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无极
万维读者网 > 史地人物 > 帖子
香港问题的由来和症结
送交者: chang le 2014年09月29日04:41:24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香港地区原本是清代南海边陲的荒凉之地。清末对于外国贸易要求,只是很有限地开放广州。外国在南海边疆寻求贸易桥头堡,先是葡萄牙占据澳门,然后是英国占据香港。

 

1842年,英军于鸦片战争中打败清军,翌年派砵甸乍签订《中英南京条约》,清廷将香港岛连同邻近鸭脷洲正式永久割让与英国。1860年,清军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即英法联军之役)中再次战败,签下《中英北京条约》,把九龙半岛南部连同邻近昂船洲一同永久割让给英国。九龙半岛上的边界位置就在今日界限街。1898年,英国通过与清廷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及其他一系列租借条约,租借九龙半岛北部、新界和邻近两百多个岛屿(九龙寨城除外),租期99年。最后这部分租借地区,才是1997年到期的。

 

1980年代中英关于香港前途的谈判中,英国希望继续租借上述第三部分的地区,中国不同意。英国只有归还租借地区,也就难以继续拥有香港岛、鸭脷洲、九龙半岛南部和昂船洲,因为这些地区与租借地区早已形成一个城市,难以切分开,而且这些地区相对于租借地区很小,难以发展。因此英国允诺把割让获得的地区也归还给中国,也就是把整个香港地区归还给中国。

 

英国对香港的治理,长期实行的是两权分立,两权是行政权和司法权。行政权以英国委派的总督为首,由政策讨论机构——行政局辅佐。行政局议员由总督在社会各方面人士中选择委任。总督和行政局之下是各司局,由公务员(考取公务员资格后任职晋升,政治中立)组成。法院系统独立,只效忠于法律。

 

立法机构是非民选的立法局,议员也是由总督在社会各方面人士中选择委任。区议会部分议员民选。1980年代开始,立法局议员部分民选,被中共和追随者指责为自己统治时不搞民主,要归还时就搞民主,给中国找麻烦。

 

英国二战后对于绝大多数殖民地都推行民选议会和政府,让它们自治(除了外交和防务)或独立,为什么不对香港这么做呢?答案是中共威胁提前收回,不准英国这么做。2002年解密的英国外交档案显示,1957年时任中国总理周恩来要来访的英国官员转告时任英国首相麦克米伦,中国不允许英国让香港自治。1960年时任国务院侨办主任廖承志对来访的香港团体代表说,英国如果让香港自治,中国就要收回香港。香港是紧贴大陆的弹丸之地,英国无法保卫,甚至只要中国断水断农产品,香港就无法生存。因此英国不能在香港推动民选议会和政府以及自治。

 

中共在与英国的谈判中,坚持香港回归后维持20年的殖民专制统治:将总督改名为行政长官,实际上由中南海钦定的800名推举者推举,行政局改名为行政会议,立法局改名为立法会。

 

近日香港行政当局草拟2017年行政长官普选程序,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核准,再送香港立法会审核。行政当局秉承中南海旨意,规定实际上由中南海钦定的1千多名推举者推举行政长官候选人,再让选民选举,这就是经过中南海筛选候选人的假普选了。

 

以一般政治观念来看,香港和澳门是让渡外交权和防务权的自治体,大陆也是,三者构成联邦或邦联。但是在头脑古板的中南海统治者看来,大陆是秦代以来又一代中央集权帝国,香港和澳门是两个藩,如同康熙的六个藩(朝鲜、琉球、安南、缅甸、南掌和暹罗)。秦政帝国统治者对于藩统治者,要有册封权,现在是更厉害的对香港和澳门行政长官的推举权或筛选权。帝国一般不参与藩的内政,但有例外,如驻朝鲜大臣袁世凯对朝鲜内政的深度卷入,现在是更厉害的中南海、港澳办、驻港中联办/香港工委、驻澳中联办/澳门工委及其下属系统对香港和澳门内政的深度卷入。

 

与古代藩居民构成很不相同,从1949年到1980年代,大陆200万以上的移民和偷渡者移居香港,原因主要是中共的剥夺、迫害和造成的贫困和饥荒。他们及其后代对中共对香港内政的卷入非常恐惧。加重这种恐惧的是中共搞的香港六七暴动(详见附录)。

 

中共深度卷入香港内政,要筛选2017年行政长官候选人,造成香港问题。香港问题的症结,不在香港,而在于中南海统治者的古板头脑。中南海统治者的古板头脑难以进化,香港问题就无法解决。同样道理,澳门问题、新疆问题、西藏问题、台湾问题,症结都在于中南海统治者的古板头脑,因而也会长期无法解决。

 

下面讨论几个具体问题:

 

1. 中南海为什么收紧行政长官候选人的产生方式

 

因为要保证行政长官选举中没有一个泛民主派候选人。哪怕有一个泛民候选人,他/她就极可能获胜。这从立法会部分议员的选民直接选举中可以看出。

 

现在的第五届立法会,议员有70人,其中选民直选的40人,泛民派22人,掌握选票55%。直选议员有两种:(1)5席超级区议员,泛民派3席,掌握选票60%。超级区议员尤其具有指标意义,因为都是以几十万票当选,而下述分区议员是以几万票当选。(2)35席分区直选的,泛民派19席,掌握选票54%。


人大常委会决
给出的产生方式是:候选人提名委员会由1200人组成,提委会委员提出的人选经提委会过半数同意成为候选人,而且候选人限于2至3人。

这比2012年行政长官候选人产生方式苛刻多了。那次的方式是:行政长官推选委员会由800组成,推委会委员提出的人选经推委会1/8委员同意,成为候选人。当时泛民主派的何俊仁(立法会议员、民主党议员)成为候选人之一。


中南海的新方式明显是要封死泛民。


2. 
中南海这次的做法与过去有什么同异?

 

中共对香港内政的深度卷入是一以贯之的,例如邓小平坚持对香港继续23年殖民专制统治,江泽民班子催促基本法第23条立法,胡锦涛班子推动中小学德育和国民教育科洗脑。

 

中共的温水煮青蛙,压缩了香港民众的自由。例如新闻自由国际排名大幅跌落,从新闻自由地区跌落到新闻部分自由地区。大多数媒体自我审查,避免触怒中共,明显的案例如南华早报(英文的)、信报、明报、星岛日报都因老板讨好或畏惧中共而换高管进行自我审查。粤语的两大无线电视公司之一——亚洲电视被前山东省委第一书记舒同的继子入主,变化更为明显。中共对不服从的媒体和媒体人,进行打压威胁。例如出版批判中共书籍的出版社老板姚文田被诱至深圳抓捕判刑。前明报总编被砍数刀。壹传媒老板黎智英住宅被车撞,并留下刀斧。无违法行为而被廉署搜查住宅。苹果日报等被抽广告。主场新闻网站老板受威胁而停办网站并删除所有内容。

 

与过去不同的是,此次中南海面对香港民意和温和派的调停,假意与各方协商一年多,最终一条建议都不接受,十分蛮横。

 

1980年代中共与英国谈判时,邓小平知道香港大多数人恐惧中共甚于恐惧猛虎,提出“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以怀柔手法避免回归导致难堪局面。

 

2003年江泽民班子面对50万人以上的七一大游行,停止23条立法进程。

 

2012年胡锦涛班子面对大规模反国教运动,停止国教洗脑布署。

 

邓、江班子、胡班子的这些做法,在今日中南海主人看来,恐怕都是软弱无力。要是他们当政,就会在香港回归前宣布中共对待香港如同对待上海,没有什么超国民待遇;就会在2003年完成第23条立法;就会在2012年实施国教洗脑。抗议、出逃、衰败怕什么,老子有枪有坦克。


这一批中南海主人,素质低劣空前绝后。大多是高干家庭出身。初中或小学底子,文革前和其中的极左和暴力熏陶,下乡学到痞子习气,工农兵大学生之类的假高等教育,几十年官场的厚黑实践。这些底子和经历炼成的偏执狂妄,从他们的言论可见一斑。例如习近平说:我们就是要搞阶级斗争。要打击一小撮反动知识分子。王岐山在1989年说:杀二十万人,保二十年平安。对于提议政改的老同事答曰:我们就是不改,你们能怎么样?


3. 行政长官候选人产生方式博弈盘面怎么算?


泛民在立法会应对这个方案有两种可能:一是基本上会否决它,那么就没有
2017年行政长官普选了。中南海实际上挡住行政长官普选,略占便宜。但是中南海激怒了很多香港中间派,并且把很多人推向本土派,而且受到国际舆论谴责,却是受损。总的算来是受损了。二是有四名泛民议员放水,让这个方案通过。2017年行政长官候选人都是中南海钦准的,其中有一人普选获胜,成为挟民选光环的中南海代理人。这样中南海就大占便宜了。


4. 博弈前景如何?


博弈是长期的,中南海与民为敌终将失败。


港人占中、罢课等抗议活动未必能有力到让中南海退缩,但会吸引民间关注,
导致反对力量逐渐壮大。


泛民会在立法会采取与行政当局不合作的态度,造成行政当局施政困难。


2020年
如果有立法会议员普选以及区议会普选,反对派将会获得过半数席位。

————————

 

附录:香港六七暴动

 

1967年4月,香港人造花厂分厂发生劳资纠纷。当时工厂颁布了极为严苛的规定,包括损坏生产机器的工人不会发放工资、厂方不允许工人请假等。劳资双方谈判不果,厂方更在4月28日以“生意收缩”为由解雇92名包括劳方代表的工人,并关闭分厂的注塑机部。

 

工潮在5月4日开始恶化,部分工人强行入厂要求资方谈判,又在工厂外张贴大字报及毛主席语录。警察训练分遣队到场戒备,封锁附近道路,有工人甚至阻止厂方出货。5月6日,约150名工人在厂外集会,抗议资方无理解雇,并要求与资方谈判,下午4时许厂方再度被在场工人阻止出货,管工与示威工人发生肢体冲突,警方调停不果,局面更趋混乱,防暴队采取行动,逮捕21名工人,过程中亦造成多名示威工人受伤。事后,港九树胶塑胶总工会主席冯金水与两名代表到黄大仙警署交涉,但遭当局扣押。

 

港九树胶塑胶总工会在5月7日晚上,举行控诉大会,指事件是警方“有计划、有组织、有预谋的对我爱国工人和爱国同胞进行疯狂的迫害”;同日下午,港九工会联合会派出杨光和郭添海等人会见警务处处长提出“严重抗议”,但警方代表以案件进入司法程序为由不愿置评,而左派报章《大公报》社论开始将事件政治化。之后北京报纸称“港英政府行为是民族迫害,镇压群众是野蛮的法西斯暴行”,支持“香港市民上街抗暴”。

 

5月11日,工人警察发生暴力冲突,工人囤驻在新蒲岗街道,与警员对峙,石头和玻璃瓶袭击警员。警方派出由620多人组成的防暴队以木制子弹开枪镇压,并到黄大仙徙置区搜捕骚动者,期间一名13岁少年疑遭石块击中而死亡。鉴于事态严重,政府宣布当晚9时半起在东九龙实施宵禁。工联会在5月12日召开紧急理事会议,宣布成立“港九各业工人反对港英迫害斗争委员会”,同日骚动持续,警方在中午在东头邨施放催泪弹驱散群众,骚动至5月13日已蔓延至黄大仙东头徙置区和土瓜湾,大批群众在街上聚集,暴徒放火烧车及黄大仙徙置区职员宿舍,又攻入新区办事处和学校捣乱。当局出动大批英军和警察训练分遣队镇压,又将宵禁时间提前至傍晚18时开始,局势至5月14日才稍为平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副部长罗贵波在5月15日清晨召见英国驻华代办霍普森爵士,递交外交部的抗议声明,把骚乱事件定性为“英国政府勾结美帝国主义反对中国的阴谋”,又指“港英当局利用人造花厂劳资纠纷,对中国居民和工人进行迫害”,要求英国政府责成港府接受工人和居民的正当要求、停止一切法西斯措施等5项条件。当日,有红卫兵到北京的英国驻华代办处门前示威,《人民日报》亦发表题为“香港英国当局必须悬崖勒马”的评论员文章,重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立场。中国银行亦在中环总行的屋顶装上扬声器,进行革命宣传。

 

港督戴麟趾不为所动,在15日及18日两度发表声明,强调“维持和平与秩序,是香港绝大多数市民最恳切的愿望”,港府将尽力促使本港恢复安宁。英国政府在18日亦发表声明,强调警方行动已保持克制,将全力支持港府履行维持法律及秩序的责任。

 

北京支持的消息对左派产生鼓舞,《文汇报》、《大公报》等左派报章广泛报道,左派阵营更在16日于土瓜湾工联会工人俱乐部举行会议,成立港九各界同胞反对港英迫害斗争委员会,成员有104人,而工联会理事长杨光出任主任,通过对港英政府“法西斯迫害”的抗议书。同日,在大陆政府组织下,北京40万群众游行至英国驻华代办处。

 

5月18日,北京市委举行各界人士支援香港斗争的十万人大会。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中央领导人出席了大会。副总理兼北京市革委会副主任谢富治发表讲话。除了谴责港英当局的"法西斯暴行",重申外交部声明中的几条要求外,他又宣布,"香港同胞学习,宣传,运用和捍卫毛泽东思想是他们绝对的、神圣的、不侵犯的权利。香港英国当局没有任何权利干预。"

 

斗委会成立翌日,杨光、费彝民等17名斗委会代表到港督府,要求向港督戴麟趾呈交“反对港英法西斯暴行抗议书”,被拒之门外,众人在港督府门外挥动《毛主席语录》及高呼口号。同日,香港政府成立由副辅政司韩美洵(其后改由姬达出任)领导的宣传委员会,专责发布新闻、制作短片、引导舆论、地区组织等政治宣传工作。

 

20日,港督府一度成为集体抗议示威的主要目标。港府重申要维持秩序,限制到港督府请愿人数,抗议行动于是转到中环花园道和皇后像广场一带。港九各地陆续有集会和示威,参加者除工人外,亦有学生及其他群众。21日,暴动蔓延至中环并进一步恶化,警察训练分遣队发射催泪弹镇压。22日,中区的骚乱更加严重,示威者与警员发生流血冲突,167人被捕。暴动的工人及学生以左派报馆、银行、国货公司、学校等为据点,出动示威,袭击警员及行驶中的公共交通。防暴警察到场以催泪弹驱散后,示威群众即迅速撤回据点,让警员疲于奔命,当局最后要在香港岛区实施宵禁,是香港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首次宵禁。23日起,巴士、电车、煤气公司、天星小轮等亦开始出现定时罢工。

 

6月3日及10日,《人民日报》刊登支持香港左派反英抗暴的社论。

 

6月7日晚,“天星”渡轮,油麻地渡轮和九龙仓三个单位的工人,联合举行反迫害斗争大会。同日广州十万人集会声讨港英当局,海口,佛山等地也爆发了群众游行。

 

6月8日,港英当局防暴队进入港英工务局属下的电器机械厂镇压示威的工人。424个工人被捕,工人徐田波被捕后死于警署。当日下午,防暴队又到中华煤气场,驱散示威工人,逮捕六十名工人,工人黎松和曾明遇难。6月10日,港英政府机构与英资企业一万多任务人加入罢工的队伍。

 

6月18日,中国成功试爆第一颗氢弹,香港左派工人大受鼓舞。

 

6月22日,香港十家大专学院成立了“反迫害斗争委员会”,大专学生们在自己的学院里散发传单与标语。在英皇和皇仁两著名的官立英文书院,也先后出现许多传单和标语。同日左派工人各界为“三烈士”组成治丧委员会。

 

6月23日晚,港英军警到港九树胶塑料业总工会镇压工人,冲突中拘捕七十余人,工人邓自强被枪击致死,工人邹松胜和罗进苟在被捕后死于警署。

 

6月24日,左派工会发动联合大罢工。约6万名工人响应。政府及公共交通工具公司强硬对付罢工,将旷工雇员即时解雇。6月27日,左派学校罢课一天。6月29日,左派发动联合大罢市,副食品价格一度上涨。

 

6月29日,工人“烈士家属”举行记者招待会,向港英当局提出五项要求:,一、必须在一个星期内公布烈士死因;二、拨出永久坟场把烈士们安葬于同一个坟场内,并建筑纪念碑;三、不得阻挠港九各界同胞反对港英迫害斗争委员会为烈士举行葬礼的要求;四、交出并严惩杀人凶手;五、赔偿一切损失。同日,宝安县集会游行抗议港英当局。

 

7月2日,罢市停止。7月8日,沙头角枪战发生。此时香港出现传言指北京准备收回香港。此前,周恩来传达毛泽东指示,由副总长温玉成牵头,总参与广州军区制定收回香港的作战方案。7月10日周恩来传达毛泽东指示对香港“不动武”。

 

7月初后,左派的暴力行动进一步升级,开始以罐头罐制造土制炸弹及珠江汽水的汽水瓶来制造燃烧弹袭击警署,并以镪水(盐酸和硝酸的混合物)从高处袭击经过的警车及公共交通,左派学校的实验室成为了炸弹的制作工场。港府则对左派还击,首次出动英军搜查左派工会。之后陆续派军警搜查各左派据点,使用紧急法例权力,拘捕及关押部分左派头目,将他们拘押在摩星岭白屋的政治部囚室,部分人之后被递解出境。7月12日,香港政府同时于港九两地同时实施宵禁,是暴乱爆发两个多月来的第一次。同日下午五时,大埔乡事会会所首次发生土制炸弹爆炸。

 

7月16日,港英当局试图强行埋葬“七烈士”遗体,遭到左派谴责,7月17日工人集会追悼“七烈士”。同日7名记者被逮捕,7月20日港英当局判决新华社记者薛平入狱。

 

8月4日,政府出动访港英军航空母舰上的直升机从天台降落,上下夹攻左派在北角的据点、位于英皇道与糖水道交界、大型国货公司华丰国货所在的侨冠大厦。警队在大厦内除搜出各式炸弹武器外,还发现有设备完善、包括有手术室的战地医院。8月9日,根据紧急法令,警队封闭多间左派学校及发出煽动言论的左派报社,包括《香港夜报》、《新午报》和《田丰日报》。在港九各处闹市发现真假炸弹。炸弹上多数以大字写有“同胞勿近”,电车、巴士、街道上都有发现。炸弹袭击除了扰乱市民生活外,人心惶惶,更造成无辜死伤。一名七岁女童及其两岁弟弟即在北角被一包装成礼物的土制炸弹炸死。负责拆除炸弹的警队爆炸品处理课及英军拆弹专家亦有被炸死或炸伤。

 

8月19日中国政府将驻北京路透社记者格雷软禁,报复香港判新华社记者薜平坐监,后来港督戴麟趾将当时刑期最长的大公报记者黄泽的刑期由1971年2月减到1969年12月,而当黄泽12月2日放出之后两日,北京才放返格雷。

 

8月20日下午中国外交部向英国政府提出限时照会,要求港英当局48小时内取消对三家香港报纸的出版禁令,释放十九名被关押的驻港记者,否则一切后果由英国政府负责,并在报纸上公布。8月22日下午48小时时间到,英国驻北京代办处被红卫兵放火烧毁,驻华代办柯利达被红卫兵殴打,强迫给毛主席像下跪,柯利达坚决拒绝;《人民日报》报道:“首都红卫兵和革命群众一万多人昨晚涌到英国驻华代办处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在门前举行了声讨英帝反华罪行大会,并激于义愤,对英国驻华代办处采取了强烈的行动。”周恩来总理后来在1971年3月2日接见新任英国代办谭森时就这次事件向英方作了正式道歉。之后几天,中国驻英代办处也受到英方的报复,中国使馆人员和英国警察发生肢体冲突,有的还举着毛主席语录,几名外交官受伤,期间还有英国的中国支持者前来支持中国使馆。1971年中国外交部出资为英国代办处修复房屋工程峻工。

 

至此,香港市民对暴力行为普遍出现反感,很多不受左派控制的传媒都反对暴动论,支持政府及警队维持秩序和治安。当中香港商业电台节目主持人林彬多次在节目内对斗委会的目标和行为加以讽刺及贬斥;并以《欲罢不能》为节目名称,暗讽左派的罢工号召未能成功瘫痪香港。他称工人为“无耻无良无能污秽邋遢下流贱格的港共分子”,有人写信打电话警告林彬,林彬在电台上说道﹕“左仔,尽管放马过来吧﹗”8月24日,林彬离开窝打老道山寓所往商台上班,途中被人伏击。两名伪装成修路工人的凶徒将林驾驶的汽车截停后,放火将林及其堂弟林光海烧至重伤,二人其后死于医院。《明报》社长查良镛(金庸)亦因为在报章内明确反对文革及暴动,收到死亡恐吓而一度离港暂避。




10月13日晚,左派暴徒于香港湾仔告士打道178至180号(现在的华懋世纪广场)马路中心放置炸弹,警员杜雄光和见习督察史丹顿于晚上7时许前往现场处理,期间有10余名市民从楼宇步出,警察即喝令他们离开现场,其间炸弹突然爆炸,杜雄光当场被炸至重伤,被送院后不治;另在现场的史丹顿及警目叶金有亦同被炸伤。同日亦有一名乘搭电车的中学生于湾仔被投掷炸弹炸死。1968年1月,死因裁判法庭裁定杜雄光死于被一名或多名身份不详人士谋杀。

 

直至10月以前,真假炸弹未告平息。10月底,政府为提高市民信心及制造太平气氛,推出本土的香港节,以增强香港人对香港的归属感,抗衡左派的十一国庆及右派的双十国庆,左派则以数百大小真假炸弹阻止市民参加。

 

11月5日,高级督察麦基云驾驶电自行车途经铜锣湾怡和街时,发现一可疑物体,当他把该可疑物体移走时,该物体突然爆炸,麦基云当场惨遭炸死,手脚亦遭炸断。

 

11月8日晚,太子道近荔枝角道交界发生骚动,其间有人投掷炸弹袭击警车,警方防暴队开枪,当场击毙两名暴徒,其中一人手上仍握着炸弹(另有说法指该两名暴徒遭自炸身亡),同时拘捕一名于马路渠边放置炸弹之人士(罗水欣)。就在警方把罗水欣押上警车之际,该枚炸弹突然爆炸,导至39人受伤,包括7名辅警,其中3名伤者(张云、周云英、文图业)后来伤重不治,另有一名在二楼家中做功课的儿童遭炸盲右眼。该事件造成5人死亡,包括遭警方击毙的两名左派分子和三名遭炸死的市民。涉嫌放置炸弹的罗水欣后被控三项谋杀罪,高等法院于翌年2月29日裁定三项误杀罪名成立,判处罗水欣入狱12年。

 

12月9日,警员李观生与另一名同袍在锦田警岗附近一带巡逻,在距警岗30米祠堂村口华昌米酒庄处遭两名左派暴徒抢夺佩枪,凶徒向李连轰两枪,李负伤步回警岗,拨打直线电话报警,后于警岗内失救伤重死亡。警方及政治部连日行动中共拘捕了30多名左派分子,怀疑与案件有关,包括疑凶罗伦、左派打石工会主席兼斗委会成员刘三、钟德及前警员苏长寿等,被捕人士当中,有不少均与一左派武装组织“新界战斗行动组”有关。至于另一名疑凶何祥(又名何树祥),警方相信该人为黑社会成员,与8月份尖沙咀一宗金铺劫案有关,并于此宗杀警案中抢走警枪,案发后一直在逃,据说何祥在潜逃大陆期间,自行把两把从死者及另一名警员手中夺得之警枪交予当地的武装组织,使警方无法寻回有关失枪。至1971年9月22日,何祥于爆窃上水汇丰银行分行期间失手,其后在八乡一间木屋被捕。最高法院于同年12月判处何祥死刑,至翌年3月获港督麦理浩发落,改为25年有期徒刑。

 

最后,因为得不到市民支持,到了12月中,周恩来不得不向香港的左派下令停止炸弹风潮,持续8个月的六七暴动以失败告终。

 

根据统计,六七暴动造成最少52人死亡,当中包括11名警务人员,一名驻港英军拆弹专家及一名消防员,包括200名警务人员在内的802人受伤,1936人被检控。暴动期间共发现8074个怀疑炸弹,以及1167个真炸弹。

 

(附录资料来源:维基百科)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3: 抗战最后一个月里,国军失城18座,共军
2013: 对照现实看历史,赵高不算最无耻
2012: “大众笑料”毛新宇称爷爷是他的上帝
2012: 成为中共棋子的媒体人范长江的悲剧
2011: 轻松拆穿饶毅的谎言
2011: 美智库: 中国预警机雷达领先美军整整一
2010: 高伐林:陈小雅答问(3):不信毛泽东
2010: 别闹了! 美国议员呼吁日本交出钓鱼岛
2009: 瓦斯弹: 中国人心中的大一统
2009: 毛主席最大的失误还是因为他太善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