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无极
万维读者网 > 史地人物 > 帖子
“目标:巴顿”——美国军神死亡之谜(上)
送交者: 高伐林 2011年02月23日16:24:32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若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著名将领的知名度,美国四星上将乔治·巴顿,肯定名列前茅——这大半要拜1970年的美国影片《巴顿将军》之赐。巴顿有句名言:一个士兵最好的归宿,是在最后一仗中被最后一颗子弹打死。但他本人,却不是死在对德战场,而是在德、日、意都被打垮之后的1945年12月21日,死在德国海德堡医院


◆高伐林/季思聪


  高伐林按:前天美国总统节,我贴出若干总统纪念馆、图书馆的图片后,想起来前年给中国大陆的杂志写过一篇关于美国巴顿上将死亡之谜的稿件,与三位美国总统(罗斯福、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有关。文章较长,还是分成两篇贴出。


  若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著名将领的知名度,美国四星上将乔治·巴顿,肯定名列前茅——这大半要拜1970年的美国影片《巴顿将军》之赐。这部史诗式传记片荣获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等七项大奖,美国影星乔治·斯科特出神入化地塑造了这位桀骜不驯的军神,进入银幕经典形象的系列。而斯科特本人藐视权威、特立独行,拒绝领奖,倒是跟他饰演的巴顿高度相似。
  斯科特1999年在美国加州去世。同一年去世的,还有一位名叫道格拉斯·巴扎塔(Douglas Bazata)的著名画家。


美国影片《巴顿将军》

离奇车祸

  2008年11月,美国雷格内利出版公司(Regnery Publishing)出版了一本书,书名十分耸动:《目标:巴顿——刺杀乔治·巴顿将军的密谋》(Target: Patton: The Plot to Assassinate General George S. Patton)。作者罗伯特·威尔考克斯(Robert K. Wilcox)是位聚焦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的撰稿人,出版过《日本制造原子弹秘辛》(台湾有中译本)、《狂怒之翼》等几本书,还主持过许多电视历史节目。
  威尔考克斯声称,他正是听说了画家巴扎塔掌握一些惊世内幕之后,开始对巴顿之死感兴趣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巴扎塔给盟军当过间谍,是一名神枪手,而且,按照他自己所说,也是暗杀巴顿的知情人——晚年更改口自称为当事人之一。
  1885年出生于美国加州豪门、毕业于西点军校的巴顿,早已是一个传奇人物、指挥天才,创造过很多军事上被视为不可能的奇迹。他随潘兴将军赴法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组建了美国第一支坦克部队。1939年,他受命组建装甲旅,晋升为准将。1942年任第一装甲军少将军长,同年8月率4万铁骑渡大西洋登陆北非。1943年与蒙哥马利联手肃清了北非德军后,晋升为中将。任第一集团军司令,指挥了西西里战役。1944年任第三集团军司令,作为第二梯队参加诺曼底登陆,并率军打到奥地利。他的部队9个月歼敌140万,相对伤亡最小。战胜德国后,擢升为四星上将。
  巴顿有句名言:一个士兵最好的归宿,是在最后一仗中被最后一颗子弹打死。但他本人,却不是死在对德战场,而是在德、日、意都被打垮之后的1945年12月21日,死在德国海德堡医院;肇因则是此前12月9日,他在德国曼海姆所遭遇的车祸。
  关于这次车祸,现存档案中最权威的,只有给巴顿开车四个月的司机伍德林的证词,可这份证词上有明显的被涂改痕迹,用词造句的能力在一些人看来也超出了他当时的文化水平。
  后来人们关于巴顿车祸的说法,多来自于这份写得还算详细的证词。人们早就知道:在他将搭乘艾森豪威尔将军的专机回国前一天,巴顿和他的参谋长霍巴特·盖伊少将最后一次去打猎,伍德林开车,盖伊坐在左后座,巴顿坐在右后座,车上就是他们三人加一条猎狗,另一个军士开着一辆吉普随行。
  一辆卡车从对面开来,离他们车不到6米时突然转弯撞过来。巴顿被惯性向前甩去,头部重重地撞在司机座后面降得很低的隔板玻璃上,前额的头皮掀起,创口在眉骨上方大约3英寸处,颈椎断裂。
  这时大约是上午11:45分。


《目标:巴顿——刺杀乔治·巴顿将军的密谋》

《目标:巴顿》重建现场

  《目标:巴顿》这本书一开篇,作者威尔考克斯也回述了这一段经过:
  1945年12月那个星期天的早上,一辆深绿色的卡迪拉克,载着美军驻欧洲最高级别长官乔治·巴顿将军,从德国小城巴德瑙黑姆的一条狭窄街道驶出来,向高速公路驶去。此行要到曼海姆郊外打野鸡。巴顿喜欢打猎,在德国期间已经打过几次。途中巴顿和盖伊下车参观了一座山顶上的城堡遗址。
  那天车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至今是个谜。威尔考克斯描绘了车和道路的情况:
  这辆1938年出厂的卡迪拉克高级轿车,是专为在欧洲驾驶设计的,车内可坐七人——前排两人,后排三人,还有两个活动座椅,所以后排坐两人十分宽敞,和前排座位之间有一个玻璃可以摇下来的隔板。
  他们行进的公路有两条车道,星期天上午,路上车辆不多。道路笔直,19岁大兵伍德林可以看到半英里以远。车祸发生时,巴顿和盖伊都正在各自往车窗外两边看,路边都是战后废墟、弃物,巴顿说:“战争多么可怕,看那些破车,看那堆垃圾!”
  跟卡迪拉克车同行的还有一辆敞篷吉普,载着猎枪、猎禽狗和其它打猎用具。猎狗后来从吉普换到暖和的卡迪拉克车里了,大概是趴在巴顿腾出来的前排座椅上。吉普本来跟在卡迪拉克后面,这时超过卡迪拉克,在前边领路,因为伍德林没去过那个打猎的地方。伍德林一边盯着前面的吉普,一边听身后巴顿说话,没太留意对面车道上过来了一辆卡车。
  那辆两吨半军用卡车,突然几乎九十度急转弯,车身一下横到卡迪拉克前面。伍德林事后说,他只来得及踩了一下刹车,一边试图把车向左打,但说时迟那时快,与卡车几乎迎面相撞。
  伍德林没受伤,但当他回头,看到的景象让他心惊肉跳:盖伊没有大碍,可巴顿将军在后座上倒卧在盖伊身上,从鼻梁到头顶的一道裂口血流如注。巴顿说他脖子很痛,接着又说:“我喘不过气来。帮我活动活动手指头。”盖伊做了,可巴顿继续要求“活动活动我的手指头”——他麻痹了。
  附近一家咖啡店为红十字会工作的一位妇女目击车祸,跑过五条街口,到第290工兵营部求助。工兵营指挥官塔克少校和辛德上尉带着医务人员赶到现场,把巴顿送到位于海德堡的第130驻地医院。
  军警也很快赶到现场。巴顿的伤口是怎么造成的,盖伊和伍德林都没看见。军警推断说:巴顿被向前甩,头部撞上了前后座位之间的隔离板。那个年代,座位上都没有装设安全带。
  一位对德战争立下赫赫战功的上将出了严重车祸,从杜鲁门总统到艾森豪威尔将军都表示关切和慰问;但在同时,各种说法也冒出来了:
  车况正常,路况正常,为什么突然撞车?撞车力度大吗?若大,为什么盖伊少将和伍德林都没有前翻后仰?若不大,巴顿何以受了这么重的伤?那辆领路的吉普哪里去了?
  最关键的是卡车为何会突然撞向巴顿座车?匈牙利出生的前美国海军调查人员法拉格写过一本《巴顿:磨难与胜利》,这是影片《巴顿将军》所依据的两本书之一。法拉格后来到德国勘察了出车祸现场,1981年又写了一本书《巴顿最后的日子》。在第一本书中,他说卡车司机汤普森发出了转弯的信号,要转上一条小路;而在亲自调查之后的第二本书里,他改变了说法,说卡车司机并没有发出转弯信号,也并没有要转到任何小路。汤普森在车祸中的角色令人格外生疑:他没有正当理由星期天上午开车出去,法拉格说,“汤普森违反规定,那天他也没有任何外出任务……他是和两个伙伴喝了一晚上酒之后,出去兜风的……他们三人都坐在驾驶室里——这又是一项违规。”
  尽管汤普森是肇事者,车祸之后被人拍下了照片,但他本人、两个不知名的伙伴和那辆卡车,都莫明其妙地被放走了!


  重返车祸现场。图中的英文提示指出:所有这些建筑物都是1945年车祸以后建的。右方箭头是巴顿的车行进路线,左方箭头是肇祸军用卡车的路线。约在大建筑前方,是卡车突然转弯与小车相撞之处。


死亡谜团

  巴顿并未当场殒命,当天中午12点30分,急救车将他送到了离得最近的位于海德堡的第130驻地医院。
  最先接诊巴顿的是急救室的希尔军医。事后他写道:将军失血很多,脸色苍白,但人是清醒的。希尔对巴顿“鼻子,前额和头皮上的严重伤口”的描述是“一道又长又深的Y字型伤口”,“从鼻梁横过前额”,直到头顶。而1945年12月12日一份无人签字的“病情简介”上则说,巴顿的“头皮翻下来到鼻梁上”。这显然和希尔医生对伤口的描述就矛盾了。这些细节对于确定巴顿到底是怎样和被什么击伤,可都至关重要。车祸后人们给两辆车和两位司机都拍下了照片,但唯独没有人给巴顿将军拍下照片,以致都无法对证——或许拍了但消失无踪?
  头上脸上这么重的伤是怎么造成的?按说到车上查看一下就明白了,可医生没有这么做。这倒也合乎情理:医生的任务不是调查受伤的原因,而是治疗不管什么原因受的伤啊。
  车祸现场清理得很迅速,撞得一塌糊涂的卡迪拉克给拖走了,从此下落不明。
  巴顿好几天生命垂危,医护人员日夜抢救。这么重的伤,他居然恢复得挺快,医生说出现了奇迹,家人和部属脸上的愁云也慢慢散开了。美国当局一直要求让巴顿回国治疗,到车祸之后第十天,12月18日,鉴于他好多了,夫人贝翠丝(Beatrice)也想让他回美国过圣诞节,医生便同意了将他送回美国麻州他老家的医院。
  就在他动身的前一天——又是一个“动身前一天”!——12月19日,巴顿的病情忽然恶化,出现了血栓。贝翠丝一直担心会出现血栓:巴顿有过出现血栓的病史,1937年他们夫妇骑马,他被马踢断了一条腿而住院那次就出现过。病情急转直下,感染了肺部,12月21日下午,巴顿去世。  
  尸体没有解剖。有一位医生提出要解剖,但贝翠丝拒绝了——这也无可指责:丈夫死在异国他乡,她不想把痛苦拖延下去。再说,一位有过血栓史的患者受到重创之后又一次出现血栓,这有什么可疑呢?解剖又想查明什么呢?
  不过,联系车祸等等一系列反常现象来看,没有解剖,成了一个无法弥补的过失。
  《目标:巴顿》叙述说,死后几小时就有传言,说巴顿将军不是死于事故,而是死于被害。他的不少部下、亲属听到噩耗,第一个反应就是“他被害了!”“那些共产主义狗娘养的杀害了他!”
  巴顿夫人后来也对巴顿的死亡感到怀疑了。2006年,FOX电视“战争故事”系列节目,以“巴顿将军卓越的一生与离奇的死亡”为题出了一个专辑,巴顿的外孙、家族发言人詹姆斯·巴顿·特坦,对着镜头说:“我的外祖母(即巴顿夫人)曾雇了几个私人侦探调查死因。结果没有发现能证实那些传言的证据。”
  美国国家档案馆中关于巴顿车祸和去世的记录都付阙如。这令威尔考克斯震惊不已。他到处询问原因,有一种解释是:1945年底,正是数年血火厮杀结束之后的混乱时期,所有情报、调查人员都归心似箭,无心做什么记录。档案的混乱和丢失,都不是不可理解的。《光荣与梦想》一书中就记载,当时在欧洲的几百万美军闹着退伍回家与妻儿团聚,斗志和军纪涣散得不成名堂,群体事件此起彼伏,让杜鲁门总统焦头烂额。何况,官方也不那么在意巴顿了,和平了,战将还有什么用武之地呢?
  不过,巴顿将军的死亡疑云让不少人念兹在兹:“飞鸟尽,良弓藏”还可以理解,如果是“狡兔死,走狗烹”呢?巴顿很有性格魅力,一边对着血肉横飞的战场吟诵诗篇,一边逼迫千万士兵超越体力极限赢得胜利;一边在伤员床边为他默默祈祷,一边用他极富个性的粗话俚语激发全军斗志……他极多的“粉丝”成立了“巴顿历史协会”等多个民间社团,在巴顿去世半个世纪后有了互联网,“粉丝”更建立了多个以巴顿为中心的网站。多年来“巴顿死于暗杀”一直是讨论不已的话题。这本《目标:巴顿》不仅延续了多年的探寻,也因作者独家调查、访问到一些包括巴扎塔在内的关键人物,而使“暗杀论”再次加大了份量。




美国四星上将乔治·巴顿。

巴扎塔何许人也

  威尔考克斯是听了他堂兄弟、一家国际调查公司老板蒂姆介绍,对道格拉斯·巴扎塔感兴趣的。蒂姆的业务之一就是雇佣过去的情报人员调查大案。蒂姆说,他雇巴扎塔查过好几个案子,巴扎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美国战略情报局(简称OSS,中央情报局CIA的前身)的雇员,人很可靠,“通过了测谎仪”,知道干掉巴顿的内情。
  巴扎塔在美国马里兰州接受了威尔考克斯的采访。
  威尔考克斯说,巴扎塔和蔼可亲,又沉默寡言,有时候说记不得了,多数时候头脑清醒。他给威尔考克斯看看他保存的资料,包括信件、从1970年代返回美国时开始记的日记,以及跟他有关的联邦调查局和中央情报局文件,是他按照1974年通过的“隐私法案”向政府要来的。威尔考克斯想从中查找有关巴顿的记录,可巴扎塔说那是徒劳,官方是不会留下任何记录的。
  作者尽可能多地带走资料,回家细看。他也去了国家档案馆,核实巴扎塔所说的有多少可信度。所幸的是,从1996年起,OSS自二战以来大量被严格保密的档案都开放了。巴扎塔对他所谈关于自己的所有情况,都在档案馆里得到证实——惟独关于巴顿的叙述无从验证。
  巴扎塔的祖父母从捷克斯洛伐克来到美国,父亲在南加州上大学期间,是足球健将,曾与同是运动健将的青年巴顿相遇。巴扎塔称,巴顿“极其尊重我父亲”,所以,多年以后,巴扎塔在本宁堡当教官时遇到将军,彼此知道对方是谁之后,将军邀他给自己搞情报——巴顿很富有,经常自己付帐雇私人间谍。但巴扎塔拒绝了巴顿,因为他想独往独来,当时申请加入OSS,已经快成了。不过他答应巴顿,要是获得了什么他认为巴顿应该知道的情报,他会使用只有他俩才知道的代号“西方人”。
  巴扎塔颇有传奇色彩,他当间谍功绩卓著,曾获颁四枚紫心勋章、一枚陆军十字勋章,和三枚法国英勇十字勋章。二战结束后,他被派先侦查法国人,后监督被囚的德国将军写下他们的战争历史。他经常出没在巴德瑙黑姆—法兰克福—幕尼黑一线,这使他在1945年12月有可能身在离巴顿出车祸的地方。
  他还是个葡萄酒专家:从巴黎的农业学院获得酿酒专业学位,在法德边境经营过有点名气的玛姆香槟酒厂,这是冷战时期欧洲一个理想的地方。在酒厂主管身份的掩护下,巴扎塔为CIA工作,执行一些CIA特工不便或不肯去干的危险任务。
  他还是个相当出色的画家,办过个人画展,与达利等艺术家交好,他的油画卖往全欧洲和美国。1980年代初,里根总统当政,巴扎塔为里根的海军部长约翰·李曼工作,李曼是从表妹、摩洛哥王妃格蕾丝·凯莉那里听说巴扎塔的,她常谈到他的画。
  对威尔考克斯来说最不走运的是,此时巴扎塔已经是85岁耄耋之年;更糟糕的是,他刚经历过一次中风。
  (未完待续。写于2009年。曾刊于中国《先锋国家历史》杂志)


  下篇预告“目标:巴顿”——美国军神死亡之谜(下)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0: 叶挺杀四支队司令高敬亭
2010: 扬眉长吐一口气(第三版)
2009: 非常震惊!中国是世界上丢失土地最多的
2009: 明朝真的不如清朝?—揭开明不如清的天
2008: 如果这是宋史 (八)
2008: 英国二战片《猛鹰突击队》英语中字
2007: 广阔天地山乡岁月(四)
2007: 回忆我七五年下乡之前的一些真实情景。
2006: 岭南 丹霞地貌与丹霞石
2006: 网络往往能把小众问题转化为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