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焦點房談 > 帖子
廣廈千萬何所居
送交者: 容若 2018年07月22日09:04:36 於 [焦點房談] 發送悄悄話

十餘年來,大溫地區熾熱的房價一直扶搖而上,最近一年,才漸顯平靜。在經濟不算景氣的加拿大,無論中文西文,打開各媒體網站,與房市走勢有關的新聞總會比較吸人眼球。其實不獨溫哥華,凡是華人喜歡移居的城市,無一例外,房市必熱。


我喜歡的<紐約客>在線雜誌,曾在劇作一欄也貼過一篇反映在紐約高房價下蝸居白領的戲劇作品“JILL’S ADVENTURES IN REAL ESTATE”(劇名亦可稱為I Can Get It for You at 3.2)。該劇講的是一位暢銷書作家在紐約“找房”(Hunting apartment)的黑色幽默故事。不過,紐約客的編輯那時可不是胡亂“應景”,也與企高的房市毫不相關,而是因為寫作此劇的溫迪-瓦瑟斯坦(WENDY WASSERSTEIN),一位曾獲普利策大獎及托尼戲劇獎、美國當代鼎鼎大名的女權主義劇作家,於2006年1月30日在紐約一家癌症中心香消玉殞。這篇劇作自然也不是新作品,而是1995年首次發表在紐約客,該雜誌重新刊載,是對這位曾在紐約客上發表過三篇著名短篇作品的傑出女作家以志紀念。



不過,這篇短戲劇對大溫地區苦於房價攀升、正滿處轉悠尋房的芸芸眾生來說,亦有文學之外的警幻喻世功用,重讀不由會心一笑。


劇中的女主人公Jill Jeremy,年方二十八,是一位紐約大都市裡靠碼字維持生活的暢銷書作家、小資白領。Jill在周日報紙的房地產版看到一則租房廣告,上面說有個不錯的帶有風景的小公寓待租,每月不過六百五十美金。這對正付着一月一千元,還要與別人share空間的Jill來說,無疑是too good to be true的好消息。她立即撥通廣告上的經紀人電話,由此開始了從租房到買房的“覓房”喜劇。



Jill的經紀前後換了六個,所看的公寓開始是從幾百到幾千的月租房,然後在經紀“租不如買”的勸說下,轉為以買為目的的看房,再從幾十萬到上百萬、到三百二十萬,最後是六百萬的高級公寓,轉遍了紐約的二千個待租待售公寓,經紀無所不用其極的勸誘手段,讓Jill無所適從,成為“最不名譽的客戶”,需要去看“心理醫生”的“難做決定的病人”。


Jill最後明白,如果她選擇了幾百萬美金一套公寓的生活方式,她將不僅要出售父母的房子和汽車以及祖母的古董手工家具,而且每年不得不寫至少五部電視連續劇、出版五部小說。在折騰了一大圈之後,Jill仍然選擇了最早廣告上誇大其詞實際十分窄小、毫無風景可言的六百五十元一月的小公寓,並在自己全職作家、稅務專家的頭銜之上,再加了房產經紀人一項,幫那些如她一樣想要改善居住條件的白領們一起去Hunting apartment。



該劇一共九幕,加上序言和結語,共十一個部分,劇情生動幽默,其間由經紀之口講出的無數紐約文化上層人物“擇鄰而居”的荒誕故事,折射了紐約名人“小世界”浮華虛妄的生活現狀。

附記:溫迪-瓦瑟斯坦的早逝(享年五十五歲)是美國戲劇創作及文學界的一大損失。出生於紐約布魯克林區的溫迪,作為美國當代一流的戲劇作家,曾以The Heidi Chronicles獲得普利策獎及托尼戲劇獎。該劇講述了一位女權主義藝術史學家及其朋友圈,在歷經二十五年(四分之一世紀)急劇社會變動之中的悲歡離合。溫迪感人、充滿機智的劇作記述了一代美國婦女的歷史,並因此贏得全國觀眾的喜愛。她具有堅強的信念和敏銳的思維,她的熱情和魅力也使其成為當代最受讀者歡迎的作家之一。



作為一個大膽的女權主義者,溫迪總是對很多社會問題發出改革的聲音,她的主人公多為現代社會中面對角色挑戰的婦女。她曾在1992年休士頓年鑑中表示:“我不可能不成為一個女權主義者”“我認為婦女應與男人們一樣享有同等權利。因此,女權主義僅僅意味着人道主義。”在她的作品中,她刻畫了嬰兒潮時代出生的一系列女主角,讓她們在失望中仍對未來懷有一分理想主義的美好希望。溫迪本人亦很象她筆下的女主人公,充滿了對生活的理想,渴望成功,不懼怕過去,敢於面對失去的東西,敢於冒險,更享受征途中的樂趣而不在意達成具體的目標。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6: 洪水無情,人更無情
2014: 中國土豪,在美投資房產是餡餅還是陷阱
2013: 買房了吧?(附圖)
2013: 在美國遭遇頻繁搬家的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