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红树林
万维读者网 > 五 味 斋 > 帖子
老作家黎锦扬
送交者: 幼河 2018年02月08日22:54:29 于 [五 味 斋] 发送悄悄话

老作家黎锦扬

  1915年底,黎锦扬老先生出生于湖南书香大家黎氏家族,父亲黎松安一生有八个儿子,皆为影响一时的当世才俊,被称为“黎氏八骏”,个个可谓人中豪杰。老大黎锦熙很早就投身“新文化运动”,与文化名人钱玄同等一起推广白话文和普通话。后来出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出版了多部语言文字著作。老二黎锦晖是著名音乐家、儿童文学家,我国儿童音乐鼻祖,流行歌曲之父。黎锦晖创作的许多流行歌曲,如《桃花江》、《特别快车》、《毛毛雨》、《妹妹我爱你》等久唱不衰。老三黎锦耀是矿冶学家。老四黎锦纾曾与邓小平一起在欧洲留学。回国后,黎锦纾成为教育家和出版家。老五黎锦炯是铁道桥梁专家。老六黎锦明是上世纪30年代文坛左派作家,著有小说《尘影》等。鲁迅称他为“湘中作家”。老七黎锦光,是老上海流行音乐家,有“歌王”之称,一生写了120多首流行歌曲,最著名的有《夜来香》、《美丽的香格里拉》等。
  黎锦扬六岁那年,在北师大文学院当院长的大哥黎锦熙把他接到京城上学。黎锦扬是和两个比他大的侄女和侄子一起长大的。
  在京城的一所教会学堂汇文中学里,黎锦扬开始接触西方文化。“我那时年轻,只知道追求一些皮毛的东西,大家都学摩登,说几句英文,抱着个吉它弹一弹,用今天的话来说,以为自己这样很酷。”黎锦扬以自嘲的口吻说。“书不好好读。期末一考试,好几门没通过,其中一门就是英文。”但命运偏偏却让他后来靠卖英文为生。
  当日本侵华的战火向内地延伸时,他被聘到云南边境为一位少数民族土司的姨太太当英文翻译,用他的洋泾邦英语小试牛刀。当大哥在重庆见到毛躁的小弟后,便果断地当掉了黎锦扬的那把破吉它和土司送的两套新西服,将他送上去美国的邮船。“我就这么胡里胡涂地来了。”黎锦扬进了入哥伦比亚大学的比较文学系时,他的梦想还不过是将来回国,在大学里混个教职,步他崇拜的大哥的后尘。那时,一个在中国一家电影厂当厂长的亲戚来美国访问,顺道看望了黎锦扬。“你应该去学剧作,将来到我那儿工作,”亲戚说。黎锦扬觉得戏剧是个颇具诱惑的行业,于是离开哥大,转学到全美最好的﹑耶鲁大学戏剧学院的剧作系。
  一九四七年,三十多岁的黎锦扬从耶鲁毕业了,他的签证也失效了。正当他打点背囊准备“海归”时,有个朋友叫他别忙,最好等移民局来赶,因为那种情况下,移民局会提供路费。这时黎锦扬已把出国时的美金花得差不多了;他觉得这主意好,于是去找了份工作糊口,然后坐等移民局请他上路。
  由于一时找不到工作,他囊中羞涩,每天只能靠吃25美分一碗的面条度日。一日早上,他正在饭馆享用阳春面,华文《世界日报》的一则征文启事跳入他的眼帘:该报欲开英文专栏,征英文稿,一经采用,每篇5美元。
  他回家奋笔疾书,两篇英文稿告成,寄去即被采用,并收到主编来信,除附一张10美元支票,还约他每周写5篇。他掐指一算,每月收入可买面条400碗!他乐坏啦,高兴得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把主编的信端在手上,大声朗读了三遍,才长长舒了一大口气,倒在了床上……
  一天下午,他刚写完当天的稿子,正想睡觉,突然电话响了。打电话的人嗓音低沉,一字一板,把他的来龙去脉、家庭、住址等所有情况问了个底朝天。他心里嘣嘣乱跳:“坏了,这人是移民官,我没合法身份,在美国的末日到了。”
  “不必再问了,警官先生。”他打断对方那无休止的提问,“我正是你们要找的那个黎锦扬。我的行李随时可以打包。你说一声驱逐出境,我这就跟你走。”
  这回是对方感到莫名其妙了。原来,打电话的是《作家文摘》(Writer’s Digest)的编辑,正要通知他,他得了当年短篇小说一等奖,奖金750美元。之所以问那么多问题,只为在寄支票之前确认他是不是他们要找的那个黎锦扬。
  为了不再受到惊吓,在收到获奖证书和750美元的奖金后,他赶快来到移民局。捧着获奖证书,他力陈自己是特殊人才,摇笔杆子繁荣美国文化,并无与美国人争饭碗之嫌。移民局的官员想想也是,就给他办了绿卡。
  此前他还在加州的一所陆军语言学校教中文,那里的张大哥传授给他很多宝贵的人生经验,包括怎样追女孩子,什么样的女孩子可以追,什么样的女孩子不可以追。他后来把这段经历添油加醋地写进了《花鼓歌》。
  此后他又到旧金山中国城给一家中文报馆写八卦专栏。这是一张专给老年人看的大字体报,由此他认识了一些对中国传统的文化念念不忘的老华侨们。他租住在一家菲律宾酒吧楼上的一间陋室里,开始酝酿起一个长篇英文小说《花鼓歌》。完稿后的小说大意如下:

  从国籍来说,王戚扬是一个美国人,但是他从内到外都散发着中国味道。虽然年轻的时候从战乱的中国移民到了美国,但他不愿意入乡随俗:不愿意穿西服、不愿意儿子跟外国女人交往、不愿意看西医,不愿意跟银行打交道。他从内至外都在刻意排斥着美国。甚至活动范围也仅限于唐人街的那短短几百米,久而久之,他跟两个儿子的关系越来越疏远,父子之间因理念之差变得形同陌路。
  他的大儿子王大正值而立之年,风华正茂,学识渊博,是政治学博士,但是感情方面因为美籍华人妇女严重稀缺,父亲又不同意跟外国女人交往而长期单身;工作方面也因父亲反对他做体力劳动而无所事事,只能永无止境地待在学校里。看到周围的同伴都找到了外国女友,找到了能养活自己的工作,他自卑之余对父亲的痛恨也逐渐加深。
  小儿子王山是一个十三岁的少年,从小就在美国长大,已经完全适应了美国化的环境和生活,他痛恨中餐,喜欢汉堡;痛恨《四书》,酷爱橄榄球。而这些却恰恰是父亲完全接受不了的因素,父子俩的关系剑拔弩张。
    
  1956年,这部名为《花鼓歌》的小说脱稿了,然而,它的问世却经过一番“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周折。《花鼓歌》题材独特,人物描写细腻传神。以一个美籍华人的家庭生活为主线,将两种截然不同文化的碰撞和摩擦体现出来,表现了美国华人在两种文化交汇中的艰辛和迷茫。小说深刻描绘了中西文化的碰撞、新旧两代的冲突,人物个性鲜活。女经纪人Ann Elmo自告奋勇推销他的小说。然而费了一年也没能推销出去,最后只好对他说“这样吧,我再试最后一次,再不成,你就改行做别的吧”。这一次Ann索性把小说送给一家很有名望的﹑而且十分挑剔的出版商。
  这家出版社每天都接到大量的投稿,编辑们没法亲自阅读所有的来稿,因此雇来人们专门读稿,进行第一轮筛选。《花鼓歌》被送到一位卧病在床的八十二岁老学究手上,这是老人一生中阅读的最后一篇文字。他深深地被故事所吸引,读完稿子后实在没有力气书写三页纸的书评,仅凭着最后一口气地在书稿上写下两个字:读它(Read this)!过后便与世长辞了。去世老人的临终留言驱使编辑去拾起这部书稿。一读果然是好作品。小说的出版使黎锦扬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亚裔畅销书作者。以英语为写作工具,题材写中国人的事情,成功打入欧美文艺市场,黎锦扬是一位“急先锋”式的先驱人物。《花鼓歌》很快爬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这是黎锦扬认为的他一生中第一个好运。
  紧接着,不少人来探询改编版权。Ann帮他锁定两个目标:一个是独立电影制片商的五万美元买断电影版权;另一个是百老汇的剧作家兼制作人Joseph Fields的三千元买剧本改编权。
  黎锦扬想当然地决定接受第一个offer。在当时5万美元可不是小数目,他可以到欧洲玩一圈,然后带着钱回老家光宗耀祖。他特意买了啤酒庆祝即将到手的五万美金。他没有喝酒的习惯,两瓶啤酒下肚后已不省人事。第二天中午酒醒后,经纪人打来的电话,祝贺他做了个正确的选择,说她自己已经和Joseph签完了约。黎锦扬迷迷糊糊地问:“我什么时候说要和 Joseph 签约的?”“昨天晚上,你不记得了吗?”
  他竟然在酒醉中没选择5万美元的第一个offer!他安慰自己:3000块虽然少,版权还是自己的。可这前景难料,谁知道书会被他们改编成啥样?或者演砸了咋办?黎锦扬有点后悔。然而,后来的好运却让他庆幸不已。歌舞剧《花鼓歌》在百老汇上演大获成功,多年久演不衰。他的小说还被改编成电影,广播电视也纷纷来买播放权。
  啊哈,黎锦扬在酒醉后阴差阳错的选择太对啦!因为 Joseph请到百老汇音乐剧最杰出的搭档为《花鼓歌》作词作曲,他们是Rogers和Hammerstein;他们的经典作品就是家喻户晓的《音乐之声》。黎锦扬做梦都没有想到过有一天会和这两个天才合作;这是他认为的一生中第二个好运。1957年,《花鼓歌》被改编为舞台剧在百老汇上演,前后演出达600场。其实不管是歌舞剧还是电影《花鼓戏》,故事想必已被那些单凭想象的外国人改得面目全非。但该片曾获第34届(奥斯卡)学院奖艺术指导、摄影、服装设计、编曲(音乐剧类)、录音5项提名,成为当年全美十大最卖座电影之一。
  改编为同名百老汇歌舞剧后,成为百老汇最著名的十大歌舞剧之一。该剧女主角曾荣登《时代》杂志1958年12月22日的封面。后来,《花鼓歌》又从美国演到伦敦,从伦敦演遍全世界。每次演出都盛况空前。下面就是那个被改得面目全非的歌舞剧《花鼓歌》的梗概;不过其中心意思还是小说的原意;这点极其重要。
  首演的《花鼓歌》描写了一位香港父亲带着自己会唱花鼓歌的女儿美丽,为了越洋相亲而偷渡来到美国旧金山,却发现准新郎爱上了美国化的华裔夜总会歌女罗小姐。后来,另一位保守的华人青年对美丽情有独钟。整个歌舞剧以尴尬开始,以喜剧结束,通过矛盾冲突体现美国第一代和第二代移民之间对自由观念的不同诠释。
  那一年,又有一件幸运的事降临到黎锦扬身上。《花鼓歌》出版的前后,黎锦扬和当时好莱坞著名的华裔摄影师黄宗沾交往密切,黄宗沾的太太是个文学爱好者,经常组织作品朗诵会。这天,她邀请黎锦扬带新作来参加聚会。黎锦扬怕自己英文口音重,就请别人代读。一位金发碧眼的漂亮小姐自告奋勇站起来。她叫乔伊斯,后来成了黎锦扬的太太,和他相依为命度过四十个年头,并育有一女一儿。黎锦扬认为那是命运赐给他的第三个好运。
  继《花鼓歌》后,黎锦扬在幸福的婚姻生活中一鼓作气写了数部英文小说,都在美国出版,有的还上了畅销书榜,有的被译成中文。黎锦扬用他哥哥黎锦晖和黎锦光的音乐为背景写了一部歌舞剧。他说要一直写下去。作为作家,《花鼓歌》的巨大成功带给黎锦扬的,不是沾沾自喜,更不是一劳永逸。他几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创作了《花鼓歌》、《天之一角》等十多部英文小说和《旗袍姑娘》等中文著作,每本书都具善于描绘人情的特点,写作题材也全是以中国人为主。他说,自己是华裔,要写西洋情景和心态,总写不过西洋人;同样的,西洋人写的中国,总不比中国人笔下的中国来得深刻。
  黎锦扬是以英文写作为业的,一直被视为华人作家打下美国市场的破冰之旅。作品有“情人角”、“处女市”、“金山姑娘”、“愤怒之门”、“太平天国”以及“中国外传”等。1984年他又开始用中文书写。1985年九歌出版社出版他的第一本以中文书写的小说“旗袍姑娘”,他形容自己到了六十多岁才重拾中文写作“感觉好像在拔牙似的”。黎锦扬的小说取材多半是移民美国的华人在当地经验,文风气质轻松诙谐,许多异文化清情节在他的处理下,都显得极为生动有趣。
  2004年出版一本题为《跃登百老汇》的自传作品,回忆他在美国以英文写作,作品被两度搬上百老汇舞台的历程。难能可贵的是,在写作这部自传的同时,年届88岁的黎锦扬,同时还在写作三个剧本。《中国妈妈》,《番担王》,《美国梦》。《美国梦》剧本辛酸中不失幽默,还放入了黎锦扬哥哥黎锦辉脍炙人口的《桃花江》以及黎锦光的《夜来香》等音乐作品。三个剧本都被剧院或剧团选中,并被搬上舞台。
  《花鼓歌》在百老汇再次上演,小说《花鼓歌》重新出版发行之际,文学界开始重新认识黎锦扬在美国亚裔文学史上的作用。

…………………………………………………………
  黎锦扬老先生仍健在!他老人家已满102岁(1915年12月27日-)!下面有他前些日子生日庆祝的照片。说实话,这篇摘编帖子我写了有年头了。赶紧贴出来。

黎锦扬 (1).jpg

黎锦扬 (2).jpg

黎锦扬3 .jpg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7: 墨西哥总统迎接第一批被美国遣返的老墨
2017: 胡骑来:美国在南极洲藏了什么?
2016: 贴一张图:年夜饭
2016: 和黑人一起过春节,三鲜馅饺子
2015: 俺改密码的事从法律角度上讲如果说有问
2015: 老Q啊,阿润改密码的方法是对的。因为
2014: 今天在火车上,对面坐着一个外国小伙
2014: 慌慌帮俺看看这段翻得行不行
2013: 雪妮:漫谈行善
2013: 提上来顶一哈匹夫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