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山月歌: 山西遊記一(洪洞縣尋根)(組圖)
送交者: 山月歌 2011年10月09日18:08:53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國慶長假山西遊記一---洪洞縣尋根

 

 

十月一日一早剛六點,殘月還懶懶的掛在天空幾顆稀疏的星星給漆黑的夜空帶來一絲光明。我背上背着旅行包,左肩斜挎着水壺,右肩斜挎着照相機,身穿旅行衣,腳蹬旅行鞋,一付驢友出行的打扮,精神抖擻地踏破夜空穿過寂靜的園子,來到家屬區的門口。出門時保衛看我愉快的樣子似乎受了感染一反平時的嚴肅也溫和地笑笑。我剛剛站定朋友的車悄然開到了我的身邊,我上車坐定我們就趕往西安南門外城堡酒店去乘往山西的旅行大巴。到了南門外,在西安城牆和南門上高掛着的大紅燈籠的燈光照耀下,我們看到南門外以及城堡酒店大門前停了幾十輛豪華旅遊大巴,這些車將開往各地,有延安,榆林,武當山,華山,九寨溝,甘肅等地,每輛車的車前車後人頭攢動,場面很是壯觀。

 

   我們三人在車陣中轉來轉去尋找陝C--25595,結果找了一圈也沒找到。一輛接一輛車徐徐開走,夜幕開始徐徐退去,我們的車在我們焦急的尋找中終於徐徐開入我們的視線。我們來得最早,上車後選了一個不前不後的座位,朋友的丈夫幫我們將行李放入行李架千叮嚀萬囑咐之後自己回去了。不一會兒團友陸續上車。七點整我們開始出發。走三環上西渭高速到渭南又接了二十多個人,之後從渭南上西禹高速往山西本馳而去。

 

  從高速路上往高速公路的兩岸看去,一排排綠色樹冠簇擁着樹頂上燈籠形又粉又黃的大樹矗立在路旁,大片的玉米地里成熟的包穀吐着紫色的玉米穗,沉甸甸的谷穗隨風懶懶的擺動着,金黃色的野菊花星星點點的遍布在田野、窪畔和山坡上,成群的牛羊散漫地在山坡上吃草嬉戲,看到這一幅美麗的秋景,滿身的疲勞頓時逝去。

 

車過了韓城,到了橫跨秦晉交界的龍門大橋,大橋下就是著名的黃河。我真沒想到在

我心目中那滔滔滾滾的母親河在此橋下竟然只是幾支黃色的溪流,軟綿綿地流淌在黃綠相間平坦開闊的河床上,真讓我感到失望。

 

很遺憾高速路上不能在大橋停車,無法拍照,沒法讓各位看到母親河乾枯的樣子。

 

進入山西,與陝西關中的平坦形成強烈對比的是,山西大地上到處都是一座座青山緊密相連,每一座山都像巨龍走過一樣,留下巨龍腳趾一樣無數豁形的溝豁,溝豁之下的山溝里有農家田舍裊裊炊煙,山坡上有成群的綿羊。蜿蜒的公路像長蛇一樣盤旋在山路和溝豁之中,將溝豁連接在一起。一層層梯田從溝底由低到高分布在山坡上,梯田上是一片片綠油油的玉米地。看到這些美麗整齊的梯田,我一下理解了陳永貴的梯田建設。在山西搞梯田真的是一種因地制宜的創舉,可惜在文革時期將這種創舉極端化了,全國農業學大寨,陝西平原上也大搞梯田,結果是嚴重的勞民傷財。

 

車每奔馳一個多小時就會在高速路邊的加油站稍事休息,值得一提的是,每個加油站都修建的非常漂亮,綠樹環繞着小超市、簡易乾淨的飯店、寬敞乾淨的衛生間以及加油站。垂垂柳樹下面擺放着石桌石凳供遊客休息吃飯或者泡方便麵。停車場也很寬敞,除了旅遊大巴有很多自駕游的小轎車也在此駐足休息。

 

 

 

車行了兩個多小時,大家都開始昏昏欲睡,導遊小姐組織大家搞了一個小節目,第一個節目,讓大家給本旅遊團起名字,有人說“天宮一號”有個孩子說“小螺(羅)號”有人說“秦晉號”等等不一而足大家搶着起了十幾個名字。最後舉手表決“小螺號”以多數票通過。

第二個節目就是自由表演,唱歌朗誦講故事猜謎語都可。大人的表演就不說了,值得一提的是幾個孩子的表演。其中一位男孩大約十歲的樣子,大大方方的走到車前邊面對大家,大聲朗朗的童音向大家自我介紹了自己後,說我給大家朗誦一首岳飛的滿江紅.說完他清了清嗓子對着麥克風用好聽的童音抑揚頓挫滿含感情的高聲朗誦,

怒髮衝冠,

憑欄處,

瀟瀟雨歇。
抬望眼,

仰天長嘯,

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
八千里路雲和月。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

空悲切。

靖康恥,

猶未雪;
臣子恨,

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飢餐胡虜肉,
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

朝天闕。

 

當孩子朗誦到三十功名時全車53個人一起和頌,所有人都被詞中那種愛國情懷所牽動,讓節目達到了一個小小的高潮。朗誦結束所有人都給孩子熱烈鼓掌。

 

看到此種情景我內心不由起伏不已。今天中國人的精神面貌和下一代的精神面貌以及植根於祖祖輩輩心中的愛國情結讓我感到莫大震撼和欣慰!

 

下午兩點,我們到達此行旅遊景點的第一站---洪洞縣。

我對洪洞縣的了解和概念就是蘇三起解故事中那句名句“洪洞縣裡無好人”,所以在我的映像中洪洞縣就是一個荒涼的地方,我根本沒想到這裡的大槐樹下竟是華夏很多移民的祖居地。這裡曾發生過華夏歷史上最大的八次大移民,曾上演有過很多移民心酸的故事。

 

元朝末年,元政府連年對外用兵,對內實行民族壓迫,加之黃淮流域水災不斷,饑荒頻繁,終於激起連綿十餘年的紅巾軍起義。元政府殘暴鎮壓起義軍,爭域奪地的殊死之戰不斷發生,兩淮、山東、河北 河南百姓十亡七八。元末戰亂的創傷未及醫治,明初靖難又接踵而至。冀、魯、豫、皖諸地深受其害,幾乎沒有了人家。在元末戰亂時,蒙古地主武裝察罕貼木兒父子統治的表里山河”——山西,卻是另外一種景象,相對顯得安定,風調雨順,連年豐收,較之於相鄰諸省,山西經濟繁榮,人丁興旺。外省大量難民流入山西,致使山西成了人口稠密的地區。明滅元後為了鞏固新政權和發展經濟,從洪武初年至永樂十五年,五十餘年間組織了八次大規模的移民活動。

 據記載,明朝時在如今的洪洞城的賈村西側有一座廣濟寺,寺旁有一棵樹身數圍,蔭遮數畝’”的漢槐,汾河灘上的老鷂在樹上構窩築巢,星羅棋布,甚為壯觀。明朝政府在廣濟寺設局駐員集中辦理移民,大槐樹下就是移民集聚出發之地。

 

晚秋時節,槐葉凋落,老鷂窩顯得十分醒目。移民們臨行之時,凝眸高大的古槐,棲息在樹杈間的老鷂不斷地發出聲聲哀鳴,令別離故土的移民潸然淚下,頻頻回首,不忍離去,最後只能看見大槐樹上的老鶴窩。為此,大槐樹和老鶴窩就成為移民惜別家鄉的標誌。

 

問我祖先何處來,山西洪洞大槐樹。祖先故里叫什麼,大槐樹下老鴰窩。

 

據說這首民謠數百年來在我國許多地區廣為流傳,你聽到過嗎?

 那時,從山西洪洞等地遷出的移民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山東、北京、安徽、江蘇、湖北等地,少部分遷往陝西、甘肅、寧夏地區。從山西遷往上述各地的移民,後又轉遷到雲南、四川、貴州、新疆及東北諸省。如此長時間大範圍有組織的大規模遷徙,在我國歷史上是罕見的,而將一方之民散移全國十八個省份五百個縣,是歷史上唯一的一例。明政府推行移民墾荒振興農業的政策,客觀上緩和了社會矛盾,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使農業生產逐步得到恢復,起到了鞏固邊防,安定社會的作用。

據導遊介紹認定自己是否是大槐樹下遷出的移民子孫,有三個判斷方式,一看是不是喜歡背手走路,二看小腳拇指上是否有裂縫,三看是否將小便叫解手。看看此圖的姓氏,再看看你自己是否符合以上三點,基本上就可認定你是否是大槐樹下的移民子孫,你也就能尋找到自己的根是否在洪洞縣的大槐樹了。

 

 

 

香挹行襟留快飲; 蔭清古道倚斜陽。

 

亭堪樓跡,綠槐夾道識鄉情。

 

 

柳往槐來,到此應生離國感;水源木本,於今猶動故鄉恩。

 

 

 

   

 譽延嘉樹;蔭庇群生。

 

 

大槐樹景點主要有根雕大門、根字影壁、槐香橋、鸛鳴橋、蓮馨橋、同源渠、過廳、遷民壁畫、牌坊、茶室、一代大槐樹遺址、二三代大槐樹、石經幢、千年槐根、新塑大槐樹、思源潭、獻殿、祭祀廣場、祭祖堂、洪崖古洞等等。

 

 

 

 

 

 

 

參觀完大槐樹公園,我們在大槐樹下看了一出移民情景劇,這齣情景劇再現了當年移民妻離子散家人分離的心酸故事,再現了移民一步一回頭遙望着大槐樹上的老鶴窩,聽着大槐樹四周盤旋的老鶴哀哀嘶鳴聲,依依不捨不忍離開家園的悽苦情景,隨着音樂我的心中也產生了那份離開故土家園撕心裂肺的共鳴,淚就不由自主的傾瀉而下,朋友不理解的笑我緣何淚流?只有經歷過移民的我們這些海外華人才可能完全體會當年那些移民離開故國家園的那份心痛。

 

當時給移民發的盤纏

 

 

參觀完大槐樹,又乘車將近兩個小時臨近黃昏時,我們到達了綿山腳下,一個四周都是田野菜地樹林的山莊酒店住宿。山莊酒店條件不錯,標準間的房子很大,乾淨衛生熱水都具備,吃過晚餐洗個熱水澡,一倒到床上就昏昏睡去,這一夜好睡。

(請繼續關注山西遊之二---游綿山)

鏈接:

“秒殺”購物,體驗“上帝”的感覺

漢風台摘葡萄,上王村吃農家樂

 

0%(0)
0%(0)
  呵呵,和山月同時上貼,略感榮幸  /無內容 - afk 10/09/11 (286)
    謝謝你的一貫關注和支持!  /無內容 - 山月歌 10/10/11 (307)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0: 論中國歷史上絕大多數時間領先西方說
2010: 歷史上的六個夏國
2009: 不走回頭路”是因為鄧江豬走的是一條不
2009: 只會上網意淫的反毛分子都是個縮頭烏龜
2008: 秦河: 書是怎樣讀到狗肚子裡的?
2008: 我貼了個有關OB五毛黨,文學城封了我的
2007: 國魂與黨魂的對決--孟良崮戰役60年祭
2007: 後記
2006: 【ZT】【金錢是共產黨人生存的基礎】
2006: 都道我不如歸去,試問卿於意云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