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美國往事:韜光養晦五十年夾着尾巴的崛起
送交者: 芨芨草 2019年06月11日19:10:42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美國往事:韜光養晦五十年夾着尾巴的崛起

李墨天

 

1894年,美國的工業總產值第一次超過了英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

之前的50年是美國飛速發展的50年。南北戰爭結束後,美國已經成為領土超過900萬平方公里的大國,誕生於歐洲的鐵路、電報、汽船、煉鋼等技術在美國迅速普及。而隨着一批又一批來自歐洲的移民湧入美國,這片廣袤的北美大陸成了資本主義完美又殘酷的試驗場,擺在美國面前的是一幅無比繁榮的圖景。

1894年,大洋彼岸的英國似乎歲月靜好。那一年的倫敦流行着三樣東西,維多利亞風格的蝴蝶結、冒着濃煙的煙囪,還有馬糞——作為交通運輸的生命線,數以萬計的馬匹生活在這個全世界最繁華的城市,一匹馬每天製造716公斤的糞便,泰晤士報在那一年預測,到1950年倫敦每條街道都會堆起3米深的馬糞。

但日不落帝國在1894年還有更多比馬糞值得憂心的東西,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在聖彼得堡即位,而德皇威廉二世也接過了俾斯麥的遺產,躍躍欲試地為德意志尋找一個太陽下的位置。在翻過了那個由共產黨人、立憲政府和一個個伴隨人頭落地的王冠組成的壯麗章節後,歐洲大陸從未像現在這般詭譎多變。

同樣在1894年,約翰·皮爾龐特·摩根(John Pierpont Morgan Sr.)成為了“J.P.摩根公司”的掌舵者,在父親與合伙人相繼去世後,57歲的摩根將指揮這艘巨輪完成一條跌宕又光輝的航程。這個日後富可敵國的財團家族將用接下來的一個世紀證明:人運、族運、財運,都取決於國運。

巨富的帝國在起航,但時代繁榮的長袍下卻藏着無數的虱子。堆積如山的社會問題、司空見慣的法治腐敗、間歇爆發的經濟危機和極端尖銳的貧富差距仍然困擾着這個年輕的國家。美國人自己清楚:所謂的最大經濟體,無論如何也算不上強大,組成它的是貪婪的華爾街、貧困潦倒的人民和毫無作為的聯邦政府。

1894年之後的五十年,是美國韜光養晦的五十年,也是夾着尾巴崛起的五十年。

1.這就是資本主義

如果你不聽話,洛克菲勒會把你抓走的。”——19世紀末,美國媽媽這樣嚇唬孩子

190011日,二十世紀的第一天,紐約時報頭版社論將剛剛過去的1899年稱作名副其實的奇蹟之年,社論沒有花費筆墨去描述深藏在下東城的貧困與污穢,以及數十萬年收入不到500美元的紐約工薪階層,而是極盡所能地展示對新一年的樂觀,概括下來就是厲害了,我的美利堅

與此同時,一個名叫小霍雷肖·阿爾傑(Horatio Alger Jr.)的兒童作家在紐約悄然離世。阿爾傑一生創作了100多本心靈雞湯,從南北戰爭到第一次世界大戰,這些成功學秘籍在美國銷售了超過2000萬冊。數百萬美國男孩從書中領悟到了致富秘訣:只要勤奮、誠實,就一定會成功。

所以當1913年約翰·D.洛克菲勒(John Davison Rockefeller)的身家到9億美元時,他在克利夫蘭農產品經銷公司領着每周4美元薪水的往事就變成了這種成功學原則的例證。不過4美元並不算慘,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Andrew Carnegie)在匹茲堡的紡織廠做線軸工時,周薪只有可憐的1.2美元。

然而阿爾傑的著作里成功的關鍵除了勤奮和節儉,更重要的是上帝的眷顧:有時是一筆突然升值的股票,有時是一塊迅速暴漲的土地,而對洛克菲勒來說,則是一樁價值連城的婚姻。

1864年,年輕的洛克菲勒與俄亥俄州議員的女兒完婚,除了社會地位,老丈人還為他帶來了大量金融資源,當地銀行為洛克菲勒的石油公司擴張提供了充沛的貸款,到1869年時,他的工廠已經成為了克利夫蘭最大的煉油廠,當競爭者每天只能精煉一兩桶油時,洛克菲勒公司的產量是1500桶。

不過洛克菲勒從來沒喜歡過臭氣熏天的油區,行業的惡性競爭給他留下了極為糟糕的印象。儘管生產商之間達成過所謂的限產協議,但他們依然我行我素的開挖探井,再用只比水貴一點的價格把石油賣出去。這樣的浪費讓洛克菲勒堅信:競爭是一種巨大的罪惡,只有公司越壟斷,賺錢的效率才越高。

這種認識伴隨了洛克菲勒的整個商業人生,也促使他在18701月斥資100萬美元成立了俄亥俄標準石油公司,並說服其他的煉油廠與鐵路公司結成了一個秘密聯盟。聯盟控制了俄亥俄和賓夕法尼亞的運輸線路,並暗中規定,原油運費的公開價格為每桶80美分,但內部成員只需支付40美分。

這份協議被稱作美國工業發展史上最殘酷的死亡協定,未能進入利益集團的中小企業只有兩條路可以走,在高昂的運輸成本中等待死亡,或是向洛克菲勒領導的聯盟俯首稱臣。一個接一個的小型煉油廠被收入囊中,洛克菲勒第一次品嘗到了壟斷帶來的好處。

1871年普法戰爭爆發,洛克菲勒利用戰火引發的石油出口市場萎縮,買通克利夫蘭的各大銀行,要求他們不要向困境中的石油公司提供貸款,逼迫他們同意被收購。通過這種方式,洛克菲勒幾乎將俄亥俄和賓夕法尼亞所有的煉油廠都收入囊中。

70年代末,洛克菲勒已經掌控了石油產業鏈上從開採、運輸到提煉的每一個環節。據說在收購談判中,如果對方有所遲疑,洛克菲勒就會打開自己的賬本,聲稱即便自己賤賣石油,也比他們用成本價出售賺錢。

洛克菲勒並不滿足於此,因為總會有人報出更低的價格,他需要的是至高的、絕對的、唯一的壟斷。

1879年,洛克菲勒的律師找到了一個天才的辦法:說服40家石油公司的擁有者,把股份交給洛克菲勒領軍的託管人手裡,這意味着40家公司成為了某種意義上一個獨立的公司,洛克菲勒將其命名為標準石油托拉斯

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壟斷怪物,從紐約到維也納、再到德里,沒有一滴石油能從洛克菲勒的指尖溜走。

此時,洛克菲勒的財富達到了4000萬美元,但他遭受的指責與咒罵也從未停歇。在賓夕法尼亞油區,無數生產商做夢都想用毛瑟步槍崩了這個壟斷資本主義的締造者。

種種骯髒手段讓洛克菲勒自始至終背負着罵名,法律訴訟和調查也未曾停歇。他的人品同樣飽受質疑,當美國教會請求這位基督徒贊助16萬美元時,洛克菲勒極不情願的只拿出了10萬美元。而當科羅拉多的礦工聯合會組織罷工時,洛克菲勒甚至毫不猶豫的出動了裝甲車與重機槍。

輿論對他的評價是:洛克菲勒用兩隻手捐錢,卻用許多隻手搶劫。不過,比起自己親手建成的壟斷機器,這些代價顯然不值一提。

在這個龐大托拉斯的陰影中,石油工人們不得不為了每周34美元的薪水拼命勞作,連孩子常常都要從早上5點工作到夜裡8——當然,這是在能夠找到工作的情況下。由於移民潮帶來的勞動力過剩,資本家們所擔心的成本提高一直沒有發生,人們只能為了養家糊口接受僱主的任何條件。

也許這些人中的大部分都讀過阿爾傑的心靈雞湯,但他們顯然都沒能得到上帝的垂青。就連阿爾傑本人,編造了一個又一個勵志故事之後,也只能在紐約一條清冷街道的公寓裡鬱鬱而終。如果有人能得到機會,親自責問阿爾傑,這個雞湯大王多半會面帶微笑的回答,朋友,這就是資本主義。

在標準石油托拉斯誕生後,白糖托拉斯、煙草托拉斯和橡膠托拉斯一個接一個拔地而起,這些為了利潤不顧一切的工業怪物讓美國在19世紀末坐上了最大經濟體的寶座,當J.P.摩根在華爾街呼風喚雨時,人們自然而然的把他的金融帝國稱作金錢托拉斯

2.金錢托拉斯

上帝在公元前4004年創造了世界,但1901年,世界又被J.P.摩根先生重組了一回。”——二十世紀初的華爾街段子

洛克菲勒們的做大,直接催生了1890年的《謝爾曼反托拉斯法》,但這項法案只不過是讓托拉斯熱潮稍稍降了溫。1889年,一個名叫詹姆斯·迪爾的律師向新澤西州州長建議推行一項新法律,允許新澤西的公司合併起來,去併購其他公司的股票,州政府則可以通過手續費賺錢。

出於增加財政收入的目的,新澤西州開啟了美國資本主義的新時代——互相競爭的公司再也不用花大力氣組織稱一個巨型托拉斯,他們只需要一家控股公司合法的收購其他公司的股權,也能達到同樣的目的:壟斷。

19世紀最後十年,控股公司合併重組的狂潮席捲美國,有能力把各個公司撮合在一起的發起人則從中大發橫財。20世紀來臨之際,J.P.摩根領銜的財團作為發起人,陸續組建了通用電氣和國際收割機公司等控股公司。這是華爾街最輝煌的年代,金融寡頭們成了美國經濟的掌權者。

1900年鋼鐵大王卡內基的副手施瓦布向摩根描述那個鋼鐵托拉斯的設想時,摩根意識到,自己將有幸操盤史上最大規模的重組。

彼時,家庭變故讓卡內基萌生退意,打算將公司出手。施瓦布讓摩根相信,如果對美國的鋼鐵工業進行一次大合併,那麼這家公司將擊敗歐洲的鋼鐵公司,稱霸世界鋼鐵市場。更關鍵的是,放眼整個美國,也許只有摩根買得起。

接下來幾個月,摩根在麥迪遜宅邸的書房裡組織了多次秘密會議,參會的是從四處遠道而來的鋼鐵業大亨。會議一直持續到了第二年春天,最終在一個高爾夫球場上,摩根接受了施瓦布的報價。一切塵埃落定後,摩根向卡內基告別,卡內基先生,祝賀您成為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一個讓華爾街為之震動的消息被公布:由7家公司重組而成的美國鋼鐵公司,將以4.8億美元的天價,收購卡內基的鋼鐵帝國。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資本超過10億美元的公司,一個史無前例的壟斷怪物。公司上市那天,天量的股票交易讓紐交所不得不宣布休市一天,以完成票據整理工作。

卡內基最初對這筆交易非常滿意,他原本的心理底線只有3.2億美元。但當他意識到這個龐然大物壟斷了全國60%的鋼鐵產量時,他又忍不住向摩根抱怨,自己的出價太便宜了。

這筆交易的影響力超出了摩根的預期,媒體對此表達了強烈的擔憂:相信如果無法遏制這些托拉斯,那麼不出25年華爾街就會出現一個皇帝。

通過在各個公司內互相兼任董事,一個接一個的工業領域被攻陷,美國的實體製造業被金融業深度綁架。民眾對托拉斯的厭惡也隨着華爾街的風起雲湧與日俱增,罷工陸陸續續地發生,從艱難求生的工人和農場主到城市裡的中產階級,每個人都盼望着政府能夠出面整治這些壟斷巨頭。

20世紀初,聯邦政府還沒有商務部、勞務部和貿易委員會,甚至沒有中央銀行,他們認為商業應該跟政府沒什麼關係。當這些托拉斯慢慢做大,孱弱的華盛頓便再也無力對抗摩根領導的華爾街,事實上在1895年,為了購買黃金儲備,美國政府不得不求助於摩根,通過他的聲望向華爾街借錢。

摩根也沒有絲毫退讓的意思,他所信奉的是那個時代的強者之道,和洛克菲勒、卡內基一樣,他追求的是用雙手去主宰歷史車輪,並不在意誰會被碾過去。在那個你窮你活該的年代,沒有商人會關心貧困百姓的生活,壟斷的利益大過一切風波與紛爭。

美國鋼鐵公司的交易完成後,摩根馬不停蹄的發起了對北太平洋鐵路公司的進攻,經歷一番資本市場上的激戰,通過新公司北方證券拿到了北太平洋鐵路公司的控制權。在一片唾罵與抱怨聲中,全球最龐大的鐵路聯合體就此誕生,全美鐵路的2/3處於摩根的掌控之中。

1901年秋天,副總統西奧多·羅斯福接替遇刺的麥金萊總統執掌白宮。43歲的羅斯福給自己標註過很多稱號,比如愛國者、學者、改革家甚至是花花公子,同時,他也是一個不喜歡華爾街的人。

不過在第一篇國會咨文中,年輕的總統依然向公眾表示不必為金融業和工業界發生的事情感到擔憂,他會繼續推行麥金萊的政策。這對摩根來說是一個好的信號,新生的北方證券還需要時間來經受法律的考驗。但幾個月後,炸彈的引信被點燃了。

3.博弈與妥協

事先給華爾街打招呼?我們恰恰不願意這麼做。”——1902年,羅斯福總統回答J.P.摩根

19022月,沒有任何徵兆,羅斯福內閣的司法部長諾克斯提起訴訟,他翻出了在摩根眼裡名存實亡的《謝爾曼反托拉斯法》,要求對北方證券公司進行分拆。

據說消息傳到摩根家裡的時候,65歲的摩根顯得沮喪又憤怒,他對這記重拳毫無準備。怒氣沖沖的摩根前往華盛頓,他想知道為什麼政府在宣布決定前,不能體面的跟他打聲招呼。面對質問,羅斯福總統乾脆利索的回答他,事先給華爾街打招呼?我們恰恰不願意這麼做。

這顯然沒辦法讓摩根平息怒火,他告訴羅斯福,如果總統能派人去華爾街,J.P.摩根公司會很快修正錯誤。總統的回答同樣堅決而冰冷,我們不想修正錯誤,我們只想終止他們。

短暫的談話無疾而終,國內尖銳的社會矛盾讓羅斯福憂心忡忡,在托拉斯的陰霾中艱難度日的普通民眾是一顆定時炸彈,他必須把美國從懸崖邊上拉回來。羅斯福堅信只有將經濟置於政府的監管之下,國家才能夠穩定運轉。而摩根則堅持,經濟的良好運行只能依賴強力的壟斷。

歷史不會為一個固執的老人停下腳步,在訴訟發起之前,《紐約世界報》的出版人約瑟夫·普利策(Joseph Pulitzer)已經同這些大資本家抗爭了很多年,這位聞名遐邇的新聞工作者一直是托拉斯的死對頭,羅斯福的行動讓他大喜過望。

好戰的工會也是總統的支持者,他們一直渴望徹底顛覆華爾街,飽受剝削的農民和城市勞工則盼望着革命的到來。

1904314日,美國最高法院判定北方證券屬於非法企業聯合,必須解散。西部的運輸工業又回到了競爭與混戰的局面,這個鐵路托拉斯最終沒能經受住時間的考驗,企業合併的浪潮也戛然而止。

雖然媒體對羅斯福總統的評價不算高,但他確實開啟了美國的新一個時代:在他出手懲治這些壟斷怪物前,政府幾乎從來沒有維護過普通民眾的利益。作為一個傳統的美國人,羅斯福一直極力平衡着各個階層的利益,讓每個階層都有發聲的機會,同時小心翼翼的改善貧富差距。

羅斯福的反擊進一步點燃了民眾的怒火,聚光燈下的摩根開始頻繁遭受輿論攻擊。1903年到1912年十年間,2000多篇關於華爾街和摩根家族的醜聞在報刊上登載,之後,只要是摩根家族涉獵的產業,揭黑文章都如影隨形。

在北方證券公司一役後,羅斯福開始嘗試更加溫和的手段緩解階級矛盾,他把托拉斯分為有益與有害的,區別對待。當摩根組建國際商業航運公司時,羅斯福便出於與歐洲競爭的原因,對這個海運行業托拉斯表示支持。

北方證券的折戟則讓摩根有些心灰意冷,隨着兒子傑克逐漸成長,他萌生退意。除了為兒子傑克的未來鋪路,摩根晚年的大部分精力都用來和聯邦政府探討計劃中的中央銀行體系。不過華爾街不能沒有J.P.摩根——1907年,又是摩根領導紐交所和銀行家們拯救了那年的華爾街大恐慌,卻也引起了聯邦政府的注意。

政府不希望摩根的影響力在日後變成銀行家們的一種權力,任由J.P.摩根公司、花旗銀行和斯蒂爾曼這樣的金錢托拉斯隨意使用。在1907年的危機結束後,建立中央銀行的呼聲越來越高,與媒體、公眾和聯邦政府博弈近十年後,老去的摩根選擇了妥協。

妥協的產物是191312月由威爾遜總統簽署的《聯邦儲備法案》與隨後誕生的美聯儲,通過聯邦儲備體系,白宮從華爾街奪回了一部分金融主導權,儘管在美聯儲內部依然存在摩根家族的影響力,但銀行家還是被結結實實的將了一軍。

摩根沒能看到這些事情的發生,在意識到身體每況愈下後,他希望回到家族位於英國的老房子,但他沒能挺到倫敦便撒手人寰。據說在彌留之際,摩根依然用手指着頭頂上方,然後說:我要堅持。

191341日,J.P.摩根公司迎來了新的合伙人。和父親不一樣,傑克·摩根並不喜歡大權獨攬,他將大部分權力下放給了高管與其他合伙人,他則通過手握利潤分配、人員任命的權力,用灑脫的姿態掌管全局。面對華爾街的種種疑慮,新上任的傑克需要一個機會證明自己並不比父親遜色。

他的機會出現在第二年夏天,628日,塞爾維亞熱血青年普林西普在薩拉熱窩槍殺了奧匈帝國王儲斐迪南大公,戰爭的陰霾降臨歐洲。

4.悶聲發大財

歐洲各處,明燈正在熄滅;在有生之年,我們也許看不到它再次點亮了。”——愛德華·格雷爵士,1914

刺殺的消息傳到華爾街時,大部分人都不會相信戰爭會爆發,更不會意識到戰爭對華爾街、對美國而言是一次怎樣的歷史機遇。

事情在725日出現轉折,英國提議開會商議巴爾幹問題,但談判從一開始就失去了意義,奧匈帝國搬出了刺殺事件意圖逼迫塞爾維亞就範,法國和俄羅斯則沒有理睬。兩天後,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德國也響應了盟友。

戰爭爆發,全球股市應聲下跌,黃金價格一路上揚,各大股票交易所紛紛休市。隨後,英國、法國和俄羅斯組成協約國對同盟國宣戰,歐洲大陸變成了戰場。

戰爭初期,人們普遍預計美國經濟將迅速衰退,因為歐洲國家會收回在美國的投資以投入戰爭,從而引發從股市、到利率、再到農產品出口的全面崩潰。戰爭打響的第一個月確實是這樣,小麥和棉花的出口大幅下跌。為了避免棉農破產,威爾遜總統甚至提議每個家庭都購買一包棉花。他自己就帶頭買了一大包。

伴隨戰爭的深入,越來越多的歐洲勞動力應徵入伍,讓整個歐洲農業的歉收已成定局。當英國皇家海軍控制了北大西洋時,威爾遜總統意識到自己的棉花算是白買了。在英國海軍的護衛下,美國的農產品開始源源不斷的運抵歐洲。

皇家海軍則向施瓦布(即卡內基曾經的副手)的伯利恆鋼鐵公司提供了一筆1.35億美元的訂單。而在這之前,伯利恆簽過的最大的合同也不過1000萬美元。戰爭期間,大量歐洲訂單跨過大洋來到美國。美利堅工業因為戰爭迎來了一個春天。

傑克·摩根也牽掛着自己的第二祖國,1915215日,J.P.摩根公司成為了英國政府在美國採購的總代理,不久後,法國也與摩根公司簽訂了類似的合同,隨後,載着馬匹、炮火和給養的輪船陸陸續續到達歐洲。

當戰爭進行到1915年下半年,英國缺少的已經不僅僅是物資了,為了維持戰爭,大英帝國每天就要花掉500萬英鎊。當年9月,英國政府代表來到摩根公司,希望籌措一筆5億美元的貸款——這是一個連摩根公司都無法承擔的數額。 最終,一個由61家承銷商,1570家金融機構組成的巨型承銷團吃下了這筆貸款,並打包成債券向美國公眾銷售。法國和加拿大政府也求助於傑克,為他們在美國發行債券。

除了給摩根公司帶來巨額的手續費收入,大筆貸款也讓美國工業蓬勃發展。因為拿到貸款的歐洲人又不得不從美國採購戰爭所需的工業品,錢在大西洋上走了一個來回,又進了美國人的口袋。僅在1916年,英國就通過摩根公司在美國購買了超過30億美元的軍需品,這是當年聯邦政府收入的4倍,摩根家族則從中獲利5000萬美元。

之後三年裡,單單是摩根公司就幫助協約國籌措了15億美元的貸款,美國民眾也在戰爭中認購了協約國25億美元的債券。

華爾街甚至主導了戰爭的局勢,戰爭的另一方德國就沒有得到美國大銀行的任何支持。整個華爾街,只有敬仰普魯士文化的高盛公司(Goldman Sachs)老闆亨利·高曼(Henry Goldman)算是個親德人士。

19155月,德國潛艇擊沉了美國商船路西塔尼亞號,更是激起了美國國內的反德情緒。整個一戰,德國從美國拿到的貸款只有區區2000萬美元。

路西塔尼亞號在海底沉睡了兩年後,秉承中立的美國才扭扭捏捏的向德國宣戰,而當時戰爭的局勢已經再清晰不過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美國成為了唯一的贏家,從世界上最大的債務國變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

歐洲一片混亂,轟轟烈烈的十月革命席捲老邁的俄羅斯帝國,德國和奧匈帝國也如英國夢寐的那般被肢解,但英國人也為名義上的勝利付出了慘重代價,糟糕的財政狀況讓日不落帝國再也無力控制遍及全球的殖民地,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

1914年英國向德國宣戰時,外交部部長愛德華·格雷爵士的那番話準確預言了未來的局勢,歐洲各處,明燈正在熄滅;在有生之年,我們也許看不到它再次點亮了。

5.T型車與大繁榮

這是一個奇蹟的時代,一個藝術的時代,一個揮金如土的時代,也是一個充滿嘲諷的時代。”——弗朗西斯·菲茨傑拉德

歐洲的明燈熄滅了,美國借戰爭發了大財,戰爭結束後沒多久就進入了柯立芝繁榮時期,1920年代也被後人稱為喧囂的二十年代Roaring Twenties)。

汽車工業是經濟繁榮背後的主要驅動力,而引領汽車行業的則是新興的福特公司。早在一戰正酣的1915年,福特一個公司的汽車年產量就占美國總產量的70%,而當時德、英、法等國家的汽車產量總和只有美國產量的5%,而到了20年代後期,光是紐約擁有的汽車量就超過了歐洲所有國家的總和。

190340歲的福特拿着28000美元創業時,汽車還是又笨又貴的奢侈品。當時,主流汽車生產商熱衷於為有錢人生產各種花里胡哨的汽車,賺取巨額的利潤。但福特覺得,如果只專注於一種車型的生產,就可以降低成本,既能夠讓平民們也能買得起,也能大幅度增加公司利潤。

於是,1909年福特宣布,未來公司將只生產一種車型——T型車。

福特在1914年建立起了第一條T型車裝配線——汽車的零件通過傳送帶從工人身前經過,工人只需要重複完成單一的操作,整車通過這種流水線來完成組裝,這是一個跨時代的創造!當第一輛T型車駛出裝配線時,福特又宣布:他的工人每天工作8小時,最低日薪5美元,而當時汽車行業的平均日薪只有2.4美元。

福特自然不是善心大發,他只是單純地認為,如果人們賺了更多錢,那麼T型車就會有更大的市場。一些人為福特歡呼,當然更多人根本不相信福特能做到,甚至有報紙諷刺道:亨利·福特認為,工資應該更高,商品應該更便宜,我們也同意這種看法。不過請允許我們補充一點:夏天應該更涼快,冬天應該更溫暖。

當時流行的是洛克菲勒那一套:壟斷產業鏈、控制產量、維持利潤。但固執的福特最終證明,通過技術革新,可以壓低成本,提高工人工資,並且創造更大的市場。在裝配線誕生之前,一輛T型車的價格是950美元,每年的產量不過兩萬輛。到了1920年,T型車年產量已經飆升到125萬輛,價格只有300美元。

1920年,美國登記在冊的汽車達到了900萬輛,代替火車和馬匹成為最重要的交通工具,隨之誕生的貨運卡車和拖拉機也影響了數百萬人的工作與生活。汽車的輔助性行業,如燃油業、公路建造、鋼鐵業和橡膠業也急速發展。美國人的口袋裡開始有錢了,冰箱、洗衣機這樣的奢侈品在20世紀20年代進入千家萬戶。

192011月,傑克·摩根和合伙人拉蒙特一起拜訪了福特,提議幫助福特公司上市,但福特並不願意參合華爾街的爛事,婉拒了摩根的提議,反而是被福特打的節節敗退的通用汽車公司主動找來,意圖合作。不想失去汽車行業入場門票的摩根沒有猶豫多久,很快就跟盟友一起控制了通用汽車60%的股份。

到了1929年,美國在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生產的比重已達48.5%,超過了英、法、德的總和,柯立芝總統在19293月卸任時聲稱,美國人民已達到了人類歷史上罕見的幸福境界

7個月後,一切都蕩然無存了。

6.大牛市,大崩盤

你們來晚了60天,大蕭條已經結束了。”——19306月,胡佛總統

1923年,摩根公司進入鼎盛時代,銀行業務只接受大客戶的存款,對7500萬美元以下的存款也不會支付利息。傑克的大兒子小吉諾斯·摩根也成為了公司的合伙人,二兒子亨利·摩根剛剛從哈佛大學畢業,開始在銀行實習。

繁榮昌盛的20年代,投機的氛圍開始蔓延。商人們不再滿足於生產和銷售,而是沉醉於在股票交易所人為創造財富,中產階級、家庭主婦和農場主也成了股民。當時,支付10%的保證金,有經紀人墊付餘額進行投資的方式頗為流行,一些銀行開始組成擔保成員機構,用儲戶的資金大肆投資。

向炒股者放貸也成了一門賺錢的生意,到1929年夏末,利率已高達20%。人們只要有一點閒錢,就會全部投入股市,然後等待成為富人。慢慢的,股市開始與實體經濟脫節,標準普爾指數從1926年的100點一路飆升至1929年的191點。銀行家把買股票比做在賽馬場賭馬,奇怪的是,每匹馬都贏了。

一向以謹慎和冷靜為信條的摩根公司也未能免俗,他們參與了50多個股票交易辛迪加控制着上百種股票。

時任美聯儲主席斯特朗是為數不多的發現危機隱患的人。1928年,斯特朗3次提高貼現利率並開始縮減貨幣供應,但沒過多久,斯特朗就因肺結核去世。繼任者哈里森沒有斯特朗的聲望與政治手段,提高利率的建議遭到了美聯儲委員會的反對。在漫長的扯皮與消耗中,華爾街失去了最後的機會。

金融業的貪婪在這一刻被無限放大:銀行瘋狂地以5%的利率向美聯儲借來資金,然後倒手以12%的利率轉給股票經紀人,經紀人再以20%的利率貸給投機者:人類任何的牛市,都少不了配資的推波助瀾。

19291024日,美國的繁榮伴隨一場瘋狂的恐慌瞬間崩裂。在上一個星期五,股市就開始加速放量下跌,但大部分投資者仍然狂熱,把看空者稱作神經質的非主流力量。但在23日晚上,全美國經紀公司的賣單就已堆積如山,24日開盤兩小時,股市的賬面損失就超過了上百億美元。

在接下來的幾個星期里,300億美元的財富從華爾街消失;而在之後的兩年裡,危機蔓延到了工商業,降薪和裁員潮在全國上演,總統胡佛卻沒有採取任何行動,交由市場自行調整。19306月,當一群神職人員到白宮訪問時,胡佛告訴他們:你們來晚了60天,大蕭條已經結束了。

接着,胡佛又不顧上千名經濟學家的反對,將農產品和工業品的關稅同時大幅提高。這個昏招讓經濟危機開始向歐洲蔓延,作為報復,歐洲國家也立刻提高了對美國產品徵收的關稅,19世紀以來確立的世界貿易體系隨之崩潰。到了1932年,美國有1200萬人失去了工作,國內生產總值僅為1929年的50%

那年6月,近三萬名大學生走出校門,發現紐約百貨公司的電梯操作員都要求擁有學士學位。

而在遙遠的歐洲,經濟危機也困擾着剛剛從一戰恢復過來的國家。阿道夫·希特勒在1933年被選為德國總理,並在不久後正式就任德意志第三帝國的元首,他告訴貧窮、飢餓的德國人,自己要讓德國每一戶人家的餐桌上有牛奶與麵包

7.另一位羅斯福

對不起,我不知道我的納稅情況。”——1933年,傑克·摩根

193334日,富蘭克林·D·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入主白宮的同一天,美國的銀行體系徹底崩潰。總統的第一道政令就是關閉所有的銀行和交易所,直到判斷清楚哪家銀行的經營狀況依然良好,再恢復營業。

比起上一個羅斯福,富蘭克林·羅斯福的手腕更加強硬,也更關心弱勢群體的利益,這位總統下決心要對華爾街進行一次系統整治。

民眾一直在為經濟危機尋找替罪羊,胡佛下台之後,矛頭便對準了華爾街。伴隨銀行關張,羅斯福要求貨幣委員會進行調查,弄清楚華爾街在大蕭條中到底搞了些什麼名堂。

和父親一樣,傑克·摩根也被傳喚至華盛頓,接受政府的質詢,這是另一個摩根與另一個羅斯福的對弈。在前一晚上,家族律師戴維斯模擬了很多刁鑽問題讓傑克作答,並叮囑他千萬不能像父親那樣大發雷霆。

但兩人沒有想到,負責質詢的調查主管佩科拉並沒有提及摩根財團對其他企業的控制,而是告訴傑克,過去三年裡,包括他在內的20個公司合伙人沒有繳納過一分錢的個人所得稅。佩科拉輕蔑的問傑克,摩根先生,您是否能解釋一下,為什麼您在這三年也都沒有繳納個人所得稅?

這也許是華爾街之王一生中最窘迫的時刻:傑克停頓了一會,接着開口:對不起,我不知道我的納稅情況。

媒體不會錯過華爾街掌舵者的醜態,摩根公司逃稅的新聞鋪滿了各大報刊。優惠客戶名單的曝光則給了公司最沉重的一擊:名單裡有前總統柯立芝、財政部伍丁以及其他的政經名流,他們能夠提前以很低的價格,拿到摩根公司客戶的新股。雖然這種行為不違法,但卻是個重量級醜聞。

種種齷齪事促使羅斯福在1933616日簽發了著名的《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它規定,銀行不能同時從事存貸業務與投行業務。同時,銀行和投行不能相互兼任董事。

這是對華爾街最精準的狙擊,從老摩根開始,家族就一直靠着兼任董事的方法,實現對金融與工業的雙重控制。法案公布後,銀行只能老老實實的做金融業務,企業家則可以放心的經營公司,金融綁架實體經濟的觸手被斬斷了。

不能同時從事銀行與投行業務,等於把百年歷史的J.P.摩根定義為了非法企業。想要繼續經營下去,就必須進行拆分。

在法案面前,大通銀行和花旗銀行相繼服軟、完成拆分,曾經呼風喚雨的傑克,也不得不屈服。

95日,傑克在公司合伙人辦公室向記者們宣布,公司將按照法案進行拆分。J.P.摩根公司未來將只做銀行業務,公司合伙人哈羅德·史丹利將帶着債權部的20名員工離開,成立新公司從事投行業務。

前者在2000年與大通銀行合併,成為了今天的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哈羅德·史丹利創辦的那家小投行則不斷發展壯大,留下了那句著名的廣告語,如果上帝需要融資,他也得找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

另外,《格拉斯-斯蒂格爾法》將貨幣政策的制定權轉移到了華盛頓聯邦儲備委員會,自此,華爾街無法像以前那樣操弄美國的貨幣政策。

整頓完千瘡百孔的金融業,羅斯福得趕緊想辦法讓美國民眾填飽肚子。此時戰爭的味道越來越濃:日本人占領了中國東北,法西斯意大利入侵非洲,德國的坦克開進了萊茵蘭,羅斯福的時間不多了。

接下來的改革開始向普通民眾發出了積極的信號,比如通過補貼抬高農產品的價格、為工人制定最低工資和工時法案。與之伴隨的是大規模的基建:大壩、橋梁、公園和體育場,刺激着就業率的提高,整個30年代,美國政府組織修築了近1000座機場、12000多個運動場、800多座校舍與醫院。

30年代的尾聲,美國逐漸從危機中走了出來,經濟也開始慢慢復甦。相比上一個羅斯福,富蘭克林·羅斯福的親民形象與政治手腕,讓最廣大的中小企業、中產階級和普通民眾成為了受益者,也為美國的真正崛起打下了地基。

傑克·摩根也許是唯一一個不開心的人,在摩根財團被分拆之後,67歲的傑克心灰意冷,選擇了退休。

和父親一樣,傑克不願意接受時代的變革,也不願意了解羅斯福所謂的新政,在接受採訪時,他依然對那場質詢耿耿於懷,國會應當懂得如何徵稅,如果它不懂得怎樣收稅,那誰納稅誰就是傻瓜。

傑克回到了英國,那裡的文化、與皇室的友好關係都讓傑克感到愉快,這種平靜生活在19398月底被打破,正在蘇格蘭陪同喬治六世狩獵的傑克聽到消息,德國人打進了波蘭,歐洲大陸的戰爭又要開始了。

8.戰爭幫了美國一把

你認為美國參加世界大戰是錯誤的嗎?”70%的人回答了——1937年美國社會調查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美國稱霸之路上的最後一塊墊腳石。

1939年,華爾街絲毫沒有戰事打響的跡象,股市依然在回升,投資者們樂觀的預計,美國會再一次從歐洲的創傷中賺得盆滿缽滿。普通民眾認為,大蕭條已經讓他們吃盡了苦頭,美國沒必要去參合歐洲人的戰爭。

對戰爭的牴觸也來自30年代甚囂塵上的陰謀論,華爾街大發戰爭財讓很多人相信,摩根家族把美國拖進了戰爭,甚至戰爭本身就是華爾街策劃的陰謀。

強大的輿論力量促使國會在1935-1937年間通過了三部《中立法案》,阻止美國銷售武器與軍需品給交戰國。儘管羅斯福對此並不認可,但在大蕭條的檔口,他無力與強大的輿論做對。當華沙陷落的消息傳來,《中立法案》才扭扭捏捏的加上了允許用現金銷售戰爭物資的條款。

歐洲並沒有想象中強大,希特勒在歐洲節節勝利。法國陷落後,能夠阻止希特勒的只剩下了蘇聯和英國,但他們能抵抗到什麼時候,美國人心裡也沒底。

傑克不願意看到倫敦被德國人沒日沒夜的轟炸,他多次遊說,終於促使國會同意向英國提供少量武器和退役驅逐艦。他本人則將自己的海盜四號郵輪交給了英國皇家海軍,用於轉移英國百姓,並決定公司不再從事採購代理業務,以免遭到發戰爭財的指控。

當戰火蔓延到了蘇聯,國會終於決定開始大規模支援英國。《租借法案》通過後,美國軍艦開始為運輸船護航,大批軍需品送往英國,美德已經在事實上成為了交戰國。不過在國內,對於是否直接參與戰爭,依然存在尖銳分歧。

1941127日,珍珠港的爆炸聲結束了所有的爭論與懷疑。即便對參戰多麼牴觸,這也是一個無論如何都無法迴避的挑釁。第二天,羅斯福總統發表了著名的國恥演講,正式對日本宣戰。

聽起來有些荒謬,但戰爭的確將美國從經濟危機中拉了上來:他們不僅要武裝自己的軍隊,還要馳援歐洲的盟友。美國國債極速增高,並開始向國民經濟注入戰爭訂單。

大蕭條時期減產和倒閉的工廠一夜之間開足了馬力,新的工廠迅速建立起來,整個汽車工業都開始轉向生產坦克、裝甲車和迫擊炮。廠房夜以繼日轟鳴,失業率節節走低。到1943年,失業人數幾乎降到了零,所有人都在工廠里為戰爭做着貢獻。

沒有一顆子彈打到美國本土,這讓美國人反而有錢了起來。這次戰爭充實的不再僅僅是銀行家的錢包,工程師和技術工人成了致富的主力,農民也因為連年的戰事獲得了充沛的購買力。到了1944年,到處都是繁榮的景象,鋼琴、珠寶和奢侈品的銷量節節高升。

傑克的兩個兒子,亨利和小吉諾斯都加入了美國海軍,小吉諾斯曾擔任驅逐艦軍官,遠赴英國作戰。亨利是軍需部的海軍上尉,為軍隊負責採購工作,後來被調動到戰略服務委員會從事秘密工作。

1942年,摩根公司發布了募股說明書,將8%的股票面向公眾發售,終結了運轉百年的合伙人制度。第二年1月,傑克主持了J.P.摩根有限公司的第一次股東大會,他不適應董事長的頭銜,和有限公司這種現代化的稱呼,身體狀況也無法讓他繼續工作。

傑克沒能看到結束戰爭的兩顆原子彈,19432月,一次旅行途中,傑克·摩根突發心臟病去世。他的遺體被送回哈特福德的家族墓地,與父親和爺爺葬在一起。

戰爭又一次幫了美國——和平降臨,美國人有些驚訝的發現,他們變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世界強國,這個國家坐擁全球四分之三的黃金儲備和最強大的軍事力量,美國的標準和文化即將開始席捲全世界。

他們面對的,是滿目瘡痍的歐洲和飽受戰爭摧殘的東亞,就連那個老對手,不可一世的日不落帝國,也在殖民地的獨立浪潮中搖搖欲墜。

9.世界警察的誕生

美國已經獲得了世界的領導地位。”——19454月,杜魯門總統

亨利·摩根在戰後回到了摩根士丹利,開始負責財務工作。小吉諾斯·摩根則在J.P.摩根公司任職,但他們倆都清楚,屬於摩根公司和華爾街的輝煌年代結束了。

1944年,在那場構思和設計戰後國際貨幣體系的布雷頓森林會議中,新成立的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讓華爾街呼風喚雨的時代徹底成為了歷史。相比老摩根和西奧多·羅斯福的硬碰硬,J.P.摩根的新任董事長拉塞爾·萊芬韋爾只剩下了回應政府諮詢的份。

這場會議所確立的布雷頓森林體系也成了美國拿下世界主導權的基礎,會議上,財政部助理部長哈里·懷特提出了以強化美元地位為核心的懷特計劃,包括美元與黃金掛鈎、其他國家貨幣與美元掛鈎、確定美元為國際貿易的結算貨幣等內容。

儘管英國談判團有經濟學大師凱恩斯坐鎮,也改變不了美國成為資本主義盟主的事實。19444月底,《聯合國家貨幣金融會議最後決議書》以及兩個附議正式公布,此時,距離泰晤士報那個荒誕的預言,剛好過去了50年。

相比50年前那個剛剛在數字上超過英國的世界大國,如今的美國擁有一個聽話的華爾街,強大的製造業,完善的社會制度和一個強有力的聯邦政府。擋在他們面前的,只剩下了那個橫亙歐亞大陸的紅色巨人。

1950625日凌晨4時,在得到斯大林的同意之後,朝鮮軍隊越過三八線,發動了對韓國的突然進攻。兩個月後,美國率領的聯合國軍在韓國仁川登陸,朝鮮戰爭全面爆發。

經歷了半個世紀的蟄伏,世界警察戴上了他的警徽。

0%(0)
0%(0)
  喜歡這樣的文章。  /無內容 - yuan222 06/14/19 (678)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8: 叛教者:除非整個世界臣服於伊斯蘭,他
2018: 愛因斯坦:國家是為人而建立,而人不是
2017: 一本新書 3萬年前的人
2017: 《中國最具爭議的人溫家寶全傳》(26)
2016: 《血壯山河》之2049 編織罪名 4
2016: 董勝今:看守所中的日日夜夜(二)
2015: 悲劇皇帝:宋理宗頭顱被當盛酒器
2015: 歷史上真實的斧頭幫幫主
2014: 上官婉兒接連侍兩帝 誰是她的真愛?
2014: 老照片震撼大陸人 淚眼重學抗戰史(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