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跨國婚姻 > 帖子
對於“虎媽“評論的評論
送交者: 雁翎 2011年01月16日10:03:12 於 [跨國婚姻] 發送悄悄話

怡然的故事和怡然的評論:

 

“尤金今年應該有四十歲了吧,他是個蘇聯小伙子,稱他是小伙子,因為他一直都沒結婚。說他是蘇聯人,現在哪還有什麼蘇聯啊,只是因為他父親來美國那會兒,前蘇聯正如日中天,所以他們一家人心底里一直都認為自己是蘇聯人。

其實我從來沒有見過尤金,只在這個世紀初他演的一部好萊塢影片中目睹了他的形象,很英俊的俄羅斯小伙子。在那部片子中,他飾演的不過是個跑龍套的小角色,好在名字還被打在了片尾的屏幕上,沒鬧成個群眾演員。如果不是尤金的父親一再在我面前給他兒子做廣告,我還真不會去看那部好萊塢影片。

回想起尤金是如何步入演藝界的,已經是快二十年前的事兒了。那時他剛上大學,面臨着人生的抉擇,他父親力主兒子去學電腦或其他工程類學科,可尤金一門心思就想去學表演,去好萊塢闖蕩。父子倆僵持不下,但最終老子還是讓步了。尤金大學畢業就去專攻表演,還拿了個碩士學位。不過,學費都是他自己貸款,老子動氣了,不給他掏錢,是不是也想以此脅迫兒子,就不得而知了。

尤金在好萊塢混得並不理想,只演過幾個小角色。他父親經常抱怨,買了間房子,還得老爸來幫助付房貸,到現在仍然單身一人。經濟上沒有穩定的收入,精神生活又好得到哪去。做父親的時常後悔,當初沒有堅持讓兒子去學工程。看看他的幾個中學大學同學,如今個個有了穩定的工作和生活,優秀的還有躋身於華爾街的。我十分理解尤金父親的那種心情,尤其是當他一天天變老,看着事業無起色生活無着落的兒子,那份沉重,只有身在其中,才能深有體會。

由此我想到,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到底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如果當初尤金聽從了父親的忠告,放棄他一時熱衷的愛好,去從事某一類工程研究,他的人生會是怎麼樣的呢?如果尤金的父親確實了解兒子的天賦特長所在,給兒子一個有效的引領,尤金的今天又會如何?可惜,人生沒有那麼多“如果”,也不會給人那麼多機會去嘗試每一種“如果”帶來的結果。我這裡不是想說尤金不該去搞電影,或者說他選擇錯了什麼,而只是想說,在他人生的這個選擇過程中,甚至在他的整個成長過程中,他的父親沒能起到應有的引導作用。“

----------------------------------------------------------

 

雁翎的評論:

對文章中有一點非常有看法,就是對蘇聯小伙猶金的評論。怡然用了個“如果”,如果他學更實用的東西那麼他的將來會怎麼樣。
其實這個“如果”是不存在的。先不說成功的定義是什麼,很簡單的道理,世界上不可能都是醫生工程師,如果都是,也掙不到大錢。其次小孩子長到了大學生(如果你有過這樣大的孩子你就知道),可能家長自己也能看得出來,他的能力潛力基本定型了。小時候會以家長的理想為理想,比如把掙很多錢為目標,但是近二十年的人生經歷會告訴孩子們自己他們是不是真的在乎錢。有的孩子比較物質,有的孩子則比較sprital,不在乎自己將來是不是富有,他們自己知道自己是餓不死的(他們的父母很富有),他們就會追求不同的東西。
總的來說,小時候很受窮的成年後追求財富的多一些。藝術家都是一些流浪的靈魂。富有國家的藝術家多一些也更藝術一點是因為更純。他們追求的東西,從中得到的快樂是凡夫俗子們不能想象也不能體會的。
許多了有錢了以後才開始追求藝術也是因為他們的靈魂需要安慰,而物質是做不到這一點的。
至於蔡美兒的文章和教育方式,我覺得這個方式在她自己身上得到了成功,如果她也很滿足,她是一定會在下一代身上重複的。因為她不知道除了這條路人生還有別的路。她其實忽略了許多的事實就是她的孩子成長環境已經和她自己那時候很不一樣,小孩子的個體也是很不一樣,蔡美兒如果再次成功(製造出一個快樂滿足富有有地位有好丈夫好孩子的另一個哈佛教授)是偶然的。而不成功是必然的,比如有地位有錢但不快樂,有好丈夫不一定有好孩子,快樂而幸福不一定富有又有社會地位。其實我們也不知道她的正式生活,如果她要花那麼多的時間和精力,那麼多的憤怒和壓力在孩子們身上,孩子的成功對她的影響如此巨大,很難說她的生活多麼完美。
還是那句話,好事不可能都讓一個人占全了,還是看各人的取捨。但是不管什麼樣的人生,其實人都在追求一樣東西,就是心靈的滿足。這個追求不管人意識得到與否,一定會在人生的某個階段冒出來的。
我覺得我們要承認世界的多樣性,什麼樣的能力做什麼樣的事,人比較會快樂。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0: 再談因材施教-我兒的成長經歷
2006: 孫維致天涯網友的告別信
2006: 一名普通網民對朱令孫維案件忍不住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