文寫作的泰戈爾,1913年成為諾貝爾文學獎亞洲第一人。就連獨立鬥士甘地和尼赫魯,也都是英式教育薰陶出來的。



社會變革同樣引人注目。寡婦殉死是印度習俗,1818年僅孟加拉管區就有800個寡婦殉死。這種習俗根深蒂固,但是,1829年,總督班廷克勳爵還是頂着印度社會的巨大壓力,成功廢除。某些山地盛行人身祭祀,總督哈定勳爵採取強有力措施予以了禁止。而力圖革除諸如禁止寡婦再婚、寡婦殉夫、戮嬰等習俗,熱心修鐵路、興水利、設學校的總督大賀胥勳爵,在印度獨立後,還被印度史學家稱為'非常刻苦的行政官''心腸仁慈的統治者'。


古老的印度等級森嚴,在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這四個等級之外,還存在一個賤民階層,處境悲慘,連利用公共設施的權利都沒有。1923年,孟買當局通過決議,不向拒絕賤民子弟入學的學校撥款。從這時起,賤民學生才正式得以入學上課。1925年,馬德拉斯管區又通過法令,宣布不可接觸者和其他種姓一樣,擁有使用道路、水井、池塘等公共設施的權利。


變革道路上最頑固的阻力,常常來自印度人自己。也正因此,在印度憲法之父安培德卡爾看來,英國的統治不僅給印度帶來了自由、平等、法治等觀念,也實實在在地帶來了鐵路、郵政等物質方面的進步。可以肯定地說,自從英國獲得這片大陸的統治權以來,印度的整體進步,比其歷史上任何其他時期都更巨大。


八十多年後的今天,印度民主收穫了更加巨大的成果。比如,印度從未發生過軍事政變,政權交替一直都是通過選舉和平進行,而印度的選舉具有相當的權威性,最近二十多年來沒有出現過任何結果不被承認的爭議性事件。印度不是通過革命對等級社會予以改造,而是通過憲法規定廢除種姓制度,選舉政治也使低等級民眾逐漸認識到選票的力量,以致政壇出現一批代表他們的政黨和政治家,政治影響力與日俱增。1997年,“賤民”成員納拉亞南當選印度總統,雖然沒有什麼實權,但不失為印度民主的象徵性成果。而在奧巴馬當選美國總統時,印度輿論還曾熱議:今後印度有無可能由一位'賤民'出任總理?


固然,今天的印度民主依然存在諸多問題,依然深受種姓制度及宗教問題的影響等等,但正如美國哲學家杜威所說:“民主有病時,加重民主成分便藥到病除。”民主制度本身,就是提高民主質量的最佳途徑。無論是堅決同英國決裂的甘地,還是模仿蘇聯體制的尼赫魯,他們的相同點是同為民主的忠實倡導者,英國民主對今日印度的深刻影響可見一斑。而印度民眾對尼赫魯—甘地家族權威的傳統崇拜,正在多黨競爭中逐漸淡化,正是民主依靠民主本身持續前行的鮮明一例!


對德國和日本的民主改造,是美國對整個人類巨大的貢獻,隨着兩個專制國家走上民主化道路,兩個戰爭策源地被以一種和平的方式消除。而上世紀八十年代東西德的差距,今天南北韓的差距,儘管是同一民族的不同遭遇,但也清晰預示了伊拉克和印度等國家的轉型必然!如何看待文明對野蠻的征服?也許,被征服者的美好生活,才是最靠譜的答案。


來源: 不讀平凡書 2018.06.24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7: 解密時刻:統戰內幕
2017: 抓“首善”、查萬達,“王岐山反擊拳”
2016: 下一次ECB的會議上將有驚人的消息發布
2016: 美國人孫中山不可怕,大清家賊袁世凱最
2015: 【張龍志傳] 第二卷 孤身自力 金榜題名
2015: 1960年大饑荒親歷故事:淚匯心河:(六
2014: 中國救英國就是救美國
2014: 道貌岸然的孔子也曾勾引別人老婆
2013: 開國元勛獨子為何曾經恨父親(圖)
2013: 董卓成不了氣候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