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叫了一千多年的紂王和西伯侯,原來正史上沒有這樣的稱呼
送交者: 芨芨草 2018年12月05日18:15:05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叫了一千多年的紂王和西伯侯,原來正史上沒有這樣的稱呼

劉宏宇

 

1)夏王、商王、紂王

“國主”都叫“王”嗎?

夏朝的國主稱“後”。

商朝國主稱“帝”。

“紂”是史書上對商朝末世“帝”的“別稱”。

這個人的正式稱謂應該是“帝辛”(身份為“帝”、名號為“辛”)。《史記》裡關於“紂”,只有一句語焉不詳的話——天下謂之紂。到底有沒有這個稱謂,叫沒叫起來,都難講。

肯定的是,“紂王”之稱,絕對錯誤。

因為在那個時代,“王”字不是指代名詞,而是動詞,今天的語言法則應該讀第四聲(音同“旺”),“教化四方”的意思。

西周以來(最早年代大約在公元前十一世紀中葉),國主自稱“天子”,死後諡號為“王”,“王”字才開始用作指代名詞。

(2)西伯侯

這個是《封神演義》的胡唚!

“西伯”之稱是有的。歷史上看,只指一人,就是商朝末年的西陲屬國“西岐”的國主姬昌,也就是後世說的“周文王”。

當時,後來叫做“周”的國家,只是商朝的一個附屬國,位於商朝的“國家中心”地帶西側,今陝西省寶雞地區。商帝“辛”,也就是後來人們普遍稱作“紂”的那位,為安撫這個國家、彰顯“商國”的“天下共主”地位,特意給了冊封,將“國”封做“西岐”,國主的爵位為“伯”,稱“西岐伯”,簡稱也可叫做“西伯”。

我國自夏末商初時起,就有了“封爵”制度。

縱觀歷史,封爵的爵位,一共有公、侯、伯、子、男五個等級。但有限見識來看,這五個等級,並沒同時存在過。

比如:

商朝,史籍可見描述的爵位,只有侯、伯、子三級。

周以來,在“子”之下,多出了個“男”,而且並不見得是“權威官方”的。

有說是“楚”的“自創”。因楚國的爵位是“子”,為分配子侄,自創“下級”。後來楚國“僭越稱王”,下面“自封”爵位,就沒有“男”了。

漢以來,在“侯”之上,增設“公”爵位。後世很長期地沿襲了公、侯、伯、子四級爵位。《紅樓夢》裡的寧府、榮府,都是“公府”,祖上封寧國公、榮國公,都是“外姓”可獲的最高級別——公爵。

“伯”是“伯”,“侯”是“侯”,怎麼會出個“伯侯”呢?

古書未見得都對,特別是娛樂小說這類,與今時並無大的區別,都是虛構杜撰者多。

《封神演義》裡不僅有“西伯侯”,還有“東伯侯”“南伯侯”“北伯侯”呢,豈可盡信?

還有“推出午門斬首”這話呢,也信?

殷商那時候,就算有後來形制的宮院,也沒有“午門”。

明清皇宮(即“紫禁城”、今“故宮博物院”)才有“午門”,是宮廷的第三道正門(第一道叫“安門”,即今“天安門”,第二道叫“端門”)。

再早的宮院,正門叫“朱雀門”。

商代時候是什麼,就不好說了,肯定應該沒有“午門”。倒是《封神演義》作者所在的明代,有“午門”。把誰誰誰“推出午門斬首“的話,就好像我們今天講隋唐故事,說把誰誰誰“押赴刑場、驗明正身、執行槍決”一樣荒謬可笑。

不過,相比起來,更荒謬更可笑的,還是“西伯侯”,以及用作襯托的“東伯侯”“南伯侯”“北伯侯”。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6: ZT: 79年前的今天,南京保衛戰打響!
2016: 越南籍機長舍高薪赴台 為讀一本中文書
2015: 蔣介石的偉大歷史功績
2015: 全面抗戰後國民黨政府仍然賠付日本庚子
2014: 與物理博士岳東曉交流一下網上考古血寫
2014: 政治幽默-下里巴人的狂歡 (下)
2013: 毛澤東為何不能救傅連暲中將之命
2013: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溫家寶家族的巨額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