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无极
万维读者网 > 史地人物 > 帖子
中共历史上的十一次大“政变”!
送交者: 巴山老狼 2018年07月19日10:04:07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作者:巴山老狼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中共历史上有三种政变:四人帮华国锋赵紫阳是典型》。

对这篇文章老狼有另外的看法。一、华国锋逮捕“四人帮”是上级对下级的非正常处置。如果这也算“政变”的话,那中共历史上这样的政变有多次。例如毛泽东非法处置刘少奇、林彪。二、邓小平几个老人开个会就罢黜了总书记胡耀邦,这算不算“政变”?可能也该算吧?三、邓小平以军委主席身份罢黜胡耀邦,赵紫阳两位同级的党总书记,是典型的“枪指挥党”式的“政变”。四、中共历史上还有多次是下级非法罢黜上级。这更应该纳入“政变”之列。

所谓“政变”就是中共最高层人事没有经过正常的程序就出现大的变动。如果以此定义“政变”,那么中共历史上至少有十一次大的“政变”。

下面老狼就向读者介绍中共历史上十一次大的、非正常的人事变动。也就是中共历史上的十一次大“政变”。

第一次政变:中共“八七会议”。一九二七年八月七日,中共部分中央委员在武汉开会一天,作出了罢免陈独秀总书记职务和在全国开展武装斗争的决定。因参加会议的中央委员不到全部的中央委员半数,所以这次会议即不是中央全会,也不是代表大会。少数的中央委员开个会议就将总书记罢免了。并决定由瞿秋白主持中央工作。这是“非法集会”做出的“非法决定”。算是中共党史上第一次大的“政变”。因毛泽东参加了这一会议,所以后来中共党史上对这一次会议评价是正面的。

第二次“政变”:中共的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上,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三人在会议上向当时中共负责人博古、周恩来、李德上发难,成功地将博古等三人赶下台。会议决定张闻天担任总书记,毛泽东负责军事。

第三次“政变”:长征路上,一、四方面军会师后,毛泽东怕张国焘以八万四方面军部队为后盾,夺取中央领导权。毛泽东在率领右路军过了草地后,悄悄带着亲信林彪、彭德怀的部队和中央机关向北逃跑。随后反给张国焘扣个“右倾逃跑主义”的大帽子并抓捕张国焘大批部将。随后将张国焘军委副主席、红军总政委职务罢黜。

第四次“政变”:张国焘在毛泽东私自率领中央北上后,于一九三五年十月五日,在理潘县的卓木碉开会另立中央。张国焘任中央主席。对毛泽东、博古、周恩来、张闻天发出通缉令。

第五次“政变”:毛泽东在延安发起“整风运动”打击政敌,罢黜了“开明君主”张闻天,将其降为政治局修补委员。毛泽东废掉“总书记”职位,自封“党主席”。

第六次“政变”:毛泽东发动文革,非法打倒刘少奇并将其关押至死!

第七次“政变”:毛泽东一九七一年九月十三日搞个突然袭击,一下子就将开国的最大功臣林彪一家子搞死了。

第八次“政变”:毛泽东死后华国锋与汪东兴、叶剑英密谋抓捕“四人帮”。

第九次“政变”: 一九八○年,邓小平等人以召开生活会为名批斗华国锋,逼其认错并下台。

第十次“政变”:一九八七年一月,邓小平几个老人开会,逼总书记胡耀邦辞职。

第十一次“政变”:一九八九年六月,邓小平废掉接班人赵紫阳。提拔名不见经传的上海市委书记江泽民当总书记。

中共建党近百年,总共经历了十一次大的“政变”,而不仅仅是三次“政变”。

  •                                              

  • 中共作为一个独裁专制的政党,如果领导人按党章、法律行事,他一般是坐不稳江山的。例如:陈独秀、张闻天、张国焘、华国锋、胡耀邦、赵紫阳等人。如果领导人“无法无天”,擅长搞阴谋诡计,他的天下将是长久的。例如毛泽东、邓小平。二人到死才失去了权力。

    最近有传言习近平大位不稳。老狼的看法是:如果习精于权术、善搞阴谋,那么任何人都奈他不何。就算元老们集体反对也没事。反之则有大位不保的可能性。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7: 悲惨中国继续疯狂跃进 五千万农民化骷
2017: 抚养毛之子的“红牧师”厄运缠身
2016: 朴槿惠取消中韩首脑会谈 不惜与中国决
2016: 遼寧團火燒車26死 陸國台辦:啟動涉台
2015: 历史上死得最窝囊的10个名人。
2015: 中国民间商人的血泪史——抗美援朝时期
2014: 大饥荒研究中的统计:正常与非正常死亡(
2014: 伟大先知李扬预测,伊拉克和利比亚有内
2013: 独家揭密:薄熙来被扳倒的经过
2013: 中国特色三十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