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贏得了全世界,卻輸給了俄羅斯——索爾仁尼琴誕辰100周年
送交者: 賈舟子 2018年12月20日19:06:28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來源:微享悅讀

引言

1918年12月11日,亞歷山大·伊薩耶維奇·索爾仁尼琴(Aleksandr Isayevich Solzhenitsyn 1918-2008)出生,俄羅斯作家。被譽為“俄羅斯的良心”。獲得1970年諾貝爾獎。

他比蘇聯活得更長了17年,這個曾經被他抨擊、開除他的公民資格並將他驅逐出鏡的超級系統,已於1991年底宣告解體。有人說“索爾仁尼琴是上一代作家中最後一位代表良知的作家”,他代表了俄羅斯的良知。


一語成禍:生命的轉折

1918年生於北高加索的基斯洛沃茨克。他中學畢業,考入羅斯托夫大學的物理數學系,1941年以優異成績畢業。與此同時,因酷愛文學,他還在莫斯科文史哲學院函授班攻習文學。曾寫下《莫要靠謊言過日子》等。


蘇德戰爭爆發後,索爾仁尼琴應徵入伍,曾任大尉炮兵連長,兩次立功受獎。1945年2月,索爾仁尼琴在東普魯士的前線因給自己朋友寫了一封信,信中對斯大林有忤逆之言,主要詞條有:“那個蓄着絡腮鬍子的人”、“主人”和“老闆”等等詞彙,結果被蘇聯內務人民委員部以“進行反蘇宣傳和陰謀建立反蘇組織”的罪名判處他8年勞動改造。正是從這一刻開始,索爾仁尼琴第一次接觸到了政治集中營,也就是他後來稱之為“古拉格群島”的地方。


伊凡的一天:榮辱前半生


(在監獄中)

1947年他被轉移到莫斯科郊外的第16號監獄。因為冒犯了16號監獄的獄長,索爾仁尼琴被轉移到了荒蕪人煙的的西伯利亞哈薩克斯坦地區。在這裡,索爾仁尼琴創作了他的第一部重要小說《伊凡·傑尼索維奇的一天》,也是索爾仁尼琴的成名作。

小說的主人公——正直善良的伊凡·傑尼索維奇無辜被投入勞動營,並要呆上10年。作者僅僅描寫了伊凡在勞動營里一天的經歷,卻充分揭露了人的權利遭踐踏的冷酷現實,顯示出深刻的批判意義。

索爾仁尼琴1953年3月獲釋,開始在哈薩克斯坦的境內流放生活,斯大林(1878-1953)同月去世。在“特別”勞改營勞動期間,索爾仁尼琴切除一個腫瘤,但未意識到自己身患癌症

1956年解除流放,擺脫全部罪名,恢復自由身。1957年恢復名譽。

1962年蘇俄“大陽春”時代,赫魯曉夫已經接掌政權,他在蘇共會議上發表秘密講話,痛陳斯大林的罪狀,將其定為歷史罪人。經赫魯曉夫親自批准,索爾仁尼琴的處女作中篇小說《伊凡·傑尼索維奇的一天》在《新世界》上刊出。這部蘇聯文學中第一部描寫斯大林時代勞改營生活的作品,立即引起國內外的強烈反響,甚至連赫魯曉夫也誇獎這部小說是“從黨的立場反映了那些年代真實情況的作品”。


從此,索爾仁尼琴的名字為人所稱道,人們甚至將他與偉大的托爾斯泰(《戰爭與和平》)和陀斯妥耶夫斯基(《罪與罰》)相提並論。


良心作家:成為叛徒

1964年赫魯曉夫下台,蘇聯當局立刻下令《新世界》雜誌停刊,索爾仁尼琴遭到圍剿。1965年3月,《伊凡·傑尼索維奇的一天》受到公開批判。

1967年5月,索爾仁尼琴向蘇聯作家協會寫了一封公開信,呼籲作家們要求當局開放言論自由。在他看來,作家的良心是社會進步的動力。“沒有任何人能夠在通往真相的道路上設置障礙。為了揭示真相,我已經準備好接受死亡。”在公開信中,索爾仁尼琴無所畏懼地表明自己的決心。

1967年5月,第四次蘇聯作家代表大會通過了譴責他是蘇聯作家的叛徒的決議

1968年寫成暴露莫斯科附近一個政治犯特別收容所的長篇小說《第一圈》及敘述蘇聯集中營歷史和現狀的長篇小說《癌症樓》,均未獲准出版。1968年《癌症樓》和《第一圈》在西歐發表。

“第一圈”源自但丁的不朽詩作《神曲》,詩中的《地獄篇》中把地獄分成了九圈,第一圈是最好的一層,索爾仁尼琴借用第一圈的喻意,描寫了地處莫斯科郊區的一個特殊監獄——瑪爾非諾的生活。這裡關押的犯人,都是被指控犯有“叛國罪”、“間諜罪”以及其它莫須有的罪名的科學家,他們享受比普通犯人要好的待遇,在瑪爾非諾從事絕密的科學項目研究。


《癌症樓》很大程度上是索爾仁尼琴以自身經歷為素材創作的,主人公有着作者的影子。小說敘述了患癌症的永久流放犯科斯托格洛托夫及病房裡形形色色人物的不同命運和經歷,是一部以人道主義為武器沉痛書寫勞改、流放生活,逼真再現生活現實的小說,關注小人物,批判現實,是對人民性與人道主義傳統的延續。


跨越東西方:永遠叛逆

1969年他被開除出蘇聯作家協會。此事引起了國際上一些著名作家如薩特的抗議。在冷戰東西方的對峙之中,索爾仁尼琴對蘇聯體制的口誅筆伐,無疑得到了西方文學界的聲援。這年四月,他和日本作家川端康成(《伊豆舞女》)一起被選為美國藝術文藝學會的名譽會員。


1970年,“因為他在追求俄羅斯文學不可或缺的傳統時具有的道義力量”,索爾仁尼琴獲諾貝爾文學獎

但迫於形勢,索爾仁尼琴沒有前往斯德哥爾摩領獎。1974年2月,他被剝奪蘇聯國籍,並被驅逐出境,他才到斯德哥爾摩領取了諾貝爾文學獎狀。

1973年12月,巴黎出版了他的《古拉格群島》第一卷。該書由作者的個人經歷,二百人多人的回憶、報告、書信,以及蘇聯官方和西方的資料組成,分七大部分敘述1918-1956年,特別是斯大林執政期間,蘇聯各地關押迫害數百萬人的(由於是不同時期,分批處決,具體數字難以統計)集中營的情況。繼承了雨果和托爾斯泰十九世紀的人文傳統,堪稱20世紀最偉大的著作之一

實際上前蘇聯並沒有古拉格群島這個地理名稱,它是索爾仁尼琴的一種比喻說法,索爾仁尼琴把整個蘇聯比作海洋,在這個海洋上處處皆是監獄和集中營的島嶼,他把這些島嶼稱為古拉格群島。

在1974年2月25日的美國《時代》周刊上,索爾仁尼琴被拍成了卡什鏡頭下的海明威一樣。線條堅毅而粗獷,面部稀疏的白色鬍渣和滄桑的皺紋,像一隻老獅子。副標題是“從藝術家到流亡者”。

1974年10月,美國參議院授予他“美國榮譽公民”稱號。美國當局以為這個作家只是不喜歡極權主義,而嚮往西方的民主自由,並且可以利用他的影響力,在意識形態的鬥爭中順利地揶揄蘇聯。1975年定居美國。


美國人的初衷,也許以為索爾仁尼琴只是討厭極權主義,但有一天,人們忽然驚恐的發現,索爾仁尼琴對資本主義和對極權的斯大林主義幾乎一樣保持着批判態度:他始終是一個異見者


回眸俄羅斯:一個偉人的孤獨背影

1980年代,戈爾巴喬夫當政後,撤銷把索爾仁尼琴開除出蘇聯作協的決定。根據蘇聯作協的決定,索爾仁尼琴的作品開始在蘇聯國內陸續出版。

(載譽歸來)

1991年底蘇聯解體後,經俄羅斯總統葉利欽邀請,於1994年回歸俄羅斯,他原來遭禁的一些作品也已陸續在國內出版。

1997年索爾仁尼琴當選為俄羅斯科學院院士。1998年葉利欽宣布頒發給他國家獎章的時候,他為了抗議葉利欽的毀滅性國內政策,拒絕接受。直到2007年,才接受普京親自去他家頒發的國家獎章。

2007年俄羅斯國慶節那天,索爾仁尼琴獲得2006年度俄羅斯人文領域最高成就獎俄羅斯國家獎。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37年之後,索爾仁尼琴終於在自己的祖國獲得了肯定。普京在頒獎典禮上說:“全世界成百上千萬人把亞歷山大·索爾仁尼琴的名字和創作與俄羅斯本身的命運聯繫在一起。他的科學研究和傑出的文學著作,事實上是他全部的生命,都獻給了祖國。”


2003年來,因為健康原因,索爾仁尼琴沒有出門,一直住在莫斯科近郊的別墅。在生命的最後時刻,索爾仁尼琴仍在編纂30卷的作品全集。

2008年8月3日夜間,索爾仁尼琴心臟病發作,因心臟病搶救無效,俄羅斯的偉大作家索爾仁尼琴與世長辭,享壽89歲。

索爾仁尼琴病逝後,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和總理普京先後向索爾仁尼琴家人發去唁電,表達慰問。


插曲:文壇公案

米哈依爾·肖洛霍夫(1905-1984),是二十世紀蘇聯文學的傑出代表,蘇聯著名作家,1965年他的作品《靜靜的頓河》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靜靜的頓河》曾經是一段文壇公案,說肖洛霍夫抄襲了一位死去的白軍軍官的遺稿,甚至連索爾仁尼琴都專門在西方張羅出版專著,指責肖洛霍夫抄襲,但是指責者基本上沒有什麼可靠證據,只是臆測——一個23歲的人怎麼可能寫出這樣的巨著呢?至於提到的一些所謂被抄襲者的身份及其著作,也都被證明了是子虛烏有之事。上天就是這麼不公平,23歲的肖洛霍夫就是寫出了這樣的巨著,1991年,《靜靜的頓河》的手稿找到了,這段公案才算了結

【起因】

肖洛霍夫讀了索爾仁尼琴的劇本《勝利者的盛宴》和小說《第一圈》後非常生氣,於1967年9月8日給蘇聯作協書記處寫信,信中對這兩部作品進行了嚴厲批判,並且說:“我有一段時間對索爾仁尼琴形成這樣的印象,覺得他是一個患誇大狂的精神病人。是不是他過去坐過牢,沒有經受住嚴酷的考驗,精神失常了。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不能信任這個人,把筆桿子交給他。”“而如果索爾仁尼琴精神正常,那麼他就是公開的和兇狠的反蘇分子。在這兩種情況下,索爾仁尼琴都不應待在蘇維埃作家協會的隊伍里。我無條件地贊成把索爾仁尼琴開除出作家協會。”

索爾仁尼琴知道這封信的內容後,懷恨在心,便對肖洛霍夫發起了攻擊。


評價

在索爾仁尼琴的一生中,俄羅斯是他唯一的牽念,創作的唯一動力。他的作品題材從來沒有離開過這個國家,或者說,這個國家最有爭議的一段歷史——蘇聯。他所有的激情、勇氣、憤怒和鬥志都是為了了這個國家而生。儘管他的思想贏得了全世界,但他只屬於俄羅斯。

在他的諾貝爾獎獲獎致辭中,索爾仁尼琴寫道,“我們都會死去,而文學不朽。”無論世界如何對他蓋棺定論,這句話是他留給自己的最真切的表達、最真實的評價。


語錄
  • 一句真話比整個世界的分量還重

  • 苦難有多深,人類的榮耀就有多高遠

  • 世界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條生活的道路。

  • 生命最長久的人並不是活得時間最多的人。

  • 只要還能在雨後的蘋果樹下呼吸,就還可以生活。

  • 總盯着過去,你會瞎掉一隻眼;然而忘掉歷史,你會雙目失明

  • 對一個國家來說,擁有一個講真話的作家就等於有了另外一個政府

  • 世界正在被厚顏無恥的信念淹沒,那信念就是,權力無所不能,正義一無所成。

  • 除了知情權以外,人也應該擁有不知情權,後者的價值要大得多。它意味着高尚的靈魂不必被那些廢話和空談充斥。過度的信息對一個過着充實生活的人來說,是一種不必要的負擔。

參考:

http://cul.qq.com/a/20160804/021148.htm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a1943b90101gwfz.html

 

來源: 微享悅讀 | 野火2018
2018.12.20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7: 毫無意義的中越戰爭
2017: 閥:大人物是幹什麼的?
2016: 血的神話--公元一九六七年湖南道縣文
2016: 佛典故事 - 共相怨害喻
2015: 寫給習總 - 你若安好,那還得了?
2015: 《羋月傳》大起底
2014: 本人作為習近平的遠方親戚,也說幾句公
2014: 范兒658——毛潤之(續十):恆心與自
2013: 李揚:紫薇星非救世主
2013: 中朝關係歷史淵源與未來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