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红树林
万维读者网 > 五 味 斋 > 帖子
76年大地震的记忆
送交者: 三里屯后身 2008年05月12日16:19:01 于 [五 味 斋] 发送悄悄话

四川的大地震让我回想起76年的经历。三十二年了,可许多细节还历历在目,旷如昨日。

地震的前一天,北京奇热,临近傍晚时许多人都去买西瓜。队排的很长,记得排了很久才抱了个大个的回家。天实在是热,那瓜放在水里怎么也镇不凉,所以当晚就没吃,直到第二天当饭吃了,那是后话。

76年时还没有电扇,更不用说空调了,所以一家人扇着扇子,翻来覆去地睡不着。直到后半夜气温低了些,这才渐渐的入睡,但睡得并不踏实。忽然的就感觉是自己被放到了摇煤球的机器里,在床上颠来颠去。记忆里颠了怕有几十秒,老娘反应快,喊了句“地震”,这才明白发生了什么。那时没有经验,知道是地震也没有恐惧的感觉,脑子里还是混混沌沌的在半睡半醒中。后来感觉颠的弱了些可以站起来了,竟然踩了五里雾般晃晃悠悠的渡到窗前,也不太有意识要看什么。就在此时,看到维修队的吴队长从旁边的三单元楼道里第一个冲出来,手里拿着个家伙,边敲边喊“地震了,地震了。。。“。可怜的吴队长,一定是没有准备,竟然手里攥的是一根赶面杖,敲着一个铝锅的锅盖。不过敲出的象破锣的声音还是很惊人的。大半夜的,直到此时,我们那院子里还是静悄悄的,除了那划破夜空的破“锣”声。

记得那时真的镇静,还慢悠悠的将衣,裤穿整齐了才冲下楼。此时楼下已是站满了人。不过不象是躲地震,倒象是躲火灾。人是都出来了,可都聚在楼下,并没有躲到离楼更远的马路上。看来没人想到地震是可以把楼震塌的。

看看周围,够热闹的,穿什么的都有,包括有些大姑娘,小媳妇,穿的那叫一个“性感”。象我家里人那样穿戴整齐的还真不多。当然这还不是最狼狈的。最狼狈的要数对面楼的一家,家里有个刚从农村来北京放暑假上中学的个小姑娘,据说是头天刚到。因为没有住楼的意识,地震来了,开了凉台的门直接迈步就从楼上下来了。好在那家住二楼,只摔了个鼻清脸肿。(真的是看到了实情才从真正意义上理解了这个词。)试想,如果那家是住五楼,那事可就大了。看到时,小姑娘正捂着脸蹲坐在马路牙子上,真够可怜的。

人群就这么瞢瞢绰绰的站在楼下不知所措。可怜那些大人们,绝大多数还都是当兵的哪。直到天微微亮了,此时又有过一次余震,这人群才象大梦初醒般的从楼下的院里运动到离楼远些的大马路边。

后来的事是天开始下雨,大人们壮着胆回家拿了伞出来。又有人慢慢的把塑料布拿出来,还找来竹杆撑个小棚。这就慢慢的演化成后来的所谓“抗震棚”。从此以后的整个暑假都是在“抗震棚”里度过的。记得好象直到九月份开了学,有好一阵子课还都是在学校操场上露天上的,根本不敢进楼。

当然也有胆大的。三单元的小五家,一家子从地震那天起就没离开过楼。估计家里老爷子是打仗打多了,胆大。记得震后的头一天,小商店一开门就挤满了人,不过都是买点心,面包的。菜,肉跟本就没人碰。可你看人小五家,人家割肉,剁馅儿,包饺子。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7: 临时客:酣战波兰前乒乓球国手 (中、下
2007: 我欲因之:初次约会时的化妆要诀
2006: 妈妈语录
2006: 居家系列:淋浴室的霉菌
2005: 小玲:过大年---回家随感(一)
2005: 翟老七卷土又重来----威尔地的寂寞
2004: 一幅象征派的画 (翻译)
2004: 那朦朦的月色
2003: 江南小镇
2003: 宋钧窑渣斗和梅兰芳的“一只鞋子”---