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红树林
万维读者网 > 五 味 斋 > 帖子
马背上的青春(14):初学配种
送交者: 芨芨草 2019年10月27日21:52:58 于 [五 味 斋] 发送悄悄话

马背上的青春14):初学配种

贺长文

 

然在城里长大,我也知道春播秋收。不过这是指在内地农村,因为几乎每年春播季节,《人民日报》都会发社论强调一年之计在于春。可是到了牧区不一样了。牧区的播种是在深秋或初冬季节。大约在11月中打完水井之后,我们被调到西部参加羊的配种工作。配种的工作量大,需要集中几个浩特的劳力共同完成。

来到牧区有些日子了,接触过羊群,可我对羊群的组成却一无所知,想当然的是羊群中公的、母的、老的、少的羊都有。到了配种站我才逐渐搞清楚,一群羊中除了我知道的有山羊、绵羊的区别外,还有母羊、羯羊之分。羯羊就是被阉割过的公羊。羊群里的公羊在几个月大的时候就统统被阉割了,成了羯羊。羯羊长大后会被卖掉,所以羊群里的羯羊年龄一般都不大。雄性的马和牛也会被阉割,但种马与公牛仍生活在群体之中。与马群、牛群不同,浩特的羊群里根本就没有公羊存在。作为种羊的公羊被称为羊爬子,种羊群要远离普通羊群单独放养。

蒙古羊的毛质粗,产量低。新疆美利奴羊的毛细长,产量高。为提高蒙古羊羊毛的质量与产毛量,生产队初冬时节在东西两处各设了一个配种站。配种站需要人手,生产队的二百来号社员分散在南北长50余里,东西长90余里的地域内,一般只能根据所需从附近浩特抽调人员。北京知青当时还没有固定的牧业工作岗位,正是配种工作的好帮手。到配种站工作的人并不是很多,但也是我来牧区第一次看到的热闹劳动场面。

我们的蒙古包搬来时,配种站已经搭建好了。配种站的组建与通常浩特不同。在普通的浩特里并排的蒙古包之间留有一两米或更大的间距,而配种站的两个蒙古包是一前一后紧挨在一起搭建的,中间有门相通。包前有荆条编的篱笆,但这篱笆的位置也与冬季不同,紧挨着蒙古包,把蒙古包的门也围了进去,而且连着另一座篱笆。夜里没人在这个蒙古包里面居住。从旧照上看,远远地看去配种站很像古代小说中的兵营。

到配种站才听说生产队还有个种羊群。种羊群由马永清的老婆养在队部,已经从大队部赶过来了。浩特里每群羊大约有1300余只。种羊群的规模要小得多。美利奴种公羊的数量就更少了,只有几只。美利奴种公羊每天要喂胡萝卜、高粱米等蔬菜粮食,个头大,也更壮实。

这次我与羊的接触要亲密多了。头一次下夜时,我离羊群还有几米之,因为离羊群太近,我的动作大了羊就被吓跑了。这次人与羊都在圈里活动。人在羊群中,一处有骚动羊群呼啦一下闪开,挤向两边。站在边上的人两条腿插在羊群里,就像是陷在泥沼中,不要说拔不出腿来,若站不稳,人可能还会被羊挤倒。虽穿着马靴,但马靴的靴面软,被羊蹄子踩上一脚很疼。羊挤在一起贴在腿边,我看它们长得都一样,分不清性别,也看不出年龄大小。可能是来晚了的缘故,没人跟我交代配种的流程,也不知去向谁请教,只好亦步亦趋,默默地随着工作的推进一点一滴地学。

配种要一个浩特、一个浩特的羊群顺次进行。一群羊的数量太多,要分批次筛选出发情的母羊。这大概是人工配种的首道工序。我们这些小伙子还是头一次听说母羊还有不同的状态——发情期。不发情的母羊配不上种。每天清晨在羊群出去吃草之前,先把一部分羊赶进围栏,剩余的放出去在周边吃草。然后围栏里放进三只蒙古种公羊。母羊的发情期略有不同,公羊的任务就是寻找并确定当天发情的母羊。

将冷布叠成三角状,系在蒙古公羊的腰上,兜住它的生殖器,以避免它们与母羊交配成功。尽管公羊与母羊两厢情愿,牧民还是要干预它们的交配。牧民们需要的是美利奴种公羊使母羊受孕。蒙古公羊平日见不到母羊,而今落到了母羊群里,精神倍爽,迫不及待地嗅着母羊的尾部。在鉴别母羊是否发情方面,它们有着超过所有在场牧民的辨别能力。公羊追逐着母羊,待它骑到母羊身上而母羊不躲避时,就说明这只母羊发情了。我们男知青的任务就是在这个时候挤过去干预它们的好事,将母羊抓住把它扔到或拖到旁边的圈里去。经过一个夏季的放养,这时的母羊膘肥体胖,应该有几十斤重。我们或抓住它脊背上的毛皮提起它来,或扯住它的一条后腿用力将它拖入另一个围栏。为了改造自己,我也顾不得羊后腿上沾满的屎尿,屏住呼吸也得卖力抓羊。牧民不嫌羊脏,我嫌。这大概就是思想差距吧。不过,追来逐去的与羊大战一场,感觉也挺新鲜,像是在游戏,而且出力不出力全凭自己掌握。干干歇歇,歇的时候就是看公羊的表演。公羊对母羊的追逐永不放弃,永不疲倦。

我们在学校里学过生物,却根本没有接触到改良牲畜品种方面的知识。进入配种站在抓发情母羊的过程中道听途说,才慢慢领会出只有发情的母羊交配后才可能受孕,长了知识。公羊工作投入,一入围栏就急不可耐。母羊被追得忽而东忽而西地跑动,围栏里不时扬起一阵裹着膻味的粉尘。公羊获得成功,我们不可耽搁,工作立马也得跟上。等到这群羊中发情的母羊被甄别隔离后把公羊抓走,这群羊便可以放出去吃草。再将在附近吃草的那一半羊轮换进来。这时要格外小心的是早晨分开的两拨羊群不能混在一起。

挑选发情母羊的工作只是人工授精全部流程的前奏。而前奏里面技术含量高的活儿全部由公羊高质量完成了。知识青年反而没知识可用,只能出力。不用脑子只出力对我们这些小伙子们来说并不难。

人工授精的下一个工作流程比起挑选发情母羊要精细得多,工作环境也大不相同。操作间就是那两座联通的蒙古包。后面一个蒙古包里搭起炉灶,灶上烧着井水。配种流程并不需要开水,需要的是凝在锅盖上的蒸汽水,烧水实际上是在制取蒸馏水。草原上各方面的条件都差,但也不是没有补救办法。很多土法十分科学,很实用。这种制取蒸馏水的方法便是其一。我不得不佩服贫下中牧的智慧。其实这应该说是技术员的功劳,但当时只能就这么体会。制取的蒸馏水保存在一根采精用的直径五六厘米粗的玻璃管里。随时用温度计测量,水温要保证在25℃左右。蒸馏水是用来稀释美利奴羊的精液的。采精和人工授精的工作由女知青们来完成。她们到配种站比我们早。我不知道她们什么时候学习掌握这门技术的。采精与人工授精的过程中都需要男知青协助。男知青的任务就是控制美利奴种公羊和蒙古羊母羊,这也是个力气活儿。双手牢牢把住美利奴种公羊的犄角,或双腿夹紧母羊的头,同时用手掀开母羊的尾巴,采精或受精过后再将母羊拖出蒙古包,一气呵成也很费力。不掌握相关知识,除了一身气力,我们男知青还能干什么呢?来到草原一切都很陌生,没人指点,出力就成了学习的起点,出力的过程就是学习。

在校的时候,多少受一点儿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思想的影响,总觉得国家要富强,离不开科学,科学离不开工业、农业,可从没想到过国家发展也需要畜牧业。而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技术?概念更是模糊,没有任何体验。这次到配种站工作,虽然仅有数天,出的是蛮力,却也隐隐感到,在这里有许多非常简单的常识都不知道,真需要认真地向贫下中牧学习。

在蒙古包里牢牢把住种公羊或母羊等待其他人采精或给母羊受精,虽然也是个力气活儿,但比在圈里抓羊多少要轻松些,而且工作环境干净了许多,与女知青们也有了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女知青我一个也不认识,突然被局限在一座蒙古包内和她们一起从事羊的优生优育工作,着实不自在,还有点儿不好意思。所以我与她们默契配合中几乎没有言语上的交流。当时这项工作大概由队里的兽医丹巴勒钦负责。记不起当时的女知青都有谁在场,只记得女知青们穿着白大褂按部就班有条不紊的操作真像个技术员,我则仅是个出傻力的壮工。尽管与女知青交流不多,但看到女知青干起这活儿来像模像样,一丝不苟,而且不害羞,我心里挺佩服她们的。

配种、杂交,是我到草原后接触到的第一项与科技相关的牧业工作。虽然我只出了把力气,与女知青的工作相比我的付出缺少技术含量,但总算是与科学技术有了交集。近半个世纪过去了,这种新疆美利奴羊与蒙古羊杂交的后代没听说产生了新的品种,倒是经多年培育的一种在阿巴嘎草原已有300多年繁衍历史的具有喀尔喀蒙古羊血统的乌冉克羊成了我国重要的畜禽遗传资源。可见,科学实践不但需要坚持也需要与当地的资源条件紧密关联。知识青年当时哪懂得这些呀!

我在草原的时候生产队只搞了羊的品种改良,没有进行大牲畜的品种改良。其他公社或生产队还有开展大牲畜品种改良的,我的同学马袁当时就在从事这项工作。大牲畜的品种改良操作起来危险性很大。羊的品种改良工作量大,累人,但基本没什么危险。

没有危险不等于没有事故。平静、干净的受精里还是有知青意想不到受了伤。

蒙古羊个头不高,人工授精操作时不是很方便,因此现场挖了一个不大的坑。人工授精时操作员蹲在坑里,头与羊尾的高度基本持平,这样可以平视,操作起来更方便也更准确。配种站的蒙古包里几乎没有摆设,可知青初来乍到还是不熟悉这样的环境。靳玮端着盆热水从准备间操作间,也就是从后面的蒙古包跨入相连的前面的蒙古包。蒙古包的门矮,她得低头弯腰曲腿才能穿过。天冷,水盆与蒸汽遮挡视线,她没估计到前面的土坑仅一步之遥,跨进前面的蒙古包一迈腿一只脚就踏入坑内,跌了一跤。好在草地土质松软,没伤着筋骨。可水盆落地后弹起,她的头扎入热水中,整个面部被烫伤。她马上跑到蒙古包外面,风冷降温。疼自不必说,她更担心的是脸上的伤。

知青中谁也没带医治烫伤的药。为她疗伤的是负责配种站工作的兽医丹巴勒钦。知青来草原不久,受伤可是件大事。牧民们都很关心靳玮的伤。丹巴勒钦每天送来牛奶给靳玮滋补身体。初冬季节,母牛的产奶量已经很少了。这时候的奶又浓又香,很珍贵。伤情好转结疤后奇痒难忍,丹巴勒钦不仅是送奶而且几乎天天嘱咐靳玮不要用手去碰伤疤,以免留下疤痕。脸上的疤痕对一位年轻姑娘来讲有多重要啊。父亲一样的关怀最终保证了靳玮的面部光润如初。

时至今日古稀之年的靳玮风韵犹存,每每谈及配种站的时光她总会提到那香浓的牛奶与丹巴勒钦的叮咛,脸上泛出幸福的光亮。

牧民对知青关心备至,可有时候条件所限,也力所不及。牧民们习惯的艰苦环境我们从未经历过,一旦遭遇险境有时也享受不到这等的呵护。我第一次经历白毛风时就是这样。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8: 俺是信了,不管你们信不信。
2018: 美国市场到底有多大?其实一点也不大
2017: 文革冲击到荔波肉了,一贯批斗他人,现
2017: 美国经济经历了几场百年未遇风灾后增长
2016: 南来客:再谈为什么那三年饿死人没有照
2016: 算个帐:3年饿死3000万,每年平均1000万
2015: 其实中共要是不服,可以在联合国提个决
2015: 中日高铁,不应该恶性竞争,而该合作共
2014: 我涨工资了,我就不说多少了。否则,梦
2014: 雪老乡快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