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你所不知道的陳寅恪—大師遠去再無大師
送交者: 香椿樹1 2019年10月26日15:02:06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無為李爺:你所不知道的陳寅恪——大師遠去再無大師

無為李爺          

讓大師安安靜靜的躺着不好嗎?非要吹的天花亂墜。

         第一條:陳寅恪先生是很有才華和學識的,這個不能否認。特別是在民國那個大師圈,學識上陳寅恪先生是出類拔萃的人物,至少比嘴尖皮厚腹中空的胡適強五條街。

  陳寅恪曾出題“孫行者”,要學生對下聯。標準答案是“胡適之”。就是陳寅恪噁心胡適的,意思是胡適就是個猢猻。陳寅恪認為胡適不學無術還好出風頭,懂的說兩句說不出來第三句,不懂的也插一棒子,以示這個我胡適也說過。所以,就出了個“孫行者”,自己擬定個標準答案“胡適之”。

  可見陳大師的確有才華和學識,但是,不能亂吹啊,吹的天花亂墜的。另外,才華學識不等於風骨、氣節,不是那麼一回事。你吹吹才華學識就好了,你吹陳大師有風骨、有氣節,還藉此諷刺郭沫若沒有風骨沒有氣節,你們是怎麼做到的?

  陳大師被有些人譽為“三百年來第一人”,據說貢獻非常大,大到老百姓根本不知道貢獻了什麼。恐怕很多跟風者也就記住個《柳如是別傳》的書名。嗯,這個畢竟是十年之功,嘔心瀝血而成。驚天地泣鬼神。不過,大師錢鍾書對此書頗不認同,認為陳寅恪沒必要為柳如是寫那麼大的書。當然了,錢大師把民國大師快懟了一圈了,懟的沈從文都不敢抬頭,懟一下陳大師,也是順理成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有時候有的。陳大師之父陳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陳大師祖父陳寶箴,曾任湖南巡撫。夫人唐篔,是台灣巡撫唐景崧的孫女。

  文人公知吹捧陳大師有風骨、氣節,不過是因為解放後陳大師公開反對ML主義,公開說不為新中國工作,除非中國GCD放棄ML主義。你確定不是開玩笑?他們從不敢提解放前陳大師的風骨、氣節。因為他們知道,一談,就露餡了。我們看看陳大師的風骨和氣節。

  一:解放前的陳大師

  陳大師是個投降派,抗戰亡國論的堅定支持者。果黨的優秀黨員。醜陋的中國人學說祖師爺。陳粉編造的陳大師留日經歷造假,編造和魯迅留日同窗的故事。陳大師85歲的老父親是鬼子占領北平後病亡的,陳大師後來說他父親是絕食而死。如果陳大師老父親是不食日本糧食絕食而死,那麼陳大師【抵抗必亡國,屈服乃上策】、【戰則亡國,和可偏安】的高論就是大逆不道,他弟弟陳老七也不會公開投靠汪偽做漢奸。嗯,1937年七七事變,中國公知祖師爺胡適,也上書蔣公:“應該再做一次最大的和平努力”。看了這些,你們就明白了為什麼汪精衛死了後,陳寅恪寫詩哀悼。

  說了陳寅恪,不得不說他的弟弟陳方恪。就是前面說的陳老七,公開投日,做了大漢奸。陳寅恪說他老父親是絕食而死的,我看死不瞑目啊!這倆兒子,一個是抵抗亡國和則偏安一戰永亡的亡國論堅定支持者,一個後來公開叛國投靠汪偽。氣的吧?!

  李爺,空口無憑,上證據!

  如你所願,求捶得捶。

  

《吳宓日記》1937年7月14日

《吳宓日記》1937年7月14日

 

  我們看看啊!這就是有風骨有氣節的民國大師陳寅恪!

  1937年7月14日是什麼節奏啊?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史稱“七七事變”。日本鬼子全面侵華!第二十九軍官兵“違法抗日”奮起抵抗,打響全民族抗戰第一槍。抗日戰爭全面爆發。

  1937年7月14,三百年來第一人、有風骨、有氣節的民國大師陳寅恪說:“中國之人,下愚而上詐”。這是“醜陋的中國人”祖師爺吧?的確是這樣,老百姓確實沒文化,很愚蠢。他們不懂什麼抗戰必亡和則偏安的大道理,他們只知道國破家亡之時前赴後繼拋頭顱撒熱血。

  陳寅恪又說:“抵抗必亡國,屈服乃上策”,“保全華南,至少中國尚可偏安苟存。一戰則全局覆沒,而中國永亡亦。”嗯,所以有些人給秦檜翻案了?苟合偏安嘛!

  李爺,繼續!繼續就繼續。

  

《吳宓日記》1937年7月21日

《吳宓日記》1937年7月21日

 

  1937年7月21日,什麼節奏???

  1937年7月17日,千古完人  凱申公在廬山發表《對盧溝橋事件之嚴正聲明》。

  蔣公:“再沒有妥協的機會,如果放棄尺寸土地與主權,便是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

  蔣公:“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皆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我們只有犧牲到底,抗戰到底,惟有犧牲的決心,才能博得最後的勝利”。

  咱不管   蔣公消極抗日的事,咱就看看,最起碼  蔣公鐵骨錚錚,說的好聽。

  1937年7月21日,有風骨、有氣節的民國大師陳寅恪說:“戰則亡國,和則偏安”。當前要“安靜讀書”。李爺我文化低,看到這裡,實在想不到怎麼讚頌陳大師有風骨、有氣節。

  看了這些歷史資料,你們就明白汪精衛死後,陳寅恪的惋惜之情。且看陳大師悼汪精衛詩:“阜昌天子頗能詩,集選中州未肯遺。阮瑀多才原不忝,褚淵遲死更堪悲。千秋讀史心難問,一局收枰勝屬誰。世變無窮東海涸,冤禽公案總傳疑”。

  真是“英雄”惜“英雄”啊!!!何等風骨,何等氣節!!!

  上一下陳寅恪是果黨最優秀黨員的證據。

  

最優秀果黨黨員陳寅恪

最優秀果黨黨員陳寅恪

 

  看看,被表彰了嘛。所以解放後不為新中國工作,好有風骨,好有氣節。

  陳寅恪留日造假,陳粉編造陳寅恪和魯迅同窗的故事。 事實上,在《清末各省官、自費留日人員名錄》和《弘文書院清國留學生名薄》中均沒有“陳寅恪”名字。而且,在當時留日學生團體“清國留學生會館幹事”自己編輯的《清國留學生會館第五次報告》原始檔案文獻中也沒有“陳寅恪”的名字。

  百度百科陳寅恪?1902年留日弘文學院?假的!

  不要以為魯迅1902年留日弘文學院,就想當然是同窗。

  陳寅恪1902年春季第一次到日本時12歲,魯迅21歲。陳寅恪1904年冬季第二次到日本時14歲。日本弘文書院規定了錄取最低年限是“年滿16周歲之清國男子”。根本無法達到法定入學年限。查日本外務省檔案館,也根本沒有給予陳寅恪“留學資格”簽證。

  朱自清不買美國麵粉?真的!

  “為表示中國人民的尊嚴和氣節,我們斷然拒絕美國具有收買靈魂性質的一切施捨物資,無論是購買的或給予的”。——朱自清

  “(朱自清)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李德勝選集》第4卷。

  陳寅恪在香港不食日本糧食?假的!

  “(日軍)司令派憲兵隊照顧陳家,送去好多袋麵粉,但憲兵往屋裡搬,陳先生陳師母往外拖,就是不吃敵人的麵粉。”這編造的,好有風骨,好有氣節啊!

  日本鬼子這麼好嗎?

  鬼子:你敢不吃我的糧食?!你是誰?!

  大師:我是陳寅恪,民國大師也!

  鬼子:哎呀,民國大師,打擾了打擾了。

  事實呢?日本鬼子不傻!當時每次日軍送糧食,均嚴格按照留任人員登記制度發放,並有嚴格的“簽名”領收制度和“糧食配給日誌”。

  “1942年2月22日……昨攜米十六斤、罐頭肉類七罐與陳寅恪。今日回來有告陳近況。據說他已挨餓兩三天了。聞此為之黯然”。陳寅恪回贈給送糧食的漢奸“衣料一件、信箋一盒”作為答謝。

  為什麼要編造呢?國難當頭,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吃點東西不會嘲笑你。可是你為什麼要編造的那麼有風骨有氣節呢?

  陳寅恪:“七七事變,北京淪陷。八十五歲老父親因見大局如此,憂憤不食而死。”

  不點評,只說一下日本侵略者攻占北平的時間和陳寅恪85歲老父親去世的時間。

  1937年7月7日,鬼子全面侵華。

  1937年7月14日,陳寅恪:“中國之人,下愚而上詐”。“抵抗必亡國,屈服乃上策”,“保全華南,至少中國尚可偏安苟存。一戰則全局覆沒,而中國永亡亦。”

  1937年7月21日,陳寅恪:“戰則亡國,和則偏安。”,當前要“安靜讀書”。

  1937年7月29日,日本侵略者占領北平。

  1937年9月14日,陳寅恪父親陳三立去世。

  85歲老父親憂憤不食而死?氣的吧?!

  我們再看陳寅恪弟弟,陳老七陳方恪。

  1938年3月29日,南京偽維新政權成立。

  1938年11月,偽行政院長梁鴻志出資約請陳方恪全家到南京侯任。

  1938年12月1日,梁鴻志正式聘任陳方恪為偽“教育部編審委員”。

  1939年5月1日,陳方恪榮升偽“考選委員會專門委員”。

  1941年秋,陳方恪參與並出席了日軍為粉飾南京大屠殺而舉辦的大型文藝聚會活動。

  1943年7月16日,汪偽政權任命陳方恪為“國民政府秘書”。

  我們且看是怎麼洗白這段歷史的:“皆因夫婦兩人鴉片煙癮過大,加之應酬較多,入不敷出之故。”

  這………………我去!

  二:解放後的陳寅恪

  新中國成立後,陳大師受到了殘酷迫害???陳大師不為新中國工作,有風骨?有氣節?

  我們看看是怎麼迫害的。

  北平解放前夕,  蔣公派專機接胡適(想了解更多,在李爺微博用搜狗搜胡適),胡適一個人跑了。陳寅恪留下了,事實上名單上好像也沒有陳寅恪。

  1949年10月到1955 年底,中國GCD在全國範圍內對知識分子主要實行“團結、教育、改造”的政策。

  看看前些年,網絡上公知文人禍害成啥了,不教育不改造行嗎?

  1956年1月14日,全國知識分子問題會議在北京召開。周總理作了主題報告——《關於知識分子問題的報告》。會後,ZGZY立即發出《關於知識分子問題指示》,要求克服在知識分子工作中存在的缺點,充分發揮知識分子的作用。真心實意想請那些年這些鳳毛麟角的知識分子們,出來為新中國做點實事。

  是不是真心實意呢?我想敢於“犯言直諫”的梁漱溟最有發言權吧?李德勝逝世很多年後,梁漱溟老先生說:“幾十年過去了,當時是我的態度不好,講話不分場合,使他很為難。現在看,李德勝是對的。特別是在對待我個人的問題上,李德勝襟懷大度、心胸豁達,關心我這樣的民主人士,其情、其理感人至深。”

  我們再想想,錢學森被李德勝特別安排在自己身邊就坐。將心比心?

  就前幾天吧?那個演楊子榮的老人童祥苓怎麼說的?他說李德勝主席對我們這些文藝工作者,是真心愛護的。

  具體到陳寅恪,怎麼做的呢?

  新中國成立後,給予陳寅恪充分信任和政策上的保護

  解放後,新中國百廢待興,認字的人沒幾個,急需知識分子為國出力。陳寅恪先後被選為中國科學院社會科學部委員、中國文史研究館副館長、第三屆全國ZXCW委員等職。

  1953年,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函請陳寅恪擔任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所長。並特派陳寅恪的弟子汪錢南下廣州接陳寅恪北上。陳寅恪怎麼做的呢?

  陳寅恪在給《對中國科學院的答覆》中,說叫我幹活,可以,但是我有兩個小條件。陳大師就提了兩個小的不能再小的小條件:1、允許整個歷史研究所都不信奉ML主義,並不學習政治。2、 希望李德勝和胡服能為其出證明書,以作為擋箭牌。

  ………………

  同時,“答覆”中,陳寅恪還諷刺郭沫若:“(如果不同意我的兩個小條件)那麼我就做韓愈,郭沫若就做段文昌。”

  陳大師“答覆”中還表白:“我從來不談政治,與政治決無連涉,和任何黨派沒有關係。”

  好有風骨,好有氣節啊!

  可是,陳大師是不是忘記了他曾經被評選為果黨優秀黨員這事?

  1929年10月,在傅斯年的推薦下,陳寅恪正式成為果黨黨員。而後,陳寅恪積極參與了果黨中央研究院定期舉行的果黨在中央研究院的黨部活動。

  陳寅恪留德時期的同學朱家驊,1931年和1944年兩次出任民國教育部長、1936年和1940年分別出任中央研究院總幹事、院長。這期間是陳寅恪和傅斯年、朱家驊二人關係最為密切的時期,也是陳寅恪積極參與果黨各項組織活動的高峰時期。

  1945年5月5日,果黨決定召開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陳寅恪當選為“最優秀果黨黨員”。

  “我從來不談政治,與政治決無連涉,和任何黨派沒有關係。”??????怎麼說出口的???

  1953年底,陳寅恪當着汪錢的面,連續兩天怒罵那些加入了民主黨派的朋友,稱之為“無氣節”、“可恥”,喻之為“自投羅網”。………………我從來不談政治???我去!

  新政府不死心,康少卿登門拜訪求賢,陳寅恪以生病為由拒絕,康少卿只好走人。然後,陳大師就得意的寫了一首詩:“閉戶高眼辭賀客,任他嗤笑任他嗔”。都怪人家???

  陳寅恪諷刺郭沫若,郭沫若怎麼做的呢?

  1954年1 月16日,郭沫若再向陳寅恪發一書函,仍然希望陳寅恪能出任中古史正所長一職。

  30年前就名滿天下,新中國成立後擔任中科院院長的郭沫若,絲毫沒有感覺到陳寅恪的不敬,並且再次真誠函請陳寅恪能為國出力。

  1963年,郭沫若來到中山大學拜訪陳寅恪,並作詩“壬水庚金龍虎鬥,郭聾陳瞽馬牛風”,戲稱兩人相見是“龍虎鬥”。一笑置之,可謂灑脫之極。

  可嘆,真正的百年不遇的一代大師,郭沫若,被後世別有用心的文人編排抹黑的體無完膚!

  陳大師提出的兩個小的不能再小的小條件,有沒有惹怒李德勝呢?會不會以後被迫害呢?

  答案是:沒有!!!一代偉人的胸懷,豈是宵小之輩能夠揣度的!

  1954年,中國科學院醞釀建立哲學社會科學部,出現了陳寅恪能不能被提名為學部委員的問題。最後只得匯報到李德勝那裡,請示李德勝怎麼辦。新中國百廢待興,要填坑,李德勝求賢若渴,恨不能一夜之間全國掃盲,不拘一格降人才。於是,李德勝明確指示:陳寅恪要選上。

  哎,負心多是讀書人。

  殘酷迫害到來啦!

  1、中山大學一位領導,曾在公共場合嘲笑陳寅恪,點名批評陳寅恪思想腐朽,並說“看陳寅恪的著作不如去看《孽海花》”。結果,廣東SW把這位領導的情況匯報給ZY,並對他作出了處分決定。其中一點是違反知識分子政策,態度粗暴,嚴重影響了黨和知識分子的關係。

  2、《中山大學學報》專為陳寅恪等人設了一個“特級稿費”制度,每千字稿費20元,而一般的稿費千字12元。陳大師一部《柳如是別傳》就80萬字……

  3、陳寅恪有個綽號,叫“三八一高地”。因為當時一個大學生每月的生活費是12.5元,而陳寅恪的每 月工資是381元。

  4、中山大學專門訂了一條規定:凡是陳寅恪、姜立夫兩人需要用車,隨時可調學校的小汽車。陳寅恪喜歡看京劇, 學校就派小車送他到城裡去看戲。陳寅恪身體不好,有時候,也會請廣州京劇團的演員來家裡唱給陳寅恪聽。

  5、1953年,陳寅恪自述:“我自己身體不好,患高血壓,太太又病,心臟擴大,昨天還吐血。”嶺南大學醫學院數名一流的專家、教授,定期上門為陳寅恪做身體檢查。一些進口或者貴重的藥品,直接從省里批下來送到陳寅恪家裡。

  6、在最困難的三年自然災害期間, 李德勝帶頭一年沒有吃肉。陶鑄號召“幹部隊伍三年不吃肉”,但對知識分子要照顧,而對陳寅恪更是特別關照,後勤的校工會定期將魚肉雞蛋等送到陳寅恪家。

  7、1962年,陳寅恪在家中洗澡時突然滑倒在浴盆里,折斷了右腿股骨,被送到中山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醫學院的名醫與名教授一齊匯集病床前會診。陶鑄攜一大籃新鮮荔枝前來探訪,並要求各 科醫生將自己的診斷與治療方案寫成報告,從中研究出最好的醫治方案。醫院擬定治療方案後,“送交國務院,由周總理裁定”。

  8、陳寅恪摔斷腿後,長期臥病榻,需有人攙扶才能單腿站立幾分鐘。陶鑄得知後,特別指示派三名 護士輪流照料,並送了一台電唱機聊供其遣送寂寥,還批准每月特別供應他緊缺的副食品。

  在這種殘酷迫害下,陳大師嘔心瀝血,完成了皇皇巨著《柳如是別傳》。

  解放前就病魔纏身的陳寅恪,經過所謂的殘酷折磨,1969年10月7日,79歲的陳寅恪去世。

  看了解放前和解放後的陳寅恪,是新中國李德勝對不住陳寅恪,還是陳寅恪對不住新中國?

  別說陳寅恪啊,就是他做過漢奸的弟弟陳方恪,因為後來有那麼點棄暗投明的意思,李德勝也是既往不咎親自問候關懷啊!!!

  解放後,陳方恪窮困潦倒在南京城南飲馬巷的兩間舊房裡。

  1950年,陳毅在一次專門招待南京文化名流的宴會上,聞知漏請了陳方恪,就立即派人登門請他赴宴。不久,在南京市政府的安排下,陳方恪一家遷往四衛頭54號居住,生活才算是安定了下來。1959年,李德勝提到了陳寶箴任湖南撫台時,銳意新政,注重文化啟蒙。李德勝自己當年讀的湖南第一師範,就是這位撫台大人創辦的。後來又問起了陳氏後人的下落,陳毅一一介紹之後,又說到陳家有一個老七陳方恪在南京。 不久在省市有關部門的關照下,陳方恪家又遷到了牯嶺路26號的小洋樓里,陳方恪本人也被安排在《江海學刊》雜誌社任編輯。1966年1月3日陳方恪逝世於南京,享年75歲。

  老人家的真心,換來你們的負心。老百姓的教導一定要記好:負心多是讀書人啊!!!

  歸根結底,無腦吹陳寅恪,不過是噁心新中國而已,其實他們根本不了解陳寅格,甚至都沒有讀過任何一本陳寅恪的書。他們讀也讀不懂的。更不知道解放後,以李德勝為代表的GCD人,給了陳寅恪兄弟多麼大的關懷,他們想當然被迫害了。但是,經過李爺還原歷史,說明吹捧陳寅恪解放後有風骨、有氣節,是站不住腳的。是給陳大師臉上抹黑。你說就新中國李德勝給這待遇,十年你干點啥不好?你寫一本驚天地泣鬼神的《柳如是別傳》,哎!

  1956年10月16日,陳毅偕夫人張茜在陶鑄及朱光等的陪同下參觀中山大學。陳毅夫婦特別到中大宿舍看望陳寅恪夫婦。陳毅並不與陳寅恪談政治,而是談起了《世說新語》一書以及魏晉士人清談與風骨的話題。這給陳寅恪留下來很深的印象。陳寅恪感慨地說:“沒想到GCD里有這樣懂學問的人。”………………我去!!!

  所以,吹捧陳寅恪有風骨有氣節,試圖抹黑新中國李德勝,實際上是在抹黑陳寅恪。

  年輕人們,都應該好好讀讀歷史。

  想一想,1840年以來,中國人民遭受的屈辱。

  想一想,1840年以來,多少仁人志士前赴後繼,夢想着一雪國恥振興中華。

  想一想,為什麼只有李德勝,只有中國GCD帶領中國人民站了起來!

  想一想,1840年以來,我們的國都,被侵略者攻占了多少次。我們的人民,被敵人殘殺了多少。

  想一想,以前都是人家占領我們的。新中國剛剛站起來,中國人民志願軍就解放了漢城(這個不想也可以,現在叫首爾了,李爺怕你們想不起來)。

  想一想,低頭挨打100多年的中國人民,站了起來,頭抬了起來的感覺。

  多想一想,你們就不會再張嘴閉嘴所謂的民國大師、民國范兒,你們就不會割裂新中國70年的偉大成就。新中國70年的偉大成就,是一脈相承的。你們就不會因為曾經餓幾年肚子,而否定前30年。

  否定前30年,就是否定我們整個前30年跟着李德勝戰天鬥地、流血流汗、無私奉獻的中國人民!任何妄圖割裂新中國70年歷史,否定前30年的事情,人民都不答應!

  人艱不拆,李爺慈悲。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讓大師安安靜靜的躺着不好嗎?非要吹的天花亂墜。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8: 伯羅奔尼撒戰爭中的希臘人
2018: 當時西夏國為什麼被蒙古人趕盡殺絕?
2017: 文革把中國人改造成了“七無”(zt)
2017: 江青評傳(二四): 驚心動魄的四年
2016: 普希金(A.C.Pushkin)
2016: 誰還敢再說:“死後要見馬克思"
2015: “別了,司徒雷登”
2015: 不得不部分地承認事實時,還在繼續撒謊
2014: 老不死:馮道的“道”
2014: 日本要在朝鮮設類外交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