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无极
万维读者网 > 史地人物 > 帖子
岳飞之死 (五)
送交者: 观著 2019年01月27日14:45:09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五, 岳飞何时知道自己身处险境的

在王俊告密信送往临安、镇江之时,岳家军内的官员王处仁得知此事,告诉了蒋世雄。而蒋世雄则去京城通知给了岳飞。
智浃从京城到鄂州,用了13、4天,蒋世雄进京大约也是这个时间。也就是说,岳飞在9就已经知道了王俊的密告,也就是知道自己将遇不测。这时离被捕至少有半个月,不过这段时间应该已经被监视起来,亲信孙革、于鹏等也早被遣离,在家里什么也做不了了。

邓广铭认为岳飞对案件不知,实在是连大理寺的判决都没有仔细看。


六, 王贵

岳飞离职后,王贵是权都统制,代理总管,为岳家军的第一把手。那么王贵在岳飞一案起了什么作用?

王贵是否也收到过岳飞的来信?王曾瑜说万俟卨所定的罪名包括“岳飞和岳云分别写“谘目”给王贵和张宪,策动他们谋反”,不知道他看得是判决书哪段?

王贵收到信在判决书上只字未提。如果真象有人所称王贵烧了信,这本身就是过错,不会不提到的。

岳飞被免职前,王贵已经被张俊召见,前往镇江。由于这信的敏感性,需送交本人,万一失落就是大祸临头,岳飞写信时不能不考虑。王贵收到信的可能性很小

王贵首次得知此事,应该是与王俊9月7日见面时提到的。前军的副将告其主官谋反,而且有其他将领随王俊作证,王贵是压不下去的。于公是不能压,于私是不敢压。但他为了慎重,让王俊回去写个书面的告状,第二天状纸一来,随即送往朝廷。

随着案件进展,作证的还有姚政、傅选和庞荣三个统制,后来还为几段证词,特意招董先去临安作证,但没有任何记录说明王贵曾经做过证,这段时间王贵应一直在鄂州主持军务。

王曾瑜说又说“秦桧和张俊费尽心机,也不过在鄂州全军二三百名武将中,收买了四名败类。”这有些概念不清。鄂州军武将多,但统制不过22人,罪状牵涉的多来自岳飞与高级将领的私下对话,下面的将领根本没资格介入高层的议事与决策。

七,岳飞招供没有

一个笔记说岳飞一直不招,后来被狱卒的话惊醒,招供求死。
实际岳飞最后招没招供,没有任何可信的记录。
但有一点,王处仁和蒋世雄的被抓,是谁把他们给供出来的?
其他人都是一串传着的。
从王俊的供状能找到张宪和何泽一,张宪能供出何泽一和智浃,智浃能供出孙革、于鹏和岳云。
孙革、于鹏已经在被朝廷下令离开京城,蒋世雄来通信的时候,他们已经不在岳飞身旁。蒋世雄又不可能把这样的事随便向别人透露。那么能把蒋世雄和王处仁供出来的,不是岳飞就是岳云。

若真如那些专家所称岳云早早被捕,那么就只能是岳飞了。所以预带了事先立场写文章,往往不知不觉中就被自己打脸。

八,岳飞一案的审理时间

从岳飞被捕到死亡,整个案件用了两个半月时间,而从王俊密报到朝中,过程总共三个多月。这个时间并非偶然。
从临安到鄂州大营,朝廷急报需要大约10天时间。
普通快马兼程,如智浃送书,从8月9日到22日,用了13天。
一般骑马以单程20天算,加上单程急报10天,京城到武昌来回大约需一个月的时间。
王俊的告首信到了京城,朝廷会马上调王俊等入京,包括押解泽一。这是一个来回。
王俊等在大理寺的进一步供词牵涉到更多的案情,朝廷又要去董先到大理寺作证,这又是一个来回。
两个来回加上中间审讯的时间,正是三个月左右。三个月也足够拘捕审讯早已离开京城的孙革、于鹏等人。12月底案情已经审理清楚,可以向皇帝汇报了。

V 岳飞之罪分析

判决书中岳飞之罪:

岳飞——为因探报得金人侵犯淮南,前后一十五次受亲札指挥,令策应措置战事,而坐观胜负,逗留不进。及因董先、张宪问张俊兵马怎生的?言道:“都败了回去也。”便指斥乘舆,及向张宪、董先道:“张家、韩家人马,你只将一万人蹉踏了!”及因罢兵权后,又令孙革写书与张宪,令“措置别作擘画”,又令“看讫焚之”,及令张宪虚申“探得四太子大兵前来侵犯上流”。自是之后,张宪商议,待反背而据守襄阳,及把截江岸两头,尽掳官私舟船。又累次令孙革奏报不实,及制勘虚妄等罪。除罪轻外,法寺称:“《律》:‘临军征讨,稽期三日者,斩。'及‘指斥乘舆,情理相切要害者,斩'系重罪。其岳飞,合依斩刑私罪上定断:合决重杖处死。”

看详:岳飞坐拥重兵,于两军未解之间,十五次被受御笔,并遣中使督兵,逗留不进;及于此时辄对张宪、董先指斥乘舆,情理切害;又说与张宪,董先,要蹉踏张俊、韩世忠人马;及移书张宪,令“措置别作擘画”,致张宪意待谋反,据守襄阳等处作过。委是情理深重。——《敕》:“罪人情重法轻,奏裁。”

这个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
1. 淮西之战与15道诏令
首先是“为因探报得金人侵犯淮南,前后一十五次受亲札指挥,令策应措置战事,而坐观胜负,逗留不进。”
后面还进一步说明:“岳飞坐拥重兵,于两军未解之间,十五次被受御笔,并遣中使督兵,逗留不进”
这说的绍兴11年淮西战争,高宗下令岳飞增援淮西的事。前面说过,岳飞之死与绍兴10年战事没多大关系,而与绍兴11年淮西战事则关联甚密。
此次战役,岳飞接到朝廷15道催促增援的诏令,但岳家军到战区外的舒州后,向朝廷汇报无粮,而逗留不进。高宗后来派中使督促,又发诏令岳飞去庐州,岳家军才向庐州进军,但终因宋军在濠州大败,也撤回舒州。

张宪罪名其中部分“并依随岳飞虚申‘无粮,进兵不得’”,也是指的此事。
孙革罪行中也有“并节次依随岳飞申奏朝廷,不实。”,则范围更广,也应包括此事。

岳珂后来编造了撤军12金牌,比着葫芦画瓢,创意实际上是从这15道诏书里来的。所谓不同之处是15道诏书跨度从绍兴11年1月到3月,而所谓的12道金牌则是一天之内送达。不客气的说,宋当时的军情快递系统是无法做到一天传递12封急信的。即使赵构昏了头一天发出12金牌,它们也不可能一天到达。绍兴11年高宗的15道诏书今天仍能看到,10年的12道金牌则不见史册,而绍兴10年岳飞撤军前后的诏书却又都保存着,更何况在岳飞撤军后的诏书中,高宗仍要求岳飞不要撤军,牵制金军,为杨沂中、韩世忠部提供掩护。

绍兴11年淮西战役时,王次翁时任参知政事,他的儿子王伯庠撰《王次翁叙纪》说:“绍兴辛酉,虏人有饮马大江之谋,大将张俊、韩世忠[皆]欲先事深入,惟岳飞驻兵淮西,不肯动。上以亲札趣其行者,凡十有七,飞偃蹇如故,最后又降亲札曰:‘社稷存亡,在卿此举!’飞奉诏,移军三十里而止,上始有诛飞意。”
这段有几处错误,但“上始有诛飞意”这句 -- 高宗赵构开始有杀岳飞之心 -- 应该是有的。

南宋初稳定之后,宋军有三次军事重大挫折:陕西富平之败,淮西军变,和绍兴11年3月的濠梁之祸。绍兴11年3月9日,宋军两大主力杨沂中的殿前军和张俊部惨败,损失数万。战报到京城后不久,3月下旬朝廷就招三大将入京,直接原因就是这次败仗,根本原因则是高宗发现自己已经无法调动岳飞部,朝廷发了15道军令,并派钦察到岳飞军中,而岳飞部到了舒州后就假称前方无粮,消极等待。

之后岳飞被免职,原因之一也是这15道军令之事。
从“依飞何重”到“待飞何酷”,淮西战役是一个重要的节点。

淮西战败后,任何宋军北伐的梦想都为之破灭。绍兴11年8月金兵再次进兵两淮时,宋军只能撤回江南避战。这也是张俊把韩世忠部撤回镇江的原因,张俊也在镇江设立枢密行府,推荐刘子羽为镇江知府,用刘子羽两淮清野的策略,进行长江下游一线的防御。(宋史中有时也是张浚、张俊分不清楚,刘子羽传谈到此事说是张浚,实际上应为张俊)。

但若没有其它事,岳飞应当能够善终。高宗虽然因此事要惩治岳飞,但在罢职时,也说了“记功掩过”,““保功臣之终”。

2. 指斥乘舆 – 骂皇帝

及因董先、张宪问张俊兵马怎生的?言道:“都败了回去也。”便指斥乘舆,及向张宪、董先道:“张家、韩家人马,你只将一万人蹉踏了!”

这段也是说的淮西战役的事,濠州大败后,张俊等仓皇撤军,而这时岳飞仍远离战场,所以才需要打探各路兵马动向。知道张家军、韩家军失败撤退后,岳飞先说了句“国家了不得也,官家又不修德”。这句话也就是罪状中的“指斥乘舆”。另外,审讯中曾有罪名说岳飞自言与太祖俱以三十岁为节度使,但大理寺从鄂州军中把董先招来作证,而董先说岳飞并没有和太祖相比,所以这条并没有出现在最终的罪状里。

不过董先虽然说没有与宋太祖相比之事,“官家又不修德”这句话,董先应该是证实了的。而此罪属于“大不敬”,从唐到宋律法,都有“指斥乘舆,情理切害者斩”。状纸后面的补充说明也有“及于此时辄对张宪、董先指斥乘舆,情理切害”。

3. 罢职后给张宪写信
及因罢兵权后,又令孙革写书与张宪,令“措置别作擘画”,又令“看讫焚之”,及令张宪虚申“探得四太子大兵前来侵犯上流”。自是之后,张宪商议,待反背而据守襄阳,及把截江岸两头,尽掳官私舟船。

这条也就是王俊告首状进一步审讯出的内容,也是此案的关键。因为其它罪状,或者是因此而在大理寺审讯中被挖出来(指斥乘舆等),或者原本已经不再构成致命威胁(淮西逗留)。

4. 奏章失实
又累次令孙革奏报不实,及制勘虚妄等罪

这条应该也包括了淮西战役的假奏报,并非主罪。此条也说明岳飞的奏章大多出于孙革之手,给张宪的信由孙革主笔也不奇怪了。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8: 谈谈医学烟酒的对照问题
2018: 小心金正恩對全球韓人的攻勢
2017: 刘蔚:宣布成立民主政府是起义关键一步
2017: 科学家发现真空不是空的!(图)
2016: 马英九南海行燃烧最后光芒
2016: 妄语:林豆豆一念之差改变中国历史
2015: 日军眼中的“十大抗日名将”
2015: 张灵甫算不算的抗日名将
2014: 抗美援朝战争中阵亡的四位高级将领
2014: 吕后死后两月吕家遭灭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